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财务管理制度改革思考

时间:2022-02-23 02:55:18

医院财务管理制度改革思考

内容提要: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医院由过去的单纯计划经济正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以前靠“财政吃饭”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医院财务管理也由过去的“不算账”朝着“精算账”转变。面对新的发展态势,传统的医院财务管理“重业务,轻财务”模式已不适应现代医院发展的需要,新形势下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因此,研究现代医院财务管理的改革走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从医院财务管理制度改革的角度探讨当前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困境及改革方向。

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制度改革

一、当前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明确指出了医院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合理编制预算,真实反映财务状况;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经济管理,实行成本核算,强化成本控制,实施绩效考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维护国有资产权益;加强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防范财务风险。但在实际工作中,医院的财务管理职能往往是限定在简单的记账与核算方面,既不能真实反映医院的运营与风险等财务情况,也不能为医院的发展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一)财务管理体制没有落实到位,预算执行力度不强

首先,当前很多医院依然存在“重医疗、轻管理”的经营理念,往往一味追求增收及规模的扩大,忽视了在医院运行发展过程中合理编制预算、有效成本核算、加强风险控制及财务监督等方面的财务管理工作,为医院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其次,医院的财务管理还停留在简单的核算、记账阶段,没有系统性引入预算管理、成本核算、内部监控等财务管理环节,没有发挥财务管理的最大潜能。虽然有些医院按照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制定了现代医院财务管理体系,但是在执行过程中由于执行力度不强,使很多财务制度流于形式,不能为医院管理和发展发挥最大效能。医院财务预算执行力度不强,一方面主要表现在进行预算工作时缺少预算编制的数据依据,管理人员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不能通过预算实现合理控制开支的目的,这样的医院财务预算形同虚设,起不到实质性的节省资金的效果;另一方面表现在缺乏对建设工程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的评估分析和药品药剂管理的日常监控操作管理等,出现医院投资管理失误、资产浪费、资金回流缓慢等困境。

(二)成本核算机制不健全,不能有效进行成本控制

医院财务管理长期受到计划体制的影响,对成本核算与管理普遍重视不够。有的医院将成本核算的结果与奖金发放量挂钩,主观上存在增加成本的意识,这种本末倒置的意识将成本核算带入误区,严重影响医院成本核算的发展;有的医院将成本控制停留在事后控制阶段,按收入减支出的方法计算各科室的奖金提成,使各科室过分追求奖金提成比例,忽视了成本控制本身的作用;有的医院预算成本制定不科学,在执行中不能严格进行控制,使成本控制流于形式。

(三)不重视财务指标分析,风险意识淡薄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医院的主要来源是政府拨款,这种旱涝保收的环境,使医院经营者缺少市场竞争意识,风险意识淡薄。而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来自政府补助的经费越来越少,而医疗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医院被逐渐推向市场,也存在着被兼并或者破产的财务风险。但长期的经营理念使得医院负责人和财务管理人员不重视财务指标的分析,忽视医院运营面临的财务风险,这种保守的财务管理思想不能适应现代医院的发展,更使得医院的经营处于高风险状态。

(四)医院财务人员专业综合水平不高,缺少沟通意识

目前,很多医院不重视对医疗专业财务人员的培养,造成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级财务人员存在缺口,直接影响着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财务人员缺少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在工作中很少与业务科室沟通交流,不利于财务决策的正确制定,也不利于预算的有力执行。

二、现代医院财务管理创新和发展的方向

(一)强化财务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参与度,使财务工作与医院的发展深度结合

医院的经营决策关系着整体的发展走向,必须以准确的财务数据和详细的财务分析作为基础和依据,因此医院财务管理必须从“核算型”向“管理核算型”转变,更多的参与医院管理,切实抓好以下三项重点职能。

1.财务的参与职能。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不应与业务工作脱节,作为为医院整体决策和工作提供服务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应深入基层,加深与业务科室的交流和数据交换,注意对医院重大经济活动的研究和分析,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前瞻性、预测性和可操作性,促进财务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

2.财务的控制职能。财务控制是按照预算计划对医院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调整,确保医院财务预算能够彻底、准确的执行。财务控制贯穿于医院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能够确保预算的彻底执行,切实保障增收减支,预防违规操作给医院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3.财务的服务职能。现代医院财务管理必需由“核算模式”向“服务模式”转变,要处理好医院追求效益与追求公益性的平衡,要处理好财务与各部门的关系,从财务的角度为医院发展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为各部门的工作提供财务咨询服务,协助各业务科室在严格执行预算的前提下努力增收减支。

(二)加强预算管理,确保财务工作有章可循

1.单位需专门成立预算工作小组,保证预算管理工作的权威性。一般由单位负责人、财务主管及各业务科室负责人组成,建立起完整的预算管理制度,有效克制预算管理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小组成员通过对财务人员收集上报的预算方案进行认真审核、评价,最终形成方案反馈给执行部门,对预算方案的指标进行逐层分解、下达。由各业务科室的负责人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控制,保证预算有效执行。

2.预算编制应遵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一方面,要及时了解医疗市场动态,准确预测各项收入。对国家的有关政策、方针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对市场动态和医疗行情有深入分析和预测,通过已有项目、技术、设备给医院带来的效益分析,尽量把各项收入算准、算细。只有精准的收入预算,才能保证支出的落实和医院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支出预算要实事求是,以收定支,避免赤字预算。

3.细化预算支出,加强预算执行责任到人。每一个预算项目要争取做到细化到具体经济科目和科室。对于有收入来源的业务科室,要根据经营状况和创收水平、相关医疗扶持政策、设备投入等情况确定预算收入目标,根据收入配比原则确定药品、器械等支出并由科室负责人对预算执行情况负责;对于各行政职能部门,则要根据其所承担的职能大小、任务轻重等情况,定额、定向的核定费用支出,人员、公用和专项经费要通过制定合理的费用标准和预算执行标准来加以控制,由科室负责人对预算执行情况和费用支出压缩情况负责。

4.在严格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兼顾预算弹性。各部门预算指标的分解、落实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执行中遇特殊情况,可以上报预算工作小组,通过小组决议表决对预算进行修改,缩小预算与实际工作的偏差,使预算更具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5.通过建立完善的预算考评管理体系,保证预算执行到位,调动全院职工的预算参与积极性。预算工作可通过预算考评管理体系与科室负责人和科室员工的经济利益挂钩,做到奖罚分明。根据考评办法,定期对科室的实际工作状况与预算情况进行差异分析,对各科室的预算执行情况、执行进度进行评估和监控,与预算目标相比较,对收入超收或支出减少的科室,按超收部分或节约支出部分以一定比例确定绩效奖励资金。

(三)健全医院成本核算体系

在财政补助相对下降、人员工资和医用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有效降低医院成本是提升医院竞争力、保证医院高效运转的一个重要途径。

1.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建立健全与成本核算有关的各项原始数据记录,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成本及标准成本,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具体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医疗用品、消耗药品等各项资产的计价、验收、领退、报废和盘点制度。二是制定消耗定额和人员定额。三是改进医院信息系统和成本软件,提高核算效率和准确性。四是将成本核算与预算管理、绩效考核工作结合,制定相应奖惩制度。

2.按科室的职能划分做好成本核算。医疗业务科室根据收入与支出配比原则按照临床医疗检查工作量比例进行成本分摊;医疗辅助科室根据“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按照为临床医疗业务科室提供的工作量进行成本分摊;行政后勤科室根据科室占医疗业务科室、医疗辅助科室人员总数的比例分摊管理费用。成本核算部门根据各个科室上报的统计数字进行成本费用归集、分摊、汇总和分析,编制成本核算报表。

3.做好成本核算的分析、控制和考核管理工作。根据成本核算结果,对照目标成本和标准成本采用趋势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等分析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及标准成本的差异原因和变化规律。同时,以对比结果作为奖励资金的发放依据。

(四)规范医院固定资产管理

医院应加强现有固定资产的管理,同时应加强对新购置固定资产方案的评估工作。对于业务科室提出的大型医疗设备和器械的购置计划,综合考虑新购置设备的应用效率和为医院创收带来的效益,制定出合理的固定资产购置计划,预防无计划购置和不合理购置显现的发生。另外,设备购置采用集中采购或公开招标的方式,严格验收工作,保证新购设备质量过关。

(五)加强医院药品日常管理

医院应加强药品、药剂的日常监控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药品购入、领用、盘点、销毁制度,确保药品质量过关、采购合规、存量合理。采购人员对药品的采购渠道和药品质量负责,根据每月药库管理人员出具的微机输出各类药品消耗动态,按时编写药品分期采购计划,经分管领导批准后方可进行采购,药品的采购目录需上院务会讨论决定;药库管理人员对药品的保管工作和库存量负责,既确保药品库存能够满足日常医疗工作,又避免药品大量积压导致资金回收困难。

(六)加强医院财务分析,强化财务风险监控

在新形势下,医院被进一步推向市场,面对趋于激烈的竞争环境,医院运营的财务风险也越来越高。精确的财务分析指标和财务预警指标是测算医院风险的主要财务依据,强化医院财务风险监控可以通过设立科学的财务分析指标和预警指标来实现。对每一个具体的指标,医院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相对应的临界值,以判断医院财务情况是否正常。医院财务人员应及时统计计算各项预警指标数据与临界值进行对比,查找风险点,及时规避风险。医院的财务分析及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主要有:反映财务效益的指标(净资产结余率、业务收入结余率和收入成本率等)、反映资产运营效率的指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反映发展能力的指标(业务收入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等)。

(七)提高医院财务人员素质

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其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医院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把握好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要积极引进优秀的财务管理人才,重视发挥财务管理人才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医院应当为财务人员提供继续再教育的机会,有效提高财会人员专业水平,优化医院财务人员素质。

三、结语

现代医院财务管理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财务管理中预算管理、成本核算、固定资产和医药用品管理、财务风险监控、财务人员素质提升等各个方面。只有多方联动、齐头并进,才能真正将财务管理制度改革落到实处,有效增强医院的综合竞争能力,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宋密霞 杨维东 单位: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