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高职教育论文

时间:2022-07-23 10:41:00

物流管理高职教育论文

关键词:物流管理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模块

摘要:物流管理高职教育应以物流企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建立教学—科研—企业间稳固的关系。根据培养目标,将课程体系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建立模块实习基地,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实现对物流管理职业技术人才的有效培养.

一、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一)以企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主要分为企业物流与从事物流的企业两大块。不同的企业其物流有不同的特点:如零售企业中的百货店、专卖店、专业店、大卖场、连锁企业,对岗位的要求都不相同。某些特殊行业的物流还需要有专门的知识技能,如药品物流、危险品物流等。从事物流的企业是指专门承揽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和实施物流系统集成服务的第四方物流,具体岗位涉及储存、运输和调配、保管、分装、加工、信息和接受、集装箱管理、报关、结算、货运、管理软件编程与操作、物流服务管理等。

(二)建立校企联合行业组织。高职院校应加强与各物流企业的联系,通过各种渠道,借助政府和社会各方力量建立行业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和企业保持经常的联系,一方面为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基地,另一方面对企业的管理与再造提供解决方案。形成教学、科研、企业间的稳固联系。例如在美国,各商学院都不遗余力地确保教授们在企业中发挥作用并获取丰厚的回报。他们定期地向大公司提供咨询,学生们从教授的亲身经验中受益,公司们对此也十分欢迎,因为他们才是最终的受益人。因此,我国高职院校有必要建立校企联合行业组织。

二、物流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

物流行业具有连锁化、综合化和信息化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是“宽带”型的。除了知识结构和技术技能的复合化,有些岗位,如仓储管理软件编程员、电脑服务器管理员,对专业知识技能的要求较高。因此,除了“宽带”外,培养目标还要注意专业化方向,只有这样,面对涉面广泛地物流业,高职学生才能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现代物流行业是传统运输、仓储、包装等行业经过整合再造重组而成,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建立在网络技术和现代通讯基础之上的创新行业。因此,需要增加许多新兴交叉课程,如“仓储策划和投资分析”、“电子商务”、“网络技术”、“客户关系管理CRM”、“企业资源计划E即,’.“物流技术”、“物流管理技术”、“供应链管理”等现代信息技术课程;针对加入WTO后物流国际化的趋势,又增加了“国际物流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与国际结算”等课程。现代化和国际化,是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另一个宗旨。高职主要是培养基层管理人员和高素质的操作性劳动者,因此,要增加实践课以培训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传递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目标必须通过在校内实验室上课或到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来实现。

三、高职物流管理教学上的几点思考

(一)学科体系中目前存在的问题

物流管理专业包括多项核心课程,内容涉及物流的各个环节与方面,如物流基础、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物流配送、第三方物流、物流成本、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系统分析、物流自动化、物流规划等等。在课程的设置上除了前面提到的定位不明确外,还易出现两个问题:1、找不到合适的教材。表现在:(l)教学内容重叠。因为物流是一个新的专业,且有很强的综合性交叉学科特点,没有形成完整清晰的专业体系,因此,现有的书籍很多在内容上相互重叠;(2)各方面知识泛而全但深度不够的情形非常普遍:(3)理论阐述居大多数,有案例也多不透彻,可操作性差,非常不适于高职教学。2、学生定位职业难。物流管理涉及专业方面广,高职教育时间比本科教育短,若所有课程都学,必定不能专精,且给学生造成迷惑和误区,分不清职业方向,不利于学生早定方向培养专门的职业技能。例如: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仓储管理、报关这三种岗位所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差别就非常大。课程开全对学校和学生而言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而只开设部分课程但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会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这是一个很突出的矛盾。

(二)对“模块思路”的探讨

针对上面提出的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我们可否打破现有的“以书本定课程”的习惯,而改为“以书本服务于模块”的思路。即把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从业岗位群上进行划分,将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数个模块,如:国际物流管理;企业物流管理;物流功能管理(含仓储、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营销与客户关系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成本管理与投资经济分析等等。学生可根据兴趣选择数个模块进行学习,修满规定的专业课程即可进入实践阶段。在实践过程中,也以模块为单位,直接与相应的模块企业联系,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训与实习。这样,教学有套路,师生有方向,能够将有限的精力发挥出更大的效益,培养出更成熟更专业的物流管理高职人才。

(三)采用生动丰富的教学手段

物流过程中不仅有数量众多的供应、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行为,还有包含在这些行为中的现代技术与工具,如旋转货架、自动分拣设备、吊装设备等;蕴含在信息流中的各种技术与装备,如条形码、EOS(电子自动订货系统)、POS(销售时点系统)在使用中的流程与步骤、信息走向;以及目前许多正在建设中的、基于航海与航空港基础上的超大型物流中心。所有这些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很难用口头描述他们是怎么工作的。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必定会兴趣索然,更谈不上培养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对供应链进行优化与再造,对物流成本进行控制,对配送中心进行设计等等。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用虚拟教学手段,即通过可视的、动态的方式来演示物流的过程,信息流的过程,库存管理及配送当中高科技手段的使用。例如:物流的过程,供应链环节等外部的、较直观的部分可采用模型与沙盘的形式;各类物流自动化设备可拍摄成图片;信息流的过程可借助VCD或多媒体进行动态的演示。此外,POS系统如何实现零库存管理;CAO(计算机辅助订货系统)如何自动生成商店的补货订单,各环节指令的发出与接收,由谁来对信息进行处理,如何处理;3PL(第三方物流)如何接受商场的指令,如何对车队发出指令,如何在线进行财务结算等,都是比较抽象的、较难理解的概念和过程,需要借助于更加形象的、直观的方式来帮助理解。而对于物流自动化设备与仓库自动化管理,若单凭想象去学习也味同嚼蜡。所以,如果能通过电视片、VCD的形式,拍摄出运作过程,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轻松自然地完成学习,将会达到好的效果。然而,这些工作仅凭一个学校的力量是不容易作到的,需要借助行业组织与企业的帮助才能协同完成。

最后,还要提及一点,在高职学生掌握了比较全面和专业的职业技能的基础上,学校应开设一些更深一步的理论课程由学生进行选修,为他们职业生涯中的继续教育与终生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