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管理体制研究

时间:2022-06-04 11:15:18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管理体制研究

一、研究背景分析

(一)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1992年,将社会发展综合试点发展为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199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更名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截至2011年9月,全国共建立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116个,其中包括13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160余个省级实验区[7,8](见图1)。

(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实行分级管理,分为部级和省(直辖市、自治区)级两种类型。国家科技部等有关部委负责协调指导全国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设立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办公室,办公室挂靠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负责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日常管理工作;并且,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实验区专家指导委员会对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申报的部级实验区进行实地规划论证、评审和技术指导,此外还开展与实验区工作相关的理论和政策研究;实验区所在地政府具体负责实验区规划、组织、建设的实施和协调管理。

(三)河南省创新型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发展状况

河南省是国内较早批准成立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省份,成立实验区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发展特点是起步早、速度快。截止到2012年5月,河南省内已有9个部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巩义市竹林镇、辉县市孟庄镇、济源市、孟州市、林州市、鄢陵县、濮阳市华龙区、嵩县、宝丰县(见图2),此外还有十余个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二、河南省创新型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现行管理体制分析

(一)可持续发展建设工作的连续性不能得到保障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事业。它需要许多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推进才能实现,这就决定了可持续发展工作具有持续性和长期性的特点[9]。地方政府在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地方政府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执政能力的强弱,都会直接影响着战略的实施和实验区工作。有的地方政府不能连续开展相关工作,对实施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实验区工作的连续性大大降低,实验区发展和建设的成果大打折扣。

(二)实验区工作中社会与公众的参与程度不够

河南省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已开展近20年,无论部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还是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数量在全国范围都处于前列,但还没有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由此可见,河南省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仅在数量上占优势,而在质量上却落后于其他省份。出现此种情况,与社会与公众的参与程度不够有很大的联系。除了专家、学者或是政府工作人员,一般公众不了解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对于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了解甚微,在加上地方政府的宣传力度不大,决定了本区域公众、团体和组织对实验区的参与程度不够。

(三)可持续发展工作面临继承和创新的挑战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已成为社会综合发展和改革的实践基地,是新型城镇化、工业化机制和管理创新的试验田。国际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深化,实践也远远超出了当初的预期[9]。随着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深入,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碳贸易等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目前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于我国而言就是要密切关注国际研究动向,并吸收国际的最新思想,创新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机制和管理模式。

三、河南省创新型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管理体制的创新

(一)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

把可持续发展思想转变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是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本质要求[10]。强化管理人员和公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能够创新性地开展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工作。实验区的管理人员是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推动者,因而要重点加强管理人员的可持续发展管理能力,以推进实验区示范项目建设。

(二)不断提高社会与公众的参与程度

要依靠公众及社会团体的支持和参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这将决定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进程和效果。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和发展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宏伟事业,涉及到的领域和产业部门相当广泛。没有公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就不可能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公众参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需要新的参与机制和方式。公众既需要参与有关实验区重大发展项目的决策过程,也需要参与决策执行的监督。因而要采取措施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实验区建设的政策法规机制和监督检查机制。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实验区的有关方针、政策、实施内容等,引导和发动广大公众的参与,充分发挥公众投身社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主人翁责任感,让他们能够为之出一份心,献一份力,切实把“政府战略”转变成“公众战略”。这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发动公众积极参与。为了促进和提升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范围广泛的公众层面取得共识。二是疏通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建言的渠道。为公众参与搭建良好的平台,让决策者能够和公众进行良好的沟通,能够充分反映公众的要求[11]。实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最大的成效之一是决策层、公众、组织与个人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得到了显著提升,并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实验区深入人心。

(三)以探索和创新作为实验区工作的主要推动力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而提出来的,可参考的模式和经验较少。因此,需要在探索中勇于创新,大胆实验,不断探索。通过遴选有条件、有需求的地区进行建设,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可以先行一步,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和管理体系解决目前实验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积累经验。实验区在建设过程中获得的是改革开放的权利,没有国家财政拨款和税收减免政策。因此,实验区应充分发挥本地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通过不断探索体制创新,引进科技和先进的配套技术,探索和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去解决制约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主要问题[12]。

(四)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

在信息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干部队伍是实验区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和强大发展后劲的根本保证[12],是解决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目前所面临问题的根本环节。一是要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行政管理队伍,这是实验区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二是要吸引各行业的科技人才,这是实验区建设的重点问题。对于引进的人才应该采取不同形式的激励机制以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这首先需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要改变工作作风,树立服务意识,推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机制,以利于人尽其才,建立充满活力和生机的用人机制。河南省内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应根据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点方向,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重点以优惠政策吸引人才。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对于现有的人才要注重人才培养,留住人才,努力强化“人才强区”的发展战略,充分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此外,还需要为人才在实验区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保障实验区企业紧缺人才、高层次人才的供应。

(五)与国内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紧密合作,努力营建和打造国际合作平台

可持续发展既是一个区域性问题,也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目前在科技部及其他部委的支持和指导下,河南省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已经初步建立了国内和国际合作平台。可以通过继续深化合作,不断借鉴其他区域或国家的先进经验,并通过管理的创新来提升河南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河南可以走出国门,积极与世界先进国家相联系,引进其科技资源以及学习其经验理念;也可以以实验区为单位实现“引进来”和“走出去”,通过实验区的交流与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实践能力;还可以采用引进技术专家、争取资金援助等形式开展国内和国际合作,解决地方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四、结论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在中国已进行了20多年,但目前对此尚未形成广泛共识,其发展速度也远不如经济开发区在国内的进展。实验区建设还属新生事物,目前对此还未形成研究的热点,跟踪研究不足,无法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势必阻碍其进程。在管理体制方面,有必要将多个学科的专家组织起来,发挥多学科的优势,建立公众参与的跟踪研究机制,以推动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实践工作。

作者:禹建颖 单位:漯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