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预算精细化管理探讨

时间:2022-02-23 11:04:39

高校财务预算精细化管理探讨

摘要: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收支结构逐渐复杂化、多元化,经费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实现高校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加强高校财务预算的精细化管理,实现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文章分析了目前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精细化管理建议,以期为加强高校财务预算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财务;预算;精细化

一、引言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财政拨款已经不能满足高校的发展需要,经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高校不断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收支结构逐渐复杂化、多元化,这给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财务预算贯穿于整个高校业务活动的全过程,直接影响到资金使用效率和高校职能的发挥。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来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高校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成为目前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然而,以前简单粗放的预算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高校的发展需求,为实现高校预算与学校总体发展规划的协调统一,实现财务预算的政策导向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行高校财务预算的精细化管理势在必行。

二、高校财务预算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意识淡薄、观念落后

高校对预算管理的不重视和预算管理制度的缺失,使得有些人员认为预算可有可无,预算只是财务部门的事,自己只是被动接受预算指标的下达和执行,预算没有给他们带来好处反而约束了他们,影响工作的灵活性和积极性,不重视预算管理工作,预算意识淡薄,预算编制工作没有做到真正的全员参与。另外,很多高校对预算的认识还停留在反映高校收支的“片面预算”、“拨款预算”等原始观念上,只注重预算的分配和保障功能,没有认识到预算还是高校价值观和发展战略的一种体现,是各职能部门权责利划分以及作用和地位的体现,具有优化资源配置和成本控制等功能。

(二)预算编制内容不全面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要求高校预算应包括学校的全部收支,实行“全口径”编制预算。然而高校资金收支日趋多元化、复杂化,某些收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例如财政拨款收入、科研事业收支、基本建设资金、校办产业资金和创收收入等都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很难实现“全口径”的预算编制,某些资金并没有完全纳入高校的财务预算,高校预算并没有全面反映学校的收支和经营管理情况,使得高校收支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没有发挥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三)预算编制方法单一、周期不合理

在编制预算时,各归口部门并没有提供详细的绩效目标和测算依据,而是简单地解决“做什么事,需要多少钱”的问题,使得绝大多数高校仍采用“基础+增长”的传统增量预算编制方法,参考上年预算执行情况,结合本年规划编制预算。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容易操作,节约时间和成本,但过分依赖上一年的预算数据,对各种开支项目缺乏精细化管理和科学论证,容易忽视上年收支的不合理之处,不符合公平效益的原则,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调动各部门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另外,预算的下达、计划的制定、资料的收集、信息的反馈和预算的编制报送一般都在下半年的最后几个月完成,时间过于仓促,无法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科学的论证,预算准确性得不到保障,并且预算一般以年度为限,只考虑维持年度内的收支平衡,并没有与学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相结合,没有充分发挥预算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四)预算执行不到位

高校预算一经批准下达,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变更,出现偏差时应进行差异性分析并统一调整,但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随意调整预算、追加预算的现象时有发生,预算并没有真正起到约束的作用。加之预算编制没有细化,很多预算执行部门成本意识淡薄,忽视投入与产出的配比,盲目争取经费,错误投资,很多资金没有落实到具体部门和项目上,“重数量、轻实效”现象严重,资金被占用、挪用和虚假列支的情况屡屡发生,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另外不少人员还存在“重决算、轻预算”的思想,预算和会计核算并没有统一进行,在日常核算中,报销人员只关注票据的真实性,忽视预算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导致预算调整频繁,年底报账量不断增加,一些部门为花光预算,在年底突击花钱,造成资金的严重浪费,预算执行过程失控。

(五)预算监督和评价流于形式

目前,大多数高校对预算执行的监督都比较薄弱,没有专门针对预算执行的相关文件,对预算的监督不到位,无法对预算执行的偏差和执行进度等进行有效控制,预算执行随意性较大,即使有相关规定,也主要针对预算事中控制,预算事前和事后控制流于形式,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另外许多高校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预算评价机制,对预算的评价仅仅停留在经费是否超支这一标准上,对预算编制是否合理,执行是否到位,结果是否经济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考核标准。评价机制的缺失使得对预算管理执行部门的奖惩机制缺失,很难形成一个规范的奖惩机制,预算表现优异的部门得不到奖励,表现较差的部门得不到惩罚,久而久之,严重影响预算编制的积极性。

三、高校财务预算精细化管理建议

(一)树立预算精细化管理意识

高校财务预算的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离不开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各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作为管理层要解放思想,改变粗放式的预算管理理念,接受全面预算、精细化预算的新理念,树立预算的精细化管理意识,起好带头作用,加强预算精细化管理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加强各职能部门对预算精细化管理的认识和重视;各职能部门要改变以往“事不关己”的工作态度和方法,积极配合,主动参与到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中去,形成一个全员参与的预算精细化管理氛围。

(二)建立精细化管理体制,编制全口径财务预算

建立预算精细化管理体制,规范各种经费的收支、分配、审批、考核和评价制度,完善预算管理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具体个人,制定相应的定额标准,使预算的精细化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要以高校的所有收支为预算管理对象,把高校的所有业务活动纳入预算管理范围,编制全面预算,使高校的各项业务活动都受财务预算的管理和控制,实现预算的全过程控制;预算编制要细化到具体的支出科目,能清晰地反映学校财务收支的具体内容。

(三)采用综合预算编制方法,细化预算编制

高校预算反映了学校的整体发展目标,是各个部门和项目的综合预算,仅仅采用一种预算编制方法是不合理且不科学的,为适应高校事业的发展步伐,应结合不同预算编制方法的优缺点,针对不同项目,综合采用不同的编制方法,逐步实现以零基预算为主,滚动预算和增量预算等为辅的综合预算编制方法,实现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细化预算编制,不仅要层次分明、结构合理,还要能直观清晰地反映各部门的工作内容。这就需要对预算内容进行科学分类,将预算内容细化到具体的类、款、项,体现各部门的各项收支,并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四)强化预算执行力度

预算的执行是预算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是整个预算管理的关键阶段。首先要重视预算方案的下达与分解,明确各职能部门的权责,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环节和岗位,确保预算的刚性;其次要加大预算的执行力度,预算一经下达,就要严格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变动,如需调整,必须严格执行调整审批程序,强化预算的严肃性;另外还要强化信息沟通与反馈,利用预算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信息传递和问题反馈,方便预算执行进度和管理情况的实时查询,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预算的顺利进行。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监督评价机制

高校财务预算的精细化管理离不开对大量数据和信息的掌握和利用,必须加强高校信息化建设,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的高校预算管理信息系统,明确管理层和各职能部门在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等各个环节的分工和责任,对预算进行全过程的实时监控,实现信息共享,打造预算精细化管理监督平台。建立一套与绩效挂钩的预算评价体系,根据预先确定的任务指标,建立相匹配的考评体系,对预算管理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加大责任追究和奖惩力度,提高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保证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晋荣敏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健.高校预算内部控制系统研究[D].南华大学,2012

[2]郝英俊.高校预算精细化管理措施研究[J].会计之友,2012(32)

[3]杜莲珍.高校预算精细化管理研究[J].会计之友,2015(11)

[4]陈彩勤,陈冬妮.基于新预算法的高校预算精细化管理探究[J].教育财会研究,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