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涉外法律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

时间:2022-01-19 02:47:10

卓越涉外法律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

摘要:随着法律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对卓越涉外法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对法学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模拟法庭竞赛作为国际上法学教育的重要途径,对我国培养卓越涉外法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但当前我国通过国际模拟法庭竞赛来培养卓越涉外法律人才还面临诸多障碍,必须从理论研究、课程设置、资金投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寻求突破。

关键词:卓越涉外法律人才;国际模拟法庭竞赛;价值;障碍;突破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外来日益频繁,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和需求不断增强,参与和主动制定规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对熟悉国际规则的法律人才特别是具有高外语水平、具有优良专业素质和国际化视野的卓越涉外法律人才的需求十分的迫切。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国际模拟法庭竞赛就成为全球各国法学院重视和参与的国际赛事。而竞赛成绩既成为衡量个法学院竞争实力的标准之一,也成为培养国际化涉外法律人才的重要路径。

一、国际模拟法庭竞赛对培养卓越涉外法律人才的价值

(一)培养卓越涉外法律人才的重要路径

目前,我国整体法学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还存在定位不准、水平较低、目标不明确等问题,特别是当前对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还十分欠缺。针对我国现阶段对高层次法律人才的需要和法律人才教育培养的现状,我国启动了“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其中之一是培养卓越涉外法律人才。在培养国际化法律人才方面,国际模拟法庭竞赛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法庭辩论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成为国际化法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当前,全球已出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国际模拟法庭竞赛赛事。主要有世界人权模拟法庭竞赛、红十字会国际人道法庭模拟法庭竞赛、国际刑事法院模拟审判赛、杰赛普国际模拟法庭大赛、亚洲国际法模拟法庭竞赛、“威廉•维斯贸仲杯”国际商事模拟仲裁庭辩论赛等。而我国高校在最近几年也逐渐注重参与国际模拟法庭竞赛,如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最近几年参加杰赛普国际模拟法庭大赛的队员,多数毕业后都就职于国际组织、跨国律师事务所或出国深造。并且这些国际模拟法庭竞赛日益受到众多跨国公司和世界著名律所的关注,甚至在比赛结束后直接向队员发出就职邀请。可以说,从今年来我国高校的一些具体实践来看,对于国际模拟法庭竞赛的参与,已经成为培养卓越涉外法律人才的重要路径。

(二)培养国际化师资队伍的重要途径

国际化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质量涉外法律人才的重要保障,也是培养卓越涉外法律人才的最重要的软件条件,需要从体系上来加以考量。要成为国际模拟法庭大赛的指导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素质:其一,国际视野和全球化思维。眼界不能局限于当下和眼前,必须要有全球化的思维方式,具有国际化的视角和眼界。其二,外语水平高。除了能够具有流利的基本外语水平外,还应当具有相当的专业外语水平,能在国际模拟法庭竞赛的场外开展诸多工作,如与主办方、裁判团、国内外媒体或其他各国团队沟通和交流。其三,优秀的专业素养。能够对国际法体系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对国际法发展的趋势有自己敏锐的判断,对国际法律实务有娴熟的应对技能和实战经验。国际模拟法庭竞赛是一项国际赛事,作为指导教师,需要有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技巧的实际指导,也能够从模拟模拟法庭竞赛的角度进行体系化的训练,从这一角度来看,国际模拟法庭竞赛是培养国际化教师队伍的重要途径。

(三)卓越涉外法律人才教学改革的重要推力

国际模拟法庭竞赛除了具备普通模拟法庭的基本特点外,还具有相关案例的国际化,竞赛语言的国际化,参赛队伍的国际化。因此,国际模拟法庭竞赛就要求除了普通的模拟法庭的一般程序特点外,还要求教学模式的多向性,教学程序的诉讼性,案例分析和法规解释的实践性,充分体现了教学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这就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国内高等法学院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此外,国际模拟法庭竞赛的培养过程,必须是更多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动学生的国际化思维模式和国际化的视野训练,注重国家法律知识的实战与运用。这样不仅让学生能够学到扎实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都发生巨大的变化,成为一种新的培养模式。这会对我国高等法学院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产生示范效应,使国际模拟法庭竞赛成为培养卓越涉外法律人才教学改革的重要推力。

二、国际模拟法庭竞赛在培养卓越涉外法律人才中面临的障碍

(一)法学教育目标和课程设置的限制

当前我国法学教育的基本定位主要在两个方面:学术研究和技能培训。要求所培养的法学专业的学生既具有较为扎实的法学理论基础和理论素养,又要求学生能够从事相关的法律实务。但现实课程设置和教学中,基本都是更加注重理论的讲解和传授,培养学生的事务能力在整个大学四年的培养中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课程或实战锻炼。只有少数学校开设了一些诸如“法律诊所”、“模拟法庭”的实践课程,并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但从整体上来看,传统的理论教学还是占据了上风,这种传统的培养体系极大的制约了国际模拟法庭竞赛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如果在目前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中很难打造出出色的国际模拟法庭竞赛队伍,也就很难通过国际模拟法庭竞赛这个平台来培养更多的卓越涉外法律人才。

(二)总体关注与投入不足

尽管国内几乎所有的法学院系都对培养学生的法律实务能力的意义有十分深刻的认识,但在现实的教学和培养课程设置中,能够实实在在的进行常态化的实战演练或能够进行相应资源的配置的法学院系是少之又少。目前,全国有少数法学院开设了“法律诊所”课程,进行了一些实践课程的设置,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效果,但总体而言,多数法学院对实践性教学的态度是比较冷淡的,对于像国际模拟法庭竞赛这样需要大量投入和关注的赛事,很多法学院感觉太过遥远,特别是在办学层次不高的学校,要集中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来建设国际模拟法庭竞赛参赛队伍,打造国际化的培养模式,是一种十分艰难的选择。特别是有的法学院的目标并没有放在对卓越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方面,而是将培养的目标放在了满足国内或本地域的实惠现实需求方面,对法学教育的未来发展和要求没有更对的考虑和认识,对国际模拟法庭竞赛的重要作用更是没有明确的认识,也没有动力来考虑。但是,时展的潮流决定我们面对国际化法律专业人才的培养,已经不再是要不要做,而是要怎样去做的问题。

(三)缺乏理论研究成果的指导

当前,对于卓越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路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并且也有部分法学院开始探索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国内一些比较有名的法学院开始尝试进行了“法律诊所”式教学、“电影与法律”教学模式和模拟法庭的课程,并且已经获得了较大成效,并对实践性课程设置和建设展开了较有深度的理论探索。但所有有关的实践和理论研究,都没有系统的从国际模拟法庭竞赛角度来展开,更没有从具体赛事的不同分类、发展历史、未来趋势等视角来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这就导致目前国内对国际模拟法庭竞赛的理论研究与国际法学教育的发展需要存在巨大差异,这种差异会是我国的国际模拟法庭竞赛的研究和实际发展遇到很大的瓶颈。总之,目前国内高等法学院系在运用国际模拟法庭竞赛培养卓越涉外法律人才方面,一方面要加强对国际模拟法庭禁赛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另一方面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理论的体系化。

三、国际模拟法庭竞赛在培养卓越涉外法律人才中的突破方向

(一)加强系统化的理论研究

教学的具体实践和教学理论是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的,要发挥国际模拟法庭竞赛在培养卓越涉外法律人才方面的作用,必须强化对国际模拟法庭竞赛的理论研究,以形成系统化的理论指导。首先,要通过理论研究系统化的研究和挖掘出国际模拟法庭竞赛对培养卓越涉外法律人才以及未来法学教育发展趋势的具体价值,在理论上解决当前法学教育对国际模拟法庭竞赛的冷淡态度,提升国际模拟法庭竞赛在未来国际化法学教育者的地位与作用。其次,加强对当前主要国际模拟法庭竞赛的深入研究,包括它们的历史、发展过程与不断演变的动因、赛制与规则的演变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最后,在理论上梳理和总结过往国际模拟法庭竞赛的案例,研究和提炼赛事的材料,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案例和技巧应对。

(二)明确培训课程的设置和目标定位

要发挥国际模拟法庭竞赛在培养卓越涉外法律人才方面的作用,必须要从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两个角度入手,通过明确和具体的课程设置为师生找到培养国际化培养路径的课程体系。为此,可以考虑对国际模拟法庭竞赛专门设置系统化的培训课程,通过多角度的考虑,来选择部分学生进入培训课程,进行有层次有梯队的培训,形成体系化建设和体系化的培训课程,可以打造国际模拟法庭竞赛赛事建设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可以通过整合各种学校的教学资源来吸引更多学生积极参与选拔、培训和竞赛。同时,通过系统课程化的方式和提供其他更具有事的资源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参与其中。另外,对培训课程的设置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不能够过于求大求全,不加区分的将很多相关的课程都安排进来,要分清主次和明确具体的培养目标,做到培训课程的设置要有的放矢。

(三)加大资金投入和培养师资

卓越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本就是一个极为系统的工程,要通过国际模拟法庭竞赛途径来培养更多的卓越涉外法律人才,要取得好的成绩,有所突破,必须要加大资金的投入,为人才的培养提供完善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学校可以再预算中勒出专项资金自助该项目的发展,也可以通过申请国家或地方政府的发展基金或有关国际化事务参与者的积极赞助。利用多种力量来促进卓越涉外法律人才的顺利进行。另外一方面,必须加大对指导教师的培养,建立国际化的师资队伍,主要途径有三:一是培养具有国际化国际视野和思维方式的教师,通过多种国际化合作与交流途径促使教师队伍的国家化水平提高。二是对高水平外籍教师的引进,通过中外教师的流动机制的常态化,特别是对高水平外教的引进,会对法学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产生巨大影响。三是共享境外著名高校的师资,通过国际化项目或校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可以更多援请国际著名学者开展学术交流或实战合作,以提高国内法学院师生的专业水平和国际化水平。通过上述措施,充分运用国际师资资源,有效促进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国际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和教学方式信息化、知识结构国际化。

作者:唐海涛 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