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德育教育

时间:2022-01-12 11:10:39

浅谈语文课堂德育教育

【摘要】语文教学与德育是统一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内在潜能,培养其诚实守信、平等互助的品德和积极、健康向上的品质。据此,本文将谈谈语文课堂中的德育内容以及在情境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境教学;德育教育

一、德育的重要性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中国教育改造》中说过,“近世所倡的自动主义有三部分:一是智育注重自学,二是体育注重自强,三是德育注重自治。”这里他明确使用了“德育”的概念,并把它看成整个教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其主要职责早在唐代就被明确:“传道、授业、解惑”。可见,在教书的同时,教师的另一项主要的工作就是育人。《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最终实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可见,语文教学与德育是统一的,是同时进行的,在教学时应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将德育渗透其中。中学阶段的学生,人生观世界观正处于逐渐形成和完善的阶段,可塑性较强,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学校的德育工作对其塑造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品德就显得尤为重要。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学语文不是只学雕虫小技,而是学语文学做人。”“若不教,行乃偏。教之道,德为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内在潜能,培养其诚实守信、平等互助的品德和积极、健康向上的品质。正如冯英子所说:“最最重要的,是教会自己和学生怎样做人,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二、语文课情境教学中蕴含的德育内容

情境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笔者认为语文的情境教学中蕴含多项德育内容,现以语文教材为例分析语文情境教学中蕴含的德育内容。目前我校语文初中教学所使用的是人教版教科书,根据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主要可以分为三部分,即“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每个单元包括“阅读”与“写作•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两部分。目前笔者将人教版教材研究所顾振彪先生总结整理的七年级和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内容分析表列出如下:由以上图表可以看出,教材内容丰富多样,为德育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教材编排凸显了人与自我、社会、自然的关系,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成长中的烦恼和问题,正确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帮助学生认识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增强责任感,明确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等等。

三、如何在情境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附加的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这段话指出了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人文素质,同时也强调了语文教学中德育的基本方法—“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据此,笔者经过教学实践总结出一下几点方法:1.读后感分享,体会情感。作为教学的起始环节,课堂导入就像一座桥梁,把学生引向课文。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在教学中事半功倍。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好的课堂导入的设计并不是那么容易,但它也不是那么高不可攀,在经过一年的教学探索后,我们找到了一种适合我校学生的导入模式——读后感分享。在学习每篇课文之前,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写下最初的感受,然后课上先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分享,每组推选出一到两篇大家认为写得好的、最打动人的篇目或片段在全班朗读。这种课堂导入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课堂上的分享更能引起学生心灵上与作者的共鸣,从而课文的教学更加顺畅,也能更好地理解作品传递的情感,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如在学习《伟大的悲剧》一文时,通过读后感分享,学生不但进入了文本设定的氛围,而且还了解了斯科特一行人勇于探索的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不但深刻理解了文本主题,而且,也达到了教学的德育目的:勇于探索,为他人着想。2.情境表演,感受情怀。美国学者爱德华•戴尔“学习金字塔理论”的研究证明,当把学会后的知识自我消化后再讲与他人听,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最高(90%),这一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最好的实践就是情境表演。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调动学生把新旧知识结合起来,然后再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很多课文的故事情节都具有很强的表演性,让学生根据课文创设一种表演情境,再现作品的风貌,通过活灵活现的表演,不仅能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使其更好地体会作品的内涵,从而达到德育效果。如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作品多为小说、童话、神话,所以学完本单元后,我们专门开设了一节情境表演课,让学生根据课文自编自导自演。学生参与的热情度极高,欢声笑语中夹杂着领悟和思考:《皇帝的新装》让大家明白生活中诚实做人的道理;《女娲造人》让每个人更加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使彼此更加懂得关爱他人的重要性……3.朗读训练,领略情志。叶圣陶先生说过:“文章,最好还是要美读,就是把作品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作为体察作者情感的有效途径,朗读在语文教学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有些作品的内涵通过单纯地讲授学生是不能完全理解的,这时候就需要反复朗读。只有反复朗读,才能帮助学生走进作者内心,使其领悟到作者通过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如在教授《乡愁》一诗时,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思乡的愁绪,笔者在教学时配上了轻缓悠扬又透着些许忧伤的音乐,先示范朗读,让学生明确本诗的感情基调,然后再让学生反复读,读着读着,学生就体会到了诗人写此诗时心中的思乡愁绪和对祖国大陆浓浓的爱恋:“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会萦绕那片后土!”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4.写作练习,体验真情。“文如其人”说明了作文写作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中学作文教学研究》一书中指出:“在作文教学全过程中都要注意培养学生做人。”让学生写出心灵的呼唤,说真话,抒真情,在作文写作训练中的德育教育就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在写作教学中最好的教学方式就是让学生感受德育。教会学生正确认识、分析社会,让学生在写作的选材、构思和主体挖掘过程中实行自我教育。使学生意识到,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品格,才能写出令他人叹服的好作文。如写人的专题训练让学生在观察他人的同时学习别人身上的优秀品格;设计有关感恩的题目,让学生懂得感恩父母,感恩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等等。当然,在情境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式还有很多,笔者会继续探索。

四、语文课中用情境教学进行德育的意义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正确理清情境教学和德育的关系,运用正确方法,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1.以德启智,相得益彰。语文教学能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而德育则可以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而良好的德育可以促进语文教,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片土壤上”。德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还能使其产生求知欲,给予其向上的动力。首先,假如学生拥有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心态,就能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直面学习中的困难,树立信心,坚持不懈。其次,学生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情感得到熏陶,思想得到进步,精神世界得到丰富,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其写作水平也会有相应的提高。其文章主题健康积极,内容有动人之处,即使文采不是那么出众,若加以指导,再加上学生自身的学习和修改,相信写作水平也会有所提高。2.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通过对语文德育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学科性质,明确教育目标,改进语文教学,努力实现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进行人文精神熏陶的和谐统一。

五、结语

时代在不断发展,语文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深入,笔者从事语文教育时间仅一年之长,虽经验不足,但十分愿意探索语文教育中的一些规律。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说过:“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就是一棵树对另一棵树的摇动;一朵云对另一朵云的推动;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唤醒。”在新课改下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学必须与德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内涵,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德育的熏陶,真正寻找到自身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杨四耕.论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适度艺术[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2,02.

[3]360百科.语文新课标..baike.so.com/doc/6384575.html.

[4]新三字经.baike.so.com/doc/4966714.html.

[5]夏博书.语文德育之我见[J].华章,2011,24.

[6][日]西棋光正.语言研究论文集[C].北京:北京语言学苑出版社,1992.

[7]360百科.白居易.与元九书.baike.so.com/doc/5569566.html.

[8]顾振彪.人教版初中语文教学内容解析.blog.sina.com.cn/s/blog-520ac03a0100w3q1.Html.

[9]黄云龙.教育在于唤醒学生追求真善美[J].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2011,3.

作者:关南 单位: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