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绩效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8-28 08:43:36

乡镇卫生院绩效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中枢,担负着农村地区的预防保健、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管理等重要职能[1]。乡镇卫生院绩效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效能,决定着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水平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水平。建立科学合理的乡镇卫生院绩效管理体系,是推进乡镇卫生院内部管理创新,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效能的最有效途径。在新医改大背景下,各地方政府大力推进乡镇卫生院管理改革,多数乡镇卫生院已推行和实施绩效管理,但是,由于对绩效管理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加上条件制约以及受管理能力不足的影响,绩效管理在乡镇卫生院未能有效发挥作用,绩效管理改革目标并未能达到。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乡镇卫生院管理效能仍旧是乡镇卫生院改革的重要任务。

1乡镇卫生院实施绩效管理的现实意义

乡镇卫生院的绩效管理是指为实现卫生院发展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对全员医务人员的行为表现、劳动态度和工作业绩,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监测、考核、分析和评价,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改善其行为,从而达到提高每位医务人员的的绩效水平,并最终提高卫生院整体绩效的管理活动过程[2]。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引导卫生院各部门及医务人员不断提升个人素质,改进个人行为,实现自我激励从而提高自身绩效水平,并最终使卫生院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达到一个更高的高度。绩效管理有利于推动卫生院及医务人员自我调整,优化行为模式,从而达到整合资源,降低管理成本目的。同时有效的绩效管理有利于明确医务人员的具体职责不仅有利于他们实施自我管理,也为相关管理部门实现对卫生院和医务人员的有效监管提供了有效依据和科学方法,促使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更加有效和便捷[3]。因此,绩效管理是实现乡镇卫生院管理现代化,提供管理效能的有效措施,对推动乡镇卫生院及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绩效管理在甘肃省乡镇卫生院中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我国医疗机构就引入了绩效管理模式。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一次将医院绩效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列入《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2006年和2007年作为全国“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活动年,绩效管理成为各级医院的重要考评指标;2009年新医改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医院绩效评估管理体系,绩效管理成为新医改的重中之重。为加强全省乡镇卫生院管理,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枢纽作用,调动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积极性,为农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目标,甘肃省于2007年制定了《甘肃省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实施意见(试行)》,开始在乡镇卫生院试行绩效管理模式。2010年甘肃省又出台的《甘肃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对乡镇卫生院绩效管理进行了进一步明确,绩效管理在甘肃省各乡镇卫生院开始全面推行。甘肃省乡镇卫生院绩效管理具体做法是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乡镇卫生院及医务人员考核指标体系,年终进行考核和评价,然后根据考核结果,兑现绩效工资。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地方财政匮乏,加上乡镇卫生院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卫生院没有额外收入,无法支付绩效工资。因此,多数乡镇卫生院是将医务人员工资的20%~30%事先扣除,作为预留绩效工资,年终考核达到标准后,补发这部分工资;如考核不合格则按比例扣除绩效工资,并将扣除部分作为高绩效医务人员的绩效奖励。

3甘肃省乡镇卫生院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尽管甘肃省在乡镇卫生院全面推行绩效管理,但是由于对绩效管理认识不清,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再加上相关软硬条件不具备,使得绩效管理未能达到预期目标,问题重重,不仅没有带来整体地高绩效,反而带来了医务人员的反对,影响到他们的积极性。甘肃乡镇卫生院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考核目标与医务人员个人目标错位

绩效管理的关键在于根据组织目标,结合实际将组织目标分解为部门目标,然后根据员工能力大小,在和员工共同研讨基础上合理确定员工的绩效目标。其目的在于有效将组织任务合理分配给员工,并能让员工了解自己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从而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工作,在有效实现个人绩效目标基础上,最终推动组织目标的有效实现。在甘肃乡镇卫生院绩效管理过程中,一方面乡镇卫生院本身的目标不能确定,因此不能合理确定员工的具体绩效目标;另一方面由于管理者并不真正懂得绩效管理,因此忽略了目标的重要作用,而是单方面、简单地设立一个笼统的绩效标准作为医务人员绩效目标,这个目标常常不符合医务人员的具体情况,也不被医务人员所认同,导致医务人员追求的目标与医院的发展目标、考核目标错位甚至冲突,使得绩效管理不能有效实施。

3.2重考核轻过程,绩效管理不能提高医务人员绩效

绩效管理是一个闭环的过程管理。当确定医务人员的绩效目标后,管理者应该对其绩效实施过程进行指导、监控,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并随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偏差,以保证绩效目标的实现[4]。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发现员工绩效目标不合理时应及时调整目标,帮助员工达到应有的绩效水平,以激发应有的工作热情。所以,绩效管理主要任务在于对过程的控制和管理。甘肃省乡镇卫生院在实施绩效管理过程中,大家均忽略了对过程的调控和管理,往往重视对年终绩效的考核,并简单根据考核结果确定优劣,将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由于只重视结果,忽略过程,使得医务人员工作没有积极性,简单追求考核结果,而行为得不到改善,整体能力水平得不到提升,绩效因此得不到提高,乡镇卫生院整体绩效也得不到改善。

3.3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

乡镇卫生院的绩效考核应该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进行,它是对乡镇卫生院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过程和工作结果的全面客观考评。然而,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内部考核,考核主体以上级考核为主,这种自上而下的考核方式,往往带有较大的主观性,无法真实反映出卫生院医护人员的实际工作绩效。另一方面,在考核方式上也较为单一,往往是直观性的考核,做表面的评价,使得考核结果不具备客观性和公正性。再有就是考核指标设计不合理,考核指表不健全,通常注重结果的考核,过程性指标较少,同时各类指标的权重设计不合理,并具有随意性。由于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使得考核结果不具有客观性和公正性,使得医务人员对考核不认同、不支持,甚至反感,考核通常流于形式,考核结果也不能指导具体管理实际,最终影响到绩效管理的有效开展。

3.4内在动力不足,医务人员支持度差

一方面,由于医护人员对绩效管理不了解,担心绩效管理实施会增加自身工作强度,降低工资总体水平;再加上习惯了以往平均主义的工作方式,害怕竞争,因此对绩效管理持反对态度,并有意无意在思想和行为上阻碍绩效管理的实施。另一方面,医院管理者也对绩效管理持反对态度。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害怕改革带来不稳定因素;二是对绩效管理本身不了解,不知道如何实施;三是受条件限制,开工不足,医务人员任务不饱满,多数医务人员实际上根本无法实现高绩效,绩效管理离开了现实基础,绩效工资也无法兑现。由于内在动力不足,使得绩效管理实施困难,只能被动的推行,随意性和变样实施表现十分突出。

3.5绩效考核结果不能用于指导管理实际

绩效管理的精髓在于及时发现员工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调整和改进。绩效管理是根据考核结果,将有关问题反馈给员工,将考核结果用于指导具体管理实际,以提高每一个员工的绩效水平。然而,在乡镇卫生院的绩效管理中多注重结果的考核,忽视过程考核,考核结果存入档案,或者作为绩效工资的依据,往往忽略绩效反馈,医务人员不知道工作中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也不知道哪些方面做的好应该进一步发扬。而管理者也不知道根据考核和评价结果去改进管理方法,或者指导医务人员更好开展工作,最终导致绩效考核失去意义。

4完善甘肃省乡镇卫生院绩效管理对策

实施绩效管理是乡镇卫生院管理科学化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乡镇卫生院整体绩效水平和服务效能的重要方法,乡镇卫生院应按照绩效管理理论相关要求和标准,科学推进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

4.1广泛动员,引导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到绩效管理活动中

绩效管理是参与式管理,它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全员的参与和支持。因此在乡镇卫生院推行绩效管理,应该广泛宣传和动员,让全体医务人员都参与到绩效管理全过程中。一方面要让医务人员明白绩效管理不是要求医务人员增加工作量或者简单增加产出,而是为了提高医务人员的能力水平和绩效水平,以有效完成工作并获得更多的绩效收益。它既有利于卫生院整体绩效提高,更有利于医务人员个人的发展,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其次,要通过动员和培训让员工主动参与到绩效管理具体活动中。要让医务人员全面了解绩效管理的程序、方法,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使他们能够全过程有效参与到绩效管理各环节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完善,主动提高自身能力和工作绩效。

4.2合理确定医务人员的绩效目标

乡镇卫生院管理者应和医务人员一道,结合卫生院发展目标合理确定医务人员具体的绩效目标。医务人员的目标必须与卫生院总体目标相一致,并能为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有效支持。在确定医务人员具体绩效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到医务人员的能力大小,以及相关制约因素和条件,目标必须具备可行性和激励性。医务人员绩效目标确定后需再次明确,以便医务人员明确自身具体任务和责任,能在工作中主动向目标努力,并能随时发现问题,调整工作行为,确保工作过程始终向目标努力。

4.3强化过程的绩效管理

良好的过程是实现绩效目标的基本保障,目标管理重点在于对过程的控制与管理。推进乡镇卫生院绩效管理有效开展,必须优化医务人员的行为,确保绩效管理按预期目标和预先计划顺利开展。乡镇卫生院管理者应随时与医务人员保持有效沟通,并对其行为进行有效监控,及时发现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纠正和调整,确保医务人员行为与绩效目标保持一致,并始终符合绩效目标的要求。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应积极为医务人员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为有效实现目标创造条件;同时要随时注意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确保医务人员以始终饱满的激情努力向目标方向努力。

4.4优化绩效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满意度,从而主动创造高绩效。一是要结合卫生院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应组织发展的管理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让考核方式为多数医务人员所接受和认同[5];二是要合理确定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内容要覆盖德、能、勤和绩等各个方面,并因不同岗位而有不同的重点;三是确保考核过程公平、公正和公开透明。要让医务人员全程参与到考核过程中;四是将各项考核指标量化,并根据岗位特点科学确定各指标权重,以保证考核结果具有可比较和可评价性。绩效指标应根据岗位特点来确定,不同的岗位工作特点和任务不一样,绩效评价指标也应不同,指标权重也应有所差异。

4.5强化绩效反馈与考核结果应用

绩效考核结束后,要及时将绩效评价结果反馈给医务人员,帮助他们及时发现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并及时做好疏导和引导工作,让医务人员能够明白下一个绩效周期应该如何做,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另一方面强化绩效结果的应用。除了根据绩效考核结果给予医务人员以奖惩,达到激发医务人员工作热情外,还要根据绩效考核结果来指导具体管理工作,如:指导医务人员培训,任务分配,岗位调整,薪酬等级确定等,这样才能确保绩效管理的作用能够全面发挥。

作者:罗中华 庆学利 何少恒 单位:甘肃中医药大学经贸与管理学院 阿克苏市第二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谢令青.卫生院实行绩效管理的方法探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3):64-65.

[2]骆冬梅.乡镇卫生院的绩效管理探析[J].吉林医学,2013,34(3):9-11.

[3]阮柏荣,喻国军,余飞跃.我国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社科纵横,2011(11):35-36.

[4]王萱萱,汪彦辉,等.乡镇卫生院绩效管理研究详述[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28(10):18-20.

[5]赵云,叶靖.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制度的流变[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31(11):843-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