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时间:2022-01-09 09:14:09

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人类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在信息化的影响下,各种思想、思潮相互碰撞,人们的道德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意识和社会价值取向在日益多元化,广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取向也在多元化,这是我们所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中国梦的实现要求培养大量的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而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却主要看“升学率”的高低,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在这样的氛围中,作为社会中的学校,无论是普通教师还是领导在社会舆论和功利主义影响下,不得不为了学校的声誉和单纯的“成绩”而减弱道德教育的功能。

一、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

1.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共产主义道德观念和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即要进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教育。使学生理解和自觉遵守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道德规范。树立远大理想,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养成遵纪守法、团结诚实、文明礼貌、艰苦朴素等优良品质。

2.奠定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在政治方面的教育培养上,着重解决学生政治信仰、政治立场和政治信念的问题。在当前阶段,我们要培养年轻一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是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自觉地改造主观世界,培养公德意识、劳动观点、群众观点、集体主义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为年轻一代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打下坚实的基础。3.培养学生的道德评价和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学生道德评价能力,就是要提高学生用正确的道德、准则对道德行为进行判断的能力。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自由化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乘虚而入,通过各种方式来影响和腐蚀年轻一代,学校的德育教育必须使受教育者初步具有识别和抵制这些影响侵蚀的能力,使他们能在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独立分辨是非、美丑、善恶,使他们健康成长,做一个有道德、有觉悟、有理想的接班人。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在道德规范的指导下,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改正的能力。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和习惯。

二、中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l.认识不到位,德育教育缺乏重视。少数学校领导和教师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将德育、体育、美育等与教学、智育分开和对立起来,错误的认为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在对学生的教育、要求和评价上,过分强调和注重其学业成绩、考试分数和名次升降,而忽略其它教育。即使有领导觉得德育重要,但因为应试教育还大有市场且具有短期效益等种种原因致使许多常规性的德育工作不能落实,一些好的思路和想法也无法尝试和实践,最终使德育工作停留在口头上,反映在文件上,不能付诸行动。社会上功利主义的崇尚大大减轻了德育工作在学校中的地位,削减了德育对学生的吸引力,而德育远离学生的切身利益,所以学生对影晌自己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思想品德课更是无暇顾及。

2.德育内容和方法陈旧,与实际教育脱节。在社会全面发展的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念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给德育内容和传统的德育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内容上表现为:将学校德育内容狭义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甚至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学生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陈旧,不能解决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脱离实际,功力主义色彩浓厚,许多解释显得牵强附会,苍白无力,难以服人。

3.师资队伍薄弱、评价机制滞后。思想品德课程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然而很多学校不重视思想品德老师的培养。由于学校师资不足,普遍存在着德育老师被兼职现象。德育教师因缺乏学校的重视,存在一定的转专业、转部门现象。加之传统文化和习惯思维根深蒂固的影响,不论是政府官员还是一般群众以分数排高低,以升学评好坏司空见惯,对于工作评价滞后。

三、做好中学德育教育的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坚持德育首要地位。要充分认识思想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地位。思想道德素质在一个人的成长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学校必须本着为学生一生负责的精神,真正确立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核心地位。拓宽德育教育思路,加强德育教育工作。

2.改革德育教育模式,增强德育教学实效。德育教学模式和方法要随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忽视了德育教育的特殊性,大多停留在书本、课堂和口头上,灌输式的模式过分强调“管”和“灌”,而疏于“放”和“导”,导致德育教学效果不佳。在德育教育实践中要善于将理论教育与德育实践有机结合,开展情景教学法,创设具有一定情绪的场景,将包办替代的家长式改为自理、自教式,以多样化、现代化的方法促进德育效果的达成。使德育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教学效果才能真正体现。

3.重视德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新型合作式的师生关系。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信念坚定、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德育实效的保障。德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师生间的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师不再单纯是教材知识的讲解者,而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组织者、合作者,建立既是良师又是益友的新型师生关系,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根据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多注意他们的闪光点,以赞赏、鼓励为主,培养学生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积极的处事原则。

4.重视人文精神培养,让孩子心中洒满自信的阳光。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个孩子都能抬起头来走路。赏识教育、鼓励教育,无疑是教导孩子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知、认识世界,以愉快的心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自信地去面对未来的生活。在处理矛盾冲突或与学生谈心时,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以包容的心态给学生辩解的机会。用包容、信任的情怀使孩子重拾自信,让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乐观自信地迎接人生的挑战。因此,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自信心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总而言之,学校德育教育量大面宽,任务艰巨。只有牢固树立“德育为先,各育并举”的教育观念,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科学地运用德育教育方法,青少年德育教育工作才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青 单位:张掖铁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