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研究

时间:2022-04-13 03:09:49

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民办高校得到了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民办高校在迅速发展的同时,逐渐显现出一些弊端和不足,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不到位。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民办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寻找一种适合民办高校办学的学生管理模式,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分制;学生管理模式

一、前言

学分制的学生管理模式就是根据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规定每个学生不同课程需要获得一定的学分,以学生获得的总分学作为学生毕业的依据,学分制是学年制学生管理模式的变革,改变了传统仅仅通过学习年限培养人才的局限,在学生内容和学习时限中都具有灵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特点进行学习,将其应用到民办高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民办高校实行学分制的意义

1.符合现代教育的教育理念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生为本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学分制学生管理模式正是以生为本教学的体现。在学分制的学生管理模式下,所有的教育活动都是以学生为出发点,营造了一个民主的教学氛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可以根据自身的个性来参加体育活动,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人格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符合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在学分制的管理中,所有的教育活动都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来制定的,不仅营造了一种和谐民主的学习活动氛围,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2.学生的学习具有选择性

在学分制的管理模式下,学生学习的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是学生一定要学习掌握的,对于学生基本能力和技能的提高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素养。除了必修课之外,学生还有大量的选修课可以选择学习,选修课的内容涉及各个领域和范围,可以从人为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等方面提升学生。在每一个领域内,都包含了大量不同的课程,例如在艺术方面,可能包括书法、音乐等方面,音乐还可以细分为经典音乐、国外音乐等,每一个大的领域,都要求学生选修一门课程,提升其相关方面的素养,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者对自己有用的课程进行学习,可以根据个人需要、就业需要或者社会需要来选择,通过文理渗透,不断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3.学生管理更加灵活

学分制的学生管理模式,教学计划较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完成需要完成的学分之后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人需要多选修一些课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甚至还可以跨学院、跨专业选择课程进行选修。对于学生困难型的学生则可以适当减少选修课的数量,重点抓自己感兴趣或者有用的课程,培养成具有特色的人才。在学分制的教育背景下,打破了不同部门的所有制,教师资源可以更加合理的安排,实现了教师资源的共享,具有特色的实验室也不仅仅是面对工科专业的学生,提高了实验室等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了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教学管理更加现代化,对学生的管理工作更加灵活,很少受到各个方面的限制。

三、民办高校实施学分制的限制因素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目前我国的民办高校在不断发展,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多,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民办高校在明确办学方向的时候,虽然非常明确想要建立一所民办高校,但是在人才培养上,过于模仿本科普通院校,尤其是一些本科院校创建的民办高校,在办学的层次教育中,常常把学术性的教育培养模式应用到民办高校中,使得民办高校的教育模式越来越接近公立学校。很多独立的民办高校的院校都存在着被本科压缩型的痕迹,最后导致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定位不准确,存在着就高不就低的心理,并没有根据人才的市场需求来对自身学校的学生培养进行定位。很多民办高校在学生的管理工作上只是一味地模仿本科普通院校,办学方向也渐渐失去了原本的意味。

2.课程设置不科学

民办高校虽然在办学的最初是本着民办高校的原则进行办校的,但是在课程专业的设置上,仍然套用原高等教育专业的机构体系,很多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办学模式不相符,还没有根据现代社会的需求来进行整改,在专业的结构布局上没有根据现代社会的新要求进行重新调整。民办高校在设置专业的时候依然沿用之前的模式,受到专业设置的影响,对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也依然沿用之前的基本课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三段式的课程模式,学分制管理只是一个头衔,学生的教学并没有因此发生改变,对于学生业务技能的训练同样是放在学生专业课程学习之后,一般在学生在校的最后一个学年或者学期进行集中训练,变成了一个任务式的教学,根本没有充分发挥学分制管理的优势,通常停留在喊口号的阶段。对于这种按科类组合的课程结构,培养的人才一般为研究性的人才,但是在民办高校中,包括现代社会,都对应用型的人才和技能型的人才有更大的需求。所以民办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3.教育资源投入不足

民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没有对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合理分析,教学的发展战略还不够明确和准确,很多民办高校总是顺应社会的发展扩大招生,在招生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扩大招生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承受能力,无论是学校宿舍还是教师资源都严重匮乏,远远高于民办高校现有教育资源的承受能力。学分制的学生管理模式需要比学年制的学生管理模式花费更多的资源,很多民办高校现有的资源根本不能满足学分制管理的要求。由于学生规模的增长,师资资源以及硬件设施等都超负荷运转。学生的实习环节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起到真正的实践作用。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民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推崇主体多元化,但是却缺少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学生的就业率难以保证,影响了学分制建设的效果。

四、学分制下的学生管理模式

1.弱化班级管理功能

在学分制管理的背景下,对学生的管理应该减少或避免受到班级的限制,逐渐淡化班级管理的作用,强化社区形式的管理模式。在原来的学年制管理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以专业为主,班级的分班也是如此,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学生所有学习的课程都是和自身专业息息相关的,一个班级的学生较少有机会和别的班级的学生一同上课。而在学分制的模式下,所有课程的学习是以选课为主,在一门课程的学习中,教师可能要面临不同专业的学生,所以在管理上,班级管理的功能渐渐被弱化,对学生的管理也从原来的班级管理转向为宿舍管理或者社区管理。因此,在学分制的管理模式下,弱化了班级管理功能,但这并不意味着取消了班级管理,而是将行政班级管理与社区管理相结合,全方位对学生进行管理,并做好管理分类工作,避免管理上的脱节和不到位。

2.强化指导,对学生进行多重管理

在学分制的管理模式下,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工作,分清职责,从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行为等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管理,明确教师的职责,提高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范围和力度。同时还需要根据民办高校的办学规律以及人才的培养目标,加强管理队伍和教学单位对学生的管理,管理的范围应该涵盖学生的学业、思想和活动和生活等各个方面,全面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来进行分层管理,做好教与学的各项工作。在学分制的背景下,应该根据学生群体功能作用的发挥,强化学院和生活区的结合和沟通,在班级管理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强化对学生的课堂、活动、宿舍等形式的管理力度,在学分制的教学过程中,实行多种管理,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管理效果。

3.营造学分制的内部环境

学分制符合现代教育的教育理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不通过层次和不同基础的学生提供宽松的教学环境。在学分制的管理模式下,更加注重学生的学分和毕业资格,由于选课的自由性,慢慢淡化了班级管理功能。民办高校的学生的自制力一般较弱,不能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一些学生对自身的发展目标不够明确。所以学校在重视目标管理的时候,也要加强对学生的过程管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依然可以保持较好的状态和氛围,在淡化班级管理功能的同时也要加强社区管理和宿舍管理。由于高校的招生扩大,为了提供足够的教育资源,高校可以不断开发网络资源,通过网络课程增加课程资源,还可以缓解教室资源和时间段分配不合理的矛盾。通过开发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教师和学生可以在同一个时间内进行教学活动,也可以不在同一个时间内进行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预先将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要求放在服务器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进行学习,在网络上下载学习内容来进行学习,同时还不受教师空间的限制,可以满足多人教学。

4.增加免修、补考来减少时间冲突

在学分制学习模式下,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经过学校的认同之后,可以申请免修培养方案中的部分专业课程,可以直接参加课程的期末考试。由于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课程,就必然存在着有的学生选择的不同课程会在上课时间上有冲突,针对这种情况,对于上课时间受到冲突的学生,可以申请免听冲突,避免受到时间上的限制。在学分制的管理中,学生不及格和课程需要重修,学生进行重修必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重修课程还会和其他的一些课程有时间上的冲突,为了避免浪费学生的时间,对于不合格的课程学校可以提供一次补考机会,每门课程都可以增加一次补考机会,避免学生在重修课程时浪费不必要的时间。

五、结束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民办高校想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可以通过实行学分制的教育模式进行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上可以自主选择,根据自身的需求来选择学习内容,在对学生的管理方面也变得更加灵活,加强学生学习、思想、生活上的管理,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陈王明 单位:广州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彤.推进我国高校实行学分制的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05

[2]姜永东,郭红霞,徐琼.我国高校实行学分制的现状及思考[J].现代预防医学,2008

[3]罗煜,李高申,时会永.民办本科高校构建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初探[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9

[4]龙一平,沈琳.论民办高校学分制下教学运行模式与管理模式的构建[J].改革与开放,2009

[5]王玉忠,谢志芳.学分制条件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和途径[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

[6]白元儒,许鹏奎,张华.论学分制管理模式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改革[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