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建构

时间:2022-00-00 12:00:00

酒店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建构

摘要:通过分析酒店管理专业特点及办学现状,提出基于就业视野下的酒店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内容,有酒店管理专业职业训练课、就业指导课和顶岗实习。建构基于就业视野下的酒店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其出发点在于促进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相结合,以适应酒店行业发展的需要,从而提高自身在社会中的生存能力。

关键词:就业;实践课程体系;建构;集宁师范学院

大众旅游的发展使得人们对酒店的需求日益增加,进而引发了酒店业的飞速发展,也带动了酒店管理专业的发展,且成效显著。但是,纵观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即过度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其结果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酒店行业的需要,引起学生和酒店的不满。尽管这一现象已引起国内各高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但就目前而言,各高校在课程的设置上仍然难以体现实践课程的教学功用,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实践课程体系。最突出的表现是好多学校基本没有实习或实习内容与专业技能无关,这些都影响到学生的实际利益。因此,基于就业视野下,我们急需建构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使得学生能够理论融合实践,实践指导理论,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为此,本文作者拟从这一视角出发以求进一步探讨上述问题,并就正于方家学者。

一、课程的建构原则

通过对酒店管理专业的特点、要求以及就业取向进行具体分析,我们认为,基于就业视野下,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系统整体原则

系统整体原则是指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及学生身心发展达到最高境界,需要把教学的内容、过程、力量作为一个整体,用整体的教育思想去指导教育的活动。实践教学体系实际上就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要想达到整体最优化的效果需要进行合理配置各个要素并做到统筹兼顾。要想协调统一实践教学体系的各要素,就必须使实践教学不仅能满足学生整体发展的要求,而且还能满足酒店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发展的要求。而达到此目标的前提条件是有相应的教育条件和环境,因此,为了促进学生整体发展,就必须考虑满足实践教学体系建构需要的各种条件和实施因素。

(二)适应市场需求原则

适应市场需求原则是指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换句话说,市场和社会需求是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目标,也是保障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动力。实践教学满足了酒店对服务型、创新型人才的需要,酒店行业的参与和大力支持保证了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要想使实践教学有自己的特色,集宁师范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就必须深刻了解酒店市场的需求,注重与酒店业的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学生在社会中生存下去。可见,适应市场需求是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原动力。

(三)坚持实用原则

实用原则是指立足于社会实际需要,结合专业特点去安排实践课程。实用原则要求实践课程的设置目标与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一致,在具体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导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同时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能够理论结合实践,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如客房服务,我们在教学中先让学生熟悉客房的服务流程和操作规范,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按照工作车准备、进房程序、巡视检查、清扫垃圾、铺床、抹尘、清洁浴室、补齐客用物品等程序进行模拟训练。(四)动态发展原则动态发展原则是指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应根据情况的变化调整课程以满足实际需要。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实际上是一个摸索的过程,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教学质量也有一个质的飞跃,即从不满意到比较满意的发展过程,如12级酒店管理班的专业实习,由于是专业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实习,我们没有经验,采取学生自愿实习的原则,结果导致13级酒店管理班学生在实习的时候就不愿去实习,最后,学校用实习成绩和毕业证挂钩才解决了这一问题。因此,要想完善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地调整它。

二、课程的建构目标

学生要想具有就业竞争力,就必须参加实践。正因为如此,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合理、实用的实践课程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根据泰勒的“目标评价模式”,①我们认为,酒店管理专业实践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全面掌握酒店经营管理,精通旅行社业务流程,能够把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线管理人员。根据集宁师范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总体培养方案,其实践课程体系的建构目标如下:

(一)专业基本知识的培养。这主要在第一学年,《管理学》、《旅游饭店管理概论》、《人际交往与礼仪》、《旅游学概论》、《公共关系》、《酒店心理学》等专业课程的开设,使学生掌握了经济管理基础理论及旅游与酒店管理的基础知识。

(二)专业技能的培养。这主要在第二学年,通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集宁师范学院和博源蓝海国际大饭店签订了为期3个月的实习,借助于实习,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三)自我专业特长、基本的专业管理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学生的业务技能和人际交往技巧,在第三学年进行为期六个月的顶岗实习。在真实的酒店环境中,通过具体的操作流程,学生提升和锻炼了自己。如12级酒店管理班学生在北京国际饭店实习期间,因优异的表现而受到领导的赞扬。2014年APEC会议期间,在国家主席为出席会议的各成员经济体领导人、代表及配偶举行的欢迎宴会上,我校两位同学荣幸地被选为宴会服务生。

三、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指遵循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通过排列组合课程的各构成要素,使其形成合理、恰当的比例关系。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因此,课程体系对于教育质量的保障和提高至关重要。那么,基于实现就业目标的考虑,我们认为酒店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应包括:

(一)实践课程与专业技能大赛

集宁师范学院根据国家高等职业学生技能培养与训练方针,②结合本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实际情况,密切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开设了计算机基础(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酒店英语(全国饭店职业英语中级及以上证书)、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中级调酒师证书)、酒店公关原理与实务(中级公关员证书)、饭店管理概论(酒店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等专业训练课程。同时,为了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基本职业技能,集宁师范学院多次派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对于学生来说,参加这样的大赛有利于理论联系实践,既锻炼了基本职业技能,又提升了就业竞争力。

(二)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教学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实训基地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有很大的帮助。针对实践教学的具体情况,集宁师范学院做出了以下措施:一是建立校内实训室。校内实训主要是用来进行情景模拟,通过模拟训练使学生对某些具体业务流程的认识和操作从理论知识上升到实践行为。事实上,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比较全面的理论知识,但由于没有实际操作经验,其对岗位技能的运用仍然停留在已掌握的知识层面上,这些知识没有转化为实际的操作能力。实训室中的模拟实训提供给学生一个通过仿真实践操作的机会,促使他们思考、分析、处理在酒店服务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技能与基本职业能力。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市场抢手的酒店行业人才,集宁师范学院根据酒店行业的发展,设立各种实训室以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如餐饮实训室主要用于餐饮服务的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可开展托盘、酒水服务、摆台、上菜与分菜等现代酒店服务技巧训练;客房实训室主要用于客房服务技能的实践教学,可开展铺床、摸尘、扫尘、清洗卫生间等现代酒店最新客房服务技术的训练;礼仪实训室主要用于学生礼仪教学,可开展服务礼仪、见面礼仪、服饰礼仪、宴会礼仪、酒水礼仪、商务礼仪、民俗礼仪、涉外礼仪等现代礼仪的训练;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模拟实训室主要用于前厅服务技能训练及现代信息系统模拟实验,可开展互联网预订、销售及现代酒店信息管理等的训练。二是积极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实训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的保证,也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更重要的是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极大地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实训基地的日常管理制度和员工行为规范对于养成学生遵纪守法的习惯也有积极的意义。特别是实训基地提供的满足现代服务企业人员所具有服务意识、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所形成的实践氛围,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现代服务企业所倡导的团队精神的重要性。目前,集宁师范学院已建立多蒙德豪森酒店、博源蓝海酒店和北京国际饭店三个校外实训基地,使实践教学得以顺利进行。关于实践课程,集宁师范学院是这样安排的:第一学年安排3个月校外实习活动;第二学年安排6个月校外实习活动;毕业前半年进行自主实习。为了使实习达到预期教学目标,集宁师范学院采取如下措施:一是成立由校主管领导和相关处室负责人组成的学校校外顶岗实习领导小组,负责对校外顶岗实习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有关顶岗实习方面的重要事项。二是集宁师范学院制定柔性教学管理制度和企业的工作规范条例,如企业实训项目与校内课程成绩置换制度的弹性学分制、实习学生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指导教师辅导学生实训制度等。三是由班主任具体负责专业实习指导,以及校外实习学生的管理工作,具体包括校企之间的联系、沟通、协调及顶岗实习过程的检查、督促等。

四、课程评价模式

课程评价是指运用一定方法,对正在进行的课程活动的组成要素及其各个过程的全部或者部分,收集资料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③实践课程的评价,要改变传统学科课程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注重其成长性、综合性、过程性和多元化。④集宁师范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实践课程的评价模式如下:将实践作为正常的教学活动并与学分挂钩,同时加大实践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由班主任和实习单位共同负责实践教学;制定实践课程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每一次实践活动都要实行学生自我评价、实习单位评价以及指导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这样,不但能客观地对学生作出全方位的综合评价,而且也增进了教师、学生及用人单位的沟通,有利于实践教学的顺利完成。总之,围绕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基于就业视野下建构酒店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也是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工作者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努力、不断探索、不断完善,才能使酒店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更趋完善,更具高职特色,更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规律。

参考文献:

[1]崔颖.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2009,(03):88-90.

[2]张凤琴.酒店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校外实践教学探索和研究[J].价值工程,2009,(02):120-123.

[3]范智军.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8):18-20.

[4]杨昉.酒店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1:63-64.

[5]杨樨.本科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06):200-201.

[6]李秀梅.酒店管理实践教学改革刍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6):173-174.

[7]刘洁灵.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J].技术与市场,(04):99-100.

[8]魏芬.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研究[J].职业时空,2010,(01):56-57.

[9]刘琼英,刘海.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问题与对策[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31-34.

作者:李国精 曹晓慧 单位:集宁师范学院经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