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问题思考

时间:2022-05-10 11:39:19

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问题思考

一、高师院校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师资力量薄弱

长期以来,在我国音乐教育中存在着重视西方音乐轻视民族音乐的现象,使得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重要性在高师院校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民族民间音乐是一门综合课,它涵盖了中国音乐史、中国传统乐理、民俗学、民歌演唱、民族乐器演奏、民族舞蹈等方面的内容,因而这门课程的教学需要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来担任。目前高师院校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缺少专职教师,很多院校担任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的教师都不是专职,而是一些从事声乐、器乐、乐理等不同专业的教师兼任。通过调查了解到这些教师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对民族民间音乐课程不是很了解,重视程度也不够,并且简单地认为民族民间音乐就是教学生唱一些或听一些民族民间歌曲,认识一些民族民间乐器。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和师资力量薄弱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在高师院校,很多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缺乏兴趣,认为这门课是过时的、陈旧的,与现在国家和高校提倡的创新要求格格不入。学习时态度不端正导致了学习效率低下,达不到基本的教学目标。很多学生只能简单地哼唱几句民族民间歌曲,对民族器乐知道的较少,只知道二胡、笛子、唢呐、扬琴等几种常见的乐器,更有甚者,有些学生把古筝和古琴分不清,将中阮误认为是琵琶。

(二)教学内容随意性较强

目前,我国高师院校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没有教育部统一要求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及配套的音像、影像资料。音乐专业院校、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以及高职高专院校所使用的教材各不相同,甚至还存在同一学校的不同教师上同一门课时教材也不相同。大多数任课教师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教材,较少考虑所选用教材是否适合学生。由于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导致教学不够严谨,教学内容随意性较强,教学缺乏规范性和目的性。除此之外,考核方式也较为单一,期末考试几乎都是出一份理论试卷或者写一篇相关论文,甚至是根据考勤给个平时成绩,缺少舞台表演或技能演奏等实践考试内容。

(三)教学方法单一、陈旧,教学手段落后

高师院校民族民间音乐教学仍旧是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要授课形式,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师为主体。教师首先按照教材内容向学生进行理论讲授,然后放几段音乐让学生欣赏,在讲授和欣赏的同时要求学生做笔记。有些院校的民族民间音乐课程连音像资料都没有,上课只有教材,教师简单模仿学唱几段具有代表性的片段就算欣赏。学生较为被动,缺少积极的参与,这种单一、陈旧的教学方法和落后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本文来自于《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杂志。《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二、改进高师院校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民族民间音乐作为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必修课,其教学不仅是使学生掌握较为全面的民族民间音乐知识,更是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3]。教师和学生都要高度认识到民族民间音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学校要多渠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配备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专职教师任教。其次,有计划地组织担任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教师到其他兄弟院校培训和学习,同时组织教学经验交流活动以及学术研讨活动;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来学校开展学术报告,借此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民族民间音乐的积极性。再次,邀请知名民歌演唱家、戏曲表演艺术家、民间艺术家到学校表演,使学生较为形象、直观地感受民族民间音乐的巨大魅力。

(二)完善教学体系,改变授课方式

组织各高师院校专业教师依据高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标准,制定兼顾理论知识与技能技巧的考核评价体系。编写较为统一的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材,教材应该体现“通识性”“地方性”与“时代性”等特点[4]。教学内容中既要包括全国高师院校学生所必须掌握的通识内容又要包括体现各高师院校所在地域及民族特色的地方性内容,而且两者都不应该只局限于传统音乐作品的教学,还应包括具有时代性的、反映当代中国社会人们生产生活的优秀民间音乐作品,同时搜集编制出和教材相配套的音像、影像资料和多媒体课件。任课教师应从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出发,改变授课方式,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包含理论与技能、欣赏与表演实践等多项内容,使课堂有趣、丰富,同时又具有创造性,全面培养学生的民族民间音乐综合素质[5]。首先,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既当学生又当老师,让学生自己搜集材料并在课堂上向其他同学讲述,表演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其次,改变传统单一的讲述教学模式。教师不但要教学生在课堂中学唱民歌、戏曲、戏剧,学习演奏民族乐器,还应要求学生参与演唱、演奏与表演,增加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亲身感受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魅力。再次,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音像资料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艺术实践活动

高师院校的民族民间音乐除了课堂教学还应延伸至课外,即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与认知,同时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6]。例如:在校内利用晚自习或业余时间组织学生编排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节目,如演唱各地富有代表的民歌、戏曲选段;演奏民族器乐;表演民间歌舞;举办民族民间音乐专场汇报演出等。

(四)加大对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保护力度与资金投入

高师院校应该尽快加大对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保护力度,加大对该学科的教学、科研资金的投入。例如:高薪聘请民族民间音乐专业的学者教授来校任教;对任课教师撰写相关论文及编著著作要加大奖励力度;多渠道购置优质、专业的音像教学资料,加强教学硬件设施与设备的建设。同时调动全社会各界力量,使全社会认识和了解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提高社会各界保护民间音乐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营造有利于音乐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社会氛围。

三、结语

匈牙利著名教育家柯达伊曾说:“如果一个民族不重视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不把本民族音乐文化建立在自己的民间音乐基础之上,就会像飘莲断梗一样地在世界文化中漂泊,或不可挽救地消失。”正是基于这种认同,一定要重视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让这门古老的学科同现代化的教育理念相结合,将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下去。

作者:陈勇工作单位: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