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育人”在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应用

时间:2022-08-21 03:35:47

“活动育人”在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应用

职业学校学生在理论学习上大多处于劣势,学习困难;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型,正处于可塑期;行为上更多的是盲目从众与模仿,容易沾染上一些不良习气;学生的这些特点迫切要求职业教育工作者能够及时给出引领和指导。因此,职校的德育工作应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德育纲要,以“立德树人”为宗旨,遵循职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生活教育的理论指导,大力推行活动育人的德育模式。即要本着“管理与教育并重,实践与服务并重,活动与发展并重”的原则,在活动中做到,岗位设置求全,职责分工求细,参与范围求广,评估考核求严。从而不断创新职校德育工作的形式,不断丰富职校德育工作的内涵。

一、活动育人的理论基础

活动育人的教育理论基础是生活教育理论。台湾石滋宜博士曾主张,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能够享受人生意义的人。[1]生活教育理论是新课改的重要教育理论依据之一,主张让学校教育从知识化、抽象化的王国里走出来,回归学生生活;关注、指导和引领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在各种生活情境中同他们置身的生活世界进行有意义的交流,并在与他人、自然、社会的交往中理解、体验、实践所要求的价值和美德,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活观和思想品德,树立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新生活,以健康文明的方式享受生活等道德观和生活观。生活教育理论并非时代的创新,早在人类文明的启蒙时代就有了。法国启蒙运动巨匠卢梭主张,学生最好是在生活中、在游戏中学习,学习应不脱离学习者自身的现实生活,这样的学习才会易懂、有趣,对生活也才有用。近代,美国教育家杜威也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理论。他指出,学生的本能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或者说生活就是生长的社会性展现。我国近代大教育家陶行知更是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社会即学校,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必须以做为中心,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可见生活教育理论的渊源之深。生活教育理论对职校德育工作有着直接的现实指导意义。一方面,职校学生的特点决定了其接受德育要求的形式,必须是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必须是为他们所喜爱的;另一方面,职校德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必须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以提高学生的现实生活力为最终目的。因而职校德育只能充分利用职业教育的特色,坚持在活动中塑造学生品德,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以生活中各项活动为载体实现德育的目标。

二、职业院校活动育人的可操作性策略

理想化的德育模式应淡化教育痕迹,让学生在无意识中接受有意识的教育。“德育无痕”“润物无声”式的德育才是最有效的。而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把“工作德育”转化为“目标德育”,“言语德育”转化为“行动德育”,更要将学校的德育工作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让德育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让学生真正成为德育的主体。[2]1.学习理论,深化研究。国家教育部要求在校学生必须参加一定的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职校“活动育人”正是执行这一要求的有效形式。强调以劳动锻炼的形式或是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或职业技能,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吃苦耐劳的习惯,增强劳动光荣的观念,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学校要组织师生系统地学习生活德育理论以及国家相关的教育政策、法规,力争为开展活动育人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学校要以黑板报、橱窗展示、广播大会和校园小报等做为宣传阵地,以丰富多彩的宣传形式,引导学生端正思想,明白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及现实意义;同时,组织开展主题班会,展开集体讨论,以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开展“学习高技能人才”为主题的征文演讲系列活动,营造“实践出真知”的氛围,逐步引领学生有意识的自我教育,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兴趣。2.统筹兼顾,合理设岗。职业学校可充分发挥学生活泼好动、自主能力强的特点,广泛开展校内和校外两种社会实践活动、各项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等。如校内的实践活动,可结合不同学历层次学生的特点,进行详细的岗位划分,设置包括文明礼仪、环境整治和纪律督查等九大类岗位(见表1),要基本涵盖所有在校学生适合参与的各个劳动与活动项目。岗位的划分要细致,以突出不同岗位对不同学生的培育作用,如:高年级学生以参加校外的义工活动为主,低年级学生则以校内实践活动为主等。根本宗旨是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激发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同时,在专业操作课中要认真发挥课堂德育主渠道的作用,毕竟学科德育是学科课程本身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科教育本身的需要。尤其是在专业实习课程中,可充分发挥学生动手操作的主动性,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严格各项操作规程,严肃专业操作纪律,以逐步增强学生的专业情感,激发学生热爱专业的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协同能力。校外的实践活动可根据不同时段主题教育的需要来开展,如2016年上半年,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宜兴分院的活动就比较丰富多彩的(见表2),充分体现了引领学生关心时事,关注社会,投身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和宗旨。3.明确职责,规范操作。为了防止德育活动流于形式,学校在开展各项校内活动前必须先制定具体的活动实施方案,并交由校长室审核,通过后再实施。整个活动过程,都有指定的总负责人,然后指定各小组组长,组长则负责相关岗位所有同学的工作检查与考核。在活动安排时每个岗位都要求定点到人,并把每个岗位的具体要求和相应职责明确到位,同时,制定相应的考核措施,以量化考评的形式,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任务、操作规范等,从而增强了实践活动的可操作性。如:校园环境整治组的工作目标是全天候保洁,工作重点时段是早、中、晚自习课前,辅之以课间的巡查和零星的打扫工作等。劳动工具因分工而异,有扫帚、垃圾袋、拖把等,确保人人有工具,人人有事做,引导学生在劳动中形成爱护劳动工具的良好习惯,从而培养学生岗位职责意识和规范操作意识。校外的实践活动则可灵活安排与设计,一般由团委负责开展工作,活动主题要与时俱进,活动效果要有主管部门,学校及参与活动的学生三方共同评定。4.精细实施,延伸拓展。从校内实践活动来看,具体实施起来主要有三个做法:(1)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须佩戴袖章或标志牌,实行挂牌上岗,便于全校师生的即时监督,以充分保证实践活动的质量;(2)结合学生的特点安排岗位,如文明礼仪组的学生,一般要求性格大方、外形较好、气质端庄。在上下学期间或学校组织重大活动等时段,站在校门口或是相应的工作区域,进行(如礼仪示范、迎宾、引导和讲解等)现场服务;周一的升国旗仪式则选取外形俊朗挺拔的男生作为升旗手和护旗手,以体现升旗活动的庄重和严肃;自行车组则选用一些身强力壮、热心公益服务的同学,确保自行车排放的整齐有序;校园环境整治组一般选用学生干部,以体现“干部干部,干在前头”的良好传统;卫生和纪律检查组一般是分给责任心强、原则性强、工作认真负责的学生,以实现检查的公平公正公开;其他一些辅助岗位,如图书协管员则选用一些文静内向、爱好阅读、爱护书本的学生等。总的要求是因人设岗,这样既符合人尽其才的用人原则,也保证了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3)每项活动结束后,要以小组为单位将袖章、标志牌、记录本等相关材料一并交给下一个活动小组,确保活动有序、有效、持续地开展。从而培养学生了解工作有分工、分工协作的职业理念。从校外实践活动来看,可根据职校学生年龄大、能力强、明事理等特点,组织他们参与校外公开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定期去福利院打扫卫生,和老人们谈心、讲故事,排除他们的寂寞感;组织学生争做交通协管员,为宜兴的文明交通出一份力等。目前,宜兴已全面推行义工活动,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就有1000名学生参加了义工组织,都配有义工证、义工服、义工帽等,成为宜兴市首批义工。学校定期组织他们开展有社会影响力的义工服务活动,社会反响很好。从学生社团活动来看,学校可依托英语沙龙社团、荆风文学社、春蕾广播站等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英语沙龙社团定期推出社刊,举办英语四六级考试讲座;荆风文学社把社刊《氿歌》作为活动的主阵地;春蕾广播站举办了以感恩为主题的“心连心”文艺晚会等。通过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宽素质教育的空间,浓郁校园文化的氛围。这些都是学生实践活动的有力延伸,大大拓展了学生实践活动的时空,丰富了学校实践活动的内涵。5.四级督查,严格监控。一般而言,校内实践活动,学校要初步建立四级监督网络,一级是学生立足岗位的自查,二级是班级自发开展的换岗互查,三级是年级层面实施的普查,四级是学校组织的抽查和督促。班主任自始至终认真组织与调配监控,做到“三勤”,即勤巡视、勤示范和勤监督,以落实“现场办公、及时指导、整改到位”的活动原则。如年级主任适时监督整个活动的实施情况,同时,将监控情况第一时间反馈给班主任;另一方面,学校可根据学生的特点,让学生会的生活部、纪检部等不定时地对活动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班主任和年级主任。严密的监控网络,既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开展,又大大提高了活动的效果,真正将活动开展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反馈、有整改。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的监督可推行分层负责制,严密组织网络,严格活动组织机构,规范活动内容,统一活动要求,以确保学生外出活动的有节、有序和有效。6.认真考评,持续推进。各类实践活动结束后,都应及时进行“实践活动积极分子”的评比。活动中要注意综合四级检查结果,给每一名参加活动的学生打分,并将所得分数纳入学生的德育量化考核体系;而班级总体的活动情况则按相关条例纳入班主任工作的月考核中;学期结束前,学校根据各班的表现再评选出学生实践活动先进班级,并进行相应的表彰与奖励。在每月的班主任工作例会上,都要做专题研讨,以不断改进工作模式,不断探索工作方法,真正做到边实践、边反思、边整改,以追求持续改进的良好发展格局。如有的学生在专业技能操作中表现突出,可被学校评定为“技术操作能手”,在校园歌咏赛中力拔头筹,可被评定为“校园歌手”等,以不断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三、对职业院校“活动育人”的反思

职业院校在活动育人的实施中必须渗透三大理念,即活动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的理念、活动与常规管理相结合的理念、活动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的理念等,从而呈现出三大育人特色。(1)走出校门开展义工服务活动,拓展了活动的空间,体现出了与社会接轨;(2)职校组建学生社团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拓展了学生的素质,丰富了活动的内涵;(3)学校及时的总结与表彰奖励,树立先进典型,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活动氛围。但在活动育人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1)安全隐患的存在,这是由动态管理难度造成的;(2)考核机制尚待完善,学生的实践活动普遍没有纳入教育教学改革的体系,也没有作为学分来考核,因而刚性不够;包括指导教师,其工作量也没有纳入考核的范畴,不利于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与全员参与格局的创建。职校可根据当前学生实践活动开展的现状,按照“体制上健全、落实上可行、考核上创新”的思路继续深入推进,努力实施德育“强化学生自主管理、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充分挖掘学生潜能”的要求,以期更好地落实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

作者:樊玉成 单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宜兴分院

参考文献:

[1]陈连荣.活动育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深化活动育人提高德育实效[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7):118.

[2]赵洁.从“读书育人”到“活动育人”[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4(2):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