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保护法律制度探讨

时间:2022-09-18 11:12:01

动物保护法律制度探讨

摘要:动物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生态价值。人类长期以来只是重视生物的生态价值,而忽略了其他价值,所以在利益的驱使下,人类只注重对生物的利用价值,而导致生物数量锐减,致使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的破坏。此时,动物权利理论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动物权利从最初的哲学和伦理学概念,延伸到了法学领域,包括动物是否拥有权利、动物拥有怎样的权利、动物权利的实现方式等等内容。尽管动物权利和人的权利有相似之处,但是实质内涵还是大有不同,加之动物权利理论发展滞后,所以,就动物权利的法律保护还是很值得进行深入研究的。

关键词:动物权利;动物福利;动物保护;法律制度

动物疾病的普遍存在、动物种类的大量锐减和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动物权利和动物福利作为新生概念开始得到发展和填充,对于构建相应的法律制度也是迫在眉睫。此时,如何通过人类制定的法律来保护动物的权利和保障动物的福利是重要问题,既可增近人与动物的关系,又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动物权利

动物权利理论起源西方,经历了从人类对动物无义务到人类对动物有间接义务再到人类对动物有直接义务(即动物享有权利)三个阶段。亨利萨尔特在《动物权利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一书中最早提及动物权利,他认为:动物因为自身独特的个性而享有道德权利和生命自由。毫无疑问,动物权利理论为动物解放运动奠定了基础,人类开始将动物纳入法律来保护,动物正为了法律的主体,相比之前,这不论在社会学、生物学还是法学上,都是非常大的进步,动物不再仅仅具有使用价值的工具价值,体现更多的是人类对动物的保护。

二、动物福利

在很久之前,那时的人类以狩猎为生,动物仅仅被视为一种存在,但人们还是会对他们进行礼仪式处理,以表示尊重。尽管动物受到了人类“友善”的对待,但这还不能称之为动物福利。美国学者休斯最早提出了动物福利主义,他认为,动物福利是指一种农场中饲养的动物与周围环境相适应并协调一致的生物状态,包括生理和精神健康两个方面。[1]而我国学者常纪文则认为,动物福利是指维持动物正常生长、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所需要的一切事物。尽管学者们的观点与表述不完全一致,但是不难看出,其实质是相同或者相近的,即人类在动物保护方面应当以动物的利益和幸福为标准,人们应当停止虐待动物的行为,为动物的成长和发育提供一个良好、舒适、安逸和快乐的环境。截止目前,世界各国有关动物保护的法律制度基本都是侧重动物福利立法,而不是动物权利立法。动物权利理论和动物福利主义在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比如目标和主张,相比之下,动物权利理论更加注重保障动物权利,要求人类应当摒弃一切虐待和利用动物的习惯,改变动物的客体地位;而动物福利主义则相对不那么激进和彻底,旨在以改善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为目标,来尽量避免人类对动物造成的不必要的伤害。

三、动物保护的法律制度

(一)现存法律问题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指出“为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这个目标将同争取和平和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这两个既定的基本目标共同和协调地实现。”[2]自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成为时代的一个主题。目前,在我国动物福利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居住空间相对恶劣、卫生条件相对较差、饮食条件令人堪忧、动物贩运及其常见、动物屠宰不尽人意和对野生动物的大量捕杀所导致的物种灭绝和生态破坏。这主要是因为在中国长期盛行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相比西方的“生命权平等”主导思想而言,对于动物更偏颇。人的健康建立在大自然中种类各异的野生动物身上和关系密切的非野生动物身上,故动物健康至关重要。根据研究结果显示,人类因为动物而患病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因为捕捉、饲养和食用野生动物而感染疾病。这是人类感染动物疾病可能性最高的原因,典例如爱滋病。二是因为人为原因导致的物种入侵致使动物疾病蔓延,甚至蔓延至海洋。三是我国饲养动物卫生环境差、饲养动物食用不卫生饲料、屠宰动物的方式导致动物在非福利状态下死亡或者身体释放出有毒有害物质。许多相关法律将动物明确认定为人类的“财产”,而非生命主体,这是非常不利于动物福利的保障。在我国民法中,尽管有关动物保护的法律并不多,但是都不利于动物福利的保障。比如在有关宠物、牲畜被杀、受伤等诉讼中,法官都会把动物视为人类的附属“物品”而判决。动物受伤后的赔偿都是按照所有者的意志来定,当所有权人不明确的时候,动物保护则处于空白或者待定的状态。动物保护制度在我国,大多是针对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和自然保护区的动物、进出口动植物和水产资源的,由此可见,我国的动物保护范围是极其的狭隘。

(二)法律制度的产生原因

我认为,要弄清楚动物保护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必须先弄明白动物福利法律的概念。动物福利法,是指通过法律的强行规定,把人类纳入到应当对动物承担责任和义务的范围内,并将动物福利理念规范进现行法律和司法制度。其产生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有经济原因、文化原因和理论原因。各国先进的动物福利立法一般都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正如马克思哲学所说的那样,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想对动物福利进行立法,必须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前提和保障。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人类自身的福利得到了提高,伴随而来的是人类身边动物福利的关注和提高,人类福利的提高是动物福利提高的前提和基础。动物保护的法律制度起源并发展于英国,后又逐渐发展于美国。事实上,宗教文化对西方的动物保护法律制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西方的“摩西十诫”中就能找到对动物福利的保护内容,这说明动物保护在宗教方面就非常明显,因为西方的基督教倡导的是人和动物的平等。不仅仅是宗教领域,在古代西方的自然主义法学,我们都能看到动物保护方面的影子。所以,有人认为动物福利立法的历史渊源是自然法,这与自然法的本身性质有关;动物福利立法的文化渊源是宗教,宗教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动物福利立法。立法中心随着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转变至生态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中心,亦是道德的中心,只有人才能得到道德的保护,成为道德的人,非人存在物仅仅具有工具价值。而生态中心主义,顾名思义是指以生态系统作为中心,将生态环境与人的生命、健康、财富列为同样需要法律保护的价值体系内,其着眼点是整个自然界的利益,不限于人类利益。[3]

(三)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根据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人们逐渐意识到了,在以往我们更多关注的是环境问题,比如土壤、水、空气等非生物资源和森林、植被等生物资源的保护,而忽略了动物的保护。只有对生态环境的全方位保护才能真正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在国家“九五”社科基金课题《可持续发展与法律变革》和国务院《关于中国环境与发展的决策》中,只有少部分含有与野生动物保护相关的“积极保护生物多样性”。[4]事实上,动物不仅仅是我们利用的资源,也是我们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准确合理的科学研究,对动物的探索还是一个非常未知的领域,所以,我们要在进行动物实验的时候最大限度地保护动物们的福利。最常见的普通药物实验中,在健康相差很远的小白鼠身上注射同一种药物,两只小白鼠的表现截然相反,由此不难看出小白鼠的福利对其自身影响之大,导致多想生理指标结果不同。[5]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对每一只即将进行实验的动物都规定了要最大限度地保障他们的福利,否则研究结果可能会因为违法或者违规而禁止发表。随着中国外贸易发展的提升,动物需要在福利状态下被宰杀,真正成为有利于健康、无害于环境的“肉类绿色食品”,这在欧盟、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都是这么做的。

(四)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我国相关动物保护或者更准确地说动物福利法律制度相对落后,条款数量不多且缺乏可操作性,很难真正起到作用。在我国,有关动物立法总是将动物视作一种资源、一种为人所利用的资源,由此可见,我国动物福利法律制度并不是以动物权利为主,而是将动物从属于人类。对待动物的态度决定了动物法律地位的模糊和保护范围的狭窄。更有甚者,对于那些不具有资源意义和利用价值的动物,竟然没有相关法律予以规范和保护。我国动物保护立法结构和内容比较单一,没有对动物权利和动物福利的关注,仅注重规范人类对动物资源的利用,而忽视对动物权利的关照。这就为许多诸如虐待动物等等不道德的行为大开法律的漏洞,没有强制性法律规制,仅仅是道德上谴责而已。所以,我国相关动物立法是比较落后的。基于上述内容,不难看出,相关法律制度还存在保护方式单一和保护力度不足,所以,缺乏一定程度的可操作性。比如《野生动物保护法》,虽然是我国最重要的动物福利立法,但是,全文几乎都是指导性原则,而落实到具体的操作规则和程序规则,则零星显现在几个角落。我们要认研究相关国家的动物立法,结合我国基本国情与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符合我国现实社会的法律规范体系。

作者:张乃元 单位:甘肃政法学院法学院

参考文献:

[1]常纪文.动物福利法一中国与欧盟之比较[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06,9:12-13.

[2]王进.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关于生态问题的哲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40-41.

[3]付云飞.浅谈动物福利立法[EB/OL].

[4]汪劲.环境法律的理念与价值追求[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322.

[5]乔雯.动物福利[N].华商报,200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