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思考10篇

时间:2022-01-05 03:16:45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思考10篇

第一篇:博客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

摘要:随着近些年来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校学生数量增多以及高校规模的扩张,使得高校在学生管理上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而博客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不仅使高等教育改革得到推动,同时亦促成了其信息化教育的建设,为高校管理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关键词:博客;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

一、前言

网络技术迅速发展使得现代人们的交流方式与互动平台较以往有了极大改变,其中网络博客的出现则代表着新型互动交流方式的浮现。随着近些年来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有关学生管理的问题日渐显现,而博客作为新时代下,一种独特的交流互动平台,能够帮助高校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以及多渠道学习,不仅为学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依托,同时亦为高校的学生管理带来了极大便利。

二、博客阐述

博客是基于网络的一种信息记录形式,可将其理解为网络日志。博客在使用上较为简单便捷,在内容上亦较为开放自由,因此任何人都可以建立博客空间。由于博客本身具有较强的开放与交互特性,为相同目标及兴趣的人们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协作与交流空间,使得其获得了大量的共享性资源。博客作为一种开放、中立且颇具人性化的资源分享平台,使得其超出了以往的资源集中控制层面,走向了共享化与开放化,并使每一个参与到其中的人员成为整个互联网的自主化个体,这也是其开放性特点的充分展示。借助于博客这一充满个性化的信息资源管理与平台,每个人都能够在博客的空间里展示其信息资源,从而实现其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1]。

三、博客与高校学生管理之间的联系

在网络时代,博客这一新型平台的发展也为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其不仅使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实现了空间上的拓展,增加其有效覆盖面,同时亦帮助高校实现了与学生之间的管理互动,从而使两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更加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博客作为一种新型载体,能够实现对学习、办事、管理、协作的有效强化,其能够加快人们对于信息分类、整理、加工的能力,使人们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捕获到其所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在此种环境下,高校的学生管理模式亦有相应改变。在高校教育中,辅导员作为其管理队伍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言行对于学生成长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作为高校学生日常活动的组织者与管理者,同时亦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负责人,在当前网络化发展迅速的时代,其应当做到管理上的与时俱进,通过学习来使自身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更加过硬。博客这一媒介的出现使得辅导员的管理工作所有转变,作为网络化的资源管理工具,其能够帮助辅导员对各种学习资源进行分类化管理,并构建出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数据库,以满足学生对于信息的需要[2]。微博能够有效拓展高校学生管理的工作空间以及管理范围。将其发展为院系管理工作的网络工具,能够有效解决因时空间问题所造成的交流与沟通障碍,无论是学生亦或是高校,均能从中获得各方所需。就学习资源提供程度、任务分配以及信息而言,其能够实现资源的动态与追踪,使分享、沟通、协作等能够大大节省时间与成本,使辅导员的管理能够更好的落到实处,同时亦能够使管理更加具有针对性。借助于博客,能够使受众群体不再局限于本校的学生,其所拥有的网络资源共享能力将使其所具有的信息资源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向外传播,如此不仅可获得来自学生群体的互动交流,同时亦能引来社会上的相关教育人士共同交流探讨。借助于博客的网络化功能,可以使辅导员在日常管理中,更好的了解学生们的想法,从而为其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信息参考。

四、博客与高校学生管理实践

网络信息化作为当前教育的发展新趋势,应当受到高校及教育界的一致认可,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环境对教育工作理解上的偏差,使得其无法在国内获得良好成长,因此高校在引进信息化管理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群体对于这一新型管理模式的认可程度,同时培养学生新型学习意识,使其能够更好的利用博客所带来的信息上的便捷性。高校可以通过举行网络学术讲座,以对话及评论的形式来展开多种视角下的专题讲座,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新型管理模式。通过构建全校博客管理体制,以使博客管理能够渐趋规范化和制度化,将博客中所存在的过时信息、垃圾信息等进行清理,将一些积极地、有意义的信息及时,从而使学生能够从学校的博客信息共享中获得足够的收益,包括学校信息的了解、学习资料的参考以及班级管理情况等等[3]。

五、结束语

学生管理作为高校学生培养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人文精神的养成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在信息网络时代,人们的工作环境、工作方式、工作载体以及信息管理载体均有了极大的改变,这就要求高校的管理工作不应始终局限于以往的传统方式,转而向新型的管理模式转变,而博客的出现则为高校的管理工作提供了极好的平台支撑。在新时期,博客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网络技术,更代表者一种新型的生活与学习方式,其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亦为高校的管理增添新的活力。

作者:徐海鹏 杨攀峰 单位:西京学院

参考文献:

[1]师晶晶.网络时代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22):20,22.

[2]周江,李子博.网络时代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J].课程教育研究,2013(31):204-205.

[3]尹卓然.自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思考[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31):47-47.

第二篇: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艺术探索

摘要:互联网是20世纪最具有革命性的科学成果之一,“互联网+”的应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高校辅导员,在“互联网+”的时代中,我们应如何做好“互联网+”学生管理工作,本文就当今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背景、意义及其途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

一、探索之背景

互联网作为20世纪最具有革命性的科学成果之一,其兴起和应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4年11月,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也曾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1]“互联网+”农业,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互联网+”金融,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互联网+”教育,突破了教育的时空限制。同样地,对高校辅导员来说,“互联网+”学生管理工作更应迸发出新的活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育人的重要方面,高校辅导员身为学生管理工作的最基层实施者,是保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在“互联网+”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辅导员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艺术水平,从而使学生管理工作持续、有效进行,为当代大学生提供更加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大学教育,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塑造身心健康的高等人才。

二、探索之意义

就学生管理工作的对象而言,在校大学生的绝大多数都是“90后”,他们身上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如: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有强烈的好奇心,追求个性,喜欢张扬自我。现在,人手一部手机、一台电脑,这都已成为大学生的标配,且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高达75.7%[2]。种种迹象表明,当代大学生是真真正正生活在信息化社会中的一代,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提高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艺术符合当代大学生发展的迫切需求。就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而言,根据2005年9月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21号令)中对“学生管理”的规定和2006年9月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24号令)中对辅导员工作的要求,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应该承担的学生事务及其管理工作中的内容包括十几个方面。

三、探索之途径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全球化、信息化的社会环境对高校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互联网+”时代,面对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应如何提高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艺术水平呢?就高校辅导员自身来讲,笔者认为有以下两种途径。

(一)转变学生管理工作思想观念

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增强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艺术性首先应更新辅导员的思想观念,了解互联网,接受互联网,掌握互联网,应用互联网。了解互联网的特点及其作用,如:互联网的虚拟性易使人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里吐露出内心的真实想法,有利于增强辅导员对学生思想的理解,便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互联网的互动性使得师生交流可以通过邮件、QQ、微信以及博客留言等方式即时、便捷地沟通思想、传递信息,提高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传播学理论认为,任何传播行为,尤其是大众传播,都应该是双向的,只有及时获得受众的信息反馈,才有可能获得理想的传播效果。[3]而互联网使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网上沟通模式增强了师生交流的平等性、互动性及亲和力。

(二)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方式方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转变学生管理思想观念的同时还应将新的理念和方法应用于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的可行性,不断完善和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关于方式方法,除了完善校园网络建设、开设网络咨询室等常规方法外,着重以自身经历分享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自我管理法。本人现带13级和15级两届学生,其中13级为大四毕业生。因此除常规的日常学生工作外,还陆续涉及到毕业生的复杂工作。运用“互联网+”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线下成立年级学生工作负责小组,线上建立各种讨论组、QQ群、微信群等即时会话组,相关招聘信息或通知通过网络转载、QQ群转发等方式,一步到位,群里共享交流,了解学生的心中所想,发现问题后小窗私聊解决,打破时空局限,极具针对性和准确性。关于学生工作的自我管理即学生自己管自己。在一定工作范围内赋于学生干部一定的权利,为学生自我管理的开展撑起一柄保护伞,尊重和采纳学生和学生干部的合理建议,维护学生的应有权利。即做到有的放矢,收放自如。当然,这其中也涉及到“度”的问题,这需要辅导员在工作中不断吸取教训、积累经验,把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教育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把辅导员的教育管理与大学生自我教育结合起来,在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循循善诱。这样,管理工作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4]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增强高校辅导员的学生管理艺术任重道远。不过,我们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走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学生管理的艺术,终会推动““互联网+”学生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的阶梯!

作者:薄海 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欧阳文敏,彭艳.“互联网+”时代创新学生管理初探.法制与社会,2016,8月(下).

[2]张燕.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调查研究.社会民生,2013,11.

[3]蔺薇,夏迎春.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艺术探索.管理宝典•教育管理.

[4]曾茜.创新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辅导员工作初探.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1月,第24卷,第1期.

第三篇:自媒体时代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讨

当前社会是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革新使人们进入到自媒体时代,随着自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自媒体的蓬勃发展,博客、QQ、论坛、社交网站、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的广泛应用,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发生了重要的转变。与传统的传播媒介大不相同,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媒介,自媒体的出现打破了过去传统媒介的话语垄断格局,高校年轻学生作为自媒体的主要受众群体,自媒体交流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自媒体背景下,伴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信息文化思潮及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这值得当前教育者给予高度重视。

一、自媒体的内涵与特征

(一)自媒体的内涵

自媒体是与传统媒体相对而言的,自媒体(wemedia)又称为“新闻媒体3.0”,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具有全面性。传统媒体依附于纸质媒体或电视广播媒介,方向方面是有局限性的,人们要是从传统媒体获得信息和知识视野相对要窄小,不可能获得全面的信息报道。而自媒体完全没有限制,自媒体以各种方式信息,使信息得到详细全面的描述,可以帮助人们全方位地了解事件真相。其次是具有时效性。传统媒体所的新闻虽说信息十分准确,并且具有深度与高度,但由于制作与后期修饰需要时间,也会使信息缺失了时效性。[1]特别是突发新闻事件,传统媒体要调查采证、编辑排版之后再去报道,这样民众了解到的就不是新鲜的资料了。而自媒体不管你身处何地,只要有智能手机和电脑,就可以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的信息,具有及时性。再次,话语权。微博与微信是全新的媒介,它改变了传统媒体一统话语权的局面,形成了话语公共领域。在自媒体时代,话语权却回归到了大众手中,普通公众借助网络电脑、手机,通过特定的软件,公民可以随意表达自己的言论,丰富了自媒体时代的信息资源,自媒体极大地释放了民众的话语权。

(二)自媒体的特点

首先是广泛性。自媒体的信息的海量及涉及范围的广泛,并且受众及传播者的广泛也包括其中。自媒体的受众和传播者是广大网民,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诉求,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网络媒体的低门槛,使得网民可以零成本的复制、传输信息。由于网络无国界,世界上海量的信息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信息的广泛传播使网络在成为信息聚集地和信息的发散场,任由全球网民浏览、上传、下载。其次是即时性。对比传统媒体与自媒体的传播实效就可以看出,传统媒体新闻严格的编审制度和程序,及时性特点发挥得不是很好,但自媒体媒介常常在新闻刚刚发生后,就可以见诸媒体,公之于众。新兴媒体的网络自媒体可以做到即时。自媒体时代,新闻反应迅速,随时发生,网民随时表达,时效性非常好,这是传统媒体难以做到的,更容易迅速形成巨大的公共舆论力量。[2]媒介面对同一主题,常常辩论,相互探讨,彼此争论,展开思想的碰撞,意见的交锋,引发公众对焦点话题的更广泛、更深入的思考。再次是匿名性。在互联网上,网络世界不同于现实社会,没人知道你是谁。网络舆情匿名性十分特殊,它为人们构筑了虚拟空间,在这里,由于隐匿了姓名、形象、身份等信息,人们可以摆脱束缚,可以依照各自的立场,各自的喜好,尽情表达内心的声音,自由随性的进行思想和言语的狂欢。但是,自媒体的匿名性也容易引发出网络暴力和网络言论的失范,造成与现实中真实信息的巨大反差,也带来了滥用自由的隐患。第五是偏差性。由于网民的网络媒介素质不同,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各自的表现也不尽相同。一些网民的网络言论感性化和情绪化,缺乏理性思考,把网络作为发泄情绪的场所。网络没有了道德的约束,缺乏了机制的监管,就很容易造成谣言。在这样的情境下,自媒体上充斥着道听途说、捕风捉影、指鹿为马之辞,在表达方式上偏激、粗俗,还出现恶意攻击、一味谩骂的帖文,为此,我们需要分辨媒体信息的真伪。因为缺乏了真实性的媒体最终失去公众对它的信任。最后是突发性。自媒体传播的快捷和互动,使世界成为了一个地球村,并很快成为网络舆情,吸引全世界的眼球。网络舆情危机事发突然,出人意料,爆发时常没有先兆,使人猝不及防,星星之火便以燎原。危机一旦引爆,极易引发新的社会热点,便急速完成病毒式传播,最终产生连环爆炸的效应,由点到面,由中心向四周迅速扩散开来,其破坏性让人难以想象。

二、自媒体时代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高校群体的特殊性

高校的主体构成是学生,作为青年学子的大学生个性张扬、思维活跃、可塑性强等。进入自媒体时代,自媒体对高校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思想观念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网络已经成为高校传播信息的重要平台,大学生成为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群体。据统计,2016年,我国微信用户已经超过5.4亿户,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3亿。[3]由于高校大学生群体热衷于使用网络成果,而自媒体极大的满足大学生们个性发展的需要,学生群体成为自媒体的应用的推广者。我国具有招生资格的高校共计2481所,如此庞大的生源聚集使高校受到社会的空前关注。这样的关注使得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也备受关注,一旦出现高校学生管理危机就会成为社会焦点迅速聚集,最终使高校承受巨大的压力。

(二)自媒体时代加强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必要性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不畅必然会影响着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从而导致学校整体声誉的下降。因此,高校必须要正确认识自媒体时代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截至2016年6月底,新浪微博高校日使用用户超过1000万。可以说自媒体给高校的学生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改变了许多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自媒体时代,高校正日益成为现实世界与虚拟时空的集合体,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当自媒体对社会的报道力度日益增强时,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能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运用大众媒体对舆情的控制和管理上。[4]因此,自媒体时代,各个高校都加强了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认识,不断努力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将其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不断提高高校解决、控制各种风险的能力,有利于高校化解内部风险和矛盾,创建和谐平安校园,有利于夯实社会管理的基础,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氛围。

三、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一)高校学生价值观多元化,个性凸显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思想观念也大大转变,高校学生思想独立,差异性日益增强,原先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已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伴随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现实社会提供给人们的是以丰富多彩为特征的多种文化融合的混合文化。我国的文化结构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文化多元化使得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日益流行,当代大学生也深受多样性文化的影响,认识论和价值观受到冲击,潜移默化的发生了变化。

(二)网络普及的负面作用对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形成了大学生们新的文化范畴和文化精神,开辟出大学校园文化的新领域和新境界。但是,网络的虚拟性也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很多不利影响。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影响深刻,网络已经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不可分,互联网在我国高校内的迅速普及,迫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

(三)管理指导思想上存在偏差

高校管理人员往往会忽视以人为本,因为大学生的过于个性化,使得学生管理工作难以真正落实,最初的管理教育理念并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高校与教师过于注重社会发展的单方需要,忽视学生的个体需要。在现代社会中,由于教育者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忽视了以人为本,学校的管理工作忽视学生本身的自我需求,不能发挥学生的作用,让他们更加主动的参与到管理当中,所以导致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困难。在管理中,管理者要加强对学生们个体需要的重视,加快对学生管理工作的转变,排除学生们的心理障碍,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自媒体时代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路径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理念

如今大学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正为众人所认同,毫无疑问,学生应成为管理工作的价值主体。作为高等教育的领头者,学生的管理者应该接受这一重要思想,在以学生为主体及多样化发展基础上,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关爱与鼓励,切实落实尊重学生,给学生以启迪,健全学生的人格,让学生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还能够令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弥补以往的缺失,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走向规律化,人性化。

(二)进一步完善当前高校学生管理的体制

当前的高校学生管理以学校管理为主,党政合一,专兼职人员共同参与,教育行政导向明显。具体来讲,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由党总支副书记对整个学生管理工作负领导责任,各班配备辅导员,他们直接面对学生。但是这样的学生管理工作机制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不断创新与完善。要建立多方合作、齐抓共管协调机制。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大系统,从整体上构建学生管理的系统模型和综合模块,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不能孤立地进行,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机制的设计上,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整合,不断增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效。

(三)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首先,要建立健全信息机制。当前社会发展越来越多元化,在多元化的大众传媒环境下,新媒介也不能独善其身,自媒体时代要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制度。高校的管理部门应建立功能齐全的信息网站,把握网络媒体的发展规律,提高处理事件的效率,增强学校和学生网友的沟通和交流,建立积极互信的机制,要强化反应机制,及时调查,避免谣言、流言,确保善后工作正常推进。其次,要建立健全网上网下双向沟通机制。论坛为广大高校学生提供了自由广阔的舆论表达空间,在高校网络舆情发展的过程中,高校必须认真分析论坛的舆情特点,建立健全网上网下的双向沟通机制,把握其发展动向和内在规律,预防或消解突发事件的发生。最后,要建立健全舆情危机处理机制。当遇到重大事件,高校要在最初始阶段介入,有快速反应机制,要着眼于教育人、帮助人的角度,在惩治的同时教育好学生。高校网络要提前策划主题,通过校园网等平台进行宣传,实现高校网络舆情的积极引导。综上,自媒体的出现既极大方便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高了学生管理的工作效率,同时,通过合理的举措,可以有效避免自媒体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冲击。

作者:陆晓娟 单位:硅湖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程桂龙.信息化时代高校学生干部自我管理的困境与选择[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

[2]单盈.浅议自媒体时代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J].高教学刊,2016(01).

[3]陈慧军.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工作危机管理机制初探[J].中国培训,2016(14).

[4]潘玫杏,沈一桥,孙瑶瑶.自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管理服务方式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6(08).

[5]崔敏,李毅坚.自媒体时代高校危机管理中的信息反馈[J].教育与职业,2016(08).

第四篇:自媒体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究

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微信、微博、微小说、微电影为传播载体的网络媒介对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影响越来越大,对高校现有的日常管理、教学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日渐显现。

1自媒体的特点

1.1使用门槛低,操作简单

传统媒体信息,要通过投稿、审稿等一系列过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其信息的审核周期较长。自媒体时代,大众可以借助网络终端(电脑、手机等),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不受时空限制地信息、图片,甚至视频。

1.2信息平民化、个性化

自媒体时代,大众从信息阅读者到信息者的转换越来越容易。同时,由于网络的特性,信息的审核简单随意。大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阅历、喜好自由文字、图片等,信息也逐渐凸显个人色彩,不再是单一的个别的主流思想,呈现“百花齐放”的现象。

1.3信息的交互性更深,传播速度更快

由于网络传播的及时性,信息的传播不再受到时间或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大众信息的通过自我形成的朋友圈,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深入和交互,同时朋友圈的不断转发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覆盖面更加广泛。通过不断的转发,可实现信息的点到面的变化,甚至是爆炸性传播,阅读转发量大的信息甚至能成为社会事件,这也是自媒体时代的显著特点。

2自媒体时代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不足之处

自媒体时代,学生接触的信息庞大且繁杂,信息背后的价值观日益多元化,作为高校管理工作者本身也无时无刻不在接收大量信息,且这些信息真假难以判断。学生获取信息渠道多元化,加之学生思维超前,使得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2.1对学生思想的冲击

自媒体时代,由于门槛低,易操作,个体渐渐成为信息主要者,这同时也意味着信息量大且难以监管,信息的质量难以保证。作为在校大学生,学生本身对待网络信息有一定的甄别能力,能较为理性地看待。然而,由于大量自媒体的存在和传播,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易被扭曲化,大学生本身思想不成熟且又易冲动,因此易成为不良信息的传播者甚至制造者。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类面对的信息量越大,会减少其社会责任感,增加其冷漠感。因此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表现的对事物的不敏感甚至不积极,生活态度受到极大碰撞。与此同时大量的不良信息会冲击学生的价值观念,加之学生的心智不成熟判断力弱,在这一情形下,高校学生的价值取向、价值观念面临前所未有的碰撞与冲击。

2.2对传统思想观念的冲击

自媒体时代之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因为掌控话语权,可以通过统一舆论口径对高校在校学生传播含有特定内容和明确导向的信息,促使学生的思想、行为发生转变。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因为自媒体网络主题“去中心化”的特点,学生可以在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且因为网络传播速度,学生的观点言语不再局限在私人空间或者小范围传播,反而会因为其观点的新颖受到大众的关注,同时在学生中会有一定影响力,不断挑战着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甚至在工作中,高校可能会面对学生获取信息更及时、内容更全面、渠道更多元化的局面,使得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难以开展,面对这样的情况,高校积极面对,不逃避,只有公开透明才能够建立公信力,赢得支持。

2.3对传统教育手段的冲击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正慢慢改变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影响逐渐凸显。自媒体的出现更是使得信息的传播超越时空的限制,形成了更便捷的虚拟空间。自媒体时代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环境已然转换成一个校园、社会和自媒体空间“三位一体”的新环境。这种变化要求高校学生工作者首先必须认识自媒体时代的特性,正视这种变化对工作带来的冲击和变化,积极认识和学习自媒体传播工具,以便充分利用自媒体时代的载体,拓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主要通过班会、团日活动、实践活动等形式完成主题教育活动,此类活动都在相对集中的时空中完成,并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然而自媒体冲破了时空的限制,在一个自由平等的平台上,学生可以尽情表达自我,自主意识被极大的激发。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们在尊重权威的同时决不盲从,甚至本能地对单向的、高位的信息灌输持戒备和抵制态度。于是,传统的师生界限明显的管理模式受到极大冲击,不易被学生接受,如处理不当甚至出现逆反心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变工作方式势在必行。

2.4对高校突发事件处理的挑战

传统媒体时代,高校掌握着信息传播的主导权,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占据主动地位,掌控事态的传播方向。但是自媒体为学生提供了表达的平台,加之手机APP的普及推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了解事态发展,同时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想法。自媒体时代出现很多微博群体或者微信朋友圈,这些群体大部分具有意见和行为上的趋同性,信息一旦在群体内传播,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共鸣。群体的出现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快捷,同时也获得大范围的认同,使得高校在面对突发事件采取应对措施时,舆论效果一般,甚至处于被动的局面,这种情况极大地增加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的。

3自媒体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机遇

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常常要局限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其影响力也局限于某些特定人员和场所,不易大范围推广。自媒体信息传播平台,具有传统媒体不具备的交互性和新颖性,不受时空限制等优势。利用自媒体平台,高校学生思政工作可以随时随地展开,大大提高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将优秀的方式广泛地传播出去,便于不同高校的交流。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在信息传播上具有去中心化、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资源丰富、传播迅速、覆盖面广、形式多元等优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运用轻松活泼的语言方式展示高校的各项学生工作。此类不同于传统的信息推送,反而可以激发普通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推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不断调整完善。同时以网络为依托的自媒体具有较强的虚拟性,这种虚拟性和匿名性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有利于学生表达自己真实思想,更加有利于高校思政工作的开展。

4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举措

4.1培养专业自媒体团队

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线员工,与学生的接触最多,最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因此首先,辅导员加强自身思想修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做好高校学生的人生导师。其次,辅导员要积极学习自媒体知识,广泛利用自媒体为高校学生提供多方面帮助,为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最后,高校组织辅导员集中培训,提高对微博、微信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培养其成为既能够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又能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的优秀团队。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社团干部等学生骨干为依托,选拔与培养一批在学生中态度端正、思想坚定、三观正确且在各自领域内有影响力的骨干分子,建立各自的自媒体平台,发挥其线上线下的模范作用。

4.2建立健全官方自媒体平台

首先,建立自媒体平台是前提。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自媒体已经成为学生沟通和信息传递的重要工具。建立贴近生活、主题新颖、凝聚力强的自媒体平台,吸引学生,实现主流思想、舆论引导与自媒体的对接、渗入和融合,在潜移默化中占领高校思政工作的新阵营。其次,专人维护自媒体平台是关键。自媒体时展多年,现各个政府机构和高校,甚至高校各个院系部门均建立了自己的官方自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然而很多平台处于停滞状态,并没有及时更新内容,或者不能紧跟时代,使得大量受众流失,起不到传播新思想的作用。高校应在专职部门由专业人员定期进行信息更新和维护,同时可尝试开放各别自媒体平台由学生管理,为其注入新的活力。最后,信息公开化的必要性。自媒体时代,信息公开是必然也是必需的。如果学生无法从正规或者官方渠道获得有效信息,那么就会给流言留下了广阔空间。因此高校必须在第一时间向学生公开信息,让学生尽可能了解整个事件的真相,从而正确引导学生。自媒体因其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的特点,给高校处理突发事件的工作带来较大难度,往往使得高校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在舆论上处于被动地位。面对此类情况,高校在应对突发事件时,要第一时间发现舆情状况,通过高校的官方平台迅速信息并及时跟进事件处理进程,保证高校在舆论平台的主动地位。其次,加强网络管理,及时删除虚假信息,联合当地公安部门严惩在自媒体平台或传播虚假消息者。

5结语

自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已突破传统媒介的界限,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者和传播者,信息的传播不再由官方垄断,网络上出现了多种声音。随着科技的发展,高校学生的思想受到了不同声音的影响,传统的思想不断受到冲击。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对的挑战也越来越多,然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机遇与冲击并存,只要正确认识自媒体,充分利用自媒体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便可拓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局面,有效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

作者:崔璨 单位:江苏开放大学

参考文献:

[1]汤力峰.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J].中国青年研究,2012(3).

[2]张欢欢.自媒体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初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2).

[3]付京京.运用手机自媒体促进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与服务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

[4]周源源,费国强.微博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1(5).

第五篇:新媒体技术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

新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了日常交往、工作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高校学生来说,新媒体更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新鲜事物,并迅速在学生中得到了普及。对此,高校管理者应当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以培养全面发展、创新求实的高素质人才。[1]

一、新媒体在大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一)新媒体能有效促进学校的信息交流

目前,在高校实施的管理体制中,所采用的两级管理,即院校两级或院系两级。在高校中,每个学院或系都是相对独立的,因而在学生培养和管理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别。虽然这种两级管理方式对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有一定的优势,但其同样有一些弊端,例如造成资源浪费,制度、设施等的重复建设等问题,另外,对教师之间的交流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而新媒体在高校中的应用和普及,打破了高校管理的这种现状,各院系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都有了更好的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2]

(二)新媒体能科学带动学生的文化生活

在高校学生的文化生活方面,传统的校刊、校报仍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但也以逐渐满足不了高校学生对文化的需求,而新媒体的出现则使学生的这一需求得到了满足。在新媒体平台中,高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需求去选择自己的所需要的信息,可以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从而使自身的文化生活更为丰富多彩。不仅如此,高校学生还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来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能够实现对文化领域方面的相关内容进行讨论,在拓展了学生们的学习视野的同时,也为广大高校大学生提供了一种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和求职奠定了良性基础。

二、新媒体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一)腾讯QQ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QQ有着很多的交流和娱乐功能,而且操作简单,是在高校中普及最早的聊天工具。在高校中,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常用的QQ,因此,通过利用QQ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可以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从而取得更高实效。1.创建班级QQ群。创建QQ班级群可以有效的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在这一平台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就学习问题、生活问题更好的进行交流,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和情感。另外,辅导员也可以在QQ群中各类信息,方便对学生的管理,增强管理的实效性。2.利用QQ资源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在日常的学习中,学生所接触到的知识往往仅限于教材,深度和广度都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通过利用QQ资源共享平台,辅导员可以将相关的学习资料、视频、文件等进行上传,这样可以方便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下载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丰富学生的知识。

(二)微信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微信是继QQ之后,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新型语音通讯工具。通过微信可以快速的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另外,用户还可以通过搜索、扫二维码、摇一摇等方式来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如今微信已成为高校学生常用的社交软件之一。在高校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利用微信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3]

1.利用微信学生工作相关信息。通过利用维系将学生管理相关信息发送到相关学生的手机上,可以更好的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以往教师在学生工作信息的时候,往往采用的是面对面或者是由他人转述的方式进行信息传播,这种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而利用微信学生工作相关信息,则可以极大地改变这种现象,并进一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对于学生对相关问题的困惑还能够做到实时解答,可以说微信在学生工作管理方面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利用微信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传统的学生管理方式在处理学生工作时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对此,除了必要的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之外,教师和辅导员可以利用微信与学生进行交流,对他们各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解,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更好地进行学生管理。

3.利用微信的实时定位功能、构建安全和谐校园。通过利用微信的定位功能可以准确的知道信息者的位置,从而能够方便快速地找到者,进而加强对其管理。

(三)微博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微博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和个性化的交流平台,能够有效的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高校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利用微博,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1.利用微博与学生互动。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满足不了高校学生的需要,通过微博,学生与教师之间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培养师生之间的友谊。另外,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微博中来了解其生活状态和实际需求,从而更好地对其进行指导和帮助。

2.建立学生反馈平台。高校学生朝气蓬勃,有着自己的个性,在很多方面有着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对此,高校管理者可以建立一个微博平台,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这里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而根据学生反馈的意见,进行适当的处理,进而加强管理。

三、结语

在教育领域,新媒体所展现出来的优势越来越明显,通过正确的利用新媒体可以更好地实施对高校学生的管理,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最终成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当然我们也应当意识到新媒体技术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广大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

作者:张雨洲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怀东.新媒体技术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新媒体研究,2016(2).

[2]张群慧.浅谈新媒体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品牌,2015(2).

[3]蔡晓星,娄明阳,崔志锋,石莹.新媒体手段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5(5).

第六篇: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

摘要:在新常态下,学生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学生管理各种问题突出。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组织要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治管理的功能,带领民办高校大学生充分意识到新常态下学生的危机感、使命感,增强学生管理中的自觉性、积极性,鼓励学生为管理工作贡献智慧和力量。本文主要论述新常态下民办高校学生工作创新思路。

关键词:新常态;民办高校;学生管理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由于民办高校学生自身的一些特质,学生管理工作遇到了全面挑战,学生管理工作者不得不创新思路,采取新做法,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水平。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需要根据学生管理历史方位的变化,让学生充分和科学地经济新常态,积极融入新常态,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树立主动为学生服务的意思,不断提升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绩效水平。

一、树立新常态下的学生管理新理念

1、自觉提升学生管理工作者的责任意识新时期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面临新要求。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需要引入思想,提高思想政治觉悟,不断增强使命感,创新工作方法,不断增强自身影响力和人格魅力,推动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牢固树立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全新的理念,坚持标杆管理方法,不断增强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增进学生自治组织建设切实加强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自治性,建设学生自治组织,不断推动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发展。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组织,需要认真研究解决民办高校学生所产生的各类问题,提供更多的支持为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重视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干部的培养,提供优化的条件,严格要求学生,主动关心学生。民办高校学生管理自治组织加强服务学生群体和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工作,增进学生管理的民主性,让民办高校学生自治组织能够获取更多的资源,确保民办高校学生自治管理能够拥有更多的作为。

二、增强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组织的新能量

1、搭建学生管理工作平台面对经济进入新常态,学生管理出现各种新问题和新矛盾,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组织要利用学生自治的独特优势,教育引导学生认识新常态、理解新常态、支持新常态。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构建QQ、微信、微博、公众号等交流平台,加强与学生的实时互动,打造网上网下相互促进、有机融合的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新格局。不断丰富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政治理论、专业知识,开展多类主题实践活动,使学生及时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和人文情怀,既能优化师生关系,也能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成绩水平不断提升,就业能力不断提升。

2、积极举办各类活动或赛事适应“新常态”,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作为民办高校学生管理自治组织,要充分发挥其作用,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管理活动,精心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演讲活动、知识竞赛、专业技能竞赛、素质拓展活动等,联合地方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组织开展符合专业发展需要的操作类、技能型和基础综合业务知识为主的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实现民办高校大学生学生的专业素养、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的提升目标,以全面提升学生管理服务水平。

3、注重提升学生的幸福感融入“新常态”,不断提升学生的幸福感。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组织应始终密切关注学生动态,关注学生的切身利益,实现学生问题精准化解决,预防学生问题、有效地防范学生心理问题,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状况,增强采取的措施的针对性、增进工作的主动性,保障学生的权益。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该主动参与涉及学生切身利益制度计划的制定、修改和完善,探索开展学生代表联席会议等民主管理新形式。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促使广大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投身学习和生活,使得学生的幸福感不断提升。

三、构建学生管理与服务体系

1、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学生“零距离”民办高校学生管理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学生,增进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为学生办实事,解决学生的问题,满足学生的需求,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该为广大学生服务,注重品牌塑造和服务品牌形成,坚持以“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品牌”建设“品牌民办高校学生管理”,通过品牌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促进民办高校学生管理进入一个较高台阶。

2、健全维护机制,构筑服务学生“连心桥”民办高校学生对于学校呈现多层次需求和多方面期待。民办高校学生管理者要建立学生服务工作机制,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的制度建设。要从制度层面搭建服务学生平台,积极探索和完善对学生重大疾病和突发灾难的帮扶救助机制,构筑民办高校大学生对于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的正确认知。通过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循序渐进地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将学生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3、维护学生利益,做学生最可信赖的“娘家人”民办高校坚持广大学生利益至上的观念,把学生利益维护好、保护好。只有把学生利益维护保护好,广大学生才会对民办高校产生情感,对于民办高校才会产生正面性评价。加强沟通与了解,在感情上更加贴近学生,实时知道学生的问题与难处,有效地采取方法,做到解决学生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提高学生的信任。

4、加强自身建设,做提升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加速器”新常态下,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提升新素质以满足新要求,着力创建“四型”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组织,即创建学习型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组织、创建服务型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组织、创建创新型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组织、创建和谐型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组织。随着民办高校学生的需求多样化、具体化,民办高校应该改变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增强学生自我管理意识,以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四、结论

在新常态下,民办高校学生个性突出、需求多样,管理工作也不得不创新管理理念,优化工作模式,调整工作方法,更新工作手段,以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以达到学生管理工作目标。

作者:李萌 单位:西安培华学院

参考文献:

[1]谢晨岚.教育新常态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12):133-133.

[2]徐绪卿.新常态下民办高校发展的若干思考[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6(1):1-4.

[3]徐绪卿.新常态下民办高校发展的着力点[J].中国高教研究,2016(2):67-69.

[4]谢晨岚.教育新常态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12):133-133.

第七篇:高校人性化学生管理探讨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但在高校学生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若想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符合人类进步和发展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的管理理念的核心。目前的学生人性化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高校中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人性化管理具有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提升学校管理质量的重要作用,学校学生人性化管理工作需要更加完善。本文浅析高效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并由此提出建立人性化学生管理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人性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规模逐渐扩大,传统的管理模式亟待改进,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学生管理机制在高校管理系统中的显得越来越重要。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到2020年,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会达到40%,在校学生人数也将突破3550万。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高等人才,培养人才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大学在校人数的增多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学生管理,探索高效的管理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我国总体教学质量,还能促进高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在高校实施人性化学生管理的重要性

人性化管理问题一直是管理的中心问题。大学生是我国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提高高校学生的管理水平,以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是高等学校的目的,也是推进我国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建设的重要保障。但是当前高等院校的学生管理显然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果对这些问题置之不理,放任其发展,势必会阻碍高校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不利于我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高校学生人性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管理工作的难点。究其问题,主要有一下几点。首先是从学生角度来说。高校学生数量庞大,对象特性复杂。高校学生一般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这一时期的学生涉世未深,可塑性强,面对来自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压力时,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导致健康问题。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发展等也影响了这一代年轻人的成长,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对学生产生影响,也使一部分学生沉溺其中,导致学业荒废,严重的甚至导致犯罪。对于新一代的学生,传统的方式和手段很难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管理,如果采用强制硬性管理,反而会影响学生管理的质量,激化矛盾。其次是以往传统的教育和管理方式存在弊端,理念落后,尚未得到改进。过去“制度化”的管理方式,压制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监督看管之下,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和健全人格的新青年。当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传统的管理也偏向空洞的说教和辅导,使学生得不到有效的帮助,反而对学校管理工作产生反感。除此以外,现今采用的许多制度也都是千篇一律,遵循前人的路线或者直接引用制定。这样的制度脱离具体实情,在应用上也显得刻板。最后是管理者本身的素质有待提高。一些高校对管理者工作缺乏可行的管理和激励,导致管理者责任心缺乏,高校管理队伍中,许多管理人员同时关注自身科研教学以及高效管理,这导致他们花在管理上的时间和精力不够。有时候一个管理者同时面对整个年级的学生,与单独的学生个体缺乏交流和沟通。

3高校学生工作人性化管理的策略

这些管理问题的出现,常常是由于高校本身对管理工作并不重视,大部分高校的管理工作主要是立足于专业教育方面,在思想工作和行政管理上一带而过。固定的管理模式一旦建立,就不再反思和更改,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因此我们在高校管理中有必要强化人性化管理。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把“人”,在高校就是“学生”作为管理的核心,旨在尊重和关心人,激发人的热情,满足人的需要和全面发展,总的来说就是“以人为本”,在高校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和谐而友善的关系,提高管理效率。具体来说,在学生管理中,高校应当将学生看作独立的有个性的人,关心学生的个人发展,平等公正的对待学生,充分理解学生,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学生将成为高校一切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学生提供人性化的服务。首先明确高校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是高校人性化管理的基础。将学生作为管理中心,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理解学生的需求和个性。真心实意的为学生解决困难。学生来高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得到教育。因此管理和教育可以互相结合,管理的过程中,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也是一种教育。高校管理者可以教书育人为主,建立符合现实需求的管理制度,而不是照搬前任的规矩方案。其次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校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高校管理对象多而复杂,不可能逐一进行有效的管理,因此可以通过唤醒学生的自我主体意识进行管理,使学生在高校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的自我反省和修正,使自己与学校要求的发展方向协调一致。此时的学生不仅仅是管理的对象,也成为管理的主题。高校为了达到此目的,应当充分引导学生,为学生的自我管理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在主观能动的自我管理中意识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具体来说有许多措施,比如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自我管理和教育的体会,互相学习,学会和他人分享与合作,产生满足感。然后高校的管理者还可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性化管理机制。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机制是从学生本身的利益出发,以达到促进其发展的目的。高校学生管理所面对的对象是人,因此人性化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高校要全面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采取非强制的管理方式,充分调动大学生的自我管理积极型,把管理的规范制度和纪律等真正变成学生行为处事的习惯。具体而言,可以在管理过程中采取民主的科学的决策方式,关注学生的情感雪球,将管理同学生的自由、尊严、幸福等目标联系在一起,以人为本。

4结语

高效人性化管理就是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方式。我国传统的高效管理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如强制学生服从既定规则,而当今学生管理则需要加入更多人文的关怀和措施,将学生管理同学生的人格特性等方面结合起来,建立新的管理机制,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加自由和谐的环境。

作者:王春龙 郑慈 单位: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玲,张惠瑀.浅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人性化管理[J].中国高教研究.2006.

[2]向凯.高校学生管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理念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2.

[3]夏韩辉,黄伟萍.论学生管理工作中制度化与人性化的有机融合[J].高教探索,2012(6).

[4]常瑞飚.浅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人性化管理[J].前沿,2012(18).

第八篇: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分析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以其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来到了广大校园当中,对学生的生活以及行为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机遇以及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深入地认识网络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充分扩大网络时代对高校大学生的正面影响,切实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水平。

一、网络技术的相关概念

网络技术的诞生给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给高校学生管理活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为网络具有多元性以及互动性等特点,其产生之后,打破了传统交流与沟通模式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受到广大高校大学生的青睐。很多大学生通过网络将自身的观点以及看法表达出来,不断的丰富自我、完善自我。不仅如此,还进一步拉近了学生与亲朋好友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认识更多的朋友,获得自身所需要的情感交流、尊重以及满足。[1]当然也应当意识到网络信息中也存在着大量的黄色信息、暴力信息等等,这些信息一旦被广大高校大学生所看到,则很容易导致大学生产生迷茫心理,甚至使大学生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另一方面网络技术打破了学生过度依赖老师指导的传统学习模式,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和挫折下意识的就会运用网络等工具来解决,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但是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例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创新意识不足等等。面对网络给高校学生以及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这些影响,我们如何能够趋利避害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成为了高校教师应当关注的问题。[2]

二、网络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一)充分利用网络来搭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

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当熟练地掌握网络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学生管理水平。而将网络技术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当中则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教师可以从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出发,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召开相应的志愿服务活动以及社团活动等等,并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网络技术与广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看法以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挫折,进而帮助他们实现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有效确立。[3]

(二)搭建网络学生工作平台

高校学生管理者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做到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以及网络技术,创办相应的学生论坛以及校园网站等等,从而搭建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平台,使学生之间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从而有效地避免了面对面沟通这种沟通模式存在的弊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可以通过搭建QQ、微信以及微博平台的形式定期或不定期的一些热门话题,并通过这些热门话题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并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解决其在学习生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切实提高高校教育工作者利用网络技术的技能

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运用网络技术的技能,并不断的积累,有关于网络技术方面的知识,才能够实现充分合理地运用网络技术。想要提高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网络技能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点,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网络技术的相关知识以及网络技能的提升等方面。通过这些培训促使广大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能够认识到网络技术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4]第二点,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将网络技能较高的教师作为榜样,并积极鼓励其他教师向该名教师进行学习,从而实现潜移默化的提高管理工作者网络技能的目的。第三点,通过校与校之间的会议召开等形式,实现校与校之间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沟通,充分借鉴其他学校运用网络技能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取得的经验,切实提升自身管理工作水平。

(四)利用网络科学带动学生的文化生活

目前,传统的校刊、校报等纸质媒体已经难以满足不断提升的大学生文化追求,甚至已经落后于时代潮流的发展步伐。在这种情况下,网络的诞生有效地弥补了这一漏洞,网络的出现极大地满足了广大学生的个性需求,为大学生搭建了一个发泄自身情绪、表达思想的一个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运用网络技术中的各种搜索引擎,查找一些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需要的东西,并通过微信、微博等方式将自身的诉求表达出来,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学生网络素养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网络环境下我们应当充分意识到网络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积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将网络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避免网络对高校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实现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为大学生今后的求职就业以及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苗波 单位: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参考文献:

[1]穆静.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研究[D].扬州大学,2008.

[2]罗妍妍.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创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

[3]孙翔玲,贾天辰.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6:98-100.

[4]姚晓辉.浅谈借鉴国外高校柔性管理经验创新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J].科技信息,2011,07:572-573.

第九篇:民办高校学生管理中心理疏导有效运用

摘要:民办高校大学生生源质量比较差一些,学生自觉性与自律性不足、自卑感很强,逆反生理期延长等,严重影响身心发展和不平衡。因此,民办高校需要引入心理学学生管理,引导学生的心理,系统地研究工作方法全面提升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本文首先分析了民办高校学生心理现状及问题,然后分析了民办高校学生管理中心理疏导的必要性分析,最后尝试民办高校学生管理中心理疏导策略有效运用路径。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心理疏导;有效运用策略

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立,民办高校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随着国家“科教兴国”、“全民族素质”等一系列战略方针确立,时代对于人才素质要求更高,民办高校应该认真思考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但是由于多层因素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为了解决民办高校大学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手段难以达到效果。因此,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该将心理学引入学生管理工作之中。同时目前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处于被动状态,为了改变这种被动的状况,心理疏导策略必须运用到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学生管理工作。心理疏导策略运用到位则能实现学生心理健康,实现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

一、民办高校学生心理现状及问题

1、情绪适应不良

目前民办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情绪适应不良”,普遍存在情绪消沉、心情不好、性格任性自卑、与人相处比较狂躁、性格怪而孤僻、焦虑、厌学逃学等,同时还存在比较明显的逆反心理。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在于其自身的情绪特点以及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包括学习环境发生了改变,宿舍人际关系紧张,学习压力过大无法有效缓解,恋爱遭受挫败,社会经验匮乏等,进而产生垃圾情绪或者情绪障碍。

2、人际沟通障碍

民办高校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交往中,如果心理不健康的学生,难以拥有和谐、友好和可信赖的人际关系,从而激发更多的人际沟通障碍,民办高校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不健康的心理主要包括自卑心理、嫉妒心理、多疑心理、自私心理、游戏心理、冷漠心理、成见心理、伪装心理等,致使多元化的心理难以认同,难以找到真正的朋友,在大学生涯之中比较孤独。

3、发展性心理问题突出

民办高校大学生发展性问题比较突出,对自我没有正确的认知,对周围环境没有正确的分析能力,存在自负或缺乏自信、志向愿望过高或偏低、责任目标缺失等心理问题,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人格独立,心理潜能和素质亟需要提升,难以实现全面发展。

二、民办高校学生管理中心理疏导的必要性分析

1、提升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方面的素质

民办高校大学生存在心理困惑,如果不能得到疏导,就会产生更多的不良心理与行为。通过正确的心理疏导策略,提升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思维正常和良性发展,让其在学习中没有压力,人际沟通没有障碍,主动适应社会对自身要求,不断完善自我,提升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素质。

2、提升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效率

民办高校在学生的管理工作上心理疏通的难度比公办高校大。民办高校学生生源质量比较差,学生良莠不齐,学生心理疏导工作没有形成专业化的管理体系。因此,可以强化学生自我管理力度,加强心理疏导,并加强权威性人物的标杆管理。民办高校需要尊重学生的心理状况,加强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心理疏导策略运用,从而提升民办高校学生各方面素养,以调动学生对于生活和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有效地达到心理疏导的功能实现。

3、矫正民办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心理缺陷

民办高校在公众心中的一些低评价,学生的家境大都比较优越,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伴随着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特点,比如说娇生惯养、自尊心强、依赖心强等。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是因为高考发挥失常或是志愿填表失误等原因,而与公立高校失之交臂,在心理上带着挫败感。心理疏导能够及时发现民办高校学生中的心理问题和缺陷,实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疏导,有助于改变学生的情绪。

三、民办高校学生管理中心理疏导策略有效运用路径

1、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减少师生之间隔阂

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该加强与学生多加沟通,不断优化师生关系。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上容易遭受挫败,入股缺乏有效地沟通,更容易产生人际冲突。学生管理工作者需要认识到心理疏导策略运用的重要性,从自己开始改善,充当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良师益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秉持对学生不抛弃、不放弃的学生管理原则,将学生管理工作做深做透,让学生从心底上接受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学生管理方法,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不断完善自己。

2、建设民办高校专业化的学生心理疏导队伍

民办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运用心理疏导策略运用策略时,民办高校需要构建专业化的学生心理疏导队伍,提升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的有效性,并且能够从容应对各种心理危机。高水平的心理疏导队伍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和人格修养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心理疏导队伍中的人员如果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很高的道德修养和管理能力,这样就能提高心理疏导工作的有效性,增进学生与专业化心理疏导队伍成员之间的情绪交流,建立信任机制,进而优化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辅助了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3、加强学生自我管理

民办高校不但需要教书还需要育人。育人也就是希望民办高校大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能有效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也能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民办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工作需要得到学生的认可,建立起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关系,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指导学生进行个体调节和控制情绪,不断改善精神状态,并建立自信心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提升民办高校大学生自我管理意识,避免学生由于心理健康带来的隐患。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非常关键,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实施心理疏导策略运用策略,优化学生的心理状态。四、结论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在进行学生心理疏导工作时,需要了解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成长需求,切实考虑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加强学生的人文关怀,增强对于学生心理疏导的策略和方法,加强对于学生的尊重、理解、宽容、帮扶等,提升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王敏 单位:西安培华学院

参考文献:

[1]蒋翠华,董红燕.心理疏导策略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运用[J].职业,2016(15).

[2]齐桂林.心理学策略在高职民办高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学生管理:职教版,2016(6):37-37.

第十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

一、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坚持立德树人的必要性

(一)深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的内在需要

高校的学生管理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育人为目的,以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生命价值。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保证培养目标,服务于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因此,重视高校学生管理的“德”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彰显立德树人,必须结合德育才能得到贯彻。[1]离开德育,必将实现不了管理学生的应有目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坚持立德树人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未来的合格人才。

(二)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

高校学生受到西方各种思潮的影响,思想上与价值观取向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立德树人所立的“德”,是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综合体现,是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明确了立德树人的价值标准,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德树人的必经之路。

(三)培育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保证

培养人才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高等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在高等教育中,通过培养公德意识,引导高校学生成为有道德有素质的良好公民。

二、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

(一)育人的管理理念淡薄

当前,部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较少关注学生的道德方面发展,没有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有些管理者常常以管理者身份自居,向学生发号施令,使管理效果大受影响,实现不了管理目标。还有的高校重视成绩轻视综合素质,教育管理理念缺失,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管理工作更多体现“刚性”

当前我国部分高校的学生工作管理者采取“强制性”的管理方式,通过惩罚等措施予以纠正。当今社会快速发展,使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很大转变,“强制性”的方式将影响高校管理效能的发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限制了“立德树人”管理理念的实施。[2]在高校管理中高校管理工作者应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不应采取“刚性”的管理方式。

(三)不能实现全员育人

目前,我国高校的管理工组中,管理者往往忽视对大学生的关注,而将精力投放在学生组织团体上,重视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于普通大学生,管理者往往会忽视,直接导致了高校管理者忽视全员育人。

(四)校园文化环境复杂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巨大变化,各种新观念不断的碰撞,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巨大冲击。社会中的不良风气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这种风气使得大学生出现道德失范现象,也给大学生道德观、价值观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三、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对策分析

(一)把立德树人内化在规章制度中

首先,将育人理念落实到制度中。从育人的角度出发,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要目的是实现育人价值。制度的制定要在制度中加强道德指引,加强制度育人功能。其次,要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是制定制度的落脚点。高校进行学生工作的管理,主要是保证学生基本权益,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对学生进行引导,要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最后,要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空间。高校管理工作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学生,要促进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制度制定要保障学生的自由,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切要保证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自由,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把立德树人内化在管理者理念中

首先,要坚持“全员育人、服务育人”的管理理念。管理学生的管理者要动员一切力量,共同参与到育人工作中来。坚持管理为学生服务为出发点,坚持文化育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熏陶大学生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其次,明确育人职责,建立新型育人工作队伍。管理者要把自己先培养好,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同时进行自我教育。高校要对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职业道德培训,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再次,创建全方位服务平台,实现全方位育人。高校学生服务工作要构建高效的工作模式,构建全方位服务平台。

(三)把立德树人内化在学校文化中

首先,要以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校园文化。坚持立德树人,高校要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切实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立德树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内化大学生道德观念,加强社会道德实践。加强大学生道德观教育,重视大学生道德观内化,促进大学生道德素质提高。最后,要净化校园文化环境,营造良好育人氛围。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文环境建设,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

作者:曹雪莹 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何佳赢,何慧星,卿涛.新时期学生工作坚持立德树人的思考[J].山东高等教育,2014(08).

[2]骆郁廷,郭莉.“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机制[J].思想教育研究,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