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策略探讨8篇

时间:2022-01-05 03:43:09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策略探讨8篇

第一篇: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存在学生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观念有待改进、学生实习期间学生管理失控等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健全高职院校专业辅导员队伍,优化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机制,实行"互联网+"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等措施提升改进。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思政政治教育

截至到2015年底,我国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达到1300所左右,高职院校已经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渗透至各个行业,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的高职人才需求更加旺盛,高等职业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类型之一;但高职院校的大发展背后也有一些隐忧,生源的多样性和个性的独立化尤其是学生数量的增长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我国高职院校经过30余年的快速发展,学生管理工作也形成了一套较为成型有效的管理体系,尤其是在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教育、自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成效较好。但面对变化剧烈的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新形势,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凸显。

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问题分析

(一)学生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现在高职院校普遍建立的专职的学生管理队伍,从校级分管副书记或副院长到学生处、团委再到二级院系的党、团组织,到专职辅导员和班主任,整体队伍非常庞大,但素质参差不齐严重制约了学生管理的有效性和合理化。一方面很多高职院校从中职升格,众多的教职工成为专职辅导员,但思想上仍然以中职思维管理高职学生,造成管理偏差;另一方面,新进辅导员,专业背景和学识背景复杂,但专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科班出身极少,在思想上、行为上和心理上专业性不强,管理效果差;最后一方面,辅导员多位青年人,其思想稳定性不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难以引导高职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观念有待改进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观念有待改进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思想方面、制度方面和组织方面。思想方面就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观念混乱,犹豫于普通高等院校和高中教育之间,低不成高不就,造成混乱无特色;或者拔高学生管理的困难,趁机自抬身价,造成其他专业教师不配合学生管理。制度方面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不稳定,一时走行政路线,一时又走专业技术路线,摇摆不定造成学生管理队伍不稳定。组织方面有待改进就是错把辅导员、班主任当成学生的保姆,不放心学生的自治管理,自身很累成效较差,上级任务太具体,让学生管理专业人员在工作中职责不清,管理失效。

(三)学生实习期间学生管理失控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2+1”甚至“1.5+1.5”成为很多高职教育的特色,但学生长期在外实习,院校不能跟进管理,造成管理失控。高职学生在实习期间具有学生和员工的双重性,但实际上企业基本是按正式员工要求,在缺乏科学的思想教育等方面的引导下,很多学生心理失衡,顶岗实习脱岗现象屡禁不止。另外,学生不在校学习,学校的各项活动仍然正常推进,很多奖、助、减、补工作带来实习生的不便利和不信任,造成学生思想的不稳定。

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措施

(一)建立健全高职院校专业辅导员队伍

在高职院校中,辅导员(助理辅导员)是学生管理的中坚力量,要想在高职院校学生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重视并建立健全高职院校专业辅导员队伍。首先要完善招聘和选拔工作,把好辅导员队伍管理的第一关,择优上岗,岗位匹配。其次是做好专业辅导员队伍的培训工作,从人力资源规划的战略高度,制定相关培训方案,建立培训达标制度。最后要完善绩效考核与薪酬制度,专业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要有抓手,所以绩效考核与薪酬制度的建设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学生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如何,当然考核不是目的,要合理科学地使用考核结果,促进相关工作的提高。

(二)优化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机制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机制包含的层面很多,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入手。一是提升高职院校学生与教师沟通的有效性,用老师来提升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二是坚持人本思想,针对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制定个性化的学生管理模式;三是实施多样化的激励方式,对教育管理者、对教育被管理者、对高职思政教师等都有不同的激励方式,对特殊学生人群进行专项性激励;四是强化学生自治能力,建立优秀的有威信的学生自治组织。

(三)实行“互联网+”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迅速发展,带给社会巨大的改变。高职院校不可避免的受其影响,诸多的高职学生已经热情拥抱这个新生活,学生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全可以借用这种新工具、新手段,实行“互联网+”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要推广到网络,在院校的微信公众号、无线网络登录页面、微博等现代资讯平台都要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席之地。“互联网+”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工作,所以评估机制和激励措施不可或缺,可以从访问量、点赞转发数量等方式方法观察教育效果并改进完善。

(四)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课题,良好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对置身其中的人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当然对校园中的高职学生也有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要结合组织形象塑造(CIS)进行,不论在理念、行为还是视觉上,校园文化都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统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教育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开展系列高职院校文化活动,不论是技能大赛还是艺术文化,都可以培养并发挥学生的相关才能,树立优秀学生榜样,养成良好的纪律性。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团结、组织功能,在校园文化开展中结合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田秀政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蒋莲凤.新时期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10,(03).

[2]龚宏富.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问题分析与途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11,(05).

第二篇: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和对策

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技能型的人才需求缺口逐步扩大。为适应社会需求,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然而,由于我国多数高职院校学校建校的历史不长,有不少是由中专学校合并而成,在师资力量、教学水平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且与西方发达的职业教育相比,我国的高职教育理念已显落后,教育管理等理念急需提升。

(一)管理者缺乏有效的管理理念

许多高职院校将学校的主要精力投入在招生和就业方面,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将课堂与学生管理工作紧密结合,未形成“全员参与教育”的理念,仅仅将学生管理工作归于学工处、团委以及辅导员等职能部门及人员身上。与此同时,部分高职院校仍秉持传统的学生管理理念,在日常管理中偏重于单向引导,强制执行的管理方式,工作方法单一落后。这种管理固然有其高效率的优势,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的学生更有主见,其思想也更加复杂化,逆反心理更加严重,这种强制性、机械化的管理方式虽然对一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力,但是忽视了对学生个体的培养,脱离了教育本身的意义和目的,可能导致效果与预期相差甚远。

(二)学生管理工作成效不高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管理方法还停留在传统形式上。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效不高。学生管理工作基层工作人员是辅导员和班主任,他们直接与学生接触,行政性事物多尔繁杂,疲于应付,缺乏与学生的深入交流,没能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只是以强制手段来对学校制定的行为规章制度的简单执行和监督。

(三)学生缺乏自我约束的意识与能力

很多高职院校学生的类型多而复杂,有高职单招的学生,有自主招生的学生,有普招的高中毕业生,有注册入学的学生。学生在思想、阅历等多个方面各不相同,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存在较大难度。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部分是在高考中失利的学生,进行学习的时候难免出现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对于自己的要求放松,约束力差,行为习惯不佳,有的学生甚至出现旷课、迷恋游戏等问题。有的缺乏学习动力,放任自己,对学校的规章制度不配合。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加上高职学生有一定的自我选择和金钱的掌握能力,很容易受到来自社会以及周边环境的诱惑。这一系列都可能使学生缺乏责任感。学生的多样性之中也存在共性问题,自我约束力缺乏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要面对的共性问题。如何开展不同类型学生共性问题的教育,是一个新的课题。这也就要求我们的高职院校管理者发挥作用,帮助学生建立自我约束的意识和能力。[3]

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转变传统管理思想,树立新型管理意识

好的学生管理理念有利于促进工作实践的有序开展,而差的学生管理理念则会导致工作实践无法正常运行。高职院校应当采用人性化的学生管理,按照学生特点,整合教育资源,开展特色的教育,关注学生学习和身心成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同时,开展德育教育,发扬本民族优秀文化,增加信仰教育、感恩教育,开展特色德育活动寓教于乐,融教育于活动中;引入世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关注学生全方位的发展,不仅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与技能实训中收获技能与知识,还要在社团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

(二)利用信息化手段,引进科学管理方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学生对于信息化的了解和接触也日渐加深,多媒体社交平台的普及,需要学生管理工作者利用信息化手段,与时俱进,引入科学管理方法参与学生管理工作。应该结合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建立新的宣传教育平台,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拓宽管理工作空间,渠道和手段。高职院校要建立起数字化的校园平台,来促进学生教育管理的网络化;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讨论帖,实现学生自我管理。开展网络心理咨询服务,吸引学生主动与老师、管理者进行讨论和交流心得。同时,把评奖评优、宿舍管理、创业管理等等都进行网络化管理,提高效率。实时掌握学生动态,深化学生管理工作。老师、管理人员在网络上与学生进行交流,布置工作召开网络会议,让师生对话更加平等自由,增进师生互动。[4]

(三)坚持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我管理

学校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的时候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态度,给予学生自主管理的权利。在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而贯彻“以生为本”就需要在学生管理工作时既要按章办事,也要关爱学生。[5]同时,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教育和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树立意识,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在学生管理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决策权,对学生反馈的问题,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当认真研究作出回应,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主动性。同时,适当给与提问学生奖励,增强学生表达自我想法的自信心,学校和学生工作管理者通过这个渠道了解学生真实需求,以此开展富有成效的工作,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培养学生课余时间的兴趣爱好,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志愿者服务,增强社会责任感。开展科技竞赛或者团体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承办活动的机会,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全局意识,让学生们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更好的成长成才。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相对落后于本科学生,并常常伴有自卑等负性情绪体验需要进行心理干预,高职院校应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和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加强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为全校师生的心理健康制定工作规划,研究部署工作任务,保障工作经费,促进学校平安、稳定、和谐。[6]

三、结语

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体系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完全适应形势的变化,因此,我们需要转变传统管理思想,树立新型管理理念,利用信息化手段,引进科学管理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我管理,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高职教育取得良好发展。

作者:章莉 杨静 单位: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瞿懿.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2]蔡国春.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念的界定[J].扬州大学学报,2000,(2).

[3]蔡达君.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和对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3).

[4]卢书欣.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3,(12).

[5]湛茂溪.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探析[J].戏剧之家,2016,(21).

[6]崔俊秀.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问题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4.

第三篇: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方法探索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工学合作模式[1],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将学生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实现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的共享。校企合作在当前职教领域的实施十分有必要,本文结合汉中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药学与医学技术系的实践,探讨了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的改革。

一、校企合作模式下树立学生双重身份的理念

在普通高职学校的学生管理和教育模式下,学生只是纯粹的学生身份,以获取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要学习目标;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学生既要承担学生身份,又要承担企业员工身份[2]。普通高职学生只受学校校规校纪的约束,量化考核分按学生手册的规定执行;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学生既要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又要执行企业员工手册和制度,这就给订单培养班的学生和学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生管理机制要引导学生适应“双重身份”,同时,辅导员或班主任也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过多的纪律约束可能会给初入大学的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学生管理人员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以主题班会、主题团会的形式输出正能量,关怀鼓励学生。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教学内容实践化

校企合作重在为企业培养高质人才,因此应比普通教学设置更多的实践课,尤其是应多开展与企业相关的实验项目,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教学内容应尽量以项目驱动模式进行,以就业为导向,按照校企合作的课程标准和培养目标完成教学[3]。如我院高职药学专业邀请相关行业专家作为兼课教师为学生授课,并要求学生利用周末和寒暑假到校企合作企业实践,提前进入企业员工角色;相关专业教师也被派遣到校企合作单位进行挂职锻炼,将市场一线的技术和企业岗位需求转达给学生,优化专业技能,丰富教学资源。如我院药学专业已与“美致惠健康大药房”签订订单班,拟开办“派林大药房”订单班,并实施相应的资助和奖助政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校企合作模式下建立健全学生管理机制

首先,将企业员工管理机制融入学生管理办法中,指定专门的“订单培养班学生管理办法”和“订单培养班学生奖惩条例”[4],由学校相关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和执行,努力做到公正、公平,引导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并通过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展示自身实力,进而树立学习和就业自信心。其次,创新学生管理制度,实现规范、高效的学生管理。第一,在新生入学时进行企业文化教育、在临近毕业时进行岗前培训制度;在校学习期间实施动态管理制度;制定企业定期考核制度、专项奖学金制度、应急管理制度等。第二,将现代电子科技信息技术融入学生管理工作中,如建立QQ群、微信群、校园网站专栏、企业网站专栏、订单班微信平台等。最后,学生前两年的在校学习以理论和实践学习为主,第三学年实习期执行企业化管理。在校学习阶段学生可巩固和锻炼专业技能,实习期的企业化管理可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的竞争环境,逐步掌握企业生存所需的心态、技能和人际交往原则,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人生观,积极地面对今后生活和工作中的挑战。

四、校企合作模式下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现代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理想信念教育非常重要,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尤其要坚持“德育为先”的学生管理工作思路。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探索和创新适应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中央十六号文件指出“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进行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故企业“德才兼备,德为先”的用人理念应贯穿在校企合作学生管理工作的始终。综上所述,校企合作模式是一种校企双赢的合作模式,使校企双方实现了“人才共育、成果共享”。对高职院校而言,一方面,校企合作加强了专业建设,丰富了教师实践经验和业务水平,充盈了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培养了订单班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岗位认知能力,增加了学生的就业面和竞争力。对合作企业而言,企业提前吸收了对口的专业人才,减少了新员工的培训时间和费用,不断补充新人才,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作者:李敏艳 房宇 刘尧 张娜 雷颖 张艳艳 单位:汉中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与医学技术系

参考文献:

[1]纪义韬.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创新路径探索[J].考试周刊,2016(58):142-143.

[2]许陈红.“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创新略论[J].学工论苑,2011(11):60-61.

[3]张良,唐志红.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J].成人教育,2010(10):23-25.

[4]杨建,仲昭慧.校企合作视野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J].教育学术月刊,2011(11):97-99.

第四篇:高职学生管理中如何突出德育地位

作为一所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者,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所有工作的核心。如何使成长关键时期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的熏陶和改造,也是我一直在探索的问题。由于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社会主流意识的缺失,一部分同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严重错位。社会上一阵风,学校就掀起一层浪。人生目标、理想在他们看来华而不实,自我意识膨胀,为了自己愿望的达成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会采取极端化的处理方式。这时,作为教育机构的学校,作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高职类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是: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如何树立学校的品牌效应,外树形象,内树素养,我们现阶段就是要确立以智育、技能教育与德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并把教育的天平适当往德育方向倾斜。我校历来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贯彻“先学做人,再做学问”的理念。如何开展德育工作,在总结经验与成果的基础上,我认为以下两点措施切实可行。

一、高职院校的德育实践工程需要深入开展

早在多年前,我校起草了《关于在全日制学生中试行德育实践工程》的通知,要求学生在辅导员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去帮助于他人,服务于社会,并给每位学生发放了《德育实践证》作为验收的标准。该工程在前期对辅导员和学生干部进行了专门的培训和指导,中期进行了验收,后期进行了德育实践的成果分析和总结。那么如何使德育实践的实效性进一步加强?我认为德育工作需要进一步在全校和各系科之间形成一个有机统一体,各部门的德育工作衔接要更紧密。在德育实践工程的开展中,要突出学生德育工作的主体性地位,对待德育实践,个别教育者和个别学生的重视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当成一项任务去敷衍,抹杀了德育工程的意义。德育实践需要激活学生的内动力,提高学生参与德育实践工程的主动性,让他们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同时学校的德育领域需要进一步拓展,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是一项系统过程,构成这一系统的要素要相互联系。因此我们要拓宽德育领域,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更好的去体检和关注社会。在强调辅导员、班主任在学生日常管理中地位与作用的同时,我们普遍没有去强调全体教职工服务育人的作用,很多学校在行政和教学的职能划分上过于明显,“众人拾柴火焰高”,让更多的教师岗位渗透到学生管理岗位中去,是一种双赢的尝试。

二、思政课程教育要与主题教育相结合

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不同的思政课程,但目前的思政课程教学模式有待创新,如《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在很多学校还没有得到高度的重视,目前的思想政治课教育也没有让学生论高职学生管理中如何突出德育地位夏明珠(南通开放大学江苏南通26006)从理论走向实践,我们一般根据教材向学生灌输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和政治观念,采取注入式教学模式,进行单一的信息交流,可以说教学的根本目的没有达到。所以我们要在不抛弃原有的教育方法前提下,在明确学生管理思路下进行可控的改革。在加强和改进政治课教学的同时,同样重视各学科中的德育渗透。同时,作为高职院校必须通过学校活动去发展学生,提炼学生的精神境界。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来渗透,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去形成。我校以“服务育人”为宗旨,通过清明节扫墓、义务献血、暑期三下乡、志愿者活动、法制教育讲座、心理健康辅导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去进行德育教育,活动常规化并且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我们结合重大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思想得到熏陶,行为不断规范,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在学生中我们弘扬我校全国劳动模范获得者——陈建忠师傅的典型事迹,树立榜样的力量。正处于成长关键时期的学生,可塑性大、思想活跃,需要有意识加强正面教育,耐心细致地做好心理疏导,使学生得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潜移默化地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学生初步具有良好的行为素养和健全的法制观念,并且能树立服务他人的思想和养成吃苦耐劳、自我奉献的精神。在一系列的实践、探索和努力中,可以说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在部分同学中还存在着价值观倾向利益化、法律意识浅薄、传统道德滑坡等现象,我们的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高职院校的学生群体分为三年制普专和五年制高职,而五年制高职学生从初中相对封闭的管理模式直接过度到开放式的大学管理模式,往往会暴露出更多的问题。他们是一群心智尚未成熟、情感脆弱、敏感而又迷茫的群体。存在着学习目标不明确、自我管理能力差、懒散、贪图享受等特点。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深入到学生中去;要冷静地、客观地理解学生,特别是理解他们行动的意义和情绪变化的原因。作为学校而言,在继续抓好德育工作的前提下我们要充分意识到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们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破釜沉舟,比如为学生的德育实践提供更多的形式和渠道;以亲情、友情、师生情等主题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明白在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到学校、家庭、班级、个人等多方面的形象;正面教育与反面材料教育结合,树立榜样和典型,建设矫正机制;优化校园人文环境,做到环境育人;继续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教育、熏陶和引导广大学生。

作者:夏明珠 单位:南通开放大学

参考文献:

[1]陈彤、张少华.校园非主流文化现象分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11

[2]赵所鹏.用爱打造教育天平——浅谈新课改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素质教育,2012年第11期

[3]许文礼.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分析.校园文化论文,2016.6.29

第五篇: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分析

一、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路径分析

(一)创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

不同的高职院校之间以及高职院校内部创建一个健全的学生管理信息资源系统。借助网络系统,方便学生在此系统中下载学习中所需的资料以及教学视频等等。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上传教学辅导视频,在线回答学生提问。通过这个在线资源共享系统有效解决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

(二)创建新型师生关系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有效的学习渠道,有效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搜索更多的学习资料。教师已经不单单是教学阶段的主导者以及权威者,学生在某些方面可以和教师产生直接沟通的机会。所以,创建新型的高职院校师生关系十分重要,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老师已经不再是权威了,学生能够借助互联网对教师所教的内容提出质疑,因此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导模式。

(三)创建开放式资源共享平台

在这个平台中主要包含了五个模块的内容:视频资源上传及下载模块、教学视频在线观看模块、技术论坛交流模块、在线留言模块以及个人空间模块。其中,在视频资源上传及下载模块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上传视频或下载视频,方便教学和学习所用;在视频观看模块,只要学生或教师登陆系统,通过搜索即可查看视频,也可下载;在技术论坛交流模式,老师和学生可以就某些技术问题展开讨论;在线留言模块方便学生向老师提问,将自己不懂的问题留言给老师解答等等。

二、大数据时代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

(一)大数据时代给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机遇

数据互联网化的快速发展对于人们的行为、观念以及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都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大数据发展时代,人们不单单倾向于用以往的直觉和经验去分析和管理事情,而是偏向于用数据来探寻结论,因此大数据又称之为是实证科学。从当前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和“数据化”已然成型,众多高职院校均已深刻地认识到加强数据分析以及数据管理的重要性。

(二)大数据时代给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挑战

高职院校通过创建大数据系统,在此基础之上还需要通过搜集、挖掘以及汇总和整理大量的数据,需要实现从定量发展定性的过程,以此才能够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以及身心发展进行更好的引导,这些都是高职院校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三、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创新对策

(一)加强学生管理系统的维护

如今,高职院校数据库系统信息安全方面的问题成了潜伏在学生管理系统中最大的安全隐患。由于教务系统内存放了所有学生的信息资料等数据,一旦遭受到网络黑客的攻击,将有可能导致系统瘫痪、学生信息遭到泄露,学校教务工作中断,甚至还有可能导致数据被窃取,引发植入病毒等等诸多困扰,这些都会对学生乃至正常的教学带来巨大的伤害。所以,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在创建学生管理数据系统的过程中还必须做好数据库的维护,做好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维护,有效防控黑客的攻击,切实保护系统安全,及时发展并解决系统漏洞问题。

(二)大数据平台创新

如今,在大数据快速发展的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学生管理已经不单单是对学生的监督和看管了,更深层次的学生管理是为学生服务。通过大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获得学生数据,更多的是建立在数据基础之上发现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成长情况,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服务,这种类似“私人定制”化的教育教学服务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三)组织机构创新

对高职院校学生开展高效的管理和组织也是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效率十分重要的策略之一。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并不只是单纯地实现信息化管理,也不单单只是新增几台多媒体设备或者是计算机,其目的是为了更具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理念对于各种资源和环节进行再次优化与组合,还需要建立在遵循科学管理的基本原则基础之上,切实保证所有的信息资源都可以实现有效传输。

四、结语

大数据发展背景小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搭建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方便了教学管理,更反映出这是当前时展背景下高职院校坚持“以学生为本”的重要管理理念。物联网在高校的应用越来越多,物联网技术能够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信息的管理,通过进一步收集数据能够发送给客户。在实现开放化和人性化学生管理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地加强学生精细化管理工作,为学生的职业规划以及学习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从这可以预知,在不久的未来,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对于大数据平台的应用也将更加完善。

作者:史维鑫 单位:淄博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温斌.生本管理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12.

[2]田庄.刍议和谐校园建设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J].考试周刊,2010(5).

第六篇: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问题研究

高职院校的生源相对比较复杂,给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加上文化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学习的动力,不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高职学生在思想和行为方面都比较超前,不愿意服从学校和家长的管理,尤其是面对社会中各种新鲜事物的不断出现,导致高职学生的注意力发生转移。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急需院校、教师、家长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使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管理思想僵化。众所周知,现代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也不例外,这就使得高职院校教师一味的将基础知识和技术能力放在首位,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学校的规定按部就班的学习,却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高职院校教师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受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比较重,过多的重视学生是否遵守学校纪律,是否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对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没有进行深刻领悟。这与学生活跃的思想观念严重脱节,也是现代学生管理工作主要的难点。究其主要原因,还是高职院校教师在学生管理方面缺乏创新,不能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进而导致学生管理工作质量不高。

2.学生管理模式单一。高职学生具有自己的特点,不喜欢被院校的一些行为规范所束缚,但是大部分管理人员在管理学生的时候,都是以院校制定的学生管理规范作为工作的标准,管理模式太过单一。而且,对学生的管理不能仅仅依靠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应该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共同探讨出适合学生发展的特有教育模式。但是,在实际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很难看到学生管理人员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甚至学生管理人员与家长“失联”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

3.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给传统学生管理带来新的问题。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的生活中到处都被网络所覆盖,互联网在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对人们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一方面,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对学生进行随时随地的思想教育。而且,任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给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面对互联网带来的各种不良信息,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让学生不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已经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尤其是大部分高职学生本身缺少学习兴趣,加上网络上虚拟世界对其的影响,造成很多高职学生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

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对策

1.提高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需要提高,这是解决学生管理工作思想僵化问题的基本方法。学生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实际上是使学生通过在校生活获得能力和心理上的发展,而教师始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重要的辅助。要提高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除了继续加强教师们的授课技能和科研能力之外,还需要使教师们在与学生沟通和课堂管理方面获得提高。此外,学校还可以鼓励教师深入到企业内部,增加实践经验,从而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教学。

2.采用全面的学生管理模式。首先,建议班主任或辅导员通过发短信、打电话等方式,对每个学生的家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规律的学生情况报告,使学生家长形成一个“关心孩子成长问题”的习惯;其次,学校应定期开展能够展示本校学生素质的社会性活动,如参与公益植树、美化城市、进行环保宣传等活动,使社会各界对高职院校学生有深刻的了解,通过社会舆论去影响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3.及时正确引导学生加深对互联网信息的认识。21世纪,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扩展了信息传播的范围,也提高了人们接收信息的效率。中职学生正处在身心发生巨大变化的阶段,外界环境的变化很容易对其产生影响,尤其是不良信息的泛滥,导致学生拜金主义、跟风现象严重,对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的形成非常不利。因此,作为中职学校的班主任教师,必须注重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首先,对学生进行信息道德观念教育,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避免学生受到互联网中不良信息的影响;其次,向学生讲述一些网络危害案例;最后,与家长配合,提高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技能。只有通过教师、家长和学生自己的共同努力,才能避免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才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在管理学生方式上比较落后,缺乏创新理念,加上部分教师整体素质不高,以及互联网对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使得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困难重重,相关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应当适当改变学生管理模式,将现代化的素质教育理念融入到学生管理共作中来,努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从而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邹俊强 单位:南昌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杨超.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新模式[J].辽宁高职学报,2015,04:110-112.

[2]黄福利.经济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优化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5,12:79-82.

第七篇: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方法探索

一、校企合作模式下树立学生双重身份的理念

在普通高职学校的学生管理和教育模式下,学生只是纯粹的学生身份,以获取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要学习目标;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学生既要承担学生身份,又要承担企业员工身份[2]。普通高职学生只受学校校规校纪的约束,量化考核分按学生手册的规定执行;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学生既要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又要执行企业员工手册和制度,这就给订单培养班的学生和学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生管理机制要引导学生适应“双重身份”,同时,辅导员或班主任也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过多的纪律约束可能会给初入大学的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学生管理人员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以主题班会、主题团会的形式输出正能量,关怀鼓励学生。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教学内容实践化

校企合作重在为企业培养高质人才,因此应比普通教学设置更多的实践课,尤其是应多开展与企业相关的实验项目,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教学内容应尽量以项目驱动模式进行,以就业为导向,按照校企合作的课程标准和培养目标完成教学[3]。如我院高职药学专业邀请相关行业专家作为兼课教师为学生授课,并要求学生利用周末和寒暑假到校企合作企业实践,提前进入企业员工角色;相关专业教师也被派遣到校企合作单位进行挂职锻炼,将市场一线的技术和企业岗位需求转达给学生,优化专业技能,丰富教学资源。如我院药学专业已与“美致惠健康大药房”签订订单班,拟开办“派林大药房”订单班,并实施相应的资助和奖助政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校企合作模式下建立健全学生管理机制

首先,将企业员工管理机制融入学生管理办法中,指定专门的“订单培养班学生管理办法”和“订单培养班学生奖惩条例”[4],由学校相关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和执行,努力做到公正、公平,引导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并通过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展示自身实力,进而树立学习和就业自信心。其次,创新学生管理制度,实现规范、高效的学生管理。第一,在新生入学时进行企业文化教育、在临近毕业时进行岗前培训制度;在校学习期间实施动态管理制度;制定企业定期考核制度、专项奖学金制度、应急管理制度等。第二,将现代电子科技信息技术融入学生管理工作中,如建立QQ群、微信群、校园网站专栏、企业网站专栏、订单班微信平台等。最后,学生前两年的在校学习以理论和实践学习为主,第三学年实习期执行企业化管理。在校学习阶段学生可巩固和锻炼专业技能,实习期的企业化管理可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的竞争环境,逐步掌握企业生存所需的心态、技能和人际交往原则,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人生观,积极地面对今后生活和工作中的挑战。

四、校企合作模式下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现代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理想信念教育非常重要,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尤其要坚持“德育为先”的学生管理工作思路。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探索和创新适应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中央十六号文件指出“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进行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故企业“德才兼备,德为先”的用人理念应贯穿在校企合作学生管理工作的始终。综上所述,校企合作模式是一种校企双赢的合作模式,使校企双方实现了“人才共育、成果共享”。对高职院校而言,一方面,校企合作加强了专业建设,丰富了教师实践经验和业务水平,充盈了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培养了订单班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岗位认知能力,增加了学生的就业面和竞争力。对合作企业而言,企业提前吸收了对口的专业人才,减少了新员工的培训时间和费用,不断补充新人才,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作者:李敏艳 房宇 刘尧 张娜 雷颖 张艳艳 单位:汉中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与医学技术系

参考文献:

[1]纪义韬.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创新路径探索[J].考试周刊,2016(58):142-143.

[2]许陈红.“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创新略论[J].学工论苑,2011(11):60-61.

[3]张良,唐志红.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J].成人教育,2010(10):23-25.

[4]杨建,仲昭慧.校企合作视野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J].教育学术月刊,2011(11):97-99.

第八篇:高职辅导员国家心理咨询师对学生管理发展探讨

摘要:通过对辽西高职院校辅导员国家心理咨询师自然状况、指导工作情况、培训考核情况等指标进行调查取证,利用国家心理咨询师等相关理论与心理咨询师部颁发的相关文件进行评价分析,找出不足之处,并分析其成因及影响因素。为辽西高职院校辅导员国家心理咨询师的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国家心理咨询师;学生管理;现状

一、前言

高职院校辅导员国家心理咨询师作为组织者、指导者、传播者在高职院校中发挥这重要的作用。但在新的社会背景下,随着心理咨询师人数、高职院校辅导员对于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逐渐增多,高职院校辅导员国家心理咨询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数量、专业等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现象,制约了高职院校辅导员国家心理咨询师的良性发展。因此,必须拥有一只具备丰富的知识理论与实践技能的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作为保证。相关研究表明,我国高职院校辅导员国家心理咨询师存在数量少、能力结构差,从业年限短、级别低等诸多问题。面对这样的情况,如何促进高职院校辅导员国家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咨询师发展,是心理咨询师主管部门、高职院校辅导员国家心理咨询师工作者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在当前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从事科学的心理咨询已迫在眉睫。因此,培养一大批掌握心理咨询师科学知识和心理咨询师技能,能够承担组织和指导学生心理咨询师的高职院校辅导员国家心理咨询师尤显重要。近几年关于高职院校辅导员国家心理咨询师的研究较为广泛,证明我国学者已经重视了现实问题。但对文献进行深入分析后,笔者发现,在研究中还存在不足。一方面表现为很多研究停留在感性认识之上,多为对现实问题的阐述和总结,而没有具体问题分析之后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层面上,文章说服力不足。另一方面表现为研究的内容有较大的重复性,对其研究较少。

二、研究方法

辽宁西部盘锦、锦州、阜新、朝阳、葫芦岛五市项目高职院校辅导员国家心理咨询师共计60人。1)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在论文的前期选题和撰写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高职院校辅导员国家心理咨询师、高职院校辅导员国家心理咨询师方面的研究成果,资料的来源通过电子信息在中国知网检索,了解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写作思路。访谈调查法,对辽西五市的心理咨询师局领导,群众心理咨询师处的相关领导、高职院校辅导员国家心理咨询师,根据访谈提纲进行直接访谈,获取问卷调查之外的一些重要信息。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的方向,广泛查阅高职院校辅导员国家心理咨询师方面的相关文献,并借鉴和吸取了前人研究的相关指标,设计出专家问卷。经过11位专家2个轮次反馈,对反馈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最后设计出《大学生高职院校辅导员国家心理咨询师现状研究》调查问卷。对锦州地区高职院校辅导员国家心理咨询师进行调查。

三、结果与分析

1、高职院校辅导员国家心理咨询师的学历、技术等级情况

高职院校辅导员国家心理咨询师的学历反应其自身的受教育水平与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从侧面反应一个人的学习和工作能力。一般来讲,学历越高,其掌握的知识越丰富,所涉及的知识面就越宽泛。高职院校辅导员国家心理咨询师不仅仅是心理咨询师知识技能的传授,还涉及情感、意志品质、世界观和方法论等一系列知识的传授。因此,高职院校辅导员的丰富底蕴是其从事指导工作的坚实基础,能使其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付自如。2013年,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辅导员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人数32人,其中10人考取国家心理咨询师中级证书,通过率为31.25%,人数还未过半,讲师占60%通过率,提高辅导员各项考核,增多心理咨询师辅导培训课程,势在必行,只有将培训和考核上升一定等级,师资力量不断扩大,专业素养能力得到提升,才会做好问题学生心理疏导工作。

2、高职院校辅导员国家心理咨询师从事指导工作的动机

根据调查统计结果,高职院校辅导员国家心理咨询师从事指导工作的动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满足学生需要,增进心理咨询师比例为高校学生及社会服务。因此,高职院校辅导员国家心理咨询师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及时的参加培训工作凸显重要。高职院校辅导员国家心理咨询师对培训持非常支持的态度,有必要进行培训,取得高级技术等级,扩充自己的知识视野和专业知识技能,以满足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需求。高职院校辅导员国家心理咨询师最希望培训获得的知识,通过调查表明,高职院校辅导员国家心理咨询师希望培训获得的知识按由高到低顺序依次是专业技能、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工作技巧、组织管理知识、高职院校辅导员国家心理咨询师科研知识。因此,指导与教学能力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国家心理咨询师必备的专业素质。因此,参加培训的高职院校辅导员国家心理咨询师都将专业技术及理论的获得放在了首要的位置。

3、高职院校辅导员国家心理咨询师最希望培训获得的知识

通过调查表明,高职院校辅导员国家心理咨询师希望培训获得的知识按由高到低顺序依次是专业技能、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工作技巧、组织管理知识、高职院校辅导员国家心理咨询师科研知识。从排序上突出了高职院校辅导员国家心理咨询师对专业技能、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需求。因此,指导与教学能力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国家心理咨询师必备的专业素质。因此,参加培训的高职院校辅导员国家心理咨询师都将专业技术及理论的获得放在了首要的位置。

四、结论与建议

高职院校辅导员国家心理咨询师的数量较少,心理咨询师指导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现在高校大学生心理防线很低,通过入学时心理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心理状态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一些问题,耐压能力差,所以加强高校辅导员心理咨询师师资力量迫在眉睫,只有加强辅导员综合能力的培养,才会将辅导员工作能力延伸拓展,能够更好地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年龄结构很占优势。学历结构较之以前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与国家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影响高职院校辅导员国家心理咨询师队伍发展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因素、组织管理机构功能不健全、对高职院校辅导员国家心理咨询师指导工作缺乏激励机制,培训及辅导工作开展较少。

作者:王乐 单位: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