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制片人转变

时间:2022-08-01 02:57:22

电视节目制片人转变

电视制作是一个多工种群体协作的工程,但其中每一个制作单元,即栏目,却是相对独立,可以细分的。这些制作单元的基本管理原则是人、财、物的合理配置和调动,并通过这三者的有效控制运作达到最佳优化,以此取得社会效益、艺术价值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值。而要达到这一目标,选择制片人负责制,就成为历史的必然。制片人负责制目前已经得到西方发达国家广播电视产业的普遍证明并认可推广,成为增强电视产业运营管理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1制片人制度概念与演变

制片人制度主要是指广播电视节目以制作人为中心的制度。制片人是掌握节目的生产制作、包装、推介、优化、转产等流程的实际操作经营权和对相关工作人员指挥领导权的人。传统的电视栏目管理体制中,部门主任或栏目组组长原则上以管理节目的选题为主,对人员的去留、经费的使用支配权非常有限,管理力度也不够。而制片人则不然,制片人是集节目权、人事权与经费使用权于一身,对节目的生产、运营和管理拥有更大的操控权。“制片人”起源于20世纪的美国,是电影制片厂老板为控制导演开支过大、降低成本的一项管理制度,后来逐渐推广到世界各国。在我国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开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有些电视台和影视制作单位也开始运用“制片人制”。实行“制片人制”,打破了官本位的思想,制片人可以采取民主和法制相结合的方式,对某一剧目或栏目实施全面的管理工作。制片人制度的引进,标志着我国电视节目制作管理由导演中心制向制片人制转换,是进入了一个较高层次、较高起点的科学管理方式。

2制片人的制度建设

推动和加快制片人制度建设,是其节目自身创优出新的要求,更是实现企业化管理模式走上产业化道路的方向。虽然,制片人在实际工作中掌握的权力有所不同,但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各相关职能单位应该建立完善的制度,以文字形式出现,形成规章制度,赋予制片人以下三种权力:“人”的调动权力:制片人制度是一种“面对面”的管理。制片人直接面对一线制片人员,并与他们结成一个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统一体,这种利益和风险包括经济收入乃至收视率等评估机制所反映出的社会反馈,从而改变了传统管理中那种部门繁多、层次复杂、信息不畅、责权不明的局面,有利于人员的有效管理和创作积极性的充分调动。“财”的控制权力:栏目管理说到底是一种效益管理。广播电视的产业化必须追求投入与产出的合理比值,因此,对制片人来讲,成本意识至关重要。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我们的广播电视业发展在计划体制下忽视经济规律的作用,虽然时至今日,经济杠杆已纳入广播电视管理,但是由传统体制滋生的种种浪费现象仍难以得到根本的遏制,其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制作成本混乱和失控。建立制片人制度的好处之一,就在于广播电视台的决策者可以细化到每一个制作单元进行成本核算。鉴于不同栏目在制作方式、周期等方面的不同,这种核算更具针对性,而且这种成本核算还可以有效控制栏目的用人规模和制作手段。“物”的利用权力:这里的“物”不仅指广播电视制作必备的技术手段和保障,而且包括一系列广播电视制作的规章制度及其他周边环境资源。广播电视制作的一个基本特性就是不规则性、创新性。栏目与栏目不同,同一栏目的不同题材也不具备可比性,因此,设备配置必须考虑到效率问题,切不可一概而论。广播电视业管理毕竟不同于一般的工商管理,设备的使用和制度的适用不是一个简单化、程序化甚至习惯化的过程,它必须应付多种可能性,同时又不使设备闲置和资源浪费。就制片人制度来说,船小好调头,快速反应,根据自身需要灵活利用政策资源,无疑独具优势。

3制片人的素质建设

今天,制片人已经成为单位的核心领导层,制片人既是一个团队的管理者,又是一个项目的经营者,制片人业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今后的职业生涯,其角色如同企业里的“职业经理人”,电视台对制片人的考核也逐步转向:是否打开了“市场”(即节目的收视率)、是否创造了“价值”(即节目的社会反响和广告增长额度)、是否提升了“品牌”(即节目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等因素指标。这时候,制片人的角色开始从原来的“科组长”转变为“职业经理人”。他们必须用智慧、能力和努力与他们的团队合力打造出一个个“名牌产品”,且以业绩说话,“只以成败论英雄”。这就要加强制片人的素质教育、专业技能培训、岗位职能建设,以期能够更好地提升带动团队能力、合理协调各部门关系、提高电视节目竞争力的实力。制片人的职业素养已经成为电视传播竞争中的决定因素。构成电视制片人职业素质的十大板块为:过硬的政治素质、丰富的知识储备、深厚的文学素养、敏锐的艺术眼光、精湛的业务技能、高超的经营能力、娴熟的管理能力、充足的生活积累、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高尚的职业操守。十大板块的有机统一是电视制片人职业素质构成的理想境界。制片人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化大分工的产物。制片人这个职业发展的时间不算太长,但是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却越来越重要。因此需要提高制片人基本素质,使其在一定的道德、法律的约束下,行使自己的社会责任,而不是“随意”的,不负责任的。作者上学期间,曾经参与过一期文艺晚会《完美假期》,晚会的主题是针对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在忙碌的工作之后给心情一个放松的平台,让观众不出家门便可享受一个完美充实的假期。晚会定位为轻松娱乐型,采用大家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为了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制片人在节目中始终贯穿着加强人们的文化视觉冲击,增强观众的文化记忆,促进大众与艺术的交流和学习,展现各地方特色的文化与艺术形式,丰富假期生活等内容,寓教于乐,可见制片人的良苦用心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同时依托知名品牌———完美大型美容产品公司所开展的活动,不仅仅是晚会,还是一个品牌活动,由此,《完美假期》社会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合作,在制片人良好的运营下取得双赢。电视栏目的发展就像企业产品的发展和更新一样,需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栏目始终具备活力和生命力,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不断保持竞争优势。作为制片人不能满足于栏目已经取得的成绩和辉煌,在“热运行”的同时需要不断进行“冷思考”,在制作观念、节目选题、表现形式上不断进行研究和思考,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不断开发新的节目形态和衍生形态以及理念转变,从“精耕细作”到“整合资源”。大型电视活动是整合电视媒体人力资源、时间资源、品牌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有效形式,可以为电视媒体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过去,制片人的精力大都集中在如何做好一个节目、如何办好一档栏目,关注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产品,向内看得多,向外看得少,只顾埋头“精耕细作”。当中国电视从“节目竞争时代”、“栏目竞争时代”走到“频道竞争时代”时,许多制片人逐渐认识到,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单独依靠好的“产品”很难生存和发展,必须通过整合内外资源,把栏目做大、做强,才能产生广泛影响力和强大的号召力,使栏目能够保持持久的核心竞争力,所以由制片人策划栏目和组织大型电视活动日渐活跃起来。优秀的制片人必须具有大局意识和全局意识,必须要熟练掌握选题、策划、栏目生产、电视剧生产、财务监控、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等电视制片管理流程,这也是电视栏目制片人的基本素质要求。电视制片人的改革探索堪称我国电视制片管理领域的一场革命,伴随着新一轮的经济腾飞,电视制片人制改革让电视生产力的潜能得到了空前释放。多年来,制片人制已经成为我国电视行业内最主要的节目制作形式,在各级电视台内部涌现了一批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电视制片人。

4结论

总之,当今时代,社会变化日新月异,2012年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发展文化大产业”的思路,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新时期一项新的发展战略,随着新媒体产业的不断涌现和蓬勃发展,随着广播电视产业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电视制片人制度向西方成熟的制片人制度转变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新媒体时代,电视产业的高速发展,急需高素质、高水平的优秀制片人担当行业的主力军,实行“制片人制”的管理方式,关键是人选问题,要挑选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具备导向意识、审美意识、经济意识和服务意识的同志担任制片人。我们呼吁,完善制片人的各项制度建设,增强制片人的职业素养,已经成为相关职能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防控制片人进行暗箱操作也是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与防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