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管理中法律问题探究

时间:2022-05-27 02:31:22

高校后勤管理中法律问题探究

摘要:后勤管理在校园的安全管理和文化塑造中非常重要,其不仅涉及校园的秩序维护和安全管理,还紧密联系着师生利益,因此要重视高校的后勤管理。目前,高校后勤管理中存在很多法规制度和法律意识的缺失问题,这样不仅不利于高校的后勤管理,还不利于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因此要针对后勤管理中的法律问题进行探究,以解决法律管理的缺失。

关键词:高校后勤管理;法律问题;探究

一、高校后勤管理现状

1.管理体制需要完善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是后勤机构和机构中各种职责权限与关系的划分。目前,高校后勤管理主要使用的是企业型的经济管理制度,在企业型经济管理下后勤系统划分为经营服务和行政职能两个部分。经营服务以学校为基础,在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原则下自主经营,并把经营成果作为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后勤保障。由于后勤部门倾向于个人的私人利益,因此为了私人利益牺牲学校利益的行为将导致后勤管理的权利不受学校管理的约束。例如:食堂低价购买不良猪肉,加工成菜肴后再高价卖给学生,这样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却不顾学生健康的行为很多,这正是高校后勤监管不严所造成的。

2.整体素质需要提升

高校教育的发展给后勤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工作压力,因此建立精干高效的后勤队伍是非常必要的。据数据统计,在2000年时,高校的后勤人员是145489人,在2011年高校的后勤人员增加到175221人,每年以1.7%的速度增加。由于后勤队伍在不断壮大,因此后勤队伍逐渐成为高校建设中的重要力量,其不仅是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后勤保障,还在学校发展中具有重大贡献。后勤队伍的整体素质需要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文化程度较低。有些后勤人员的文化程度较低,甚至是小学文化和文盲,尤其是进入高校较早的后勤人员。②技术能力较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后勤管理也在不断发展,因此后勤管理中需要更多具有技术能力的专业人才,而以前的后勤人员技术能力较低,且很多后招聘的后勤人员是依靠关系进入的,因此后勤队伍中真正具有高技术能力的人较少。

3.财务管理较乱

(1)高校后勤的性质定位不明确。高校后勤的性质定位究竟隶属企业法人还是事业单位,至今尚不明确。(2)财务目标不明确。一方面的财务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主张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负盈亏;另一方面的财务目标是追求社会效益,主张重视公益、服务育人、保本经营。两种都是财务管理的目标,但在实际管理中,由于两种目标的实现途径不一样,因此难以实际地设计财务管理的制度。(3)财权较分散。后勤管理的内容较广泛,有食堂、建筑、物资、物业等,资金的管理范围也较广,有专项经费、承包经费、创收经费等,由于管理项目不同,其负责人员也不同,因此财权较为分散。

二、当前高校后勤管理中的法律问题

1.法律意识薄弱

高校后勤管理的范围较广,主要包括教育物资的采购、校园的建设维修、食堂宿舍的管理、的安全管理。由于高校一直把教育发展作为管理重点,对于后勤工作比较忽视,且后勤管理人员大多是文化素质较低和管理经验较少的人群,因此他们的法律意识较为薄弱。后勤管理属于服务部门,如果选择管理人员时只重视组织能力和服务意识,不重视责任意识、文化程度、法律意识,会造成管理人员缺乏法律意识。由于管理人员和学生接触较多,在管理过程中容易与学生发生冲突,如果发生冲突后,管理人员按照法规制度处理问题就能有效避免矛盾,这样不仅可以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还能加强学校的文明管理,但是很多管理人员不重视法律意识,因此在后勤管理中后勤人员缺乏基本的管理意识和法律常识。

2.法律规范的缺乏

管理制度的执行需要法律制度作为依据,且高校学生已经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学校要重视法规制度的建设,使管理具有法律规范性。后勤管理在采购物资或者工程建设中多是根据早先的习惯或者找熟人办事等,对于国家的法规政策较为忽略,这些习惯性为和人情关系使管理部门的规范早已流于表面。且后勤管理中虽然设有安全管理、财务管理、教育技术的部门,却没有专业的人员进行指导,也没有具体的法规制度和监督制度,因此后勤管理缺乏法律规范。

3.制度的执行力较弱

受传统的影响,很多事情经常会陷于情法之间难决断,在高校后勤管理中也是如此。例如:宿舍管理规定十一点关门,在遇到学生晚归时很多管理人员拗不过情面,长此以往会导致宿舍的管理制度流于表面,而由于管理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又将导致高校管理的效率较低。建立法规制度是为了促进校园的规范发展,现在的高校中普遍存在情大于法的现象,因此规章制度很难有效执行,而规章制度的执行力不够会严重影响高校的文化建设和管理队伍建设。

三、高校后勤管理中法律问题的应对策略

1.加强法律意识

高校发展的后备力量是后勤部门,而后勤部门的运行方式和管理模式都会给师生生活与发展造成很大影响,且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文化素质在高校管理和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要重视管理人员的选择。在选择后勤人员时要统一安排考试,以检测他们的法律意识和基本道德,在检测合格后再签订合同。在职的后勤人员可以进行定期的法律培训,只有加强了后勤人员的法律意识,才能有效地促进后勤人员在管理中法律意识和法规制度的应用。同时,只有加强了后勤人员的法律培训,才能有效地促进后勤管理的法制化推进,才能有效地提高后勤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当学生发生打架事件时,后勤人员如果不分青红皂白,这样不仅不能有效处理问题,还会造成学生和管理人员相对立,因此要不断加强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规范化管理。

2.法律规范要严格

法制化管理的推行过程中要有法可依,只有法律制度健全和机制运行规范才能有效地促进校园管理的高效运行,因此要制定规章制度指导后勤管理。例如:后勤管理中负责工程建设的部门要制定严格的材料要求,并且按照国家规定实行工程的统一招标。后勤管理中的教学物资管理要按照国家规定,制定符合高校管理的采购规则。后勤管理中的公物保管要建立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公物保护的意识。由于制度执行需要资金支持,因此财务管理中要制定严格的财务管理、财务审批、财务监督制度,并安排专业的会计人员负责管理,和任用管理能力较强和业务能力较强的专业人才。校园的卫生情况代表的是校园的整体形象,且食堂管理、消毒、用水用电等和师生关系较为密切,因此学校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规范管理,要求食堂人员具备健康证和制定相应的法规制度。但是在制定分管部门的法规制度时不能忽略监督制度的规定,因为只有基于监督基础的管理才能更加有效、科学、规范、合理。

3.确定岗位责任

后勤管理中人员分工不同,其职责也不相同,要促进后勤管理的制度化就要把职责细化,因此管理过程中要确保管理的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从而促进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发展。只有管理部门确定了相应的岗位责任,学生在出现问题时才能迅速找到有关负责人解决问题。明确管理部门的分工时可以采取学生的意见,因为后勤管理不仅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还需要联系教育发展的实际状况,这样才能实现各个程序的紧密相扣,才能把责任明确到具体的负责人上,才能有效地促进高校的后勤管理。

四、讨论与建议

高校后勤管理是高校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其管理的好坏程度直接影响着高校校园安全和文化建设的工作开展,因此高校要重视后勤管理。在后勤管理过程中,后勤部门要合理使用设备、规避法律风险、规范后勤管理、注意饮食安全等,尽可能地从源头上预防安全事故,而且这样做还可以高效快速地处理安全事故,从而从最大程度上确保高校学生的法律权益。不仅如此,高校后勤管理还要加强后勤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后勤人员能够在后勤管理中贯彻好依法管理的法律意识,并坚决做到严格执法和有效地落实后勤管理工作,从而通过提高高校后勤管理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给高校建设和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后勤保障。

作者:王真 王冬燕 单位:吉林大学

参考文献:

[1]王伟,金疆.高校后勤管理过程中法律问题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4(1):102-104.

[2]宇凤利.高校后勤管理过程中法律问题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5(11):26-27.

[3]王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法律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2.

[4]周景明,吴真文.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法律问题[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3(4):60-63.

[5]祝伟,闫黎丽,于建民.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法律问题探析[J].高校后勤研究,2013(2).

[6]徐安兴,朱效娟.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问题与对策探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1(30):44-45.

[7]董玉梅.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6):615-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