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研究

时间:2022-01-10 09:48:0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研究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内在联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党的十八大报告用高度凝练的三个倡导二十四个字,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作出了概括,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深刻理解其内涵,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统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也为我们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基础”课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前提。(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内在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的“基础”课,在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育人根本任务方面起着主阵地和主干渠道作用。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基础”课,在根本任务和价值目标上是一致的,二者有着内在的统一性。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2]“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3]这为以“基础”课为重要渠道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依据。在“基础”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处于统领和“主线”的地位。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基础”课的必要性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面临的国内和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文化生活内容的不断丰富,我国公民的社会意识形态呈现出自主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主流价值观受到一定影响。另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价值输出”对我国公民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渗透其内容及方法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以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为主要内容的主流价值观受到了很大冲击。因此,如何在众多价值观中正本清源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变得十分必要和迫切。2014年5月4日,在同北京大学师生的座谈会上曾非常深刻地阐明了核心价值观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意义所在。“基础”课是对当代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基础”课教学的全过程,从其必要性来看,可以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需要“基础”课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道德观、价值观、法治观等多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如果各个教学内容之间只是简单的分散的各自为战、因教而教的话,是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因此,从课程体系的整体性来看,非常有必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把整个课程贯穿起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教师应该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来把握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这门课程的影响,切实提高教学效果。(二)大学生成长成才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大学生是乐于追求且易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群体,他们的思维认知水平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但是因为缺乏理性思维和社会经验不足等原因,还没有达到可以在众多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观念中及时准确地辨识正确价值观的水平,因此造成很多思想上的问题和困扰。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一的“基础”课,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契合了大学生成长成才中思想政治价值观指导性的需要,在帮助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处理各种人生问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因此,需要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统领地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基础”课教学相结合,并贯穿于其全过程。(三)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的需要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后备军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的价值观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因此,大学生必须确立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相契合的价值观。“基础”课作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其中,充分发挥引领和塑造作用,从而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增加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现路径

(一)以培育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系统落实教学要求在“基础”课教学中,首先,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概念,教师要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其基本内涵和具体内容,客观全面认识其重要意义,从课程的整体架构上认清其“主线”地位。其次,根据各个章节的具体教学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切入点,落实相应教学要求。如在绪论部分,重视开学第一课对大学生思想价值观的重要影响,分析当前时展趋势,帮助大学生认清当前的“时”与“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思想,积极适应新环境并顺利开始大学新生活。在第一章“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和“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部分,把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结合,帮助学生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统一的,其中个人理想与“三个倡导”中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相契合的。大学生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奋发有为,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绽放青春光彩。在第二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部分,把个人的爱国情感和爱国行动与“三个倡导”中的国家价值目标相结合,引导大学生做新时期忠诚的爱国者。在该章,还要与“三个倡导”中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目标相结合,帮助学生明确爱国是作为个人最基本的责任和义务。在第四章第二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把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与“三个倡导”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追求相结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并27实现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在第三节“继承与发扬中国革命道德”中,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大力弘扬中国革命道德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价值和现实意义;在第四节“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为学生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整体理念上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目标是相一致的。在第五章的各个节、目中都能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追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在第六章社会主义法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设部分,第七章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法治思维、法律权威部分,第八章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内容都可以根据具体内容的关联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当中,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法律知识、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法律问题、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做一个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合格公民。在教学当中,除了完成教材中相关教学要求之外,还要把党和政府的各项会议精神、系列讲话精神的相关内容与课程相融合,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讲义、进课堂、进头脑,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二)充分利用当地特色文化,结合教学内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础”课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特色文化,激发大学生对中华文化、当地文化的自信意识和行为,培养大学生的使命感,激励大学生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出积极努力。以山西省为例,可以充分挖掘山西省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红色文化等,并与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提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精神文化内核。如“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神话故事中蕴含的不畏艰难、自强不息、大公无私的精神。中国古代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辩证思维。山西古代历史上诸多文臣武将如狄仁杰、于成龙、陈廷敬、“杨家将”等清正廉洁、励精图治、精忠报国的典范精神。晋商诚信为本,汇通天下的理念。山西近代革命先驱、革命先烈,信仰坚定、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操。新中国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山西人民弘扬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右玉精神,敢闯敢干、攻坚克难、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三)利用实践活动,深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础”课与其他课程相比,不仅有很强的思想性,同时还有较强的实践性。这就要求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还要重视实践教学,采取多种实践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首先,教师要在厘清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的前提下,积极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用案例教学法,引用感人事迹以及先进个人典型事例,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学会担当。如通过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引导学生对当下一些社会问题展开讨论,客观理性地深入分析,并能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如在法律教学部分,通过对最高人民法院在2016年10月19日召开的新闻会,通报人民法院依法保护“狼牙山五壮士”以及等英雄人物名誉权等人格权益典型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到人民英雄的名誉和形象不容贬损,他们的精神价值不得削弱,要学会用法治手段、法治思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课堂辩论、演讲活动,播放相关的视频学习资料等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开展校内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各种校园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青年志愿者活动以及校园义务劳动和公益劳动等。让学生通过这些校园实践活动来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除此之外,还要积极拓展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根据相关章节的教学内容,开展鲜活生动的现场实践教学活动,如充分利用山西省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带领学生参观山西武乡八路军文化园,让学生感悟战争年代青年战士为革命理想燃烧青春的豪迈,为“大家”牺牲“小家”的高尚情操,教育大学生在奋斗中挥洒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事业中实现个人价值。充分利用工业基地的优势,带领学生参观山西大型国有企业太钢集团,让学生感受科技的魅力,了解太钢的企业文化及企业在改革创新转型发展中的举措,培育大学生的改革创新精神,为建设山西和祖国美好明天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四)加强教学手段的信息化,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当前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思政课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应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技术及手段,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积极探索未来课堂与混合式教学的实践和发展,借助慕课、微课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现入脑、入心,提高学生的认同感和获得感,从根本上促进“基础”课的教学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6-02-01)[2017-06-02].http:∥www.qs-theory.cn/zhuanqu/bkjx/2016-02/01/c_1117955640.html.

[2]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工作[N].人民日报,2014-12-30(1).

[3]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EB/OL].(2015-07-30)[2017-06-02].http:∥www.moe.edu.cn/srcsite/A13/moe_772/201508/t20150811_199379.html.

作者:段红艳 单位:山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