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签名法执行过程中的难题

时间:2022-01-26 11:10:00

电子签名法执行过程中的难题

《电子签名法》的实施着实令业界兴奋了一阵,但冷静下来之后,一些现实问题也随之而来。这部新出炉的法律与其他法律如何衔接?

现有认证机构规范后数量不足如何应对市场需求?相关配套法规尚未制定是否使这部法律缺乏可操作性?这些问题如不尽早解决,将影响《电子签名法》的实施效果,其立法本意也得不到充分实现。

现有认证机构何去何从

在电子商务交易中,双方使用电子签名时,往往需要由第三方对电子签名人的身份进行认证,向交易双方提供信誉保证,这个第三方一般称之为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电子签名法》颁布后,最受关注的莫过于电子签名认证服务机构,因为它是电子签名的核心执行机构和安全保障机构。

《电子签名法》规定,“电子签名需要第三方认证的,由依法设立的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提供认证服务”。但就是这个服务提供的资格,让目前业已存在的70多家认证机构如坐针毡。

此前出台的《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规定:“本办法施行前已从事电子认证服务的机构拟继续从事电子认证服务的,应在2005年9月30日前依照本办法取得电子认证服务许可;自2005年10月1日起,未取得电子认证服务许可的,不得继续从事电子认证服务。”依据该办法,“从事电子认证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运营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和客户服务人员不少于三十名;注册资金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

一直以来,国内认证机构建设处于无序状态,国家没有主管部门,没有准入审批制度。目前,据称国内已建认证机构70多所,其中不乏不具备适当条件的认证机构也在提供电子认证服务,特别是有些商业银行企业,自建认证机构,自己为自己的客户发放证书,自己与客户又成为交易的双方,一旦发生交易争端,将无法适用《电子签名法》的约束。

业内人士表示,法律出台前70多家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已发出去了上百万张数字证书,这些既成事实的证书将面临怎样的命运目前还不得而知;同时,一些不符合新法规要求的认证机构也正面临着是迅速扩张还是自动退出的两难境地,选择退出无疑意味着放弃巨大的商机,而迅速扩张又无法承担资金的压力。

不仅如此,一旦认证机构终止服务后,其业务的承接方式目前尚无先例。《电子签名法》明确规定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拟暂停或者终止电子认证服务的,应与其他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就业务承接进行协商,做出妥善安排,未能达成协议的,应当申请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安排其他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承接其业务。这是否意味着,在最后关头,信息产业部有权使用行政手段,把那些终止服务的认证机构的业务转给其他正在运营的认证服务机构?

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是,符合新法规条件的认证机构目前并不多,面对庞大的电子商务领域,数量的不足将可能成为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新瓶颈。

相关法律如何修改

法律专家认为,《电子签名法》的实施将带

来一系列法律的修改和完善,这些法律涉及票据、合同、海关、税收等,《电子签名法》要想顺利实施还有待于大量配套规章和司法解释的补充和完善。

《电子签名法》中明确规定,“电子文件与纸介质的书面文件具有同等效力,电子签名具有与印章同等的法律效力”。而我国《票据法》第4条则规定,“票据出票人制作票据,应当按照法定条件在票据上签章,并按照所记载的事项承担票据责任。持票人行使权利,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在票据上签章,并出示票据。”中国金融认证中心技术顾问关振胜表示,很显然,数字签章认可的电子票据的支付和结算方式已无法适用《票据法》的规定,而传统的银行票据都是纸介质的书面票据,已经形成了网上银行和电子商务网上结付的法律障碍。因此,原来的票据法必须作适当修改,以适应网上电子支付的需求。

关振胜认为,有了电子签名法银行就可以制定网上电子支付规则,制作电子支票,实现网上的快速资金结算。即便不在网上支付,支票数字化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银行可以杜绝假图章的欺诈行为,减少交易风险,同时节省大量的纸张印刷费用,提高效益。

《电子签名法》还涉及到《合同法》的修改。

“电子合同的成立与普通合同的成立一样,都要经过要约与承诺两个基本步骤,但订立电子合同还是会产生一些特殊的法律问题”,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杨代雄表达了他的观点。

杨代雄所称的这些问题主要包括:收件确认通知与承诺之间的关系问题,网上商品信息、服务信息与要约的关系问题,电子人的意思表示错误问题,以及订立电子合同过程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问题等。关于电子合同的履行也存在一些新的法律问题,比如电子信息交易合同(主要是计算机软件买卖合同)的履行的问题以及电子支付问题。其中电子支付问题比较复杂,涉及到未经授权使用电子信用卡的责任承担问题、网上银行支付系统发生错误时的责任承担问题等。由于我国本来就缺乏比较系统的有关银行支付业务的法律规范,尤其是有关信用卡的规范,所以关于网上支付法律问题的研究就显得更为迫切。

专家还指出,电子商务尽管是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开展,但它绝对不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活动,它仍然需要接受必要的政府监管。问题是对于这种在“虚拟世界”里开展的商务活动,应当如何监管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比如,工商部门应如何对网上商店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管以维持良好的市场秩序?其管辖权如何划分?

网上银行的设立应当具备哪些条件?其业务活动应当遵循哪些新的规则?现在我国已经建立了“电子海关”,那么是否应对海关法作一些修改以适应海关业务电子化的要求?

除此以外,电子商务的推广还给现有的税收体制造成巨大的冲击。交易的无纸化使得传统的税务稽查与纳税申报制度难以保证纳税人充分缴纳税款,对于整个交易过程都在网上完成的数字化产品交易如何进行征税,也是摆在立法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普及应用面临瓶颈

《电子签名法》的颁布虽然赢得了业内一片叫好之声,但在细细分析这部对于互联网来说具有历史意义的法律之后,一些电子商务企业却对是否将引导用户使用电子签名保持着谨慎的态度。他们表示,在推广电子签名的过程中,碰到最多的提问就是“什么是电子签名”,无论是电子商务还是电子政务领域,对电子签名的认知都非常有限。整个电子签名市场虽然启动,但今后的培育期可能会长达两三年。

阿里巴巴的新闻发言人称,公司暂时不会有动作。他认为,目前从企业对电子商务运用的功能上来看,还只是停留在网上信息浏览的阶段,通过网络的形式来传递电子文件以及电子合同一时还无法让多数企业适应,这是一个逐步适应与习惯的过程。阿里巴巴将根据企业及个人在网上交易中对电子签名的需求程度来决定何时上电子签名技术,不过公司已经开始作相关的技术准备,正在挑选合作伙伴来实施电子签名技术。

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副主任阿拉木斯表示,电子签名的普及应用面临瓶颈。首先,国内电子签名的软硬件水平普遍不过硬,真正有实力的认证企业屈指可数,其中很多还没有任何国家资质,只是在行业和政府内部使用,而且国内直接提供电子签名技术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其次,认证标准有待互联互通,在目前情况下,电子签名认证采用的技术标准不止一个,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电子签名的普及应用。

阿里巴巴新闻发言人也认为,电子签名技术及配套相关技术需要进一步开发和完善。在《电子签名法》出台后,我们需要一个在电子合同、交易问题、网上支付等方面有着详细规定的补充规范。

《电子签名法》是构建一个完整信用体系的关键部分,对于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在我国网络信用与数据电文法律效力保障缺乏的情况下,它将在很大程度上消除网络信用危机。然而,电子商务立法在国内毕竟还处于起步阶段,一部法律不可能解决信用体系中的全部问题,还需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