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类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时间:2022-04-13 03:22:19

企业管理类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企业管理类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校企协同是提升企业管理类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最有效途径。校企协同合作培养研究生需要在培养目标、导师队伍、教学内容、质量评价等方面改革探索。

关键词:企业管理类;研究生;协同创新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产品市场的进一步分化,企业间智力竞争日益加剧,使得企业对应用型、创新型高层次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然而,目前企业管理类专业研究生质量尚不能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这集中表现为企业管理类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弱,不能满足不同产业类型企业的特殊需求,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撑不足。究其原因,这主要是当前企业管理类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不适应现实需要导致的。

1校企协同是最佳选择

企业管理类专业应用性强,培养学生善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新思维的习惯,提升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其应用性本质的必然要求。但是,企业管理类专业不同于理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能在校内实验室里完全完成。企业管理类专业的研究对象是“人”,不是“物”,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得以培养。学生只有到具体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去,与人交流、沟通才能发现问题,来自社会活动、生产实践中的各种管理难题往往能刺激学生们的求知欲,激发他们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建立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可以为企业管理类研究生提供更多的接触社会、生产实际的机会,使他们了解到更多的管理实践素材。但是,创新实践基地只能为学生提供短期的实习机会,浅层次的交流,学生在基地期间未必能遇到管理难题,即使遇到了,也未必能有充足的时间,未必有机会深入参与到问题的分析、解决过程中。另外,研究生导师队伍的科研能力也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应用和提升,创新实践基地还不能为导师队伍提供这个平台。因此,创新实践基地对培养企业管理类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毫无疑问,然而,它还不能完全满足培养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需要。要有效提升企业管理类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需要为师生提供一个能长期、稳定、深度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平台。校企协同是最佳的选择。目前,发达国家高校企业管理类专业多数采取了校企协同的培养模式,如哈佛大学、伦敦大学、早稻田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校企协同使高校、行业部门、用人单位和企业相互结合,促进生产、管理、科研、教学有机结合、校企资源共享,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实现企业管理类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根本目标。

2校企协同机制分析

2.1校企协同共生体

所谓校企协同共生体,是指在政府主导塑造的外部环境中,企业与高校之间以契约关系结成某种组织形式,企业与高校之间进行物质、文化、技术、人才、信息等交流,依据彼此的异质资源相结合达到互惠共生的目的。稳定的校企协作共生体,是校企协同不断进化发展的组织保障。一个特定的校企协同共生体存在于某个特定的地域内,受到法律、政策、经济条件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环境质量的决定因素是政府。两个共生单元形成共生体的必要条件是质参量相兼容。高校和企业是独立的共生单元,某高校与某企业要结合成共生体的必备条件是,企业单元为高校单元提供的实践场所及设施、实习岗位、技术指导、师资培训等质参量至少有一个要满足与之共生的高校单元的需求;同时,高校单元为企业单元提供的人力、项目攻关、管理咨询、职员培训等质参量至少有一个要满足与之共生的企业单元的需求[2]。

2.2协同伙伴企业的选择

企业管理类专业设置有较强的应用性、专业性、行业性,协同企业的选择最好是区域经济中的主导产业,经济效益较好、企业文化先进、生产生活条件适宜。但是,从上述共生体形成的必要条件可以看出,在众多的企业中选择优秀的合作伙伴不仅仅取决于高校的意愿,更取决于高校的能力。教学科研水平层次低的高校很难与行业地位高的企业形成共生体。高校科研教学水平决定了与之协同的企业水平的上限。另外,企业提供的实践场所、实践环境、实习岗位、技术指导、管理人员素养是企业单元的主导性质参量,这是高校研究生最关注的,学生对此不满意,协同关系也难以维系。因此,学生的期望值决定了协同伙伴企业水平的下限。对于科研教学水平一般的高校其选择区间是有限的。为了拓展协同企业的选择区间,高校应该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的实力。科研方面以地方经济发展、企业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当地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解决当地企业遇到的难题。教学方面,课程内容设置不仅国际化,还要地方化;既要有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同时,还要立足于服务当地企业,把国际先进的理念与方法运化到当地企业的发展需要中,把国际化与地方化融为一体。人才培养方面,要面向当地经济发展和企业的特殊需求。降低学生的部分诉求也是扩展协同企业范围的一条途径。企业接受企业管理类专业研究生在岗实习并不能减少企业人力成本,学生在岗创造的价值难以弥补企业支出。因为,一是高层次管理人才需求没有淡旺季之分,不存在旺季接受在岗实习减少人力成本问题;二是目前高校培养的企业管理类专业研究生的实践能力较差,不能直接上岗胜任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三是企业接受企业管理类专业学生在岗实习,不仅需要优秀的管理人员为其指导,给正常的管理工作带来较大冲击,从而增加了企业管理成本,而且企业还要为在岗实习学生发放薪酬,工科学生实习期间的价值能当下显现。降低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薪金报酬,从而谋求较高层次或较多企业选择机会不失为一良策。

2.3协同环境优化与动力营造

共生过程中产生新能量是共生的重要本质特征之一[3],共生体的新能量是指共生体的净增能量。在校企协同共生体中,高校新能量的增加表现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就业质量和就业率的提升、导师队伍水平的提高、科研项目数量增加、教学条件优化、社会认可度美誉度提高等。协同共生企业新能量的增加体现在成本下降、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的改善与优化、员工素养提升、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等方面。谋求新能量的增加是校企协同共生的动力,新增能量少校企协同就缺乏动力。从当前实践情况看,企业与企业管理类专业合作从高校一方获取的新增量有限,表现为企业动力不足。共生单元的新增能量不仅来自共生伙伴,也可以来自共生环境,良好的共生环境可以有力促进共生体正向进化发育。校企协同共生体所处的环境是国家政策、教育文化、教育制度、区域经济条件、社会文化等,这个环境的培育者主要是政府。政府可以直接制定有关校企协同的政策、制度,还可以引导塑造有关教育合作的文化氛围。在企业参与校企协同动力缺乏时,政府就应该优化共生环境让企业获得新增能量,从而产生校企协同动力。从发达国家校企协同的经历来看,校企协同都是政府主导的。政府优化共生环境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专项拨款、投资、制定法律法规,出台优惠政策、购买相关成果等。优化共生环境的手段见效有的快有的慢,有的难有的易,从易、快着手最为现实。小环境的优化要比整体大环境的改善要快、易,地方高校要积极呼吁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及当地政府优化本地校企协同共生环境。从优化共生环境的方式看,改变区域内教育文化氛围相对速效,譬如教育部门可以联合宣传、工商等相关部门企业是否参与校企协同作为参评优秀企业的先决条件,使得积极参与校企协同的企业知名度、美誉度、社会认可度得到提升,同时也唤起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赢得了荣誉,于是企业就得到了激励。

3校企协同策略

3.1培养目标要有指向

企业管理类专业主要研究赢利性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它是一门横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特征。企业管理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应该具有国际化视野及思维、跨学科知识结构、前沿理论知识;同时,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适应本土文化、符合企业发展需求;更要具备综合性实践能力、发展性创新能力。既为博士教育输送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及灵活运用专业理论能力的高质量生源;也为社会和企业培育掌握坚实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方法,具备综合实践能力,发展创新能力的高层次管理人才。

3.2教学内容要拓展

企业方面要参与到教学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要具有前沿性、,研究性、丰富性。一是专业课程要突出前沿性、国际性,强化案例分析、探索研究和团队学习;二是强调本土化,引导学生关注相关经济政策和最新的企业管理研究成果,关注地方经济发展,行业特点,企业需求,激发他们创新的热情;同时,将合作企业的典型管理实践素材搬进课堂,将本地企业管理案例引入课程;三是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增加跨学科的课程,尤其是与行为学、应用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等课程的融汇,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延展学生思维宽度,培养学生跨学科知识集成能力。

3.3质量评价要多元

在校企协同培养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的模式中,评价主体由过去的高校,应改变为合作主体、环境营造者、培育对象、人才接受单位等。对校企协同培养的人才质量评价应该由用人才接受单位、学生、合作企业、高校、政府、社会等多方共同参与。评价内容也不仅仅注重发表的论文数量与质量,更应该重视人才职业素养、工作能力,是否适应企业管理需要、是否具备解决企业管理难题的能力、是否具有灵活的知识运用能力等。评价方法除过去的笔试外,还应该增加面试、案例处理、项目管理、工作业绩考评等方式。

作者:杜岩 王鹏 单位: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兰玉杰,张斌.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调查与分析[J].研究生教研研究,2011(2):52-56.

[2]杜岩,王鹏.基于共生理论的校企合作问题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6):228-232.

[3]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18,42,58.

[4]杜岩,王鹏.企业管理类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研究[J].大学教育,2012(9):39-48.

[5]欧绍华,徐亚纯.我国工商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研究生教研研究,2012(5):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