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经济法是二次分配的法

时间:2022-02-25 08:36:00

略谈经济法是二次分配的法

一、引言

经济法实质上是市场经济之法,市场经济是经济法的立足点。市场经济的重要部分即是社会财富和利益的分配问题,所以经济法必然要在社会财富和利益的分配问题上做出自己的贡献。分配是一种利益或者财富在不同主体之间的转移。我们可以把分配划分为平等主体之间的分配和不平等主体之间的分配。经济法在这两种分配关系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相对民商法侧重对经济生活的维护,经济法则是对经济生活的第二次分配,是权利义务的再次分配。

二、经济法价值功能的法理分析

(一)经济法的价值

法的价值在于实现由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所决定的正义、自由和秩序的要求。经济法的价值是指通过其规范和调整所追求的基本目标。经济法的价值表现为实质正义、社会效益、经济自由和社会秩序的和谐。它自诞生起就将自己定位于社会法,经济法的宗旨即是追求社会整体利益。如果从系统工程的方法看,传统民法以个体权利的保护为宗旨,行政法以其对公权力的规制为宗旨,经济法从产生之日,就肩负着从社会本位出发,追求社会整体利益的重任。其本质是强调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的角度,对整个经济生活的介入,以消除自由放任和极端个体权利本位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所造成的消极影响,解决个体私利性和社会公益性的矛盾,促进经济和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发展。经济法的社会本位就决定了其在对经济关系的调整中要立足于社会整体,以保护社会利益为己任,在任何情况下都以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为重。

经济法的相关主体是抽象国家与整个社会。经济法对抽象国家的价值是经济法能够体现抽象国家管理经济的权力,使抽象国家的经济管理权力转化为具体国家的经济管理职权,从而实现抽象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经济法对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现在:它作为一种国家经济协调关系体系的稳定器能够使国民经济运行协调有序[1]。因而,可以说,经济法是有助于国家与整个社会的法治的,有助于国家经济与整个社会的和谐互动从而有助于国家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的。经济法的价值决定了经济法要以高于民商法的姿态来调整经济生活,追求实质正义,经济法的价值集中体现了其社会本位的理念,通过对社会经济关系的二次调整,实现对社会财富和利益的二次分配。

(二)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

法的根本目的在于正义的实现,以追求并实现正义作为其天职。经济法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追求和促进社会正义。经济法为了纠正社会不公而采取的种种积极措施或手段,如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共同富裕;抑制收入分配不平等,反对平均主义,实现分配正义;抑制个人、阶层、地区与社会发展不平衡,推进社会协调发展。经济法追求的不是形式正义,而是实质正义。

公平原则是民法的最高原则,它体现了民法的性质和特征,也反映了民法追求的目的。民法的各项基本原则和制度,均由市场经济或商品关系内在的平等和自由竞争所决定。任何主体参与民事法律关系,民法均确认其平等、平权的地位,不承认身份和权力的特权。

民法是以个人为本位的法,它假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都是“经济人”或“理性人”,并由此而得出三个基本判断:平等性———认为一切民事主体都是平等的;互换性———主体的身份会在出卖者和购买者之间频繁互换;最佳性———每个人都是自己利益的最佳判断者。

这就决定了民法的公平是一种个体的公平、形式的公平和条件的公平,即强调任何人都在同一起跑线上,是起点的公平和机会的公平。

所以,民法是个人本位的法和个人利益的维护法,其所追求的是形式正义。商法是民法的特别法,它起源于中世纪商人之间的习惯法,它的最高价值目标是效益的最大化。当效益与公平、个人利益、社会利益之间可能发生冲突时,商法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牺牲公平,侧重尊重个人的意思自治和保护个人利益,而不站在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2]。所以,民商法是主体平等法,但是这种平等是形式平等,抽象平等,无视市场主体之间的千差万别,把他们置于同一起点上和同一规则下的契约自由和自由竞争,结果生产集中,导致垄断。民商法追求的形式正义导致了对普遍性法律调整的依赖,立法者孜孜以求得以体现形式正义的规则及其实施标准,这种思维方式发展到了极致,使得其在法律思维中忽略了社会运动和现实生活各种情况的具体性和复杂性。形式正义引起了社会的实质不公,这就必然导致新的正义观及相应法律规范的出现。

经济法的实质正义观在于实现社会范围内的实质性、社会性的正义和公平。它的基本价值取向是社会利益至上,追求实质的公平和结果的公平。首先在对公平的追求上,经济法追求的是一种实质的公平,是对民法形式公平的一种补充和修正,也是对形式公平的一种扬弃。它注重强调个体间的差异性,通过法律规范和制度安排,保护弱势一方。同时,经济法不同于民商法强调社会财富的初次分配的公平,经济法更加注重社会财富的二次分配。

民商法的公平原则包括平等的环境、意思自治、同一条起跑线、适用同一法律、权利义务大致相同、结果相对公正等。它强调的是一种形式公平、起点公平、个人公平。经济法之公平原则包括信息公平、分配公平、发展公平、地区公平、产业公平等。它强调的是一种实质的公平、结果的公平、整体的公平。对正义观的不同追求决定了经济法要对社会关系进行第二次的调整,通过第二次的调整实现社会财富的二次分配,以实现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实质公平和正义。

(三)从二次调整到二次分配

经济法和民商法都是用来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但是经济法的调整方式不同于传统民商法的调整方式,而是一种在民商法调整基础上的二次调整。关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问题,经济法学界存在众多的学说,本文的重点不在于探讨各种学说的优劣,而是从比较的角度论述经济法是对社会经济关系的第二次调整。

经济法是对经济关系的二次调整是指经济法是对已经由传统的民商法和其他法律调整而形成的经济关系由国家作出的再次调整,这种调整相对于民商法和其他法律的一次调整而言是二次调整。经济法对合同关系的调整即是在民商法与行政法调整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二次调整与矫正。经济法的调整是从其社会本位出发,以维护整个市场的秩序为目标。经济法的调整方式与其它部门法相比,具有很明显的社会本位特色,其始终是在追求社会经济关系的实质公平和正义。

实质正义需要法律调整手段的多样化,经济法在这里更表现了其为了纠正社会不公而采取的种种积极措施或手段。“在经济法中,从有关经济管理、经济活动到维护公平竞争的规范和制度,无不要求主体的行为极符合法律规范本身的规定,而且其行为结果也不违背该规范的内在精神和合理预期,合乎实质正义之价值。”[3]

可以说,经济法是在民法过去完全自治的领域内增加了国家或政府的管理和调节,更加追求结果的公平和实质的正义。经济法对于有害于社会整体利益的意思自治进行了限制,经济法产生于民法的基础之上,对个体权利做出了限制,是对社会经济关系的二次调整。

通过对社会经济关系的二次调整,经济法实现了对社会财富和利益的二次分配。这次分配更加符合实质正义的要求,是结果公平的体现。经济法的二次分配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对分配关系的干预,这种干预表现在对平等主体之间分配关系的干预和对不平等主体之间分配关系的干预。民法对平等主体间分配关系的调整有可能对微观层面上的分配不公正和宏观层面上的分配不合理无能为力。这时就需要经济法进行干预,通过第二次分配解决上述问题[4]。另外,经济法通过对价格和工资的控制来实现对部分平等主体间经济关系的二次分配,主要表现在:通过最低工资控制等方式保障公平;通过工会参与或建立集体合同制度等改善弱者行使权利的环境或直接保障弱者的权利等方式,使作为弱者的劳动者能够与用工单位充分地就报酬之事进行讨价还价,使工资的决定不再成为用人单位单方面的行为,从而实现平等主体间分配的公平;通过对平等主体间分配的控制以抑制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法是一种对社会利益进行分配的机制,经济法的价值功能要求经济法要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从社会整体的利益出发,对社会利益进行分配。这种分配克服了其它部门法对社会利益第一次分配的缺陷和不足,这是第二次分配,也是追求实质公平的分配。

三、结语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富的分配变得异常重要。从法的精神角度出发,经济法是限制经济自由之法;经济法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之法;经济法是政府干预经济之法;经济法又是限制政府干预经济之法。经济法的精神指导了经济法的价值和功能,通过对经济法的价值和功能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经济法的定位应该是二次分配的法。

经济法是经济之法,也是经世济用之法。有人曾指出:18世纪是宪法的世纪,19世纪是私法的世纪,20世纪以后是经济法的世纪。在经济法对社会财富和利益的二次分配使得社会更加公平、和谐的今天,经济法作为二次分配的法的重要性也愈发凸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