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侵权法学实践

时间:2022-07-22 04:38:48

新闻侵权法学实践

网络在社会上的普及和在新闻媒体上的普遍应用导致了新闻侵权的不断发生,社会上部分新闻媒体为了眼前的商业利益不惜使用任何手段向大众传播不真实的新闻,严重违背了新闻媒体的职业道德以及伦理底线。网络新闻侵权行为对我国新闻事业产生了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网络新闻环境的改善已经成为网络界和新闻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我国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内在要求。

网络新闻传播侵权行为新闻侵权,指的是新闻媒体如通讯社、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公共网站在向大众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出现信息完全伪造、部分不真实、过于夸张或者情况真实但属于法律禁止传播的事项等情况,从而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民事权利,应当依法承担相应法律后果的行为和事实。网络新闻侵权是新闻侵权在网络领域内的表现形式,是新闻工作人员通过互联网的传播渠道,向大众传播失实新闻信息或者法律禁止的内容,违反新闻法律、法规,侵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的事实。[1]我国正在致力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公平和正义在社会和人民的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网络的发展给人们的信息交流传播提供了自由的空间,让人们享受到了一定的自由和平等,但是新闻特权也在这个空间中慢慢成长,权力的滥用也反映在网络传播当中,其中网络新闻侵权就是社会失衡的表现之一。网络新闻侵权的频繁发生已经让新闻媒体失去了应有的最基本的客观公正,丧失了社会责任感,严重损害了新闻价值本身,也对网络新闻单位正常工作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导致新闻媒体公信力急剧下降。网络新闻传播侵权的类型网络新闻侵权纷繁复杂,比较常见的网络新闻侵权有对当事人的人格侵犯和对当事人的著作权侵犯等。民法通则规定了公民的人格权包括名誉权、肖像权以及隐私权等,人格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力之一,受到法律的保护。

网络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如果没有处理好新闻信息和当事人的人格之间的关系,或者散布有损公民人格的新闻信息时,都会造成人格伤害,构成网络新闻侵权。网络新闻传播侵害公民的名誉权。名誉权是一项很重要的人格权,1998年我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名誉纠纷分两种情况:1.主动提供新闻材料,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的名誉权;2.被动采访而提供新闻材料,未经提供者同意公开,新闻单位擅自发表,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对提供者不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但发表时得到提供者的同意或默许,致使他人的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新闻侵害名誉权。网络新闻侵害公民名誉权往往以侮辱、诽谤和宣扬他人隐私等不同形式出现。下面笔者以具体案例来说明网络新闻侵害公民的名誉权的法律实践。“律师状告新浪网侵犯名誉权”,因为新浪网发表了一则新闻,是转载其他新闻单位的新闻,其小标题“借款不还,名律师做了被告”、“判决不履行,名律师成了被执行人”等,并对当事人违法进看守所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当事人看到这篇报道后,认为有很多与事实不符的内容,于是起诉,要求新浪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5万元。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判决新浪网向该律师赔礼道歉,道歉内容时间不少于30天,同时赔偿受害人精神抚慰金5000元。新浪网作为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应负有向社会真实信息的义务,如果新闻是转载或者从其他地方所得也应有核实信息的义务,所以新浪网不能排除自己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责任。网络新闻传播侵害公民的肖像权。肖像权是公民客观享受的专有权,受到法律的保护,公民有权禁止他人非法使用自己的肖像或者对其进行玷污和损毁。网络的快速发展让新闻信息铺天盖地般涌进人们的视野,能够吸引观众眼球的是色彩绚丽的图片和动态影像。图片处理技术的成熟给网络上的图像新闻提供了大大的方便,正是由于网络的这些特性,让网络新闻侵权也有意无意地发生在网络传播当中。举例分析:海南一家大型的综合性网站使用一名女模特的照片,作为一则关于扫黄打非的插图使用,当事人认为网站的行为严重侵犯了自己的肖像权和名誉权,并将这家网站的主办人诉至人民法院,很快法院判决女模特胜诉,侵权网站赔偿原告2万元,同时向原告赔礼道歉,在网站上持续一个月,道歉内容须经法院核实。首先,被告在没有经过原告同意的情况下,擅自使用原告的照片,已经构成对原告肖像的侵犯。其次,该网站把原告的照片作为扫黄打非的反面例证来使用,其行为贬低了原告人格尊严,给原告造成了精神上的损害,行为足以认定为侵犯名誉权。正是由于网络新闻媒体对新闻图片不负责任的修改、使用和转载等,才不断出现网络新闻侮辱当事人的人格尊严、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案件发生。

网络新闻传播侵害公民的著作权。网络新闻传播通过网络链接导致侵害他人著作权;上传、转载、复制、粘贴等损害著作人的著作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的决定》规定:“已经在报刊上发表或者网络上传播的作品,除本人外网站予以转载、摘编并按有关规定支付报酬、并注明出处,不构成侵权。”这可以看出作者只是将发表权授予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商业网站则无权登载作者的作品。网络新闻传播侵权的原因构成侵权的新闻在法律上要具备以下四个要素:1.行为人的主观过错,包含行为人故意行为和过失的行为;2.损害事实和侵害行为二者之间在逻辑上具备因果关系;3.侵权损害的事实已经发生并客观存在;4.行为人实施了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3]当前社会上构成新闻侵权有很多原因,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这些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社会原因;二是新闻传播者本身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首先来看社会原因。我国正处在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深刻转变的非常历史时期,影响到我国新闻事业体制的变化,这是新闻侵权多发的一个重要社会原因。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各类新闻媒体逐渐开始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新闻侵权事件通过行政得到解决的可能不复存在,同时大量非机关性质的报刊得以创办,他们凭借商业头脑和文化特色赢得了广大读者,而这些报刊的记者一旦发生新闻侵权行为,根本无法通过行政途径得到解决。其次,随着我国法制的逐步健全,全民法治意识的普遍增强,这是新闻侵权多发的深层原因。1982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被写进《宪法》,1986年《民法通则》更为公民或者法人充分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许多公民认识到,新闻媒体或者新闻记者一旦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作为权益的受害方,自己便可以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再次,新闻记者观念的变化是导致新闻侵权多发的又一原因。许多新闻记者根据自己掌握的新闻材料把“正在发生的事实”写进了新闻的定义,而这些新闻未经任何部门的核实,甚至还没有客观发生、存在,这就导致大量新闻侵权行为的发生。还有些记者喜欢创新,主观意识强烈,在新闻创作中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导致新闻纠纷不断发生。

从传播学角度来看,新闻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丢失信息、误传信息的可能性,同时由于存在方方面面的外在条件,也增加了这一过程中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新闻传播有失实的可能,这可以称为“客观新闻失实”[4]。但是更重要的是,少数新闻工作者缺乏自律,在主观上参与虚假报道,为吸引读者采写、传播无效新闻,这种新闻侵权往往会被诉至法院。例如,有“中国足球第一案”之称的陆俊诉羊城体育报一案,就是失实侵权的典型案例。此外,部分新闻工作者缺乏吃苦意识,不愿意深入第一线采集新闻材料,而是通过网络抄袭,言过其实,对他人作品进行加工整理后就发表,侵犯他人的著作权。这种仅仅重视新闻事件的轰动性与吸引力,忽视新闻采段的合法合理性,常常导致侵权事件的发生。网络新闻传播侵权的预防坚持新闻政策的“三性”及其指导作用。所谓的新闻“三性”是指政治敏感性、政策规范性和舆论导向性,这是我国新闻界一直强调新闻价值实现过程中的重要依据。当今媒体竞争日益激烈,媒体间的竞争需要一个坚定的、合理的政策法律规范做后盾,以保证媒体的健康向前发展。部分新闻媒体在坚持新闻原则的问题上产生了犹豫,这就为新闻侵权的发生提供了不好的前提条件。当前社会变革激烈的情况下,新闻媒体更要坚持自己的立场和新闻政策的重要引导作用,减少新闻侵权事件的发生,营造一个文明健康的新闻氛围。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真实性的内涵包括“真实、准确、客观、公正”,坚持这一原则可以避免新闻报道只注意整体而忽视细节或者只注意细节而忽视整体的“名不副实”的局面,减少新闻侵权。

坚持这一原则的关键在于新闻媒体工作者要时刻注意自己在新闻传播中的角色定位,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刑事诉讼案件就是由于新闻工作者没有做好自己的职业定位造成的,写下不符合实际的新闻结论,无意中侵犯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学习业务理论,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技能。从新闻工作者本身找原因,从执行者的角度来审视新闻侵权,让新闻人员树立“为人民服务”、“吃苦耐劳”、“客观公正”的观念。学习相关的新闻法律知识和原则,在实践中多学习,提高鉴别侵权新闻行为的能力。仔细研究侵权新闻,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新闻侵权事件的发生都是由于新闻工作者对新闻法律知识的疏忽大意或者过失造成的。随着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在新闻媒体方面的法制也会进一步健全,新闻法律的颁布会使越来越多的公民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对新闻法律法规知识进行系统的理解掌握,以便在日常新闻报道中减少新闻侵权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导致网络新闻传播侵权行为的原因很多,其中包括我国新闻媒体体制的改革深化、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人民法治意识的增强以及新闻工作者自身素质的低下等等。而针对这些网络新闻传播侵权行为,我国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将网络新闻传播舆论监督的保护、公众知情权的实现、公众人物隐私权与限制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加强网络管理的合理化和制度化,同时加强对新闻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培养,努力遏制新闻侵权现象的发生。利用法律法规来营造一个文明、健康的网络新闻传播环境,促进我国传媒事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