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自治是现代民法的中心

时间:2022-03-28 11:20:00

意思自治是现代民法的中心

我们知道,现代民法体系是围绕其基本原理构建的,且立法者的理念也需依赖其而贯彻到民法体系当中。因此,围绕民法基本原理的确定进行的探讨就显得很有必要。那么,不管是实行民商合一还是民商分立模式,也无论学者们是将民法划分为哪种形式,对于平等、公平、诚实信用以及意思自治,究竟哪一个基本概念能够成为贯穿现代民法体系的基本原理呢?

一、对相关概念与民法体系之关系的分析

(一)平等

平等始终是社会发展所追求的基本价值理念。在整个民法体系中,平等理念也得到了尊重与体现。就民法本身的概念而言,通说认为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我国《民法通则》第3条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此条规定即确立了民法中的平等原则。可见,民法的概念强调调整对象之间的平等性,即只有平等的民事主体才是民事法律的规范对象。为此,有观点认为民法中的各项制度处处体现平等色彩,平等应该是整个民法体系的中心。笔者认为,这种逻辑推导存在对平等的一种误解。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民法中的平等指的是民事主体法律地位的平等,强调的仅仅是其参与活动的资格上的平等,而不是泛指平均地获取利益或是分配权利义务。这里的平等仅仅涉及民事活动的起点,即只要是平等的资格主体都可以参与到民事活动中来,而与民事活动本身无关。此外,平等并不是民法的宗旨和目的,而只是实现主体自由的一种手段。因此,平等在整个民法体系中并非处于中心地位。

(二)公平

公平是现代民法所追求的重要价值之一。所谓公平,就是以利益均衡为价值判断标准以调整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2]我国《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对于整个民法体系而言,民事活动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公平交易活动。只有在民事主体之间实现公平的交易,整个民法活动才有可能得以健康发展。那么,公平是否因其这种重要作用而能够担当起统帅作用呢?有观点认为,因公平包含公正、平等,公正又涵盖公道、正义、衡平,而公道还包括诚信、善意、公序良俗、情势变更等,公平有着极高的抽象性,足以统领其他一切民法基本原则。[3]另有观点认为,社会公平正义是法律的终极价值目标,它始终贯彻于整个民法法典,是民法的核心灵魂。[4]笔者认为,上述观点有待商榷。我们知道,民法中的公平原则,是指民事活动中以利益均衡为价值判断标准,以权利和义务是否均衡来平衡民事主体双方的利益。但关键在于,公平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含义。道德上的公平,如维持现状就是公平;数学上的公平,如等式两边相同;社会学上的公平,如自我满足就是公平等等。应当明确,民法中的公平并不能涵盖公平的全部含义,且其价值只表现在交换领域,并不包含生产领域,比如所有权的原始取得、知识产权的原始取得等。而且,即使在交换领域,公平也并非完全等同,而更多是表现为由当事人自己决定,只有在当事人约定不明的情况下,法律才推定使用国家定价或市场定价。所以,公平在整个民法体系中也不具有中心的地位。

(三)诚实信用

现今,诚实信用的基本价值已得到广泛认同,并发展成为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所谓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时,应诚实守信,以善意的方式履行其义务,不得滥用权利及规避法律或合同规定的义务。[5]因此,诚实信用要求民事主体须按照市场的互惠性进行民事活动,充分体现民事行为的利益平衡性。为此,有学者在论述民法的基本原则时,将诚信原则极力拔高,并赋予其平衡、公平、正义的内涵,认为诚信原则是大陆法系民法中的唯一基本原则。[6]笔者认为,诚信原则固然涉及做人的品行和社会的秩序而彰显其重要价值,但仍然不能够据此将其认定为民法体系中心。因为,诚实守信在生产领域是无须强调的问题,自然的力量自然培育人们良好的诚信品行。如农民为进行市场交易而培育农作物,而农作物的培育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这就是自然力量的驱使而非人为所能控制的。然而,在交换领域中,人们的这种良好品行在利益面前受到挑战。例如,现货交易中的诚实与欺诈,期货交易中的拒绝履行、不适当履行等。因此,人们在市场交易中追求诚信,呼吁诚信。可见,诚实守信也仅是民法体系中的局部性问题,而非全局性的,故难也以成为民法体系中的中心。

(四)意思自治

一般认为,民法体系属于私法范畴,其强调的是“自由主义”与“私法自治”,即允许民事活动的当事人充分的意思自治。但必须明确,民法中的意思自治不能当同于契约自由,否则意思自治的价值就无法在民法体系中得以充分体现。所谓意思自治,又可称为私法自治,是指在私法领域中,人们能有依据自身的意愿,决定自己的行为和事务。[7]正如有学者所言,意思自治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民事主体仅依自己的意志管理自己的事务,自主选择、自主参与、自主行为、自主负责。[8]因此,契约自由仅是意思自治在契约领域的应用与体现。另外,意思自治的内涵要求保障当事人从事民事活动时的意思自由,其侧重点在于排斥国家权力对民事法律关系的任意干预。那么,应当认为这种排斥任意干预的意思自由不仅仅限于交换领域,也必然涵盖到生产领域。可见,意思自治涉及民法体系中生产与交换两大领域,因而其有可能更好地深入到整个民法体系之中,相比上述的其他几概念而言,意思自治更适合成为民法体系的中心。

二、意思自治在整个民法体系具有中心地位

我们知道,传统民法是通过现实物质利益驱动的方法,激发主体参与民事活动的积极性,以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通过上述的分析可知,只有意思自治才有可能将这种理念贯彻到整个民法体系之中。

(一)意思自治在人们处理民事活动中仍占据主导作用

正如有学者所言,意思自治的真谛是自由的价值观,在民法领域里具体表现为民事主体的结社自由、债权法的合同自由、物权法的所有权自由、亲属法的婚姻自由和家庭自治以及继承法中的遗嘱自由。[9]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在各类合同还是在婚姻、遗嘱、继承、收养等领域之中,具体的法律行为规范大都属于任意性规范,都允许当事人在遵循法律的前提下通过意思自治决定自己的事务,且这些任意性规范只有在当事人没有约定的情况下才可适用。又比如,在合同领域里,当事人完全可以充分自主地决定合同的类型、内容及其履行方式等。另外,即使在婚姻、收养以及遗嘱等领域,法律相对地做了较多强制性规定,如近亲结婚的禁止、遗嘱须采取法定形式等,但这些限制并没有妨碍当事人的婚姻和遗嘱自由,当事人仍然可以依自己的意愿决定相关事务。

(二)意思自治贯彻于各个民法制度之中

民法体系涵盖的诸多民法制度同样渗透意思自治之理念。例如,民法总论中的行为能力制度,这是意思自治要得到具体实施前提。易言之,只有具有了意思能力,才能够谈得上意思自治。又比如,法律行为是民法总论中法律事实制度的重要内容,德国民法典创设法律行为这一概念,其基本要素就是意思表示,而民事活动主体要能够设定、变更、消灭权利与义务,管理自己的事务,就需要通过意思表示实现这一变化。因此,我们应该明确,意思自治是法律行为的核心。这种制度设计之原因就在于意思自治本身的效力得到了法律的承认,而法律行为同样涵盖生产和交换两个领域,民法由此得以更加体系化。我们知道,法律行为被分为单方行为和双方行为,那么,意思自治又是如何依据这种分类而体现于民法的各项制度之中的?就单方行为而言,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单方法律行为必须满足涉及到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这一要件。那么,单方法律行为是否必须涉及第三人才能成立呢?这就需要从法律事实的内涵来进行分析。所谓法律事实,即某一事实与法律后果相联系的事实。依是否基于人的意志,法律事实被分为法律行为。法律行为又依是单方意思还是双方意思,分为单方法律行为与双方法律行为。主流观点的前提是认为所有的法律行为都需要有相对人,即意思表示要向相对人做出,才构成法律行为。之后,又依据其表示的意思是否需相对方同意,才分成为双方法律行为与单方法律行为。那么,按照这一认识模式,则所有权、知识产权原始取得的行为即被排斥在外,这种做法显然是不恰当的。其缺陷在于忽视了意思可以明示的方式发出,也可以默示的方式表示,而并非是必须要有相对人才能做出意思表示。否则,诸多客观生活事实将会被忽视,如农民的生产劳动、作家的写作活动、技术人员的科学发明创作活动等。这些事实都是以一种以客观行为推定的方式表示出来,都是能够使行为人获得特定的利益,而这种获益根本无需相对人的存在或是同意。因此,按照上述分析,无论是农民的劳作、作家的写作还是科技人员的发明活动,其中渗透的都是意思自治这一基本理念。生产劳动因意思自治而带来物质的丰富,科学创造因意思自治而得以迅猛发展,文学创作因意思自治而不断涌出新作品。就双方法律行为而言,意思自治最主要的表现就体现在合同自由领域。其基本内容包括缔约自由、选择当事人的自由、决定合同内容与形式的自由,决定违约解决方式的自由等。另外,双方法律行为的发展也表明了意思自治的范围在进一步扩大,如无效行为范围的缩小,撤消行为范围的扩大等。

(三)意思自治的特有功能无法替代

现今,虽然诸多学者提出了对意思自治的限制的观点。然而,这并不能够妨碍意思自治成为整个民法体系的中心,意思自治仍有其无可取代的地位与功能。其一,意思自治体现的是人的本性要求。意思自治是指人能够依据自己的意愿决定自身的事务。人们因参与民事活动而彼此发生联系,只有实现个人充分的意思自治,人们才有可能发展出完整的人格,民事活动才能得以顺利进行。其二,民法之所以具有生命,其根本原因在于意思自治的存在。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如是没有了主体的意思自治,则无法实现主体间的平等人格,更不会实现法律上的资格平等,那么民法也就失去存在的法理基础与现实意义。其三,对于诚信、公序良俗、禁止权利滥用等原则的出现与发展,有学者认为这是对意思自治限制扩大化的体现。笔者认为其实不然,这些原则的发展并非是对意思自治的一种限制或否定,而只不过是这几种价值为达成相互的制衡而共同支撑庞大民法体系的一种手段而已,意思自治仍然是整个民法体系的基本思想。结语意思自治跨域了民法体系的生产领域与交换领域,相比平等、公平、诚实信用以及社会公共利益等其他基本概念,其更容易在民法的内部构造上将民法的各个部分有机串联起来,并渗透至民法体系的各项制度,使得民法的特有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因此,意思自治对其他民法概念起到统领性的作用,是现代民法体系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