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媒后现代性探析

时间:2022-11-24 10:58:08

网络传媒后现代性探析

摘要:随着互联网进入千家万户,网络传媒以其不可阻挡的势头和无法替代的优势迅速渗入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诸多领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本文将后现代社会的特点作为出发点,探讨中国网络媒体发展的趋势和后现代性,揭示网络传媒后现代性趋势形成的一般规律,并对网络传媒的未来发展作出预测与展望。

关键词:网络传媒;后现代性;微电子媒介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从哈桑、罗蒂、詹明信到博德里拉、德勒兹、鲍曼,后现代性和现代性的关系问题成为西方思想文化界讨论的热点。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在1979年出版《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之后更是引发了一场激烈的“哈贝马斯—利奥塔”之争,这场争论使“后现代性”的概念在整个西方文化界广泛传播,后现代性问题和现代性问题富有戏剧性地弱化了原本大众熟知的意识形态和霸权概念,文化研究的新时代已经到来。与其将“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社会阶段,不如把它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后现代性以对现代性的批判为出发点,倡导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文化模式。雅克•德里达在《书写与差异》中用西方社会和文化思潮的“先验话语、传统性、合法性和集中的元叙事”解释了在后现代化进程的推移中,现代社会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和思想的基础,支离破碎性在文化传媒及艺术领域成了关键词。从现代性向后现代性的转折当中所表现的精神文化领域中的裂变超出了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指出,媒介作为传播介质,其内在规范并控制了传播内容,使得传播内容必须依附于特定的媒介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能。电子时代的到来,酝酿出了刺激性强、跳跃性大、感官调动强烈的阐述方式;可一旦淹没在海量的垃圾信息中,再严肃的消息也会被电子媒体那些碎片散落的表达、铺天盖地的广告、光怪陆离的图形所湮没。面对信息时代不可逆转的潮流,波兹曼说:“与其说我们是生活在客观世界,不如说我们生活在一个自己建立的媒介迷宫里。”在这个意义上,现代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和新闻信息日益膨胀的数字化时代。

二、网络传媒后现代性的表现形态

(一)碎片与解构。大量凌乱无关的碎片包围和充斥着当下的生活,信息的碎片化使人们的注意力不能持久。网站开始关注普通大众的观点,宏大叙事与主流话语被解构了,以个体为主的“微型社会态度”显露出来。从时间到语言表达上,碎片化趋势呼吁推进信息整合。在适应时代潮流的碎片化,瞬间捕捉信息、有效快速浏览条目的同时,我们应当学会从碎片中提取,而不是让碎片分散注意力。(二)符号化与模糊性。信息社会“先知”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McLuhan)说:“媒介往往以交互叠加的形式发展,也就是说新的媒介方式的出现没有意味着旧的媒介消失。”微博自诞生便以广泛的影响力使用户数量迅速攀升。在这场“微革命”中,网民自我创造、自我流行,网络新鲜词、网络特有的表达方式和各种信息符号使得网络语言迅速崛起,网民会将日常生活中所遇之事与网络标签对号入座,诙谐嘲讽、形象犀利,迅速走红。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逐步交互融合的趋势下,传播力度倍加增大。网络语言的兴起有多种原因,或为张扬个性,想要与真实生活中表达习惯不同,引起别人注意;或为掩饰个人私密信息,形成了大量的标点数字符号、音阶汉字、外文字母以及语法不通的病句杂糅在一起的表达形式,模糊性成了网络语言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三)世俗化与庸俗化。物质的极大丰富深深刺激了大众备受压抑的享受消费型的生活欲望。人们开始关注生活的细腻性、街头巷尾的奇闻轶事,于是便催生了传媒“世俗化”倾向。世俗化和低俗化或媚俗化完全不同,它体现的是一种符合人们原本欲望的基本消费的实践。这种后现代特征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人们随时随地晒日常,突显平民性和娱乐性。人们不再仅仅将建筑生活的伟大理想当作个体的现实追求,反之人们更注重日常生活和精神的满足,表现出一种对传统理想精神和主流价值建构的消解。大众媒介对受众需求的重新认知和定位充分体现了“受众本位”意识的回归,或者说以人为本在电子媒体平台上得到了践行。

三、网络传媒的后现代性表征成因

(一)网络传媒的生态环境。微电子媒介所代表的新媒体传播方式使信息流模式由单向进化为多元,形成新闻传播的去权力化和去中心化倾向。在“多对多”新形式的传播界面下,实现新闻与社交之间的全新整合。微电子个体媒介无须经过其他人同意就可以实现多重复合的信息流动。个体独立表达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个体话语权加强。微博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与移动网络相结合,移动通信设备将互联网和无线终端无缝连接。网民们以新诉讼群体的身份逐步摆脱对由专业媒体平台提供的信息的依赖,开始公开发表个人意见。民意民声使得微博在舆论传播模式的重构中扮演重要角色。不管是意见领袖还是达人、明星,第一时间内转发消息都可以看成是对于新闻传播传统模式的调整。微电子媒介传播迅速、交互自由、门槛低和成本低使得网民舆论常常走在正统渠道信息发现和传播的前面,形成强大的力量。(二)大众传媒面临的挑战。从技术角度看,由于数字技术的更新,报纸电台的信息可以转化为数字形式,使传统媒介以新的形式延续:报纸通过数字转码将整个版面搬到荧屏上;电台广播经过数字化处理之后,高保真的音频文件既可以在音频读取设备中播放也可长久存储。新媒体的诞生不是淘汰传统媒体,而是开拓创新,为传统媒体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满足人们新的需求。从发展史看,新媒体对传统媒体有极大的包容性。各种形式的媒体都有自身的优点,没有哪个媒体可以取代另一个。但目前电视与网络融合的趋势已极为明显,不过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出现此消彼长的态势是不言而喻的。从专业分工来看,大众传媒网络化之后,新闻信息专业机构的特点和优势更为突出。网络信息真假难辨,人们更倾向于相信专业的新闻机构。另外,重大新闻的深度报道和连续追踪,纯粹的商业网站的能力尚未达到,而且新闻工作者的素养是需要日积月累的,专业新闻机构在时间的长河中已经建立起了庞大的数据库,这些优势无可比拟。(三)人文学科多元化解读。第一,新闻学。网络传媒成了将现代化逐步引向后现代的一种主要推力。中国网络媒体起步初期仍遵循定时原则。这说明传统媒体的时间观念仍旧束缚着媒体网站。21世纪,及时已经代替了原有的时间观念,成了大多数新闻网站的时间标准。2000年悉尼奥运会,使得网络新闻要素从及时转到实时,这一系列时间观念的变化标志着新闻媒体在新闻传播模式思维上的转变。实时性时间观催生了新的报道形式——“图文直播”,既保留了电视的优势,又能够在现场报道中加入独特的播报范式,网络媒体正极力追求实时性。近几年,网络新闻“全天候”的概念也逐渐显露出来:网络新闻不仅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个人新闻报道的时效性,还要做到24小时待命。网络媒体的有效性不是简单地依赖于网络技术的支持,它不仅要做到提高覆盖水平,还要有改革的理念和持续改进的系统。第二,社会学。马克•波斯特在《文化史与后现代主义》中采用三种不同的信息方式来对人类社会进行历史划分:第一阶段是口语社会,第二阶段是文字社会,第三阶段是数字化电子时代。显而易见,我们正处于第三阶段。信息化是前提,网络化是目的和结果。计算机网络不仅在技术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也直接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模式,重建了人类的互动过程、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作为现实社会的翻版,“网络社会”一词中的“社会”已超越了地理意义上的划分,成为一个超越现实的由数字技术支撑的平台空间,网络社会抽象先进的体验方式让这种“虚幻”世界有了一个特定和有效的隐性保护。信息高速公路将距离和时间缩小到零,通信同步异步交互,实现通道多向化,促进了人类交流方式的更新换代。第三,心理学。网络传媒用户与传统媒体用户有着不同的心理体验。虚拟的网络媒体受众在虚拟环境中更平等,忽视了沟通的社会阶层差异,不管是官员、明星还是普通大众都可以平等地交流,同步同时获取信息。在人类历史上,网络虚拟社会真正达到了将个体从“中心外扩散”的传统组织体系中解放出来,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等级制度。网络结构的这种“扁平化”让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获得信息,塑造出了一个高应变能力且有效的组织体制模式。另外,网络媒体的及时互动性、快速的信息交互传播模糊了传统意义上的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界限,让受众的角色转换不再受到任何偏执的限定。大众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纯粹被动地接收信息,他们可以主动控制并筛选信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成为信息传播者。受众对网络媒介新闻传播的参与已经变得独立,公众参与公共事件的积极性得到了提升。

四、问题与展望

(一)迎接个体时代。什么是个体时代?简单来说,当社会发展意向为个体提供自主存在或独立创造的空间急剧加大,能够达到个人独立的力量超过了被动控制的专制和阶级的可能,这就为个体独立创造了自主性的社会优势。“人生而平等”的口号自从1776年在美国《独立宣言》中提出之后就一浪高过一浪地喊到了当今时代。20世纪50年代开始,此起彼伏的社会运动,针对性别阶级、地区规模、等级体系的运动此起彼伏。网络传媒的大众化使低成本的微电子媒介平台普及千家万户,每一个独立个体都无须再被他人的声音领导前进。网络媒介使个体时代由规划走向现实。每一个人都是无法代替的个体,即使自我表达的声音极其微弱,但也会因为是个性的表达显得弥足珍贵。进步的时代不是专属精英,它应该让所有人都有出场权。在这个时代里,个体孕育着巨大的创造能量。(二)网络传媒带来的问题。21世纪是一个具有魔幻色彩的时代。受众的信息知情权、传播权和参与权将受到上网实时性的影响,这关乎信息移动终端的持有程度,这两个方面的不平等会使不能上网的人群在特定时间内被排除在全民公共事务的探讨外。这种“缺口”将继续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逐渐扩大,人们对于信息的掌控参与会出现不平等。另外,个人欲望和好奇心是接发信息和信息交流驱动器,小集团内部的微繁殖将导致“信息茧房”。人们在类似于自己想法或成员之间形成非正式小组,产生“信息回音室”,格子中的人只选择倾听自己喜爱的东西和自身愉悦的信息,久而久之容易出现观念偏激、过度自信和极端主义倾向。最后,传播的扁平化会带来信息垃圾化和滥用信息过载。信息技术使原来的意见领袖和主流信息不复存在,从不同的通信节点的媒体中心发送的信息源源不断,学会筛选无意义信息将比自由选择信息更加重要。(三)理性面对微时代。“微”已成为这个世界浓墨重彩的一笔。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式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微博给民众提供了娱乐社交和个体声音散播的渠道,也使得政府部门的管理沟通变得更直接,倾听民意变得更简单;对于企业来说,微博催生了一种新的营销模式,打开了新的广告模式;而相比传统媒体,微博能提供更广阔的信息,有更为快捷、便利的传播渠道。微电子媒介以互动性强的优势,对人民群众个体话语的实时通信和及时传输,使得民众声音的个性化得以凸显。尽管当前微博“V”实名制已拉开帷幕,但互联网中依然存在大量隐匿者的事实不容忽视。微博平台与专业化、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依然有差距,因缺少把关人,微博的质量受到广大民众的质疑,一些微博上炮制的假新闻和谣言不经求实求证便随意在网络上传播,在社会上难免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微博、朋友圈、个人主页中涉及的文化、道德以及政治素养等问题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微博形成开放分散的信息交互会使得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的思想道德、文化习俗、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方式的相互撞击,从而导致网民产生思想道德上的迷惑甚至心理上的冲突。在承认微电子媒介保障了民众权益的同时,也要注意提高网络公民的素养和培养网民正确的道德观,克服非理性利益甚至不正当的情感诉求迫在眉睫。在微电子媒介充斥社会角落的当今时代,大力弘扬中国传统道德精华,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微时代面临的首要任务。

作者:杨倩胜辉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0.

[2]曹然.传媒的后现代性预言:狂欢、异化与迷失——从《娱乐至死》看当下传媒文化[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5-6.

[3]佟立,白春生,王丽.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的文化裂变[J].理论与现代化,2013(3):24-26.

[4]NathanRotenstreich.Religion,ModernityAndPost-Modernity[J].InternationalJournalforPhilosophyofReligion,1985(18):3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