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安全论文:饮食安全不足的因素及出路透析

时间:2022-02-22 04:02:15

饮食安全论文:饮食安全不足的因素及出路透析

本文作者:苏玉慧工作单位: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价值取向的偏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部分市场个体为了片面追逐高额的经济利益,不顾道德和法律的约束,舍弃他人以及集体和国家的利益。马克思曾指出,“社会”或“历史”就是人的价值选择过程及其结果。一个人能否满足自身和社会的需要是衡量一个人的重要标准。马克思说:“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的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市场中从事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个体是否以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和人生幸福为目标成为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环境并不乐观,食品产业基础薄弱,行业链条长,生产企业众多,基础参差不齐;食品生产和经营者诚信缺失,道德观扭曲。温总理在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的讲话指出,“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堵不是食品安全监管的唯一办法,从根本上讲,食品安全监管的重心应该在于生产者和经营者,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不顾法律禁令,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屡禁不止,在依法惩办的基础上,对在利欲轨道上高速前进的他们进行道德降温刻不容缓。价值取向的偏离,道德的沦丧,使我国食品安全工作面临着严重的考验。

法律体系的弊端

中国目前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中存在着很多漏洞,为不少问题食品的产生提供了生存的空间。虽然我国目前颁布的涉及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数量多达十几部,但是这些法律条文规定的过于笼统,难以操作,而且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严重滞后,许多指标远远低于国际标准,更有许多重要的标准还尚未定出,这就为那些不法厂商企业违法生产超低标准、不符合标准的食品提供了可乘之机。

监管力度的薄弱

再就是加强政府的食品监管力度。一些直管食品安全的单位领导干部缺乏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置人民生死于不顾。作为领导干部层更应该树立“勤政为民,立党为公”的价值观,时刻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所以,想要树立以人为本、科学的价值观,首先就应该从政府机关人员抓起,加强价值观学习力度。食品安全事件所暴露的体制问题和道德缺失,也向全社会发出了预警信号。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道德与法律唇齿相依,缺一不可。必须做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举,在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完善现有法律法规所存在的问题,填补在执法过程中出现的法律空白,加大执法力度,使食品安全问题能够有法可依,同时为道德建设提供强而有力的法律保障,同时加强道德建设,只有在全社会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加强公民道德、职业道德、企业道德、社会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守法的良好环境,才能有效构筑牢固的社会文明防线,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