学生管理工作特点与系统化管理

时间:2022-07-06 08:41:40

学生管理工作特点与系统化管理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塑造专业化人才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为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优势,形成职业教育的新高地,文章以在校学生管理为出发点,从多个维度出发,明确现阶段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管理特点,为后续系统化管理工作在实践中的开展创造条件。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特点;系统管理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用人观念的变化,使得近些年来,高等职业院校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招生规模以及课程设置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初步达到了国家对于职业人才培养工作的要求,满足了企业运营过程中对于现代化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需求。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数量的增加,生源的复杂化,尽管能够提升学校办学的综合能力,但是生源的复杂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职业院校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困难程度,无法在学校内部形成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基于这种情况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形成系统化的管理模式,激发出学生在职业技能学习以及专业素养提升方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期进一步优化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新体系。

一高等职业院校生源特点

高等职业院校生源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生源之间差异性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困难程度。将高等职业院校生源特点作为重要抓手,能够在很大程度提升高等职业院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与针对性,为后续学生系统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方向性的引导。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生源大致上可以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高等职业院校通过普通高考招收的高中学生,这类生源经过三年高中的系统性学习,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对于基础知识掌握度加高,尤其经过长时间的高考备战,学生储备良好,对于各类专业知识的接受度普遍较高[1]。但是这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对自身学习认识不清,存在着自控能力差、学习动力不足的情况,影响学习质量的提升。第二类学生主要是通过单招单考招收的三校学生,也就是平时所说的中专生、职高生以及技校生,第三类学生是五年一贯制学生,这类生源又可以划分为2+3、3+2考试招收的中专以及中职学生。第二类生源实践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但是文化基础知识较为薄弱,没有形成良好的知识学习方法,缺乏学习的自觉性。第三类生源进入高职院校的时间较早,入学之后因为没有升学压力的限制,学习目标定位不够准确,缺乏学习动力[2]。生源的多元化、学生组成的复杂性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采取适当的手段,对学生开展适当的管理工作,激发起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明确学习定位,激发学习动力,优化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职业技能的稳步提升,以期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二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

基于高等职业院校生源的特殊性,职业院校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对特殊性的分析很大程度帮助高职院校教师廓清了管理工作的范围以及整体思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困难程度,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一)高等职业院校生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高等院校的生源差异性较大,学生管理工作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手段,约束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之中形成一个良好的行为模式。并在管理过程中,着重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帮助学生规划学习生活以及职业发展,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学习认知,增强学习动力,明确学习动机,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弥补高等职业院校生源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除了生源具有特殊性之外,生源的学习内容也有普通全日制大学有着一定的差异,高等职业院校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作为主要的目标,课程设置过程中知识的传授以能用为度,将实用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大力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化属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职业技能得到稳步提升。同时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生学习的内容以及范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对新知识、新技能的人士也呈现出多元的态势,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对很多新知识、新技能的理解程度不够深入,这种情况的出现,无形之中导致了学生思维的混乱,限制了学生主动能动性的发挥,学习热情也受到压制,造成学习效率的下降。(二)高等职业院校管理体制较为特殊。高等职业院校通常将学校董事会作为核心,由其作为中枢对学校日常管理、教学活动进行协调,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高等职业院校的董事会与学校日常工作实际脱节,没有与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沟通交流,信息交互的不流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困难程度,造成学校管理效能的下降。同时一些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仍旧采用了传统的工作方式,没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类管理创新,导致管理手段难以与学生的实际状态无法真正结合,在一些极端情况下,甚至激化了高等职业院校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3]。基于职业学生学习内容以及职业发展的特殊性,在管理过程中要加大职业道德塑造,着重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引导,突出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团队精神以及集体荣誉感,通过开展德育工作,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自身的角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三)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人员专业化程度有待提升。从学生管理人员来看,学生管理团队人员流动性较强,大多数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化的技能培训,就开始进行学生管理工作。这种情况势必导致学生管理工作的盲目性与低效率,管理人员无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管理策略,优化管理手段,造成学生管理工作效果不佳,在一定程度上对高职院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不利影响[4]。由于高职院校学生数量较多,管理人员的压力较大,在短时间内,管理人员难以转换工作方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细致化管理,从而导致管理问题的出现。学生干部在管理工作的作用没有实现,一部分高职院校虽然设置学生会,但是没有给予学生会必要的管理权限,这就导致学生会成员尽管有良好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但是没有平台来参与学生管理工作,这不仅仅搓伤了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还在很大程度,增加了教师自身的工作压力,造成教学质量与管理水平提升难度。

三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系统化管理的途径与方法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系统化管理工作的实现,需要教师明确自身的定位,根据生源特征以及学生管理的特点,吸收过往有益经验,从多个维度出发,形成系统化的管理体系。(一)加强学生引导工作,强化学习动机。高等职业院校的生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二三类生源对于学习的心态以及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均有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高等职业院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手段,加强学生的引导工作,着力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起学生参与职业教学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提升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心理辅导课程引导学生逐步养成“成功成才”的信心,消除学生心中存在的自暴自弃以及自卑等消极心理,在职业教育的开始阶段,教师在管理工作之中,就要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与学生共同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制定阶段学习计划,形成多维度目标,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避免出现学习的盲目性与懈怠[5]。学生管理老师要为每一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对学生进步情况进行记录,并及时进行学生评价,将“学业成功”、“就业成功”以及“创业成功”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心态,形成职业教学的内生动力。(二)高职院校管理体制的优化。针对目前高职院校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必要的优化手段,将学校董事会与各项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之间进行必要的衔接,使得学校中各类学生信息能够及时地反馈给董事会,为其进行各类学校教育教学决策提供了必要的参考,避免了管理决策的盲目性。同时董事会可以将部分管理权限下放,实行扁平化管理,参与学生管理的教师能够根据学校赋予的权力,灵活处理各类学生问题,这不单单能够及时解决学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还能够减少学校管理成本支出,同时激发起教师参与学生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对于现代化高等职业院校管理体制的优化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6]。在这一过程中,要积极进行学生工作的反馈体制建立,管理工作要想实现系统化,就需要董事会、教师以及学生的共同参与,对一个时期内学生管理工作进行及时反馈,能够提升管理工作的针对性,避免出现管理漏洞与管理失误,这对于学校以及学生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大的推动作用。(三)专业化学生管理队伍的建立。在专业化学生管理队伍建立的过程中,要稳步推动专业化学生管理队伍的打造,高等职业院校要定期组织培训工作,给予年轻老师一定的平台,在平台运行过程中,管理专业素质得到提升,管理能力得到优化,对于经验丰富的教师则采取更新观念的做法,为其工作注入新的管理理念,稳步推动专业化学生管理队伍的形成。在这一过程中,要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给予其一定的工作职能,使其能够发挥自身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结语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于现阶段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文章在分析三类学生生源的基础上,对高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进行分析,形成一个框架式的认知,吸收过往学生管理的有益经验,从多个维度出发,采取高效的管理手段,稳步推动系统化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郑晓龙.探析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与系统化管理[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6,(12):69.

作者:王冠伟 郑晓龙 毕志成 王军韬 单位:山东海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