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下法律建设探究

时间:2022-11-19 04:28:29

市场经济下法律建设探究

本文作者:石茂生

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就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需要法制来规范、指导和保障。同时,市场经济对法制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制建设问题,是我国法学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就法制建设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略述己见。市场经济的建立,要求我们转变、更新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法制观念。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法制的健全和完备,必须有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科学的法律理论和观念作指导。我国现行的法律理论与观念,是在建国初期继承原苏联法律理论和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法律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是我国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我们必须根据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检验我国现有的法律理论和观念,摒弃落后的和陈旧的法律理论和观念。首先,对法的本质问题要摆脱单纯“本体”意义上的理解和解释,从“姓资”、“姓社”的狭隘模式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不能只看到阶级性、意志性,法律作为上层建筑还应当体现和反映社会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法律具有规律性、客观性的一面。在我国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是政治的附庸,用政治和政策作标准来检验和限制经济,政治、行政命令高于一切,法律只是行政权力的延伸和补充,因此只看到了法的本质的一个层面—阶级性和意志性,而忽视了法本质的多层次属性,特别是忽视了法本质的规律层次和功能层次。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¹为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认识法的本质提供了指南。我们应当抛弃“姓社”、“姓资”的无谓争论,凡是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利于改革开放的,有利于保护人民民主权利和社会国家利益的一切国家的法律,都要大胆学习和借鉴。可以说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不仅在于它的阶级意志性,而且其功能在于解放、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其次,在法的功能上要改变过去的片面性理解,正确看待我国法的全部功能和作用。在法的功能上我们过去有两个片面观点:一是强调法的政治功能而忽视其他功能,把法的功能归结为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其实这只是社会主义法功能的一个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法除了惩治违法犯罪活动,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外,更重要的是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调整市场经济中产生的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即使是政治领域,法的作用也不限于阶级斗争和对敌专政,它还要维护民主建设、政治体制改革,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扩维护和促进社会秩序。二是强调法律的确认功能而忽视了法律的导向、预测功能。主张法律必然是成熟了的党的政策的上升,是稳定了的并且是成熟了的社会关系的调整工具。在我国社会关系变化迅速的改革时期无法用法律手段调整。对一种新的社会关系的调整手段,人们首先选择的是政策而非法律,在实践证明政策正确和成功的条件下才有条必运用法律调整。实际上法律不仅能确认和巩固过去的成果,还具有超前导向、预测的功。

特别是现代市场经济行为的复杂性,商品交易的超大规模和时空分离,人们承担的巨尺风险,都要求运用稳定、明确的法律规范来权衡和预测风险,指导市场经济中的各种经齐了了为和活动。第三,在法的分类上,承认公法与私法之分,确立私法优先的观念。过去,由于多种原因,我国法学不承认公、私法之分,并把它作为资产阶级的法学方法和观点加以否定。这种几汉正好符合我国权力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并成为实行政企合一,用行政手么怜理经济,否认企业、个人相对独立性和利益的法理根据之一。随看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建立,民商法、经济法规范日益增多,否认公、私法相对独立的事实以及私法优于公法的观念就成为市场经济下法制建设的一大障碍。其实,在现代国家一切法律规范无不属于公法或私法之一方,公、私法的区别是现代法秩序和建立法治国的前提.在我国法制实践中,当然也存在着公法和私法的事实,承认这一区别在当前仍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也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因为公私法的调整对象、范围、原则不同,不能把公抉领域的强制性原则和方法适用于平等互利的私法领域。承认公、私法之分有利于收缩行政权力在私人领域或民间领域的不适当的延伸;有利于明确私权的独立地位,有效地保护法人和公民在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方面的权利;有利于私法建设和整个国家法治的厉行。第四,注重效率、公平、正义、权利、利益等基本概念的研究和分析。市场经济是一种高效率的经济,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社会性质和根本任务的决定必然把效率放在法价值体系的首位。市场经济又是一种公平或正义的经济,它强调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平等交易,平等竟争。公平、平等、正义是法价值的重要概念,在效率优先的情况下兼顾公平,否则就会影响效率的提高。市场经济还是一种利益型或权利型经济,法人、公民的权利和利益受到重视。计划经济条件下是权力本位,权力决定权利;市场经济条件下是权利本位,权利制约权力、决定权力。因此,我们必须对法价值的基本概念予以重视。总之,市场经济的建立必然要求更新观念,不仅要更新法理学的观念,也要更新部门法中的具体观念,如产权概念,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重刑法轻民法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使法制建设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市场经济的建立要求我们加强立法,尽快建立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市场经济需要完备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与之相适应。狭义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主要是指直接调整市场经济关系的法律、法规的整体,包括民法规范、商法规范、经济法规范和部分行政法规范。广义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并为市场经济服务、以宪法为统帅和核心、民商经济法为主要内容的我国各部门法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建立必然带来繁重的立法任务,对立法提出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迫切需要制定的法律主要是:1.规范市场主体的法律。市场主体就是依法在市场上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和个人,现代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市场主体就是企业。有关市场主体的立法主要指有关企业的法律,包括公司法、国有企业法、集体企业法、合伙企业法、独资企业法、合作社法等。1979年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一些关于企业的法律、法规,但总体上尚未跳出按所有制形式立法的模式,保留了计划经济的烙印。从而导致各种企业地位不平等,税负不一,待遇各异,难以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缺乏活力,责任不明,债权人缺乏应有的保障,同时国有企业没有获得独立人格,不能自主经营和决策。对此,在市场主体的立法中必须解决企业的法律人格,理顺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使企业成为名符其实的市场经济主体,不仅要规定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和竞争条件,而且要使企业成为真正的权利主体、决策主体和责任主体。2.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的法律。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的法律主要是指国家根据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制定一套共同行为准则,规范市场主体的具体交易行为。主要包括物权法或财产法、债权法、票据法、保险法、证券交易法、动产担保交易法、房地产交易法、期货交易法等。3.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现代市场经济必须根据社会公共利益对市场实行干预,以维护市场的统一性和公平性,保护正当竞争者的权益、消费者的权利和社会公共利益.这就要求制定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如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反倾销法等。4.规范市场宏观调控的法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自由放任的经济,而是实行宏观调控的现代市场经济。因为市场经济本身有其弱点和消极方面,即“市场失灵”现象º,如市场功能的缺陷,市场竟争的失灵,市场不能完全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市场调节又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对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主要采取的是直接的行政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以实现经济总量平衡和整体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为主要任务。宏观调控以经济政策和经济法规为主,配合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可见法律是宏观调控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主要包括预算法、银行法、税法、计划法、物价法等。5.规范市场体系的法律。市场经济要有效地配置资源,就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市场体系是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它不仅包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等商品市场,而且还包括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是市场的最基本内容,是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市场体系具有统一性、开放性。当前我国市场体系存在的问题是:各类市场间发育不平衡,要素市场发育严重滞后,部门和地方对市场的分割和封锁较为严重。因此必须制定规范市场体系的法律,按照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的要求,建立正常的市场秩序,培育和完善我国的各类市场。6.规范市场外部环境的法律。市场经济离不开良好稳定的外部环境,规范其外部环境的法律有两种,一是稳定社会秩序的法律。我们应当及时完善打击各种违法犯罪的刑法、行政法、各种诉讼程序法以及调解法、仲裁法、律师法、公证法,以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必要的条件。二是提供社会保障的法律。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经济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都无法进行,这方面的法律指劳动法、劳动与社会立法、工资法、劳动保护法、社会保障法等。市场经济的建立要求我们完善法律实行制度,严格厉行法治,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社会主义法律的实行指的是法律在我国社会实际生活中的贯彻和运用,包括守法、执法和司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然要求一切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严格守法,但更为关键的是国家执法机关的严格执法和国家司法机关的严格司法。这里主要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执法和司法制度的完善问题。

1.必须在执法、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中进行法制宣传和教育,进一步强化严格依法办事的观念。执法、司法机关应该认识到,现代市场经济不是自由放任的经济,而是一种法治经济。市场经济越发展、越完善,对法律的需求就越多,法律的地位和作用就越重要。也就是说,市场经济要求大力加强执法工作和司法工作,使其忠于事实和法律,彻底摒弃人治思想和法律可有可无的思想,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更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在执法、司法中,排除一切个人意志的非法干扰,坚持任何组织和个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确保一切公民在法律面前享有同等的权利和履行同等的义务,不能有凌驾于法律之上、超越于法律之外的特殊公民。一切组织和公民的合法权益,法律都一视同仁地予以保护;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毫无例外地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总之,在执法、司法活动中要强调法律至上,树立法律的极大权威和尊严。2.执法、司法机关必须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要求,转换执法、司法职能,树立服务观念。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主要依靠行政权力、国家计划来干预社会经济活动,法律手段几乎被排斥在经济生活之外,同各种违法犯罪作斗争成为我国执法‘司法的主要任务,司法职能集中体现在运用最富强制力的刑事司法来维护社会安是,维护发展经济的外部环境和社会秩序上。在党和国家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法的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的传统职能即巩固政权、维护社会安定的作用仍然存在,但法的职能已经多元化了。其最主要的职能是发展经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即使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刑事司法,也具有宝剑和天平两种功能,最终目的也是发展经济。相对于发展经济这个总目标,执法、司法只是手段,一切执法、司法活动都应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大局,树立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服务观念。3.建立和健全各种执法、司法制度,确保执法、司法的公正、廉明、高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对经济的管理由直接控制转变为间接宏观控制,在某种意义上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就是贯彻和执行国家制定的民商法、经济法和行政法。这就要求建立健全我国的各种具体执法制度,明确执法人员的任职资格,执法机关的权限,执法的程序,执法机关的地位,执法的经费,以便彻底杜绝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违法行为,增加执法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各类案件的数量、结构有了新的变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直接关系的案件大量涌现,司法门类已由过去的刑事司法和民事司法发展到刑事司法、民事司法、经济司法和行政司法。这就要求改革和完善现有司法制度,实行法官、检察官任职资格考试制度;提高司法人员的地位和待遇,搞好公平审判、辩护、举证等制度,确立司法人员晋升、奖惩、退休等制度。以保证执法、司法的公正、高效和廉洁。4.改善司法环境,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是市场经济对法律实行的又一要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反映了市场经济的要求。其核心内容是司法权与行政权分离,司法摆脱行政的羁绊和支配,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涉,司法机关依据法律统一行使司法权。在我国,对司法进行非法干涉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如在经济案件上,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存在,在涉及本地利益和外地利益冲突的经济案件时,有些人不惜牺牲全局利益、外地利益,破坏法制的统一,千方百计地左右司法,对司法施加影响。这就要求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站在国家、法律立场上,维护法制的统一,抵制和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对司法的干预;同时在法院的设置、经费来源、人事制度等方面实行改革,理顺司法机关与其他机关的关系,改善司法的外部环境,为真正实现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取权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