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课程教学实效性策略

时间:2022-08-12 09:37:53

小学德育课程教学实效性策略

一、调动多种感官,在“全身心参与”中丰富道德体验

调动多种感官,全身心参与实践体验,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好方法。课堂上,教师应模拟真实生活精心设计教学情境,通过听、说、唱、做、想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将知、情、意、行要素形成合力,学生才能学得有趣、有效。如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可爱的动物》一课,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认识常见的动物,并表达对动物的喜爱”。课堂上,教师通过简笔画、贴图片、说心里话等多种形式来丰富学生对小动物的认知,让他们懂得和小动物做朋友,逐步实现情、理、行的统一,多感官“合力”达成教学目标。

二、行为矫正,在科学训练中养成良好习惯

儿童时期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向社会学意义上有文明素养的人转变的关键时期,生活常识、生活技能、日常生活规则这些基础文明素质的培养是小学德育课程所应承担的任务。因此,教学中,教师要融合行为矫正的基本原理,善用行为强化、行为消退、惩罚等心理学常用的行为矫正技术,包括差别强化、塑造、行为契约等组织教学,帮助学生消除不良行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文明素养。如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有困难,我不怕——为自己喝彩》一课中,小男孩张滔“丢三落四、粗心马虎”,用什么办法改掉这个坏习惯?在准确解读教材的基础上,我融合行为矫正原理和技术,捕捉出有价值的教学要素:(1)每天晚上作业完成后按课程表整理书包、文具——养成学习的好习惯;(2)做备忘录,及时提醒自己——在醒目的地方贴上自我提醒的话,比如“我要记住带作业本”、“我要认真听讲”等,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3)自我奖励与惩罚——给自己的行为进行量化,并结合适当的奖励或惩罚,消退不良行为,强化好行为的持续。之后,基于心理科学研究成果:“3周以上重复会形成习惯,3个月以上重复会形成稳定习惯。”我鼓励学生以三周以上时间作为行为训练的周期,巩固本课所学,将课内与课外、课程与生活进行有效链接,促进学生改掉坏习惯。

三、巧用涂色,在察言观色中“显像”认知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第一感觉是视觉,而对视觉影响最大的是色彩。在自然欣赏与社会活动方面,色彩透过视觉,从知觉、情感、记忆到思想、意志、象征等,其反应与变化具有一定的因果关联,即由对色彩的经验积累而变成对色彩的心理规范。因此,课堂上巧用色彩学,通过涂色游戏以及个人作品中色彩意义的解释,将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显像化”,转化为现场可观察和可操作的色彩,在“察言观色”中精准教学,提高教学实效性。如教科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为了友谊,我们共同努力——友谊门诊室》一课,为了引导学生反思日常与人交往中的种种不和谐,课堂上,教师请学生联系实际思考:在校园生活中,你和朋友相处时发生过不愉快的事吗?心情如何?请用彩笔在心形图案中涂色,表达你当时的心情。在学生分享作品时,通过色彩的具体象征含义和作品解释,直观呈现了“争吵与伤害”的经历(感受)和反应(认同)。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及问题严重程度,精准选择需要“积极关注”的“特例”学生,进行“为了友谊,我们需要怎样做”的积极引导,并以点带面,通过互助和课堂“心理场”的作用,培养学生健康交往的积极心理。最后,教师再次请学生用色彩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当你再次遇到与你发生冲突的朋友时,你的心情如何?又会怎样相处?”本课体验性目标中的经历(感受)、反应(认同)和领悟(内化)水平,通过学生作品中色彩的前后对比和观测,为教学目标达成程度与后续精准教学提供了有效参考。

四、角色对话,在换位思考中缓解冲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上看问题,是小学生获得良好人际关系的一把金钥匙。课堂上,教师巧用“空椅子技术”,引领学生进行角色对话,在换位思考中缓解人际冲突,是实现德育课程“学会做人”目标的有效策略。以教学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对自己说不要紧》为例,教师请两位同学进行现场角色表演,创设生活“冲突”情境:“美术课上,我好不容易画好了一幅画,同桌却不小心把画碰到地上踩了一脚。同桌跟我道歉了,但我还是很生气……”之后,创造性地运用“空椅子技术”,在教室前方放置两张“角色椅”,给椅子贴上“角色单”;然后,请同桌两人坐在角色椅上进行角色扮演,轮流体验一下“我”的感受和“同桌”的感受。学生在体验中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理解和接纳对方,从而化解了冲突,提升了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道德教育要把人引向何方”,这是德育的根本指向性问题,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核心问题。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将德育与积极心理学融合,帮助学生从相对被动、消极的思维与行为模式解脱出来,发展善、感、知、情、意、志、辨、决、策、技、行等实践智慧的核心要素,并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知行合一,以积极的道德情感、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来处理生命和生活事件,以此培养有激情、会关爱、善思考、能行动的人,是提高小学德育课程实效性的全新探索和尝试。

作者:张丽黎 单位:福建省泉州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