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质量控制管理探讨

时间:2022-01-27 03:14:00

企业质量控制管理探讨

摘要: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市场的外部条件大大改变,经济的全球化、市场化给施工企业带来了巨大挑战,而在施工企业面临的所有问题中,成本成为关注和研究的焦点,它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关键,但是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却缺乏合理的成本管理方法。由此引入质量控制成本管理理论来解决施工企业的成本问题,本文汲取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对遗漏之处进行补充,希望可以在上述问题上进行创新,形成一个适合我国施工企业质量控制成本管理模型。

关键词:质量控制;战略成本;施工企业

1.我国施工企业现状

1.1我国施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由于建筑产品的固定性、多样性、施工周期长等特点,决定了施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施工企业生产的单件性。(2)施工企业生产的流动性。(3)施工企业生产的长期性。(4)施工企业生产受自然气候影响。

1.2质量成本管理理论应用于我国施工企业的必要性在处于动态竞争环境中,企业开始改变自己原有的节拍,开始追寻着适应市场变幻无穷的步调。那么企业的竞争优势又在哪里呢?传统的概念中,规模效益、低价多销和多样性生产会给企业带来必然的销售良绩,但本文认为对于战略管理和成本的合理结合并非是静态的固定的,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外在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也是重大的,这些外在环境包括建设单位(即总承包商)、房地产开发单位、同行竞争者及社会大众以至邻近地方的企业,这都是对于施工企业的经营及成本管理有着重大的影响。我国现存的施工企业存在很多问题,如大多实行粗放经营,片面追求规模效益,管理水平停留在较低的层面,加之国家实行新政策的不利且自身行业的分散性使几乎所有施工企业濒临破长。

如何能将过去国内外学者研究的质量控制战略成本理论应用于我国施工企业并解决施工企业的现存问题是本文的重点创新所在。这种新型战略成本管理比传统成本管理更能适合于现代施工企业的需要。

运用质量控制成本管理后的施工企业不但在逆境中生存,把短期目标转为长期目标,更能成功把成本管理好及提高利润。

2.全面质量控制成本管理

质量控制就是确保产品的质量能满足顾客、法律法规等方面所提出的质量要求(如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等)。建筑工程是直接涉及到以后顾客生命安全的产品。所以质量控制的范围涉及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全面质量管理是-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为保证建筑施工项目满足质量要求,就必须对建筑工程的全过程实施有效的质量管理。这正满足了建筑施工项目的要求,对于施工工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应可以定义为:把有关建筑企业的行政管理、生产管理、成本管理、技术管理和统计方法密切结合起来,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质量体系,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控制,从而施工建成适用、经济、可靠、安全的工程。

2.1质量成本的计量

质量成本的计量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其中隐性成本都是外部质量成本,由于在企业的会计记录中无法直接获取,因此必须予以估计。而显性成本是只可以直接从会计记录中获取数据的成本。我们所说的质量成本计量的重点主要在于隐性质量成本的计量。隐性质量成本目前较可行的估计方法主要有乘数法、市场调查法、塔古奇损失函数法、综合评分法等。[1]乘数法就是将会计账面体现的全部质量成本乘K得出企业的隐性质量成本,K是一个估算的数值,是一个经验值,不同的企业和行业会相差很打,我们施工企业由于企业与企业之间核算与规模差别很大所以K的变动幅度也很大。塔古奇损失函数法则是假定任意质量特性相对目标值的偏离都会导致隐性质量成本,隐性质量成本以偏离值的平方倍数增加。综合评分法是在考虑了隐性质量成本各因素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综合计量方法,该法利用企业得分的多少间接计算企业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发生的隐形质量成本。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法的计算步骤相对较多,但利用excel电子表格则可以充分解决这一问提。

该方法的计算步骤如下:

一、确定隐性质量成本的驱动因素。

二、确定各因素影响的权重。

三、计算企业各驱动因素的分值及总分值。先进行标准化处理,再将标准化的结果分值化,然后计算单项指标得分,将各因素的权重乘以上一步分值化的结果即可得出各因素的分值,最后将所有因素的分值加总,得到反映企业隐形成本高低的总分值K,该分值越高,表示企业隐形质量成本越大。四、选取企业所在行业最优企业作为参照企业并计算其总分值。五、建立计算公式,计算隐性质量成本。除此以外,全面质量成本管理还要注意人(Man)、材料(Material)、机械(Machine)、方法(Method)、环境(Environment),简称4MIE质量因素。

2.2全面质量成本管理的控制程序施工阶段质量控制职能主要是:事前控制,在正式施工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质量控制;事中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事后控制,指对施工过的事件进行控制。其中,施工阶段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实施,形成过程实体。其质量要求与前几个阶段的质量要求是不同的。如果说可行性研究阶段解决"能否做、做什么"的问题,设计阶段是解决"如何做"的问题,而施工阶段则要解决的是"做出来、做好"的问题。

前几个阶段都与决策有关,施工阶段则是生产实践,是生产和操作的质量问题。质量控制工作量最大的阶段就是施工阶段。所有与建设活动有关的单位都要在此时参与质量形成的活动。所以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也是最重要的阶段。质量控制系统的组织模式,划分系统人员的工作职责,确定质量控制系统的检验工作程序,均属于制定预防措施的范畴。为了使质量控制系统能够有条不紊底运转,每当一个分部分项或单位工程完工后,承包商应请业主或监理工程师对分部分项或单位工程进行质量检验。这种检验也许是正规合乎国家有关规定;并且承包商向业主或监理工程师提出质量检验申请,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送给业主或监理工程师,业主或监理工程师必须及时转达有关信息。在进行协调工作时,要避免影响承包商的工作进度及随之而来的索赔。在施工阶段期间,要善于运用质量控制体系对工程项目的各项进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控制,这包括不断的评价、验证及纠偏,是一种动态的跟踪控制。这也是施工项目现场质量监控的基本任务。

3.质量成本控制的注意事项

质量成本控制是从过去的事后检验。"把关"为主,转变为以预防、改进为主;从"管结果"转变为"管因素",即提出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抓住主要矛盾,发动各部门全员参加,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和程序。使生产经营所有活动均处于受控制状态之中:在工作中将过去的以分工为主转变为以协调为主,使企业联系成为一个紧密的有机整体。质量成本控制的特点很大一部分集中到全面身上,也就是全面的、全过程的、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以及质量管理所采用的方法是科学的,多种多样的。由于质量成本控制对全面质量和全过程进行的质量管理。所以质量控制不仅是质量管理部门或质量检验部门的事,不仅是设计、生产、供应、销售、服务过程中有关人员的事,而且也是企业中各个部门所有人员的事。质量成本控制要求企业全体人员都来参加,并在各自有关的工作中参与质量管理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建筑质量、服务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也越来越复杂,生产出高质量产品,提供优质服务,光靠单一的管理方法是不行的。必须根据不同情况,区别不同的影响因素。采用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思想教育等各种方法和措施,按客观规律办事,进行科学的管理,综合治理,才能取得实效,真正做好全面质量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魏建平;常文娟.质量成本的计量及其控制.业务技术;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