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中美公共图书馆运动及背景

时间:2022-05-19 10:31:00

小议中美公共图书馆运动及背景

公共图书馆是由国家中央或地方政府管理、资助和支持的免费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图书馆。它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需要大批有文化的工人和市民,于是建立了免费的、开放的公共图书馆,这在图书馆事业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8世纪在英、美等国出现的会员图书馆是近代公共图书馆的先声。19世纪下半叶先是在英美两国,后在其他国家兴起了近代意义的公共图书馆,掀起了公共图书馆运动的高潮。本文旨在分析中美两国公共图书馆运动的特点和历史背景,从中可以看出,公共图书馆运动起源于美国,美国当时已成为世界图书馆活动中心,至今图书馆还处于领先地位。

1美国的公共图书馆运动

十七世纪,横渡危险的北大西洋移居到新大陆的欧洲人在北美洲这块未开垦的、不适合居住的荒地上开始了新生活,并得到了比他们想得到的更多的东西。但他们是欧洲文明的继承人,而欧洲文明是有图书和图书馆的,他们拥护旨在劝阻那些试图分散非常费力才收集起来的藏书的法律。此时有一个关键人物——图书馆的促进者本杰明·富兰克林出现了,他是一位富有想象力和进取精神的印刷业者,1728年在费城组织了一个名叫“小集团”的读书讨论会(一个有12人参加的文化组织)。他建议每个会员捐出自己的藏书,集中起来供大家使用,并于1731年组织起“费城图书馆公司”。这个事业的成功导致其他地方也建立起类似的图书馆。19世纪后期,美国务州的公共图书馆运动蓬勃兴起。

这个运动的思想根源可追溯到第三届总统托马斯·杰斐逊。他坚定地认为:民主政府在群众愚昧的社会是不能发挥作用的。1834年,新罕布什尔州的彼得博罗建立起美国第一个由公共税收维持的地方图书馆,向全体公民开放。在19世纪中叶,几个州的立法机构都通过法令授权地方政府向公众征税开办公共图书馆。新罕布什尔州率先于1849年,马萨诸塞州于1851年公布了征收图书馆建设税法。在马萨诸塞州州府建立了波士顿公共图书馆。同时各州还相继成立了图书馆委员会,以确保情报服务通过流动图书车或建立小型乡镇图书馆的形式扩大到农村地区。在公共图书馆运动时期安德鲁·卡内基——图书馆事业最大的赞助商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位慈善家、钢铁业巨头认为,公共图书馆是公民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尤其适于培养美国人民的民主思想。到1920年,他已捐出5千万美元在世界各地修建了大约2500个图书馆。美国图书馆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带动了其他国家的公共图书馆运动,成为世界图书馆活动中心。在人类近、现展史中,自文艺复兴时期开始,世界上分别多次形成了多个教育中心和科技中心,这些中心历经数十年、上百年而不断从兴旺到衰落,最终转移。与此相适应,作为文化事业组成部分的图书馆,其活动中心同样出现了若干个由形成到转移过程。从文艺复兴至今,世界上已形成过五个图书馆活动中心,并已进行了四次活动中心的转移。其形成和转移的次序为: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1]美国可谓是后来者居上,至今图书馆还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中国的公共图书馆运动

中国,和希腊一样,图书馆首先是作为官方档案馆而组织起来的,随着政府和私人的藏书需要建立集中的图书馆。

在古代有许多官私藏书处,包括官方藏书、私人藏书、书院藏书和寺院藏书,他们还接受官绅诸公的捐书,然而不向公众开放。19世纪末叶,在运动的影响下,一些较开明的维新派人士请求开设公共性的藏书楼。1892年,郑观应在《盛世危言增订新编》卷四《藏书》中建议:“独是中国,幅员广大,人民众多,而藏书仅此数处,何以遍惠士林。宜饬各直省督、抚于各厅、州、县分设书院,购中外有用之书,藏贮其中,派员专管。无论寒儒博士,领凭入院,即可遍读群书。”并且认为,“数十年后,贤哲挺生,兼文武之资,备将相之略……”[2]在1895年《不忍杂志》第九、十合册《教说类》的“上海强学会后序”中康有为也提出:“一人独学,不如群人共学;群人共学,不如合什百亿兆人共学。学则强,群则强,累万亿兆皆智人,则强莫与京。”[3]在1896年李端芬的《请推广学校折》中建议设藏书楼,并提出设立的方法,然后“妥定章程,许人入楼观书,如此,则向之无书可读者皆得以自勉于学,无为弃才矣。”[4]在这种社会背景下,1895年,在强学会中成立了第一所新型的被称为“强学书藏”的图书机构。它仿照西方图书馆的做法对广大民众开放,并以普及新学启迪民智为己任。以后各地出现了创办学会的热潮,而各学会又都创办附属的小型藏书楼。据统计,1894~1897年期间,全国各地共成立学会87个,其中设置的藏书楼就达51所。在19世纪末维新派倡导的公共藏书楼和他们建立的学会藏书楼已具有公共图书馆的性质,20世纪初出现了公共图书馆。1902年徐树兰创立了私立公共图书馆——古越藏书楼对外开放。1903年武昌文华公书林建立并对外开放。1904年,湖南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建立,其中湖南省图书馆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第一所官办公共图书馆的诞生。随后,江苏、山东、陕西、浙江、河北等省都建立了公共图书馆。罗振玉又提出“京师创设图书馆私议”,认为“保国有之国粹,而进以世界之知识,一举而二善备者,莫如设图书馆。”[5]1910年清政府终于颁布了《京师图书馆及各省图书馆通行章程》,促进了公共图书馆的建立和发展。1912年在罗振玉等人的呼吁下建立的京师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1914年全国共有省级公共图书馆18所。至此达到了公共图书馆的高潮。公共图书馆运动为随后的新图书馆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中美两国公共图书馆运动的不同历史背景

3.1中国公共图书馆运动的兴起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一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产物,中国社会在进入现展过程中,也带来了全方位的变革,图书馆是中国社会变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是西方思想文化传入中国的产物,其中留学归来人士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三是藏书楼的土壤与养料的作用。[6]1869~1911年的中国史就是一个王朝在随着外来力量和制度的影响作出调整的同时力图重组其力量的历史。1793年戛尔勋爵在其不成功的出使北京之后所写的日记中对中国的评价依然非常中肯:“中华帝国是一艘陈旧、古怪、第一流的军舰,最近一百五十年来它幸运地有一系列能干、充满活力的军官不遗余力地使之飘浮在水面上,”但小人掌舵时它会慢慢地随波逐流,直到“猛地撞上岸而粉身碎骨”。[7]与西方愈来愈多的接触既激起了中国人对外国入侵者的仇恨,也引来了对外国的妒忌和羡慕。反对当时权力结构的知识分子对西方的制度及其对中国的适用性持矛盾态度。同时为了挽救王朝免于覆灭,部分上也是为了回应外国的压力,满族统治者在1901~1911年间作出了最后尝试,抛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强调铁路建设、军队现代化、公共教育和政治结构自由化。1905年,作为建立现代教育制度的准备,古老的科举制度被正式废除。政府宣布逐步过渡到拥有选举产生的议会的立宪政权。中国社会进入了不断变革中。为了国家的强盛,作为普及新学启迪民智的公共图书馆在维新派人士的呼吁下诞生了。

公共图书馆是西方思想文化传入中国的产物,留学归国人员对中国公共图书馆运动起了推动作用。当时,清政府开始有规模地派遣留学生。1872年至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四次向美国派遣留学生,尽管这些学生学成回国后主要从事科学技术和实业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但他们对美国学校的图书馆有了直接的感性认识。在美国留学的胡适,由于受西方进步思想的影响,也与国内遥相呼应,提倡教育救国,没立公共藏书楼,创办大学等。胡先生在1915年2月20日的日记中曾写道:“国无海军,不足耻也;国无陆军,不足耻也;国无大学,无博物馆,无美术馆,乃可耻耳。我国人其洗此耻哉”。[8]为此,他还专门调查了纽约公共藏书楼的流通和经费情况。失败后,流亡国外的梁启超在游历新大陆的过程中也特别关注对美国图书馆的考察,其记述也特别的“专业”,他在游历美国公共图书馆的发源地——波士顿后,专门写了一篇“波士顿之图书馆与报馆”的文章:

光绪二十九年(1903)四月“初六日,往观市立图书馆。设图书馆以保存古籍者,自十六世纪时日耳曼人以行之。至以此为公共教育之机关,实自兹馆始云。千八百四十七年,波士顿市长乾士氏议征市税,以设市立图书馆,议会许之,即为此馆之嚆矢。越二年,英国仿其例,由议会提款以充兹事之用。千八百五十四年,英之门治斯达、利物浦二市始有图书馆,实波士顿以后第一起继起者矣。以千八百九十六年之调查,则全美国中藏书三千卷以上之图书馆,凡六百二十六处云。本馆所藏书凡八万册,其前后建筑费合计美金二百六十五万元。除总馆之外,其分布于市中者,尚有分馆十所、借书处十七所云。此皆馆长为余所言者。”[9]

梁启超的这些有关公共图书馆的记述对于清末新政时中国公共图书馆运动的兴起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对于传统的藏书楼管理模式而言,引进国外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理念非常重要,对19世纪90年代我国公共藏书的形成和传播产生了积极影响。

20世纪初还有先后出国学习图书馆理论和技术的学者,主要代表人物有:沈祖荣、杜定友、洪有丰、袁同礼、李小缘和刘国钧等,他们对我国图书馆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藏书楼的发展为公共图书馆运动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养料。当时,强学会在各地设置的藏书楼已达51所。几千年藏书楼的思想虽还元时无刻地影响着人们,但藏书楼中的物质基础——藏书为人们延用着、研究着,它为近代图书馆的诞生提供了养料。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从清末新政开始发起的公共图书馆运动,到1910年左右达到了高潮。然而在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转变过程中,由于时局不稳,图书馆转变过程极其艰难,直到“新图书馆运动”开始,才全方位地实施了向近代图书馆的转变。

3.2美国

美国稳定的政治为图书馆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凡图书馆发达的国家,政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其政治制度具有下列特征:稳定、议会的民主和关心社会的进步。美国政治的稳定使得图书馆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独立战争爆发前,在北美这个新的地域上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同于英国的新的民族,即美利坚民族,在不列颠帝国的疆界内出现了与英国资本主义并存的北美资本主义。英屑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的发展合乎逻辑地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挣脱对宗主国的依附关系,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在1775年4月19日,列克星敦打响第一枪的美国独立战争,就是北美殖民地人民为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而进行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从1775年至1783年,持续8年之久,最终以英国在北美殖民统治的破产和北美殖民地的独立而告终。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次将欧洲启蒙运动的自由哲学思想大规模地付诸实践,体现了一种新的进步的政治精神和价值观念。这为美国公共图书馆运动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到1850年,成长中的美国遇到了新的困难,改革的办法之一就是使美利坚民族从口头文化过渡到书面文化,图书馆界也积极投身到这一文化运动中。美国图书馆协会和《图书馆杂志》的创始人麦维尔·杜威提出应建立更多的用税收维持的公共图书馆,并使图书馆成为“人民的大学”。公民在学校教育结束以后,可通过图书馆继续实现自我教育。1848年,美国马萨诸塞州议会通过在波士顿市建立公共图书馆法案后,各州也纷纷通过公共图书馆法。美国的公共图书馆是由各州根据立法而设置的,第一所较大规模的公共图书馆是1854年建成的波士顿公共图书馆。

美国公共图书馆的力量同时来源于与教育和工业的密切关系上。在19世纪最后20年间,美国新开垦的耕地面积超过了英、法、德三国耕地面积的总和,同时,美国利用英国等大量输出资本的机会,充分利用外资,1890年引进达35亿美元。从19世纪初起,美国积极从欧洲引进了纺织机、蒸汽机、内燃机、发电机、汽车等,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同样,印刷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图书馆的发展。美国公共图书馆发展史上一位重要人物——企业家安德鲁·卡内基,对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1880年至1919年之间,卡内基本人亲自参与选择在美国、加拿大和其他说英语的地方建造2507所公共图书馆,促进了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在图书馆学教育方面美国也走在了世界前面,1887年杜威向哥伦比亚学院申请建立了第一所图书馆管理学学校,1890年又成立了第二所学校——布莱特学院免费图书馆训练班。

在这段时间里美国图书馆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1876年是美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美国图书馆事业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这一年中发生了许多大事,如,1876年是美国建国100周年,成立了美国图书馆协会(ALA),这给美国和加拿大的图书馆员提供了一个论坛,梅尔维尔·杜威任第一秘书;图书馆专业杂志《美国图书馆杂志》出版;杜威十进分类法第一版出版;出现了对美国图书馆的第一次综合性的研究,美国教育局写了一份《美国公共图书馆:历史现状和管理》的专题报告,它是许多建设性图书馆发展和规划的基础等等。同时出现了许多图书馆领袖和专家,如朱厄特、贾斯廷·温泽和杜威等。

可见,虽然美国图书馆事业是建于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的欧洲图书馆传统之上的,但在19世纪下半叶美国成了世界图书馆活动中心,图书馆理论也已走在世界前列,甚至推动了其他国家公共图书馆的发展。

4公共图书馆运动的启示

从中美两国公共图书馆运动的不同历史背景,我们可以看出,中美两国的公共图书馆运动都是社会变革的产物,但由于各种原因当时中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美国。由此可见,独裁政权永远不会鼓励图书馆的发展,因为从传统上来说,图书馆一直赞同情报的自由交流。不论出于宗教的还是政治上的动机,审查一直是图书馆无限发展的一个障碍。美国的议会制度和公民的民族精神的形成促进了公共图书馆运动的蓬勃发展。我们相信在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里,中国的公共图书馆事业一定能得到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6.吴徐年.图书馆活动高潮与学术转型.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5

2,3,4,5.李希泌,张淑华.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82

7.拉尔夫.世界文明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8.胡适.《胡适留学日记》三

9.梁启超.新大陆游记及其他.长沙:岳麓书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