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德育教育探析

时间:2022-11-30 03:36:13

“微时代”德育教育探析

[摘要]现如今,我国中职院校生源素质普遍较低,年龄小,无法很好地适应社会。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学校大力开展技能培训和理论方面的教学工作,却严重忽略了德育教育。对此,只有提高对中职院校学生德育教育的效果,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升学生的个人品质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中职教育;德育教育;创新路径;微时代

“微时代”的来临,给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开展带了一个很好的契机,改变了以往的教育行为,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德育教育中,完善自己的人格品质,提升自身素养。

一、中职德育教育现状

中职学生年龄小、素质相对较低。因此要加强中职生在校期间的德育教育,使其成长为人格、性格健全的高素质劳动者。但如今,中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并不尽如人意,中职院校主要培养的是技术专业对口人员,过分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教学,忽视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研究活动少,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不能满足德育教育资格和教学要求,对于德育教育的内容选择上较为陈旧,没有创新,脱离社会发展实际,无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1]。

二、“微时代”的概念以及中职德育教育路径创新

(一)“微时代”的概念

微时代是指以微博、微信、微商等“微”字网络传播工具,推进网络信息的传播。“微时代”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1)“微时代”的网络传播速度快,突破了传统的时间与空间限制,人们在浏览网页时就已经在接受信息了。(2)“微时代”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从信息化网络初期的台式电脑到手机,便携性、丰富性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流要求,一部手机可以满足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的多种需求。(3)“微时代”具有无限制性的传播特点,从而催生出一种信息传播真假混杂的状态,人们可以随意转载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导致信息的传播真实性大大下降。

(二)“微时代”中职德育教育路径创新

“微时代”的来临,给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提出了很多问题,同时也是中职院校德育教育创新发展的一个契机,积极利用现有条件和“微时代”的特点为德育教育寻找创新路径[2]。1.打造大德育教育结构。大德育教育结构不仅局限于课堂、网络中,而是贯穿于整个中职院校、企业、社会等多方面,德育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一个大方面,可以提升德育教育的地位,只有学生、领导、社会等重视德育教育,“微时代”的德育教育才能取得好的效果。2.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德育工作中要注意明确学生的想法和实际需求,了解当前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向和预期效果。尊重理解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开展具体的德育工作,加强针对性指导,提升学生的兴趣,让教育工作真正成为解决学生实际需求的方式,增强学生对德育教育的支持力度。3.创新教育场所。传统德育教育模式方法陈旧,内容脱节,“微时代”的德育教育则适应了新时期的德育教育的需求,主动出击、积极适应,打造新的德育教育场所。寻找学生感兴趣的平台,如使用微信公众号,定期在公众号上关于德育教育的内容,利用视频、图片,漫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德育教育;开设微博账号,发表、转发具有影响力的微博大V的行为动态,从生活中给学生树立德育的榜样。这种耳目一新的教育方式,避免了因追求创新而失去德育教育的目标。另外,教师应细心挑选德育教学的内容,合理预设课堂,根据学生的素质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兴趣,主动参与德育教育。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注意互动,使德育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意识。4.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适应新时期德育教育、促进教育质量提升的先决条件。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影响中职院校德育教育开展的一个关键。教师可以通过教研活动,与高级、特级德育教师进行学习交流,提升自己的德育教学水平,借鉴经验,应用于德育教学中。中职院校要更加重视德育教育,加强德育教师的培养及筛选,保证德育教师具备德育教育资格和教学经验,结合“微时代”特点,加强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创新能力。“微时代”给中职院校提出难题的同时,也为中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中职院校应抓住机会对在校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水平同时进行提高,促进学生的发展,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大环境,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及素养,提高社会竞争力。

作者:张君 单位:重庆市涪陵第一职业中学校

参考文献:

[1]郑富兴.工作德育:中职德育的理念与方法[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3(1):100-107.

[2]许金生.“微德育”:“微时代”中职德育方式的新探索[J].教育界,2016(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