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生产环保管理实践论文

时间:2022-10-09 10:48:29

化工生产环保管理实践论文

一、创新化工生产安全环保管理的主要内涵

在认真研究国家和上海市安全环保政策和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和吸收国际、国内相关管理理念和化工企业安全环保生产风险管理经验,优化安全环保管理组织机构,实施全员培训,树立员工清洁生产理念,修订安全和环保管理实施细则;开展风险识别评价,通过划分区域,引进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对装置潜在泄漏点进行检测;排查、确定风险点;对作业活动、设备实施、工艺变更等分别采用工作危害分析(JHA)、安全检查表(SCL)、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等方法辨识危险源。在此基础上,梳理出隐患治理项目,落实措施加以整改,实现安全环保生产的目标。

二、创新化工生产安全环保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完善体系,落实安全环保责任。围绕安全环保管理目标,明确部经理挂帅,安全环保、生产技术、电气仪表、设备管理等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安全环保管理委员会,并制定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共同讨论实施企业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分级管控、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检测等工作。建立完善安全环保工作责任制,明确领导层、管理部门、生产岗位各级人员的职责。制定年度安全和环境目标,完善安全环保管理制度,落实考核方案,并在日常的检查和管理中严格执行,将环保管理落到实处。建立委员会成员信息联系制度,通过微信、综合事务平台(OA)等及时通报国家规定、上级信息、企业内外突发事件,并通过每天生产调度会通报各类信息。每月定期召开一次安全环保情况通报和协调会,报告国家、上海市和集团公司、公司的最新安全环保形势和要求,分析研究典型案例,监督装置和部门举一反三,自查自纠。定期召开安全环保隐患治理工作例会,掌探索与实践12握隐患治理完成进度,协调和解决隐患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安全环保隐患治理项目的有效实施。每季度召开承包商HSE工作例会,明确重点工作要求,对承包商资质准入、施工安全措施审查、入厂前安全教育、安全交底、现场安全监管等环节严格把关。(二)健全制度,开展安全环保培训。对化工部的各项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梳理,相继修订完善了内容详细、可操作性强的《“三废”排放办法》《环保设施管理规定》《“三同时”管理制度》《环保考核管理规定》《应急管理制度》等安全环保管理制度。同时,在其他相关管理制度中增加了安全环保的新要求,如在《工艺技术管理实施细则》中明确要求“开停车等非常规和常规作业方案中,必须增加安全和环保危险辨识分析的内容”。通过制度的全面梳理和完善,确保了化工部范围内危险源辨识在规划、设计、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的全覆盖,涵盖了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的变更,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等领域,从制度上保障了化工部安全环保工作的落实。结合安全环保工作需要,制定培训计划,聘请专业人员和政府相关部门专家讲授安全环保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开展全员培训;对新员工、新增岗位及转岗人员做好三级安全教育工作,举办各类安全(HSSE)知识讲座培训,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参加各类HSSE知识培训和取证、复证工作。利用副班学习机会,对员工开展形势任务宣讲,安全工作和清洁生产政策制度解读,学习危险源辨识方法,如工作危害分析(JHA)、安全检查表(SCL)、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的原理和使用,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检测方法等,并组织开展实测工作,建立相关台账;组织开展现场作业前填写“七想七不干”提示卡、安全环保隐患排查及“我为安全环保作诊断”等工作;组织消防稳高压系统、储槽围堰、夏季危险化学品安全储运等各类专项演练。(三)优化管理,推进先进技术应用。根据环境管理体系工作要求,化工部开展环境法律法规清单识别更新工作,编制年度《环境因素清单》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并编制了《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措施表》,针对重要环境因素,制订相应的控制措施,每季度对控制措施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汇总,把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清洁生产运用到生产实际中,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和污染物的排放。引进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根据工艺流程图(PFD)、管道及仪表流程图(P&ID),分析挥发性有机物(VOCs)所在的具体位置,对排放源管线和组件进行定位。使用专业检测有机气体仪器,监测装置反应器、原料输送管道、泵、压缩机、阀门、法兰等易产生挥发性有机物的部位,设立提示牌,建立台账。如绿色表示无泄漏,黄色表示警告,提示须予以修复,红色提示须立即整改。在风险管理制度建立、开展全员培训,掌握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方法的基础上,以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按照生产区域、储槽区、灌装、配料等功能分区,开展风险点排查,建立包括风险点名称、区域位置、可能导致事故类型等内容的“风险点台账”。针对检维修和工艺调整等活动,以及设备设施和重点监管工艺,分别采用工作危害分析(JHA)、安全检查表(SCL)、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等方法进行辨识,充分考虑危害因素的根源和性质。在此基础上,采用风险矩阵分析法(LS)或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等方法,对辨识的危险源潜在的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价。按照从严从高的原则确定风险等级,风险从高到低分为5级。风险评价分析完成后,进行风险定级和标识,实施分级管控。(四)抓住重点,落实隐患治理项目。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国家和上海市环境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的,以及以更严的标准、更高的要求和更强的检测手段为标志的新技术、新方法在化工生产过程环保监测中的投入应用,使原本一些看似不突出的排放问题,已经上升到了可能违法的高度。为此,化工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组织专业部门对新排放标准实施后存在的环保超标风险进行排查和讨论。要求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加强自身监督检查,对生产装置和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影响环境因素的隐患问题,进行立项整改。为确保项目实施后达到预期目标,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要求,通过技术交流、理论论证和实地考察、国内外相关技术效果比对、专业线评审,选用先进的技术,组织人员制定实施计划,采用网络化管理方法,动态跟踪监督和协调,实现当年立项当年完成的项目实施目标。其中“乙二醇装置二氧化碳尾气催化氧化项目”采用催化氧化技术,将废气中的烃类及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使非甲烷总烃去除率达97%,烟气中的非甲烷类总烃、乙烯排放浓度达到国家排放标准。隐患治理还充分考虑和排查了装置在极端状态下的环境保护能力。如1号、2号乙二醇装置原配套有一台废气焚烧炉,用于处理装置正常运行时排放的废气,为了做到生产过程废气零排放,同时满足特殊工况下废气焚烧要求,化工部新建了一台废气焚烧炉,通过直接焚烧和高温热力氧化,将废气中的有机物变为无害产物,并实现了焚烧后烟气中的热量回收,增强了废气焚烧系统的运行可靠性,提高了装置的环保保障能力。

作者:王瑞华 单位:化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