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教育存在的不足及提升策略

时间:2022-05-09 11:34:20

高校德育教育存在的不足及提升策略

摘要:高校德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思想、有道德、有责任感的全面成才大学生,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德育教育存在的不足,提出关注大学生的内在生成、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社会实践中渗透德育教育这三个提升德育教育效果的策略,期望为高校德育的发展实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德育教育;大学生;实践

1当前高校德育教育存在的不足

高校德育内容较为广泛,涵盖了思想政治、心理、道德、法制多方面的内容,最终都是为了培养有思想、有道德、有责任感的全面成才大学生而进行的教育。大学生不但是我们民族的希望,而且也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国家的栋梁。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繁荣,互联网、手机、移动网络等日益普及,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且趋向大众化,在这些背景下,有的大学生受到诸多不同思想意识的影响,其三观出现了一些偏颇及程度不一的扭曲,亟需进行德育教育。当前高校德育教育有了极为明确的教育目标,教育的内容及方法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然而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过于注重教育目标的灌输,而忽视了大学生的心理自觉性与主动性,大学生始终是被动地接受教育,没有通过自身的主体意识将教育的内容进行内在生成,即便是德育教育的内容丰富多样,在大学生看来也是空洞无味的,大学生参与德育教育的动力不足,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不高。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提升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使大学生切实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提升高校德育教育效果的相关策略

2.1关注大学生的内在生成

高校德育工作的目的不仅要培养大学生正确地认识科学,更要培养其高贵的灵魂,如果仅仅是知识教育,甚至是灌输,而没有关注受教育者内在精神的生成,那么这样的德育教育仅仅是流于表面的,教育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马克思曾指出,人不仅具备自然属性,而且具备了社会属性,因而高校德育教育的目标不但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还要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不但要关注社会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政治及社会价值引导,而且还应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个体的成长规律及其主体性,从小处着手,关注大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身心发展状况,关注大学生完善自我的发展需要,诸如大学生的个性价值追求、自我实现需求、自身道德自觉等,引导大学生感悟高校德育与提升自我价值的内在联系,并帮助大学生将个人的学习、生活、职业目标与远大理想结合起来,支持他们合理的价值追求、权利诉求和利益要求,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思想困惑、成功障碍和实际困难,尊重他们的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和独特个性,只有在充分满足学生主体需要的基础上开展德育教育,使德育教育转化成为学生自身的内在动力,才能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作用,为高校德育教育注入双向沟通交流的活力,提升德育教育的实效。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关注大学生主体的接受规律,加强大学生主体性的确立及其精神生成,唤醒并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性,提升大学生在人性方面的自律,促成大学生的自我发展,提升其心理自觉性与主动性,能提升德育工作认同度和有效性。

2.2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德育教育中,尊师重道的痕迹过重,教师往往以威严庄重的长者自居,对学生开展谆谆教诲,并将某些教师自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强加给学生,学生的感受被忽略,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被理解和尊重,自然对教育产生了抵触心,往往使得德育教育的收效甚微,因而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提升高校德育教育效果的重要举措。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德育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方,师生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平等的,只有基于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顺利开展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才能进行有效地对话与交流。因而教师要摒弃以往惯用的过来人身份式地说教和讲道理,放下架子,与学生开展平等对话,真诚地关爱学生、支持学生,加强与学生心灵上的沟通,让学生真正从内心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师生之间没有隔阂,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完善并健全学生的人格,全面发展大学生的身心。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可以运用“共情”原则改善师生关系,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所谓“共情”原则,是师生之间心灵上的呼应,情感上的交流,教师以感同身受的方式体会学生的想法及情绪,理解学生,并给予有困难及迷惑的学生以正确的引导,倾听学生的陈述,热爱并信任学生,并将自己的共情结果传递、回馈给学生,师生双方实现相互地理解、关注和尊重,“共情”原则是一门沟通心灵的学问,高校德育教育中构建师生新型关系的支撑理念。此外,教育者还应树立起教育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将服务于学生的意识渗透到德育教育的方方面面,努力引导学生去思考“我应该怎么做”、“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你应当怎么做”,以此来促进新型融洽的师生关系的构建。

2.3利用社会实践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现代社会环境及社会需求,而社会实践也是渗透德育,并检验德育教育成果的关键,因而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者应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发展德育理论体系,创造更多的条件,以帮助大学生塑造完善、完美、完全人格,增强大学生对多元文化的选择能力、对多种价值观的判断能力、对自身的控制能力。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诸如社会调查,公共卫生服务,关爱老人、孤儿活动等,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及社会责任感;还可以组织学生深入乡镇、农村、企业,参与志愿者活动、生产劳动、勤工俭学等实践,培养大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了解国情,激发其艰苦奋斗的精神与奋发图强的勇气,使学生肩负起厚重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从而能够自觉地抵制错误的思想倾向,矫正思想上出现的偏差,并在实践学习中学会做人,锻炼了自身的意志,找到自身与社会需求的差距,找准自身发展的方向,实现大学生从“个体我”向“社会我”地转化,使高校德育教育切实地面向社会,为推动社会发展服务。

作者:邢馨方 单位:四川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