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中央企业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时间:2022-04-05 11:05:00

透析中央企业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摘要:文章提出了中央企业应急管理能力评价这一问题,针对中央企业在四大类突发事件中的应急管理能力,对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做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中央企业应急管理评价指标

一、引言

中央企业是由中央政府监督管理的国有企业,中央企业利润占到了国有企业利润的80%以上,中央企业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在我国国民经济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在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下,中央企业的公众形象对于维护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民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维持国家长治久安具有示范作用。而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中更能体现出中央企业的公众形象,因此合理评价中央企业应急管理能力就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就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行初步探索,为以后研究和应用提供相关参考。

二、中央企业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1.科学性原则。任何指标体系的建立首先都要有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在体系的构建上必须基本概念清楚,逻辑结构严谨、合理,且能抓住评价对象的实质,反映评价对象的客观实际情况。本文在选取评价指标时就要首先了解中央企业的特征、地位、发展现状,突发事件的特点和产生的影响等,这是做到科学、合理的前提。

2.可行性原则。指标体系建立的目的是要通过模型、数据等手段对被评价对象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以期得到预期的评价效果。如果选取的指标不实用或者难以考究,那么它就失去了实际应用意义。因此,对指标的选取要注重可行、易操作性,一些不可行或者难以操作的指标宁可不选。

3.模糊性原则。中央企业应急管理能力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主观性,其评价指标体系中也必然会有很多主观性指标,而且在所有主、客观指标中许多指标不能直接获取统计数据。进行评价时多数指标值需要专家打分或调查取得,在该过程中,要求人们根据思维的判断和分辨能力把对指标的定性评价进行量化,体现了指标的模糊性。

4.动态性原则。中央企业的性质、企业结构、产品分类、地理位置不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水平、应急技术等在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在发展,公众的关注也在不断改变。因此,从时间和空间上,评价指标体系也不是一成不变、万众统一的,要求符合动态性原则。

5.系统优化性原则。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领域。中央企业自身的部门众多,应对突发事件会牵涉到方方面面。指标体系的构建要做到系统、全面,不忽略那些对评价结果影响较大的指标。在此基础上,要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处理,整合相关性高的的指标,尽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减少指标的个数,用较少的指标全面、合理的反映问题,以减少评价工作量,提高评价分析效率。

三、中央企业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的提出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我国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因此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也通常按照这四大类区别对待。本文所研究的四大类突发事件是指与中央企业联系较为紧密的一些突发事件,与中央企业活动联系不大或者没有联系的突发事件暂不考虑。依据四大类突发事件所包含具体事件的内容,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与中央企业的联系最为紧密,中央企业发生的突发事件大多数都属于事故灾难类;其余三类突发事件中一部分与中央企业有直接联系,另一部分只与中央企业有间接地联系。中央企业的应急管理在四大类突发事件中的主要体现如表1所示。

1.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评价指标。此类突发事件多涉及中央企业自身的诸多方面,与中央企业存在直接关系,应急管理上中央企业占据主导地位,起主要作用。

(1)生产作业突发事故应急能力。中央企业多为涉及国计民生的大型企业,其生产能力大、作业流程复杂,一部分中央企业自身的生产作业过程危险性大、技术要求高、容易出现事故。中央企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好坏首先体现在其自身安全生产及生产作业突发事故的应急能力上。以石油企业炼油厂爆炸事故为例,事故发生后公众首先关注的就是炼油厂自身及时处理爆炸现场、抢救伤员、恢复生产的能力。

(2)产品(服务)质量事故处理效果。中央企业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其使用面和消费面较广,其中很多涉及公共服务设施和居民基本消费方面,产品或者服务质量出现突发事件影响面较大、后果比较严重,甚至给其下游企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中央企业在产品(服务)质量事故发生后能否及时处理、处理效果的好坏是其产品或者服务的使用者和消费者的直接感受,是评价中央企业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

(3)运输安全事故应急能力。中央企业从其研发、生产到销售、服务的整个过程中涉及许多运输问题,这些运输包括有形的固态、液态、气态的实物运输,又包括电能、信息、资金等特殊物质的输送。运输安全突发事故自然成为公众关注的一个焦点,事故发生后也容易引发一系列连带次生事故。因此应将中央企业的运输安全突发事故应急能力作为一项评价指标。

(4)突发事故中保护生态环境程度。一系列的自然灾害、生态环境问题给人类造成了一次次的沉痛教训,环境保护在世界范围内已深入人心。科学发展观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国家形象的中央企业必然要在生产发展的同时对环境负责。中央企业生产突发事故发生后,在紧急应对、抢险救援、恢复重建的过程中能否做到兼顾生态和环境保护、保护程度及效果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5)应急资源保障能力。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物资的供应是抢险救援、恢复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减少灾害损失的关键因素。应急资源的保障能力是应急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中央企业没有一套专业、齐全、充分的突发事件应急设备设施、组织机构、人力资源很难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效果,事故发生后再临时组建救援队伍只会延迟救援时间、措施良好时机、增加危害损失,对公众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应将应急资源保障能力作为指标之一。

2.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评价指标。此类突发事件一部分与中央企业有直接关系。另外一部分与中央企业存在着间接关系的突发事件,在应急管理上中央企业起着辅助或者协助作用。

(1)自身设施物料安全保护程度。近年来,沙尘暴、高温干旱、低温雨雪冰冻、洪水等一系列的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给我国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中央企业在自然灾害来临时有效地保护好本企业的生产服务设备设施,为灾后迅速恢复正常生产做好准备,从而尽快为社会提供一个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可以缩短灾害影响的时间,减弱灾害影响的程度,应作为一个评价指标。

(2)组织力量参与抢险救援程度。在一些诸如地震、洪水等大的灾害发生时,中央企业由于自身的优势,完全可以作为一支重要的力量配合驻地政府和有关部分做好灾害的抢险救援工作。以2008年汶川地震为例,当时参与抢险救援的除了大量的解放军战士以外,还有许多都是当地甚至其他省市的中央企业组织的救援力量,一些中央企业除了提供大型挖掘设备,还自发组织了企业的众多员工参与抢险救援。灾难面前,积极有效地组织抢险救援可以有力的提升中央企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