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乡村旅游论述

时间:2022-06-26 06:24:00

发展乡村旅游论述

国家旅游局启动“2006年中国乡村游”活动以来,乡村旅游发展迅速。2011年全国乡村旅游收入超过1500亿元,接待游客超过6亿人次,分别比2008年增长1.5倍和50%,约占全国旅游总收入和接待总人数7%和23%,以上数据表明:中国乡村旅游经过近二十年发展,特别是“十一五”时期快速发展,已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内旅游业的“主战场”之一,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领域。但是从整体上看乡村旅游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旅游收入和接待人数占全国旅游总收入和接待人数比重较小,与我国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不匹配,资源优势和效益未得到充分发挥,还存在许多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因素,迫切需要全社会形成共识,抢抓机遇,完善政策和措施,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一、发展乡村旅游面临的机遇

我国乡村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传统的自然、文化旅游资源约有70%分布在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也在不断形成新的旅游资源,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发展乡村旅游还面临着难得机遇。

(一)市场需求快速拉动

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经验表明,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旅游业就会呈现爆发式增长阶段。2011年,全国共有25个省市区人均GDP超4000美元,达到中等偏上国家水平,有11个省市区人均GDP超过5400美元,国力增强使老百姓可支配收入增多,必将拉动旅游消费快速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还促进了消费观念转变,乡村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现代都市居民久居闹市,工作节奏快,压力大,有钱有闲时希望走出都市到田园乡村放松身心,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节假日、长休假和双休日工作制度改革,也极大刺激了乡村旅游消费。据国家旅游局统计,黄金周期间,由于著名旅游景点旅游人数呈井喷状态,城市居民约70%选择乡村旅游,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6000万人次规模的旅游市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市场还将进一步扩大。

(二)产业政策优化

国务院把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提出要“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国家旅游局提出把“乡村旅游作为国内旅游的基础工程”来抓,作为“培育国民经济战备性支柱产业”的战略抓手,摆上突出位置。在产业定位的同时,从中央到地方都制订了“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在规划中,重点突出了发展乡村旅游的目标任务以及扶持政策。如湖北省提出到2015年,创建“旅游城市”、“旅游强县”40个以上,创建“湖北旅游名镇”40个以上,“生态文化旅游镇”100个以上,“湖北旅游名村”200个以上,星级“农家乐”2万家,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将极大地推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三)基础设施改善

“十一五”时期,全国交通建设提速,初步形成铁路、公路、航空等快捷的交通网络,各地加快“乡村公路硬化工程”和“景区通达工程”建设,大部分乡村实现了“村村通”,主要景区“处处通”。交通条件的改善,拉近了城乡距离,缩短了路途时间,使许多乡村和景点成为正在成长为城市居民的旅游目的地。同时,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促进了乡村地区基础设施的改善,为乡村旅游提供了便利条件,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

乡村旅游是一项朝阳产业和富民工程,具有发展潜力大、关联度高、带动力强、拉动内需明显的特点,对农民增收致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旅游产业的壮大提升有重大意义。

(一)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优化

据测算,旅游业对相关产业拉动比为1:4,乡村旅游不仅能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当地农副产品提供巨大的销售市场,而且能直接或间接拉动农副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加工、商贸服务、交通运输、房地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改变农村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的经济发展途径,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加快农村传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据有关资料介绍,一个年接待10万人次的乡村旅游景点,可直接和间接安置300个农民就业,直接或间接为1000个农民家庭增加收入。发展乡村旅游不仅把一部分城市的消费资金转移到农村,增加农村经济实力和农民收入,而且为当地剩余劳动力创造了就业岗位,使许多农民直接成为旅游就业者,有了生财之道。农民通过打工、办农家乐、加工纪念品、出售农产品等方式增收,有的农民还可通过参与乡村旅游项目的入股分红增收,兴一方旅游富一方百姓是显而易见的。

(三)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

乡村旅游带动了人的流动,人的流动又带动了信息、资金和人才的流动,把城市的许多新信息、新理念带进农村,对农民素质和乡风民俗具有潜移默化影响,促进了当地农民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转变。作为乡村旅游接待者,村民们为了提高接待水平,自觉参加各种培训、外出学习参观、参加技能比赛,一些乡村为了配合乡村旅游发展,兴建了图书馆、文化活动室,制订村规民约、卫生公约等规章制度,丰富了农民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发展乡村旅游比较早的地方呈现出村风好、民心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四)有利于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城乡的交流沟通,促进各个方面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促进各种资源、资本和要素向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倾斜。同时,为了增加旅游吸引力和接待能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农村会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注重改善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注重对住房、厕所、厨房的维修和改造,重视绿化美化和环境卫生,这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农村现代化的进程,缩小城乡差别。

(五)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使人们走进自然,认识自然,增强了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发展乡村旅游,能使一些“沉睡多年”的山水资源和“藏在深闺”的乡村文化资源得到开发利用,减少资源和环境的直接硬消耗,有利于改变用消耗大量资源来支撑经济增长的传统方式,促进可持续续发展。

三、发展乡村旅游的措施

(一)科学规划

发展乡村旅游要按照“先规划、后建设”要求,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当前与长远并重,注重融合生态景观、人文景观、乡风民俗等元素,使各类资源得到有效整合,通过规划的引领,精心创意策划一批具有乡土特色的旅游项目,做到建设一个项目,打造一个亮点,彰显一种特色,成就一个精品,提升竞争力。

(二)夯实基础

基础设施是乡村旅游的支撑点,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就不能满足旅客在吃、住、行、游、购、娱的需要,一要完善交通设施建设,满足车辆通行和停车要求;二要完善供水、供电、通讯等设施,实施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五化”工程,三要完善服务设施,特别要完善文化娱乐、导游讲解、医疗急救和旅游购物等方面功能;四要注重公共绿化和田园景观建设,强化乡村内外自然生态,文化民俗等资源的保护整理。

(三)突出特色

特色是乡村旅游的生命,只有满足游客对乡村旅游产品多样性、内容丰富性和体验差异性的需求,才能保持乡村旅游的长久发展,因此,要在旅游产品开发上采取差异化策略,不搞“人有我有,千人一面”,充分表现和突出自我特色,实现“一镇一品、一村一貌、一家一艺”,满足游客需求。

(四)拓宽融资渠道

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广开财源,广集财路,鼓励多元投资。政府要增加旅游发展资金的投入,特别要加强对旅游名镇(村)和主要旅游景点建设的引导性投入。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对旅游村镇和主要景点进行整体开发利用。要鼓励农民自主创业,或以股份合作等形式,参与旅游名镇名村建设,发展农家乐、休闲山庄和农业观光园。还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组建旅游投资公司,搭建旅游融资平台。

(五)注重营销

要根据旅游资源、客源的特点,细分市场,设计策划促销方案,并通过电视、报刊、网络、广告等各种传媒,有目的、有计划、分步骤开展促销活动。要加强乡村旅游与城市旅游对接互动,做好“以节促游”、“以会促游”文章,办好节庆活动,做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精彩”,乡村旅游景点还应积极主动联系旅行社,通过邀请考察、体验乡风、品尝饮食等形式,加大组团营销力度,培育扩大客源市场。

(六)推进规范管理

树立以规范促发展的理念,推进旅游行业标准化管理,实施乡村旅游示范工程,建设一批示范乡(镇)村、农家乐,鼓励乡村旅游景点创建国家质量等级景区,树立标杆,带动发展。要加大对旅游景点、农家乐饮食安全、环境卫生和诚信服务的监督检查。加强人才培训,提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发展质量。源远流长的农业文化,多姿多彩的农村风光,淳厚质朴的民俗民风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广阔天地,发展乡村旅游潜力巨大,意义深远,只要以开明开放的理念,创业创新的精神,扎实有效的举措,抢抓机遇,积极有为,就一定能加快乡村旅游的大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