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时间:2022-03-24 09:06:53

集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一、建设规划

某大型集团企业从集团层面顶层设计,开展全集团范围的HR信息系统建设,根据集团总体战略设计HR信息化规划,共分三期开展建设。一期实现HR基础业务的规范统一,达到“统一业务,落实管控”的目标。开展建设人力资本计划管理,组织机构、员工信息、薪酬社保管理等基础业务应用。二期建立系统性地人才开发机制,达到“以人为本,提升发展”的目标。明确岗位能力与素质要求,通过高效高质的招聘、培训、绩效考核,将人才管理的选、育、用、留体现在系统的每个环节之中,实现对人才的精细化管理。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提升发展。三期构建HR统计分析平台,达到“实时分析,支持决策”的目标。完整、准确、及时地掌握企业人力资源状况,为企业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和战略决策提供支持。

二、制定计划

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较为复杂,经常会出现延期现象。在建设规划的指引下分期制定计划,在每一期建设计划中应分别选择有代表性的4-5家单位作为试点阶段建设,然后再开展全集团范围的推广阶段建设。每一期计划完成前即可制定下一期计划,计划要具有可执行性,详细测算需要协调、整合的资源,评估工作量和所需时间,明确主要干系人,合理确定关键里程碑节点。可以在一期工作末期迭代执行二期前期工作计划,以缩短建设工期。

三、需求分析

建议借助专业咨询公司对业务需求进行梳理和分析。需求分析的最佳实践是分析和梳理业务流程,通过业务流程梳理厘清所涉及的制度、规范、表单等相应的管理要求,确定系统的功能需求和系统性能需求。

1.功能性需求

功能性需求主要涉及人力资源具体的业务管理,如:组织岗位、人员信息、干部管理、薪酬社保管理、信息统计与查询等实现方式和所需达到的管理要求。同时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如:员工、HR管理人员,部门负责人、领导人员等实现不同的应用要求。

2.系统性能需求

系统性能需求主要指系统自身运转需要达到的性能要求。具备易用性、可靠性、友好性和安全性,具有日志监控、事故监控和网络安全保密等技术措施。能够长时间、稳定、高效地处理数据,并保障数据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具备可扩展性,可随业务的变化扩展相应的应用模块。集团企业管理的人力资源信息量大,需要多维度、大量的数据查询,特别是薪酬计算时需要引用相关模块的数据,在数据库、表结构和表之间的逻辑关系设计方面需要服务于这一应用特点。

四、应用系统选型

应用系统选型首先考虑国产和国外产品的选择。国外应用系统相对成熟,优势主要体现为:具有雄厚的实力,在技术力量的培养、研发、市场推广等方面大力投入,系统设计紧随HR管理理论的发展,其中蕴涵了先进的管理理念。起步早,完整性和成熟度高,开发出了适用于不同行业的解决方案。国产应用系统与之存在一定差距,但是,由于中国企业的特点,以及中西方管理文化,风俗习惯,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诸多差异,特别是在能力结构的测评和分析、干部管理、职业品德与管理能力的分析上,中外差异较大。近几年,我国政府和企业界开始重视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通过不断的实践正逐步使产品日臻完善并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在产品价格、实施费用以及后续软件升级管理费等方面国产软件性价比要远高于国外软件。在具体选择应用系统时,要求各软件供应商和实施商(国产软件基本上和供应商为同一公司)对前期的需求分析进行匹配度分析和实施推演,考察其软件功能和实施水平,选择更加符合业务需求的供应商和实施商。

五、实施过程

1.蓝图设计

(1)总体设计。采用“集中部署、多级应用”的模式,即在集团层面统一设计、建设、管理,各级单位分别应用,服务器部署在集团总部,各单位通过局域网访问系统,也可通过互联网用VPN的方式访问系统,这种形式是集团管控的典型模式。充分考虑人力资源统一组织、岗位、人员管理等方面的规范化、标准化建立,由于大型集团企业各下属企业类型繁多,要兼顾下属单位在独立开展业务经营中所需要依托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发挥各单位在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特色应用。立足于信息的集中管理,充分发挥成员组织之间的业务协同优势,更好的发挥总部在战略决策执行过程中决策智能,最大程度的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人力资源信息的利用深度。考虑到人力资源管理业务的发展需求,系统应用平台应具备跨平台、支持多种数据库环境的能力,采用结构化设计方式,易于扩展和维护。整个系统建设划分成IT基础设施层、数据层、业务层、门户层,同时兼有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运维管理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

(2)业务功能设计。业务功能结构划分主要根据系统功能定位和方便易用的原则进行设计。系统功能模块主要划分:组织管理、岗位管理、人员信息(档案)管理、合同管理、考勤管理、薪酬社保管理、绩效管理、招聘管理、培训管理、职业生涯管理,配合查询、报表、流程管理,并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侧重及用户的方便易用,为每个模块细分功能节点。系统业务功能框架图如图1所示。

(3)硬件部署设计。当前应用服务器管理均采取虚拟服务器设置,根据负载合理分布WAS服务器和WEB服务器,建议数据库服务器单独布置,采用与其他应用系统共享的高端存储服务器。如涉及在互联网上开放的招聘门户等网站,则需要将此类网站的服务器布置的DMZ区,同时数据传输通过统一规定的信息传输平台进行,可以提高安全性。

2.建设实施

系统建设实施必须在蓝图设计范围内开展,并且依据前期的计划结合蓝图设计制定更为详细的月度计划、双周计划、周计划,严格按照执行计划实施,避免需求扩张和随意变动,导致建设目标偏转和建设延期,对新增和变动需求要采用项目变更管理的方式进行统筹规划,防止出现工作反复或无效的现象发生。建设全过程中需要集团抽调有业务代表性单位的HR业务人员专职参与,承担关键用户的角色,在实施商的引导下,共同开展项目建设工作,关键用户的参与人数和参与深度将对整个项目的成功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系统建设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二次开发,系统在设计某项功能的时候已充分考虑的管理行为和相关模块的关联,在全面理解系统运转机理后再开展相应的二次开发。注重系统建设中的风险控制,制定风险管理规划,开展风险识别、定性/量风险分析和风险监控,有效的风险管理会导致问题的减少,并能更多、更便捷的提出风险解决方案。建设过程中各类型的文档是重要的交付件,无论是纸质或电子文档均需要有专人进行管理,每一次会议、每一项工作都需要存留相应的文档,这对项目的完整性和最终验收以及运行维护都是非常重要的资料。

3.系统测试

系统建设末期需要开展多轮系统测试,一般分为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二大类。功能测试检查业务模块各功能点是否符合业务应用的要求,测试案例的设计是功能测试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高质量的案例编制将会高效的测试到每一个功能点及关联关系。功能测试从单个模块的单元测试开始,逐步过渡到整个系统的集成测试。性能测试是为了检测系统在多并发,大数据量的应用时能确保系统运行稳定,一般需要借助第三方工具辅助完成,模拟系统进行高负荷的运转,已达到测试效果。

4.上线应用

(1)数据准备。在系统运行前需要将HR管理的相关数据导入到系统中,进行系统数据初始化。数据准备工作由HR部门工作人员整理,确保业务数据的准确性,同时可以借助收集和导入数据的软件进行数据校验,避免批量导入系统后需要修改和产生垃圾数据。

(2)应用培训。一般在系统上线前2-4周开展培训工作,培训内容主要是系统的应用,应用此系统的人员都要进行全面、系统化的培训,培训时间为3-5个工作日。结合培训内容安排学员进行实际操作和问题解答,保证系统能够正常运转。培训讲师最好由关键用户担任,培训教材采用实际业务场景进行编制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培训结束后即可开始系统上线正式应用。

六、运维支持

系统正式运行后,需要专职的运营维护人员对系统应用进行支持,解答业务应用问题和修复系统缺陷。在系统从建设期向运行期过渡阶段,注重培养系统运维人员和运维制度建设以及基于ITIL管理体系的流程建设,主要涉及设备运维、业务运维、开发运维三部分,运维体系的建立是确保系统稳定、高效、安全、连续运行的基础保障。

七、应用评价

系统在全集团范围内应用一段时间后,需开展系统应用评价,了解各单位实际应用情况,对每一个业务模块应用情况进行评价,从业务应用深度和应用组织广度二个维度促进系统应用,应用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优化系统。

八、结论

集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涉及面广、工作繁重,并且系统会随着每一期、每一阶段建设开展以及HR业务调整不断的优化,需要经过多轮建设、优化后才能达到稳定期。集团人力资源信息的建设需要考虑统一管理、业务协同,达到集团管控的业务需求,其中最为重要的任务是管理标准、规范流程的确立,确立的业务方案要能够切实通过系统实现,达到业务管理和信息化应用的匹配,实现建立信息系统的价值。

作者:刘勇单位:中电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