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新闻报道策略分析

时间:2022-08-09 08:31:34

法制新闻报道策略分析

摘要:法制新闻报道是关乎“依法治国”与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新闻媒体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加大法制新闻的报道与宣传的力度,满足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然而,目前法制新闻报道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有些新闻报道失真,误导社会公众。因此当务之急,新闻媒体应努力研究对策,解决问题,使法制新闻报道更具权威性,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发挥出积极作用。

关键词:法制新闻;报道;策略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猛,人民的法治观念和意识日益增强,但是在多媒体日益发达,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的条件下,增强法制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就显得尤其的重要。为此,新闻媒体应在合法、公正、真实、严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增强法制新闻报道,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依法治国、依法维权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提升人民的法律意识,增强人民的法治观念,助推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法制新闻报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管子•法禁》:法制不议,则民不相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进行的不断推进,法制新闻报道在为社会大众普及法律知识、提供法律服务等方面虽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但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其工作的开展,也降低法制新闻报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一)新闻记者专业知识欠缺,整体素质偏低。南怀瑾先生曾说过:“新闻记者是杂家,知识要渊博,天文地理、诸子百家、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管理科学等等,无所不知不晓。”由此可见,当今的新闻记者应加强终身学习,在使自己博学的同时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知识。法制新闻报道最重要的作用是向社会大众宣传法律知识,普及法律,引导大众遵纪守法。现如今,社会环境更加复杂,社会大众极易受到一些错误信息的误导,这对法制新闻报道的记者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目前有些新闻记者缺乏相应的法律专业知识,有的甚至不懂得基本的司法程序、不懂区分“违法”和“犯罪”、“刑事拘留”和“行政拘留”、“有罪推定”和“无罪推定”等,对于新闻事件只能进行一知半解的报道,如此很容易引起舆论的混淆,也会引发不必要的混乱局面。(二)新闻报道泛滥,造成负面影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步伐的加快,法制新闻报道也紧跟形势的发展,加大宣法普法的力度,致力于引导人民群众遵纪守法、依法维权等,在推动我国和民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有些新闻媒介对司法案例进行泛滥报道,特别是一些刑事案例上,以至于社会大众时不时的就会看到这样的新闻报道,时间久了,很容易给受众造成一种错觉,就会产生不安的心理,总感觉世风日下,社会环境很不安全,因而不愿走出家门,不愿意与他人交往,这就给本来安定、和谐的社会造成不利的负面影响。(三)服务功能不强,有待改进。立足于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中,我国的社会法制化程度越来越高,人民群众对法制信息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因此,法制新闻报道应完善与增强自身的服务功能以满足广大公众的需求。然而,目前有些法制新闻报道的内容不但不够深入,反而呈现出炒作、媚俗的趋向。在这种情况下,法制新闻不但不能充分发挥出其普及法律知识的作用,反而会把受众引向平庸、肤浅甚至低俗,这对于受众来说,特别是青少年是一种误导,不利于社会法制化进程的推进。

三、法制新闻报道优化的策略

倡导依法治国、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律意识是法制新闻报道工作的核心内容,其作为专业性很强的新闻报道,不同于其他新闻报道,因而,法制新闻报道的工作人员应尊重法律,恪守职业操守,提高新闻报道水平和服务水平,促进我国的法制建设与民主建设。(一)题材贴近群众,服务百姓。中央政法委书记郭声琨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以服务大局、服务人民的新作为建功新时代。法制新闻报道的服务对象就是广大群众。因此,新闻报道应尽量选择百姓生活相关的题材,如农民工工资拖欠、交通事故、老人抚养、家庭暴力、网络诈骗、名誉侵权等等。我们可以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对案件进行深入的描述,剖析其中的违法行为,并由此进行相关法律知识的宣传,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如礼让斑马线,这本是最为基本的行车常识,是一名合格司机必须具备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抢行斑马线屡见不鲜,走私时有发生,令人扼腕痛心。2016年10月7日下午,福州华林路一辆小车在斑马线前撞倒一辆电动车,导致电动车上母女受伤,该事故引发了广大市民的关注。这只是斑马线乱象的一个缩影,我们在报道这类案件时可邀请交警进行讲评,告诉人们这是一种违法行为及其所带来的危害,从而引起人们的重视,增强人们的安全意识,遵规守纪,文明交通,也能提高法制新闻报道的吸引力。(二)彰显人文关怀,做好新闻报道。我们要做好法制新闻报道,就不能单纯地对事件本身进行报道,还应从帮助他人、关怀他人、尊重他人的角度出发,对新闻事件深入采访,探究其成因,从而达到宣法和普法的目的。比如,2016年8月22日下午,福州宝龙城市广场AGOGOKTV内发生了一起恶性的未成年人砍人事件,两名初中生分别被砍掉拇指,场面暴力血腥。本应是读书的大好年华,却做出如此恶劣行为,既让人痛心,更值得人们深思。对此,我们应该对犯罪嫌疑人的家人、亲戚、朋友等进行走访调查,深入了解犯罪嫌疑人的生活背景,才能准确还原事件发生的原由,这也是人们更想知道的。通过对事件来龙去脉的深度报道,才能更好地发挥舆论的作用,才能让民众全面了解事件的真相,才能提升法制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让民众树立法治意识,引导孩子们一起学法、普法,进而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奠定良好基础。(三)杜绝虚假新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目前,有些法制新闻记者为博得广大民众的“眼球”,不惜对新闻内容进行炒作,甚至对新闻进行造假,这将会导致民众对新闻内容误读曲解,引发不必要的麻烦,也会对法制新闻报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坚决杜绝媚俗、低俗、虚假报道,坚决正确的舆论导向,从本质上入手,从根源上抓起,做大做好法制新闻报道。我们在法制新闻报道的工作过程中,应尽量减少负面新闻报道的总量,而且对新闻的报道不炒作、不猎奇、不渲染,尤其是对一些重大暴力事件的报道,如凶杀案件,我们既不应进行“媒体审判”,也不能对案件的作案过程和手段进行详实的描述,不能曝光办案人员的侦破过程和手段,以避免新闻报道成为不法人员的教科书。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有利于和谐、民主社会的建设。(四)加强专业学习,提高服务水平。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关乎法制新闻的报道质量与服务功能。因此,我们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努力学习和掌握丰富的新闻知识,还应积极学习法律知识,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深入学习、了解对各行各业的知识内容,并明确自己的政治责任使命。这样才能与时俱进,更好地发挥法制新闻报道的作用,提高服务水平,满足民众的需求。我们的法制新闻报道的根本目的是向广大民众宣传法律,普及法律知识,弘扬社会正气,这就要求我们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这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养。在新闻报道工作中,我们应在法律法规解读、法理探讨等方面下足功夫,要以法律知识为依据,坚持实事求是,对事件进行准确描述,还原事件真相,并由此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从而增强法律知识的宣传与教育作用,实现引导民众从法治、自治走向德治,共建美好、和谐社会的目标。

四、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人们对法律知识的渴望日益迫切,而法制新闻报道不仅能够起到很好的法律宣传和普及作用,引导社会大众学习法律,懂得运用法律,从而自觉遵纪守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推动社会由法治走向自治,再由自治走向德治,共同营造民主和谐的社会氛围。因此,我们应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学习专业知识与法律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更好地服务民众。

参考文献:

[1]汤颖.电视法制新闻节目特点与其采访技巧探讨[J].传播力研究,2017,04.

[2]冯建平.地方性法制新闻报道社会治理功能及对策[J].中国报业,2017,17.

[3]刘若松.浅谈法制新闻报道的新特点与存在的问题[J].新闻研究导刊,2016,07.

[4]覃璇.如何解决法制新闻传播中的道德问题[J].新闻研究导刊,2016,07.

作者:肖流坤 单位:肖流坤福州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