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研究院实验室管理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10-21 08:22:01

生物医学研究院实验室管理实践与思考

生物医学研究在揭示生命活动的现象和本质,探索人类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阐明生命活动和疾病的起因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也是应用于临床实践的重要基础。生物医学实验室作为生物医学研究院所的有效载体,是科学创新的重要源泉,同时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基地[1]。而良好的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体制是生物医学研究院所保障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是提高科研实力的物质基础,也是进行科研创新的重要途径以及高校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标准。本文结合苏州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的实际情况,对生物医学科研实验室管理方式进行深入讨论。

一、传统实验室管理模式的不足

目前大部分院校传统实验室的管理模式实行的是封闭式的管理体制,即是以教研室为主的教学科研管理体制。这种体制下的教研室除了要完成大量繁重的教学工作外,还要承担逐年增加的科研任务,而以往的科研任务往往从属于教学任务,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科学研究的发展[1]。传统实验室在管理模式上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传统实验室中的大部分仪器比较分散、配套性差且利用率较低。大型仪器的购置计划不够完善、日常管理维护不够到位且很多大型仪器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2~3]。二是各个教研室之间相对独立,学科间的交叉合作少,科研资源得不到良好的沟通与交流,且传统实验室受相应管理体制的限制,课题负责人在经费与人事方面的支配权利受到局限,学科交叉间的组合缺乏相应的保障,科研创新工作继而也受到了束缚。三是缺乏高水平的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室管理人员是组成科研队伍的基本部分,他们的专业水平与实验室的科研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实验室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匮乏以及自身知识结构的不合理等会直接影响科研质量。目前很多高校对实验人员不够重视,且奖惩机制不够明确,因此难以调动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由于传统实验室分割过细,使得实验人员分散在不同的院系部门,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很少,不利于提高整体的实验水平,影响了整个高校的科研水平。

二、生物医学研究院实验室实行PI管理制的可行性分析

为了推进学校科研的发展,进一步提高生物医学研究院的整体科研实力,以适应国际前沿的科研工作需要,从而保证苏州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能够在国内以及国外科研学术界占有更重要的地位,我院综合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实行PI制实验室管理模式PI负责制是PI制的简称,为principleinves-tigator的缩写,意为主要研究者,中文也译为“课题责任人负责制”,是最先起源于美国的一种实验室运作形式,并且经过多年的探索、积累,PI制在科技创新以及科研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4]。这种以PI为核心的科研组织管理模式已经在国内各大院校以及科研院所广泛实施,是目前大多数国家重点实验室采取的主流科研组织形式。一个实验室一般由一位PI负责,PI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人员组成和日常管理等各个环节负有全面责任,此外PI还要负责课题的申请、实验数据的把关、对学生课题的指导、论文的撰写等等多个方面的任务[5]。生物医学研究院实验室管理实行PI管理制的可行之处如下。

(一)PI是科研团队的核心。PI的科研水平在整个团队的研究探索道路中占有决定性的作用;PI的管理能力决定着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5]。我院积极引进海内外杰出的免疫学相关领域的优秀科学家,现有全职PI11人,各学术带头人也分别入选了国家杰出青年,长江学者,,青年,中科院“百人计划”,江苏省“双创”人才,江苏省杰出青年,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特聘教授等。更以IBMS各科研团队合作组建了教育部创新团队,江苏省创新团队,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等。PI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宽广的视野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对整个实验室及科研的发展方向具有决定性的指导作用。

(二)高水平大学的仪器设备是教学科研实力的象征。大型仪器设备作为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高校高水平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的重要保障以及学科平台建设与技术支撑的核心。我院设有专门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为各科研团队构建了光学成像平台,蛋白质组学平台,细胞分选平台等,并相应配备了双光子荧光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分选仪、高效气液相色谱仪、高分辨率小动物超声影像系统、智能化伽马辐射仪、双色红外激光成像系统等国际先进的科研设备。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建立,使得资源得到了合理的利用和共享,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大型仪器设备在教学、科研以及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此外,我院还为平台大型仪器配置了专业的技术人员,主要负责大型仪器的使用与维护,对学生进行仪器的培训、理论与操作的考核等。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鼓励参加校内、校外技术交流会等。

(三)学院的多学科角度研究,涉及苏州大学多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各学术团队主要围绕基础免疫学,糖免疫生物学,感染免疫学,肿瘤免疫学,自身免疫及自身免疫病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通过“以PI带动方向,以方向实现融合”的原则,已实现微生物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生物技术、临床相关学科及生物医用材料和工程等相关学科的多学科交叉。PI每周举行例会对课题的研究进行深入的探讨,加强不同课题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汲取优良的经验,促进科研的稳步发展。

(四)研究院整体实行考核制度,并制定了针对PI、副教授、讲师以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等不同岗位的考核制度。研究院每年年终对所有包括PI在内的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实行打分制度,从科研工作、教学工作以及和谐实验室的建设工作三个大方面对工作人员进行考评,然后根据具体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性质进行细致的打分,并且评选出每年度的优秀工作人员并给予相应的奖励。针对研究院PI以及其他工作人员的这种考核制度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实践证明,PI负责制能有效激活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提高科研活动的效率。传统实验室的改革势在必行,PI负责制模式既有利于科研实验室良好快速的发展,也符合我国科研的实际情况,但是也要避免单一地实行PI制,要根据学校及学院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管理经验,制定符合实际发展情况的行之有效的科研实验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1]。为科研的持续稳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作者:王洪民 单位:苏州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1]焦汝娟,赵媛媛,张进禄.我校科研实验室管理的实践[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3,29(6):469~471

[2]白志学,刘淑云,马滨基等.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8):95~97

[3]张明高.实验室体制改革与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1,18(1):1~3

[4]孔巍,诸海英.高等医学院校实施课题责任人负责制的分析与思考[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7,20(5):288,290

[5]李洁,张倩怡,曾光.PI负责制在我国的应用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5,14: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