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翻译文化意象探索

时间:2022-05-09 10:42:35

电影翻译文化意象探索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科学。”[1]人类社会信息的交流,实质上就是信源操纵可选的符号系统,实现对信宿的影响。这一过程中,信源得到了传播,从而实现了信息的交流。就电影传播而言,如果受众是异国文化和语言背景,要实现有效传播,就必须借助翻译,翻译是实现有效传播的桥梁。电影翻译是一种特殊的传播,有别于一般信息的传播,电影翻译传播的信息是跨语言、跨文化的。

一、传播学视角下电影翻译的特征及文化意象

从传播学视角来看,电影翻译的传播过程需要两次编码,第一次编码是原始信息转化为适合一般受众的加工信息,第二次编码是跨文化、跨语言的编码,即在前一次编码的基础上,将信息转化为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的受众可以接受的信息。在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各国思想、文化和语言的碰撞和交流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频繁。中外电影的传播,即是中外思想、文化和语言的碰撞和交流。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在地球村的时代,已经跨越了国界,但要在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的受众中有效传播,翻译是必不可少的桥梁。在一般的文本翻译和现场口译中,翻译的核心任务就是将源语译成目的语。诚然,作为综合艺术的电影,为了实现跨文化的有效传播,需要将源语译成目的语,但这只是电影翻译的基本任务,关键的任务则是文化意象的处理。电影,是一种大众文化艺术形式,体现了创作团队的主体意识,同时经由相关部门的审查、电影批评与评论者的学术洗礼以及受众的观影回馈,共同楔入了所在群体的社会心理,从而体现了该群体的文化意象。[2]文化意象是一种文化符号,“具有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有的还带丰富的意义和深远的联想,人们只要一提到它们,彼此间立刻心领神会,很容易达到思想沟通”。[3]作为一种符号,文化意象包括互相依存的能指和所指两方面。文化意象的能指是物象,即信息意义之载体,所指是寓意,即作为载体的物象所传达的信息意义。文化意象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植物、飞禽、走兽、成语等。语言是文化意象的表现方式之一。例如,“龙”是中国人的一种重要文化符号,物象是“龙”这个传说中的动物,其寓意是“吉祥”“成功”“高贵”等。“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文化已经渗入到每个中国人的潜意识里,中国语言中有很多包含“龙”的成语,是中国龙文化的反映,如:卧虎藏龙、龙腾虎跃、龙飞凤舞、龙马精神等。而在西方文化里,“龙”是邪恶的化身,体现在英语中,如She’sabitadragonaroundplace,指“她在这里是个很跋扈的人”。各民族的文化存在差异,存在不同的文化意象。文化意象还具有“语境依赖性”。[4]电影作为综合艺术,反映了各民族的文化意象。跨文化跨语言的电影传播,涉及到文化意象的处理。文化意象的处理,在电影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前所言,文化意象表现为植物、飞禽、成语。作为已经成型的电影,其中的植物、飞禽、走兽等非语言文化意象不可能重新塑造,也没有重新塑造的理由。为了实现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我们唯有通过翻译处理语言反映的文化意象。电影中语言反映的文化意象处理有三种策略:顺应、转换、增补。

二、中国电影“卧虎藏龙”中文化意象的顺应传播

电影《卧虎藏龙》,其片名直截了当,点出了“龙”这一文化意象。该影片取得了巨大成功,获得第7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等多项大奖。“卧虎藏龙”一词来自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其英文译名是“crouchingtiger,hiddendragon”,该译名采取直译的方式,将中国“龙”的文化意象直接输向世界,这种处理策略适应了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作为一部中国电影,“卧虎藏龙”能在西方世界取得巨大成功,与其文化意象的处理有莫大的关系。该部影片有两对主角及两条线索。一对主角是李慕白和于秀莲,二人之间存在柏拉图式的爱情,其对白是西方知识分子推崇的“莎士比亚式”,让人觉得浪漫、高贵。另一对主角是罗小虎和玉娇龙,二人敢爱敢恨,敢打敢杀,与前一对主角构成鲜明对比,虽然不受西方知识分子待见,但是深得美国普通观众之心。影片片名“卧虎藏龙”中的“虎”和“龙”有多重喻义,“虎”暗指“罗小虎”,“龙”暗指“玉娇龙”,但“虎”和“龙”的深层含义是其体现出的文化符号意义,即“吉祥”“成功”“高贵”,“卧虎藏龙”即指深藏不露的成功、尊贵的人才。而在西方世界,“龙”的文化意象大相径庭,指口中喷火的邪恶怪物。译者将“卧虎藏龙”直译为“crouchingtiger,hiddendragon”,没有迎合西方的文化意象,而是直接体现中国的文化意象,与影片的内容和思想溶为一体,用恰当的方式将中国元素展示出来,让西方人获得共鸣,因而接受并理解了影片中体现的中国文化元素。这是在翻译中通过顺应源文化意象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成功范例。

三、西方电影《魂断蓝桥》中文化意象的转换传播

《魂断蓝桥》是一部久负盛名的英文电影,其片名是“WaterlooBridge”,直译为“滑铁卢桥”,其在英语世界中的文化意象是“失败”,因为该地是拿破仑战败的地方。该电影讲述的故事当然不是“滑铁卢桥”这个文化意象的“物象”本身,而是其体现的寓意“失败”,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军官与女演员的一个凄美爱情故事:军官罗伊与女演员玛拉在一次休假中偶遇,接下来是传统的老套情节,一见钟情,私订终生,奔赴婚姻……但传统情节在此嘎然而止。婚礼前夕,罗伊接到火速奔赴前线的命令,被迫撇下爱人玛拉赶往战场。时光荏苒,玛拉没有收到罗伊的任何消息,以为其战死沙场,后因生活所迫,强忍悲痛沦落风尘。造化弄人,玛拉意外与战争结束归来的罗伊相遇,但玛拉身处风月场,自感形秽,虽然仍然深爱着罗伊,但觉得两人之间已然出现身份的巨大鸿沟,爱情无法继续,她悔恨、伤心之余,回到两人最初邂逅的“WaterlooBridge”,怀着对爱人罗伊的眷恋而自杀。英语电影“WaterlooBridge”译为汉语并没有取其直译“滑铁卢桥”,因为中国普通观众,如果不懂拿破仑滑铁卢战败,就不知道“滑铁卢桥”的文化意象是“失败”,所以“滑铁卢桥”这一译名寡然无味,甚至有可能让中国观众和“卢沟桥”联系起来,产生和影片内容完全无关的联想,无法得到审美享受。因此,为了顺应中国观众的思想和文化,实现该电影的有效跨文化传播和交流,译者对“WaterlooBridge”体现的文化意象采取了转换策略,翻译为“魂断蓝桥”。该翻译既保留了西方文化意象“滑铁卢桥”中的“桥”,又顺应了中国文化意象“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中的“桥”。“桥”在中国传统爱情神话故事中占据重要地位,和江南水乡密不可分,是悲剧喜剧都不可或缺的中国元素,除了鹊桥相会,还有西湖断桥,陕西蓝桥等。陕西蓝桥也发生过一个类似的爱情故事。因此,《魂断蓝桥》这一译名成功地对西方的文化意象实现了中国文化意象的转换。除了片名文化意象的处理,电影台词体现的文化意象也需要根据传播规律采取恰当的转换方式。比如,“WaterlooBridge”中Kitty有一句台词:Oh,takenonotice.Theolddragonmadeherwritethat.可见,在电影的跨语言、跨文化传播中,对文化意象进行翻译转换是实现有效传播的重要手段。四、电影中文化意象的增补或完善除了顺应和转换处理,文化意象在电影跨文化传播中还可以采用增补或完善策略。不同民族文化意象存在差异,如果直接采用拿来主义,可能使人费解,在不适用顺应和转换策略的情况下,就需要增补或完善相关信息,让文化意象在目的语中变得明朗,从而实现电影的有效传播。如,Numbeer.Ten.Downing.Street的文化意象是英国首相府邸,在英国人尽皆知,但一般的中国观众并不了解这一文化意象,只是把它当成普通的一条街。在电影“WaterlooBridge”中,就有包含这一英国文化意象的旁白:At11:15thismorning,ThePrimeMinister,speakingtothenationfromNumbeerTenDowningStreet,announcedthatGreatBritainisatwarwithGermany.对不熟悉英国文化的中国观众来说,听到电影中的这句话,他们只是觉得英国首相在一条普通的街道上发表演说,根本没有感受到任何文化意象,因而体会不到英国首相演讲的象征意义。该台词在跨文化、跨语言传播中,就需要对文化意象加以增补或完善,所以Numbeer.Ten.Downing.Street不能简单按字面直译为“唐宁街10号”,而应增补注解“英国首相府邸”,即译为“唐宁街10号——英国首相府邸”,唯有如此,中国观众在观影时,通过字幕翻译,才能认识到Numbeer.Ten.Downing.Street的文化意象。《圣经》是西方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西方人对圣经故事都耳熟能详,在英美电影台词中,有不少台词来自于圣经故事。大部分中国观众不熟悉圣经故事,因而对有关的文化意象视而不见,造成电影跨文化传播的效果大打折扣。如,1934年美国首映的喜剧电影《一夜风流》中主人公PerterWarne有这样一段台词:PryingeyesannoymeBeholdthewallsofJerichho!Err,maybenotasthickastheonesthatJoshuablewdownwithhistrumpet.Ijustshowyoumyheart’s?intherightplace,I’llgiveyoumybestpairofpajamas.DoyoumindjoiningtheIsraelites?台词中有三个词来自《圣经》故事,即“thewallsofJerichho”“Joshua”和“theIsraelites”,表面看来,它们只是普通的专有名词,指地或人,但实质上带有强烈的文化意象。它们都来自于约书亚(Joshua)的故事:ThewallsofJerichohadfallenflat!ThesoldiersofIsraeldidimmediatelywhatJoshuahadinstructed.Withswordsflashing,theyranstraightintothecityanddestroyedeverything.可见,“thewallsofJerichho”(耶利哥城墙)、“Joshua”(约书亚)和“theIsraelites”(以色列人)在本段台词中同时出现,已不复是普通的专有名词,而是存在和《约书亚的故事》有关的特定文化意象。因而,如果只是简单地按照字面意思忠实翻译,不懂该圣经故事的观众就会觉得莫名其妙,故为了达成该段电影对白的有效跨文化传播,译者需要增补并完善这3个词的文化意象。这段台词翻译如下:有人偷窥我会很生气。请看这城墙,也许还没有《圣经》里以色列人的军长约书亚用号角就能吹倒的耶利哥城墙厚,却比它安全多了。你看,我没有号角,为了表示我的公正无私,我把我那套最好的睡衣交给你用吧。你不想做以色列人吗?该台词的原作没有出现任何《圣经》的有关信息,但由于圣经文化已经沉淀到受其影响的人的思想中,故可以做到“无圣经”胜似“有圣经”,台词的字幕翻译增加了《圣经》的相关文化信息,让非圣经文化圈的观众理解了这3个词的文化意象。

在娱乐文化越来越成为主导的今天,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综合艺术形式,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电影体现了民族的文化意象。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为了让观众理解原剧的文化意象,在片名和台词翻译中需要对文化意象进行顺应、转换和增补等操作。目前,中国仍然是文化输入大于输出。大量的西方电影传播到中国,国人对西方的文化意象日渐熟悉,而中国电影的输出还大有潜力可挖。中国电影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方面,大有可为。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尤其需要借鉴经验,在片名和台词等翻译中,采取恰当策略,以输出中国的文化意象,让世界理解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董璐.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5.

[2]陈开举,陈伟球.文化意象、艺术镜像与自我确认[J].哲学研究,2014(7):119-125.

[3]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邱文生.语境与文化意象的理解和传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4(3):135-140.

作者:吴先泽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