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专题节目配乐思路与技巧

时间:2022-08-01 02:58:35

电视专题节目配乐思路与技巧

一、电视专题节目的界定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专题是指专门研究或讨论的题目。电视专题节目过去通常叫电视专题片。电视专题节目,是指主题相对统一,能对主题作全面、详尽、深入的反映,与综合节目相对应的一种电视节目。从字面意义理解,这是一个非常简单明了的名词。但事实上,“电视专题节目”作为中国电视界一个约定俗成广泛运用的概念,为电视理论界和创作界带来了长达数年的争论,对于电视专题节目,电视界说法不同。如电视专题节目、电视纪实性作品、电视纪录片、电视专题片、电视专栏节目,还有电视系列片等等,各种提法五花八门。90年代初,针对电视界对节目称谓使用的混乱情况,中央电视台研究室邀请全国电视界部分专题节目编导和学术界部分专家,于1992年到1993年间举行了三次中国电视专题节目分类与界定的研讨活动。三次研讨活动后商议出了《中国电视专题节目分类条目》,条目中指出不再使用专题片的名称,而是明确提出:电视专题是电视专题节目的一部分,被涵盖于其中的报道类,是报道类节目中的主要形式。[1]报道类(含纪录片)根据其叙述表述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纪实型、创意型、政论型、访谈型和讲话型五种。这五种类型基本包括了以前被认为是专题片和电视专题的电视片。至此,关于电视专题和专题片名称的争论便暂告结束。以后,电视专题片的概念逐渐淡出,而包括电视专题在内的电视专题节目的概念被业界和观众所普遍接受。电视专题节目的类型电视专题节目的类型按照不同的角度、视点和方位的要求可进行以下的划分。按题材内容来划分:人文类、社会报道类、自然环境类等三大类。每大类又可细分为一些小类,如人文类又可分为人文类历史题材和人文类现实题材。按风格样式来划分:可分为纪实类与写意类。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主任高峰将专题节目分为纪实类、表现类、思辨类三种。按操作形式来划分:台湾著名纪录片人李道明划分为四类:旁白、解说加画面的“主观式”;由采访构成的“采访式”;既无旁白也无解说和采访的“纯观察式”;由拍摄者和被拍摄者互动构成的“反射式”。而按照《中国电视专题节目分类条目简表》的多标准分类,电视专题节目又可作更加详细入微的分类。以报道类(含纪录片)为例,可分为:(一)纪实型1.新闻性2.文献性3.文化性4.综合性(二)创意型1.抒情性2.表现性3.哲理性4.愉悦性(三)政论型1.评述性2.思辩性3.论证性(四)访谈型1.对话性2.专访性3.座谈性(五)讲话型1.报告性2.性3.礼仪性。采用上面以节目的构成和表现形式为主的多标准进行分类,体现了科学的现代观念(多标准、多向度是现代思维的重要特点),它对专题节目从类、型、性三级进行了金字塔型的立体分类。

二、音乐在电视专题节目中的作用

音乐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不擅于表现具体的概念,但它对一些特定情绪的表达,给人带来冲击力,甚至比一组画面更为强烈。电视专题节目的声音构成包括:解说、同期声、音响效果声和音乐。这里我们所涉及的电视专题节目音乐,主要是指后期音乐编辑所进行的音响效果声和音乐的配乐编辑。恰到好处、适时添加的配乐能够增强画面的真实气氛和生动气息,能够唤起观看者的联想,所传达的内涵甚至比一些信息量大的镜头还要丰富,因为感情的深度和强度用画面是不易表达的。不难想象,在没有音乐的画面中难以引起情感的共鸣,因此音乐是电视专题栏目中不可缺少的表现形式,选择好恰如其分的配乐,可起到深化主题,烘托气氛,抒发情感,形成风格等作用。

(一)音乐深化主题电视专题节目中音乐与主题的互动关系,无可否认是主题决定了后期配乐形式与内容,电视配乐会使节目的主题更突出、更鲜明,更易于受众对节目主题思想的接受。电视专题节目中,音乐对画面存在着依附性和参与性,在电视专题节目中一般处在补充、辅助地位,但这并不能理解为存在着从属性。事实上音乐对画面存在着反作用力,这种反作用力主要表现为:1.它对画面进行补充,丰富、渲染和强化,阐释出画面内在的含意,揭示出画面所蕴含的思想,与画面共同来表达主题;2.激发观众合理的想象和联想,营造出升华画面内容的意境。例如:纪录片《话说长江》,整部片子以主题曲《长江之歌》为基调,它的旋律雄伟壮阔,高亢悠远,充分揭示了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几千年来的历史命运,优良传统、无穷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乐曲使整部片子具备了厚实的理性深度。

(二)音乐传递情感如果说同期声和效果声是偏重于表现客观环境和真实存在的话,那么音乐则是偏重于表达情感。它是电视专题类节目中不可缺少的表达手段。音乐的艺术魅力在于:它具有一种潜在的力量,在震撼人的心灵和感染人的情绪上有一种其它艺术难以比拟的穿透力,在表达人的复杂情绪,情感方面的功力是其它艺术所无法比拟的。许多用语言难以传达的情感,音乐都能自如表现出来,使以纪实著称的电视专题节目洋溢出情感的暖流。例如纪录片《沙与海》中刘泽运的小女儿独自在沙丘上玩耍的场景,镜头将穿着红袄的小姑娘衬在蓝天上,她跳着、跑着,时儿将鞋脱下跪在沙丘上行进,时儿将鞋仍下沙丘,头朝下滑下沙坡拾鞋,此时音乐介入,悠长的电子合成器音乐准确表达了小女孩的天真无邪,并把沙漠中儿童的孤单、寂寞深藏其中。人们的思绪禁不住伴随音乐起伏,很容易联想到小女孩今后的生活和命运,达到了全片的情感高潮。同样像《远在北京的家》《幼儿园》等纪录片,都从不同的角度,通过音乐和画面的和谐渲染,展示出了主人翁的情感世界,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三、音乐表现时代色彩与地域风情

在电视专题栏目中一支特定音乐的应用往往胜过大量的画面语言与文字解说。我国地大面广,不同地域传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方言特征形成了不同的艺术氛围。各地的民歌及乐曲是从事电视专题栏目特别是纪录片音乐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一段有地域特色的曲调往往能引起人们缝绪的乡土情绪。《龙脊》的编导陈小卿说:他每到一地,总要搜集大量的民歌民谣,他在广西拍片时搜集的民歌就有几十首,为后期片子的剪辑储备了大量的音乐素材。他在《龙脊》中就成功地运用了瑶家传唱的“节气会”喻示小寨村的孩子们象禾苗一样不断成长。又如纪录片《西藏的诱惑》,一开始几个喇嘛在风沙中行进,一首具有西藏风格的歌曲《朝圣的路》回荡在高山白云间。“我向你走来,捧着一颗真心。我向你走来,捧着一路风尘啊真心,啊~风尘”远方高耸的喜玛拉雅山,面前虔诚的喇嘛,这就是典型的西藏风情、风韵,伴随着音乐不禁让观众肃然起敬。在这里音乐的应用不仅营造了片子空灵的氛围,强化了主题,也引人进入了那诱人的境界。音乐作为形成节目节奏风格的手段每部片子都有自己的风格,而音乐风格的差异会对节目风格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样的画面如果使用不同风格的音乐,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在电视专题栏目后期的音乐编辑中,音乐编辑在运用配乐手段时,通过有针对性的选择音乐同时选择性的对音乐进行切入切出、延续、渐显渐隐和叠加,有助于节目形成特有的节奏和风格。如纪录片《幼儿园》就是通过音乐来制造节奏;优美抒情的童声合唱《茉莉花》,音乐的出现往往是画面镜头越拉越远、越来越模糊,渐渐脱离了喧闹、真实的现实世界,这时,音乐自然飘起,使人产生一种奇妙的感觉。通过音乐,实现了近与远的对照,同时也是写实到抒情的转变、视觉为主到听觉为主的转变,形成了影片独特的节奏。在《幼儿园》后期的音乐编辑上,实际上只运用了两首曲子,一首是《茉莉花》,另一首是不知名的口琴曲。它们在顺序安排上体现为非常对称的结构,同时这两首曲子风格也不太相同,童声合唱的《茉莉花》音色明亮、风格淡雅,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带给人的是一种比较亮的感觉,象征孩子们幼儿园生活的美好,充满阳光;而口琴曲音色则比较黯淡,旋律也显得凝重,象征着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们也有苦闷和烦恼。音乐选择搭配画面褐色与彩色的交替,通过音乐与色彩形成了影片特有的风格和意境。

四、音乐编辑在专题节目配乐中的作用

从电视节目的拍摄到电视节目呈现在观众面前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人(策划、采访、编辑)——节目(节目前期制作半成品)——人(后期制作)——节目(节目成品)——人(观众)”的过程。在这过程当中,音画结合属于节目从半成品到后期制作再到节目的这一部分,而其中音乐编辑与其他两种角色间的关系是“节目采编(节目前期制作)←音乐编辑(了解前期制作,配乐,让观众更好理解)→观众(听着配乐看节目)”,即一个电视节目制作环节中“承上启下”的人物,是节目制作的主要人员。所以音乐编辑不仅要了解电视的前期制作,还要了解后期制作的设计如音响、与旁白的配合、配乐等,以便节目能以最好的效果传达给观众,使观众能更好地欣赏节目。

(一)制作前的计划阶段:参与对主题内容表达的构思与完善电视专题节目通常要求直接从现实取材,记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追求客观,具有纪实风格。但这种纪实并不是完完全全的对真实生活的照搬,它也是经过创作者构思和剪辑过的影片,具有特定的主题和取向,因此在拍摄前期音乐编辑要参与为节目主题内容提出更进一步的构思方案,帮助电视编导得出更开阔的思路完善节目的框架。节目编导会为每一期的框架进行前期统筹,力求做到主题内容的严谨以及画面结构的流畅,而音乐编辑在做每一期节目之前,首先要观看一遍节目,对节目形式、拍摄手法、画面的剪接、语言文字的结构作整体了解,进而与节目编导进行沟通,了解编导想要表达的思想以及对配乐的要求。作为音乐编辑,要大量的聆听各种风格的音乐,听的时候更要带着脑子去听:这段音乐能联想到什么样的场景,什么样的画面,什么样的内容什么样的乐器,什么样的节奏出来的是什么样的情绪在节目后期制作工作中,音乐编辑应做到从声音的角度出发,用音乐为契机转换时空和章节段落,从而提升电视视听艺术的整体质量。

(二)后期制作阶段:用专业的配乐技巧表达节目主题音乐编辑要有敏锐的捕捉能力和运用声音的艺术创作力。[4]在理解编导的创作意图、把握节目风格后,音乐编辑要根据节目的特点加入多元化的声音元素,使符合节目画面和风格的情绪、气氛、形象得以补充。音乐编辑对音乐素材的判断是至关重要的。这种判断不是站在纯音乐角度上,而是基于对电视作品理解与把握上;基于对电视节目主题立意到风格的确立上;也同时基于对电视声画关系的深谙。[5]音乐编辑在后期制作阶段要选择适当的音乐和音效,运用熟练的配乐手段,去丰富节目声音做到和谐统一,营造出恰如其分的情绪和意境,提升画面的内涵,使节目思想和画面空间得以延伸和深化,也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审美通过电视专题片节目的音画传达给观众,拓展观众们更多的想象和创意空间。在节目最后合成阶段,要对所有的声音加以宏观和总体的调节和控制,不能像独立的音乐作品那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的调节音量。根据本人的实践经验,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等片子做出来以后再让音乐编辑去见缝插针,找地方去往里边灌音乐。作为专题节目的编导,应当在前期策划阶段,就让音乐编辑参与其中,把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创作因素考虑在内,给音乐留下表现的空间,与此同时这也就是给自己的节目留下了抒情和耐人寻味的余地。

五、不同类型电视专题节目的配乐思路与技巧

电视专题节目按照题材、内容、风格样式的不同,具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电视专题栏目对音响和音乐的后期编辑要求也大不相同。以目前电视界电视专题节目的发展来看,报道类(含纪录片)的电视专题节目以其纪实性理念和写意性手法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得到了多数观众的喜爱。以下将主要根据纪实性专题节目、写意性专题节目和政论性专题节目这三个电视专题节目类型按照题材、风格的不同划分结合具体的事例对电视专题节目配乐思路与方法进行相应的讨论。

(一)纪实性电视专题节目的配乐思路与技巧纪实性专题节目是对社会现实题材的真实记录。一般反映社会生活中的涌现的真实人物、真实事件、真实环境。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通过影像艺术的“再现”意境,直接展现在观众面前。纪实性专题节目是电视专题节目的主要表现形式,成为了创作者最惯用的手段,产生了一批优秀的作品。

1.以反映真实环境为主题的电视专题节目配乐以反映真实环境为主题的电视专题片不同于单纯的风光片,它是把真实的环境用镜头把秀丽风光中蕴含的另一层次内容,它们包括地理历史、人文景观、民族文化,社会活动等等,把景色背后的故事通过电视反映出来。声音方面,用同期声反映每一个地区独一无二的特色,这些特色有如歌曲、民俗活动场景。用音乐元素的再创作把感受感知的意境形象表现出来,音乐节奏可以是平缓、抒情、流畅,也可以气声磅礴、欢快、舒展,可以创造出富于变化的视觉节奏,在这基础上为画面提升一个层次。以广东台大型电视系列片《祝福珠江》(共22集)为例。《祝福珠江》以电视声画纪实手段,展现珠江流域的悠久历史、两岸的秀丽风光、各地区的社会风貌、各民族的多元文化、泛珠三角各方的经济合作成果。其中《岁月如歌》这一集节目介绍了广西的多民族特点,其中每个民族都具有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文化习俗。在音乐的处理方面,我们针对特定的场景和环境气氛,将现场同期声与音乐穿插使用,使得同期声更好地表现出民俗的特点,而又让音乐起到了烘托和丰富的作用中。音画合一的效果使得观众观看节目的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珠江、了解珠江的过程,更是一种感悟大自然神韵的审美历程。《岁月如歌》这一集其中一个片段讲述了广西大瑶山瑶族同胞举行上刀山下火海的“度戒”仪式——瑶族青年光着脚从火塘里走过,爬上插满利刀的木杆。这个节目片段的声音仅是单一的铜鼓敲击现场同期声,为突出这一极具挑战性的情景,后期在进行音乐编辑时我们选用了一段与铜鼓同一节奏的、低沉的、有动感的音乐,进一步烘托出紧张的氛围,渲染这一仪式的古老神秘感,让观众沉浸其中。另一个片段是摄制组进入美丽的侗族山寨,当旁白说到“首先听到的是侗族拦路歌”时,画面中出现了美丽的侗族姑娘手捧美酒唱起拦路歌,热情欢迎远方的客人。这里我们保留了原生态的歌声,没有加入配乐,让观众体会亲临现场的感觉。而当摄制组来到刘三姐的故乡柳州时,我们采用了一段著名的《刘三姐》山歌对唱段落,“哎,什么水面打跟斗,什么水面起高楼,什么水面撑阳伞,什么水面共白头”《刘三姐》耳熟能详的旋律让观众们能倍感熟悉和亲切,瞬间产生对主题的共鸣。

2.以反映真实人物为主题的电视专题节目配乐以反映真实人物为主题的电视专题节目以人物故事为主线,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真实人物的社会常态,尤其是现在以反映真实人物为主题的电视专题节目侧重于反映寻常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与观众息息相关。为突出真实场景的现场感与真切感,这类节目的音效处理多是保留现场同期声,配乐的运用主要是让旋律去表现人物思想内心的变化、情绪的变化,扩展影视空间,使观众的情绪按照编导设计的节目思路的发展起伏跌宕。以广东台《珠江纪事》栏目为例,《珠江纪事》是一档集中反映广东人文社会变迁的本土纪录片栏目,堪称“中国南派纪录片”的一面旗帜。[6]每一期节目内容都是以人物故事为主线的独立主题,记录独具珠江流域特色的生动故事。以《珠江纪事》栏目中的《亚运会上的少林小子》这一集为例,这集是栏目编辑在2010年广州举办第十六届亚运会时跟踪拍摄开幕式的表演名作《白云之帆》。《亚运会上的少林小子》讲述的是《白云之帆》这场表演团队——少林寺塔沟武校——的学员们平时怎样在开幕式现场的天幕上,训练用吊威亚的形式表演动作造型。整期节目声音设计采用了训练场上的同期声,采访表演团队的导演的声音和孩子们实地训练及业余生活的现场声,两部分场景穿插着进行,只是在开篇与结尾需要配乐。在节目片头30秒的音乐设计里,节目的音乐编辑先采用了与《白云之帆》画面相吻合的几小节彩排现场的音乐元素,意在突出现场感,但现场效果采录地不完整不够长,便在保留现有《白云之帆》的音乐元素的同时,另编配一段音乐通过后期制作把片头30秒音乐制作完整。同样在节目尾声,画面是《白云之帆》顺利表演结束,作为头尾呼应,声音处理方面编导还是延用了几小节演出主会场的音乐作为画面的背景音乐,这段音乐不够长,延续不到节目结束,音乐编辑就要有意识的选配符合原有的音调、形式、情绪的音乐进行衔接,两段音乐巧妙的融合使《白云之帆》的音乐元素做到了平稳的衔接。音乐编配使画面形象更加突出和丰满,让观众看见真实的幕后故事。再例如,大型电视记录片《志愿者》,是以“广东志愿者”为题材,以纪录片人独有的视角记录反映各种志愿形态和志愿文化。其中,《用爱牵手》这期节目首先感动我们的是一对中日志愿者,他们在志愿服务麻风老人的工作过程中,相识、相爱;不光是他们两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志愿者因爱牵手,他们成立了“爱心工作营”,长期服务在南粤大地东边的偏远小村落-岭后麻风康复村,吸引了更多的中国和日本志愿者,参与到“了解麻风病,关爱麻风老人”的行动中来。在麻风村里,志愿者们用真诚而细腻的关爱,牵起老人们的双手,让曾经几乎与世隔绝了近半个世纪的麻风病老人重新露出了欣慰的笑脸。这期节目的音乐设计方面是以平缓抒情的旋律为主线,作为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的桥梁,让电视观众能进入被拍摄者的精神领域,同喜同悲,进而理解并为之感动。有一段是志愿者握着麻风老人的手,摒弃世俗的偏见,拉起家常,老人露出开心的笑容,那一刻音乐旋律从深情到激动,配合人物情感的展开,深入到主题思想发展的核心,音乐的表现方式和感染力,多层次地丰富了画面。另一片段画面是相爱的两位志愿者选择岭后康复村这个偏远小村落举行婚礼仪式,选配了一段喜庆欢悦的音乐,给平缓抒情为主线的节目带来了闪光点,鞭炮声和喜庆的音乐给这个平静祥和的村落带来欢乐和生机,使观众们融入到这个氛围中为之喜悦和感动。整期的音乐不能一味的去平缓抒情,更要在主题中捕捉到可以跳跃的闪光点,使音乐主线有起有伏,用音乐的表现力来充实主题内容。

3.以反映真实事件为主题的电视专题节目配乐以反映真实事件为主题的电视专题节目是用纪实手法表现真实事件,声音方面采用现场同期声,凸显现场感真切感,但不能事无巨细的“出声”,成为杂音噪音,要根据节目的主题思想有选择进行处理,音乐方面要巧妙的依附在主题结构上,与主题共振,如果游离在主题之外,滥用音乐,会使案例戏剧化,破坏了记录片的真实感。例如,央视的《今日说法》和广东台《午间说法》这一类的专题节目,是用案例说话,通过一个个富有悬念与冲突的案例故事,重在与百姓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的阐述与普及。以广东台《午间说法》为例,这里有刑事案件的节目如《石破惊天》,《特警出击》,《走私大揭秘》等,还有是与老百姓生活相关的案件,民事纠纷,以普法为主的节目等等,编导采用现场跟拍的手法,给观众讲述的是真实事件,例如《石破惊天》,这个案例发生在2009年,珠海海关人员发现一批大理石暗藏玄机,案情严峻,海关缉私与毒贩斗智斗勇,顺藤摸瓜抓到毒贩的真实报道,片中有缉毒警察案情分析、实地采访的声音,从跟踪嫌疑犯的行踪到追捕毒贩,这些过程摄影机都是实地跟拍,现场环境声音非常杂乱,这时要用恰当的音响音效去渲染、点缀现场紧张、悬疑、扑朔迷离的气氛,给观众看到的是正义与邪恶在较量,紧张、刺激。以上列举说明纪实性专题节目在后期节目制作中,如果编导只注意视频的质量,不知不觉就会牺牲创作中的另一重要手段——声音。要重视现场同期声的采录,为后期声音制作打好基础。声音既然作为一个创作因素存在与作品中,那就必须把它纳入轨道,不能听之任之。视听媒介是立体的思维,就像一个作曲家在谱写交响曲时,他必须对“总和效果”做到心中有数。所以,这就要求在创作一部作品之前,根据具体的内容同时做出一个全面的画面设计和声音设计,以期获得一个总体的“综合效果”。[7]作为音乐编辑要对音乐素材有正确的判断力,平时要熟悉和掌握资料库里大容量的信息,音乐编配时抓住节目主题的精髓,充分利用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画面层次更为丰富把节目有限的时空和形象做到延伸、做到完整。

(二)写意性电视专题节目的配乐思路与技巧对于写意性专题节目来说,文字本身就是一篇完整的艺术作品,电视编导调动电视影像的艺术手段,集中表现某一环境、某种意念和情感,通过这一表现手法揭示生活中那最有诗意、最富有深刻内涵的情感,把文字变为影像,深入到作者所描写的情景当中。写意性专题节目的音乐与其他题材不同,取决于作品内容对音乐风格、音乐手法的框定。以音乐和声效为契机,为节目的时空转换作铺垫,营造一定艺术氛围和独特意境,延伸画面的美感。电视散文片,它是先有艺术性的文字,再通过影像艺术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成起来进行,还原真实的生活环境空间,通过影像的再创作,营造诗的意境,使散文片通过电视的手法得以艺术的升华,给观众以美的享受。例如,电视散文《木屐》是根据新加坡华裔女作家尤今的散文作品改编的,以童年中有关木屐的日常故事,来表达思乡情怀。节目首先是恬静写意的画面,音乐清脆明亮的点题《木屐》,接着“嗒啦、嗒啦、嗒啦”一串串、不同的响声的木屐声,把观众带入到画面里,尤其是南方的观众听到这声音,十分亲切和熟悉。在音乐的设计上,我们以广东童谣《月光光》作为音乐主线,以不同的乐段和不同的配器,衬托不同场景、不同气氛。还把主线音乐作为画面的背景音乐,如剧中妈妈哄孩子睡觉唱的摇篮曲也是《月光光》。环境声里,不光有“嗒啦、嗒啦”的木屐声,还有收音机里传出的粤剧声、妈妈炒菜声等,这些音效和《月光光》音乐有着典型的广东地方特色。那娓娓动听具有诗情和诗意的诗化旁白,随着童谣《月光光》旋律加上木屐声,一同进入观众的耳畔,回到了童年,回到了往日的时光又如电视散文片《酒肆风雪夜》(在2004年获得广东广播电视优秀作品一等奖),本人主要参与了节目前期的音乐整体设计,在前期音乐的整体设计上我们根据导演想要传达的主题,确定了以叙事抒情音乐为主线的定位。节目的开篇和结尾的解说词是阅读父亲的来信,第一个镜头就起音乐,与旁白声音一起带动画面缓缓展开,思乡之情悠然升起,此时音画交融。画面中一艘小船缓缓驶来,“哗啦哗啦”摇橹的声音,朴素的湘西风情呈现在观众眼前。在中段,表现湘西人家过年的忙碌,贴春联、做年糕,喜庆洋洋,这里采用的是湘西味的轻快音乐,再加入鞭炮声,增加喜庆效果,与之前的抒情音乐有个对比,用音乐起提示节目段落的作用。影片唯美的音乐增加了散文的魅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展现了节目编辑与音乐编辑共同合作的创作力,提炼出了生活中美的东西,达到了节目的音画合一再创作,使散文艺术得以升华。这两期节目展现了节目编导的创作力,在把文字变为影像的同时,也注重了声音设计,让音乐编辑参与进来,一同探讨节目的音乐主线,使节目成为音画和谐的佳作。音乐编辑对于能够传达片子主题情绪和感觉的音乐素材要有足够的了解,音乐的效果化,效果的音乐化,让声音与现实生活更贴切。

六、结论

电视是多视角的文化,多方面的文化,是一门综合的艺术,电视专题片和其他电视节目一样,是在视听艺术的共同感知中展开的,声画和谐是电视节目最基本的要求。音乐作为一种具有独立表现能力的艺术形式,音乐编辑用重新编配的手段,把独立音乐变为电视音乐,对电视画面进行补充、深入、烘托和渲染,成为节目创作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随着音频技术的发展,为电视专题类节目的声音创作提供了任意驰骋的舞台,数字音频工作站(DigitalAudioWorkstation)的出现和应用更是为声音的创作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编辑时拥有强大的数字信号处理功能(DigitalSignalProcessor),可对音频文件进行变调变速、交叉叠变、压缩与扩展、降噪等处理;作为音乐编辑者应巧妙的使用这些先进的技术工具,充分挖掘和发挥配乐在电视专题节目中的巨大潜力,创作出更加优秀、精彩,为大众所喜爱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