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课程设置规范化研究

时间:2022-07-07 09:18:15

公共管理课程设置规范化研究

摘要:经济学课程是公共管理类本科培养方案中的核心课程,但是课程名称经常出现公共经济学与政府经济学混用的情况,导致本科培养体系的不规范。文章从学科溯源和实践经验等方面对两者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两个概念在研究内容、理论视角等方面确有细微差别。比较而言,“公共经济学”更符合公共管理学科的本质与使命。

关键词:公共经济学;政府经济学;公共管理;课程设置

公共管理学科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政府及其他公共部门参与经济活动、干预市场机制的方式、范围和影响。所以,公共管理类本科培养体系都会把相应的经济学内容作为核心课程。这些课程经常被称为“公共经济学”,而在另外一些场合又被冠之以“政府经济学”等名称。一些学者认为,这两个名称没有本质区别,可以自由互换使用;更多人则试图探求二者之间的细微不同。从学科建设、专业发展以及培养体系规范化的角度来看,确有必要详尽梳理两个概念的学科渊源、理论意涵、研究视角等方面的差异,以求更精准地反映课程与学科特点。

一、理论与实际的现状

不管是经济学还是管理学,一直以来都有很多学者认为“公共经济学”和“政府经济学”名称的不同并不代表二者在理论基础、研究内容、分析方法等方面存在根本的区别。他们将名称的不同归结为西方学术观点传入中国过程中不同翻译习惯造成的结果。这些学者认为两个名称可以混用。张荐华、韩康、黄恒学、黄新华等论述公共经济学(政府经济学)相关理论时都没有将二者进行明确区分。与之相对的,也有学者认为两个概念不能混用,公共经济学是传统财政学与政府经济学之间的桥梁,政府经济学综合了经济学领域与政府相关的所有内容,其研究范围要大于公共经济学;郭小聪(2004)试图从学科归属的角度对二者作出根本区分,他认为“公共经济学”和“政府经济学”在研究对象和范围、运用的理论和分析工具、学科性质的定位三个方面均有区别。从学科性质考虑,郭小聪将“公共经济学”定位在经济学,将“政府经济学”定位在公共管理学,认为公共管理类课程名称应统一为“政府经济学”。不同的理解和主张导致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安排,梳理国内主流统编教材可以发现教材名称不尽相同。目前国内高校相关课程名称设置的情况,可以从重点院校公共管理本科培养方案中得到一些导向性的借鉴。以国内985院校设有公共管理或行政管理本科专业且学科排名靠前的高校为例,可以得到17个调查样本。基于样本、高校官方网站等正式渠道公布的资料可以发现,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1所高校选择使用“公共经济学”作为课程名称,占比64.7%;复旦大学、厦门大学等5所高校则使用“政府经济学”作为课程名称;而兰州大学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相关主干课程名称设置为“公共财政”。虽然实际教学过程中教材及课程名称不一,但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术机构对本科课程名称设置其实是有相关要求的。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9年委托教育部高校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写出版的《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规定,公共管理类本科核心课程为:管理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政策学、公共经济学、行政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公共行政学)等。其中明确使用“公共经济学”作为相关课程名称,其他课程名称也多带有“公共”二字。除了课程名称,全国性学术团体和高校中系(所)名称设置也值得关注。2007年,经国务院同意、民政部批准的“中国公共经济研究会”在北京成立。云南、湖南等地方研究机构也成立了省级“公共经济(学)研究会”。在高校中,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等设有公共经济学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成立了“公共经济学研究中心”。查阅资料过程中没有查到“政府经济学”命名的学术团体或高校系(所)。可以看到,当前在理论研究领域对“公共经济学”和“政府经济学”两个概念存有争议,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使用“公共经济学”的情况更为普遍。

二、学科溯源

普遍的观点认为,政府经济学或者公共经济学均发端于传统财政学,后者被视作公共经济学或政府经济学的理论源头。然而在理论演进的过程中,两个学科分支选择了不同的分析角度,研究内容各有侧重,对公共管理产生的影响不同,因而保留了各自的名称。传统财政学以政府收支为研究对象,由1662年威廉•配第的《赋税论》奠基,经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完善,至19世纪后期“瓦格纳法则”正式确立学科地位。随着福利经济学兴起以及“凯恩斯革命”爆发,政府的经济职能迅速拓展,专注于国家“家计”的传统财政学不足以回应现实需要,20世纪上半期,自然产生了“公共经济学”和“政府经济学”等新兴分支。可以说,公共经济学是对财政学研究内容的延伸和扩大。国外相继出现了有公共经济学类似表述的书籍,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著作1959年是美国著名学者理查德•马斯格雷出版《财政学原理:公共经济研究》,首次明确提出了“公共经济”概念。随后,瑟奇•克里斯多芬•科尔姆于1964年出版了《公共经济学基础———国家经济作用理论概述》,列夫•约翰森于次年出版了《公共经济学》。至此,公共经济学脱胎于传统财政学,正式确立自己的学科地位。此后,主流财政学家都将财政学称为“公共经济学”。郭庆旺(1999)等人指出,“这绝不仅是简单的改名问题,而是研究的范围、领域、方法、指导思想、所要说明的问题等等都有实质性的变化”。作为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公共经济学在传统财政学的基础上把研究内容从政府收支拓展到政府经济行为的规律、影响及其与社会目标的关系。除了在克服市场失灵方面的作用,公共经济学还将研究内容延展至“集体行动逻辑”和“公共选择”等前沿理论。从理论逻辑上看,公共经济学依然沿用经济学一般假设和分析框架,它把政府看作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要素,以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来分析和解释政府在市场中的行为与效果。在公共经济学中政府和市场不再简单对立,政府是市场中的经济要素,而市场则上升为一种观念和理论体系,二者并不在同一个层面上。严格来说,“政府经济学”并不如“公共经济学”那样严谨规范。但时至今日,政府经济学本身确有其特定的理论偏向。强调其特定学科边界的郭小聪等人认为,政府经济学由公共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发展而来的。1988年曾强等人将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的著作《Eco-nomicsofPublicSectors》翻译为《政府经济学》,此后,“政府经济学”开始出现在各类研究文献中。从市场失灵出发,政府经济学强调政府对市场干预的积极影响,主张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矫正外部性、克服信息不对称性、破除垄断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其研究内容始终围绕政府经济职能的边界问题,最终落脚在政府干预经济的合理性。在公共经济学的基础上,斯蒂格利茨等人更强调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待市场及市场机制。政府经济学不再把政府看作是市场中的一个要素,而是将市场及至整个经济体系看作是政府管理的对象,至少,经济运行离不开政府的干预。因而其理论主张也被称为“干预经济学”(E-conomicsofintervention)。政府经济学专注于重新平衡“日益强大的政府”和“趋于发达的市场”之间的关系,强调政府的经济动能。既是沿着公共经济学、财政学路径对凯恩斯主义的诠释与弘扬,同时也是对古典经济学否定“看不见的手”的反动。

三、比较与结论

比较起来,公共经济学基于系统性的视角,从市场理念和精神来审视和理解政府;政府经济学则从对称性视角出发,以政府为原点来评价市场机制及其结果。此二者同源同根,又殊途同归于强调政府和市场的共生共存。反观公共管理学的使命,不论是抽象层面的彰显公共精神、增进公共福利,还是具象层面的管理公共事务、协调公共关系,都离不开经济学的支撑。公共经济学之于公共管理是手段之于目的,虽然冠之以“公共”之名,但归根到底是经济学分支。公共管理学需要做的是基于其学科使命系统地分析和阐释社会经济运行,没必要仅从政府角度来做经济分析。所以,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相关课程的设置应该统一为“公共经济学”。

参考文献:

[1]郭小聪.对政府经济学的若干看法[J].公共管理研究(电子期刊),2004.02.

[2]郭庆旺等编著.公共经济学大辞典[Z].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作者:刘金程 刘雨珊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