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本科教育教学创新研究

时间:2022-02-24 08:53:00

法学本科教育教学创新研究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在法学本科教育上,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进一步反思我国法学教学改革是一个紧迫的问题。在法学教学上,“以人为本”就是要推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人才观,另外还包括促进学生就业的实际观。本文首先反思目前我国法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误区,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我国法学本科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法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具体路径。

一、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审视与思考

中国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归结起来,法学教育的目标大概可以分为:“素质教育说”和“职业教育说”两种,前者强调教育的普遍性,法学教育并不只培养法律职业人才;后一种强调的是法学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应该具有专业性和应用性[1]285,也就是通识型教育与职业型教育之争。在实践中,几乎所有法学院都采用的是第一种学说,即法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法学研究人员、法学教授和法学博士等,没有哪个法学院愿意承认自己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法律实务人才。他们认为,承认自己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法律实务人才会降低自己的声誉和形象。但是需要反思的是,法学教育遵循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经过40多年的发展,目前的状况却不容乐观。人所共知的是法学本科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在所有专业中处于倒数之列,这与我们培养目标理念的偏差有绝对的关系。因为目前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只具备理论知识,缺乏实务操作能力,只具备法律概念原理等粗浅知识,欠缺创新性人格和思考批判精神。这就应该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的培养目标定位。笔者认为,法学教育在本科层次上,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改变旧的观念,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职业型教育更为现实,也更为科学。原因如下:

第一,从学科性质上来讲,法学是一个实践性、职业性很强的学科,应该是应用科学,而不是理论科学。学习法律的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进入法学教学和研究领域,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应该是从事法律实务工作。因为毕竟一个国家需要从事理论工作的人是少数,社会需要的是大量从事实务工作的人才。法科学生就业最对口的单位应该是公、检、法等司法机关和律师事务所,其职业性特点显而易见。如今高等学府要求必须具有博士学位才有资格担任教师,从另一个侧面可以看出培养法学研究人员是法学本科教育所远远不能胜任的。

第二,从法学培养模式的国际经验来看,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职业型教育更为合理。国际法学培养模式都特别注重法律职业化教育。例如,英国,法学学生本科学位时间为三年,毕业后如想从事法律职业,必须再继续读一年法律职业培训课程,然后再进行一到两年的专业实习[1]286。美国模式更有特点,美国的法学教育要求学生在进法学院之前必须有一个非法律的第一学位,把法律教育放在大学本科后进行。在这种体制下,学生进法学院学习的目的并非为了拿高学位,而是为了从事法律职业[2]。

第三,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职业型教育,有利于改革传统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就业。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教师采取“填鸭式”或曰“满堂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法学理论、法律条文的解说。而采用职业型教育的定位后,教师就应在教学内容上注重紧密联系实际,注重实际案例的教学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包括辩论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因为职业化定位强调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习为就业服务。

第四,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职业型教育,也符合大学本科生的身心特点。刚上大学学习法学的本科生都比较困惑,他们对于法学的学习往往不能深入理解,特别是法理学这门法学基础入门理论课,都普遍反映学不进去。虽然在其后的学习中逐步理解了,但效果仍然不太好。原因是由于学生的年龄偏小,没有社会经验和社会知识,而法学是一门和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紧密相连的学科,学生学习有困难,难以深入理解是正常的。所以,适当减少基础理论的讲授,将讲授的重点放在职业技能的培养上可能效果更好一点。前述美国将法学教育放在已经本科毕业的学生身上就是明证。

正如孙笑侠教授所言:在恢复法科教育30周年的今天,我们如果还不强调法科教育的职业型特征,将会贻误法科学生,也会危及到法治建设。法学作为职业知识体系,那么法科教育则应当主要作为职业型教育,而不是主要作为通识型的教育[3]。

二、法学本科教育教学的问题分析

法学本科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及教学内容范围小等方面。

第一,教学理念上,只注重学生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由于受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影响,法学教育以传授法学理论、法律条文等为主,教师在课堂上着重对抽象法律关系的研讨,从学理上去解说法律现象,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方面确实很有作用,可为将来从事抽象的理论工作奠定基础。但其带来的弊端也是有目共睹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出现“教学相长”的喜人局面,而是一种机械的、单向的由教师向学生的灌输,缺少互动性。学生的质疑和批判精神、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均得不到发展,评价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尺度是考试成绩,而不包括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二,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方法和手段是实现目的的途径。由于受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影响,许多教师认为高校是培养研究型人才,所以只注重传授式教授方法,而不注重采取新的教学方法,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即使采用一些改进式的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教学法,也主要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要模式,学生仍然是被动的接受者[4]。对于实践性强的模拟开庭,也只选择一些简单的案例,匆匆走个过场了事,起不到实际效果。法学教学多媒体的利用率也比较低,客观上是由于有的学校多媒体资源有限,更主要的是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效果的认识不深,也欠缺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技术和能力。

第三,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面窄。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自主权在任课教师。教师选定一本教材,就围绕该教材进行教学,考试一般也不超出教材的内容。至于教师对教材讲授的重点、难点的处理也因人而异,缺乏有效的考评和标准。这样的后果就是教师很少再参考别的教材内容,而且将教材上的观点当作真理传授给学生。事实上,许多法学的基本理论和结构体系等都存在争议,所以讲授仅仅以一本教材的观点为定论,学生全盘接受,教师也不引导学生去思考。学生的学科视野大大受到限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削弱。

三、在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基础上实现法学本科教育教学的改革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核心问题,上文分析述及,我国法学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培养职业型法律人才。在此定位基础上,对目前法学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具体路径如下:

第一,法学教学理念应当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而非仅仅是理论素养。我们历来以传授系统和科学的知识为目的,很少考虑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社会的实际需求。这种课程设置忘记并抛弃了法学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即培养学生的实践和操作能力。法学教育的这两种目的,历来被中外法学教育所公认[1]283。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法学教育中外所一致认可的实践性,可以引申为职业性色彩,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才能够在法学教学改革中以此精神为指导,务实性地搞好这项工作。

第二,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改进案例教学法。教师要选择适合学生接受能力的典型性、疑难性案例,在讲授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一步一步接近结果,中间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教师要对某些观点进行分析,开阔学生的视野。其次,扩大多媒体教学的范围,提高多媒体课件的质量。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优势是非常巨大的,它通过图形、视频、音频等将以往形式单一、直接展开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形象,使学生在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并用和轻松愉快的心理情感状态中,自然地实现了感官与想象力的相互结合,于是自觉地进入了积极思维状态,在共同参与学习的多维动态过程中,由被动的接受型变为主动的需要型[5]。法学知识信息量大,涉及的法条内容多,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加信息量,插入声音图象等进行讲解,还可提高趣味性和吸引力,特别是讲授一些复杂的案例便可以解除教师板书的困惑,提高教学效果。另外学校要对教师的多媒体制作课件的技术进行培训,提高课件质量,才能达到好的效果。最后,采用诊所式法律教育的教学方法。诊所式法律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法学院兴起的法律实践性课程,这种模式是仿效医学院利用诊所实习培养医生的形式,设立某种形式和内容的诊所,使学生接触真实的当事人和处理真实案件。学生在诊所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运用法律,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的实际能力,促使学生对法律的深入理解,缩小学院知识教育与职业技能的距离,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观念[6]。目前我国已经有许多院校开设了法律诊所课程,这对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是非常有效的。我们要继续扩大设立法律诊所的院校范围,政府应提供财政支持,广泛采取这个公认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实务型法律人才。

第三,扩张教学内容。改变教师以一本教材讲授、以一本教材考试的状况,规定教材只是主要参考用书,除教材外,要为学生指定本课程的其他参考用书。教学上,教师不仅要讲授教材的内容,而且要穿插不同学者的不同观点,多关注前沿理论和实务的热点问题,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学校或院系要对教师使用教材的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发现有问题的要及时纠正。另外,对教师的课堂讲授情况要进行听课考察,也可对学生进行调查教师的讲授情况,确实推动教学内容过窄的局面。

法学教学改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涉及到我们要培养什么样人才的问题,也涉及到如何培养的问题,对传统教学理念、方法、内容的改革是大家的共识。相信只要大家继续努力探讨,法学教育改革必然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