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中职学生德育管理探讨

时间:2022-03-09 04:36:04

“95后”中职学生德育管理探讨

随着时间的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年龄结构已经来到了“95后”的阶段。“95”后已经成为了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的主力军。老师们普遍感觉到,教了这么多年书越来越不知道该怎么教了,越来越不知道该怎么来做他们的德育工作了。这些都是因为不了解“95后”的性格和行为特征而造成的困惑。如何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首先我们要来了解和分析我们的德育教育对象。

1“95”后中职学生的普遍思想特征

1.1思想上与社会更加接轨“95后”学生身在信息化的大时代,在思想上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与社会主流的思想接轨较早,并且表现的较为成熟和务实,他们会考虑各种关系之间的联系,从不同的角度和用多方位的视角看待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变化。纵观各中职的校园,许多“95后”的中职学生都会主动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对许多新兴的事物都比较感兴趣,例如:网络电子商务,自主创业等。比起“95前”的中职学生,他们更注重金钱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在他们眼中年轻时多做几件事甚至是“错事”是没有什么不好,哪怕是失败,都是一种经历。他们的目标定位明显受到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各关系影响,最终会选择一个适合自已的能够达到的更加务实的目标。

1.2独立意识,自我认同感强。“95后”有个性、有想法,看似多变的“95后”其实内心都有很强的规划性,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都有自己的计划。一方面,他们自我选择性很强,不喜欢聆听太多老师和长辈们的经验说教。他们大都喜欢自主自由的展示思想,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新的思路和方法,但是,另一方面,他们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在行为上容易走偏,还有普遍比较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薄弱。

1.3接受信息的渠道多样,不喜欢被动的教学模式。我们的“95”后中职学生都生活在信息化大发展的时代、几乎没有学生不会应用网络来收集信息资料,教学方式也从单一的由教师被动传授发展到由学生民主自由有选择性的接收,这对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在信息化时代提出了很大的挑战。“95后”中职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途径呈现出“多选”的模式,更加的多种多样更加的方便快捷,从这一接受知识的途径来讲,“95后”中职学生在接受到的知识在结构上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上和可选性超越了以前任何一个时代的学生,他们希望能和老师进行平等的交流和沟通,并从老师那得到一些引导。

2针对“95后”中职学生的典型特征,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下,针对这群有独特气质的“95后”中职学生老师怎么教,学校的德育工作怎么来开展?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们的老师,我们可以通过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并凭借自身的经验,给他们的规划做一些引导和指正,使他们走上适合自己的道路。归纳起来,体现在中职学校的德工作上,这里有几条经验来和中职同行教师们一起分享。

2.1正确看待“95后”

任何一个时代都有任何一个时代鲜明特征,“95后”中职学生也一样,我们不能抓住一个或是两个不同“寻常”的细节来过分夸大或过多的去妄自批评“95后”的一代和我们大相径庭的思想行为或性格特点,而是需要抱着包容辩证的心态去对待时代映射在他们身上并通过他们的个体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这样以后老师在德育工作中才能找准目标对他们采取适合他们个性特点的教育方法。承认在他们身上存在的个性特点,并试着从他们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行为方式,做到换位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有成效的开展学校德育管理工作。

2.2工作方法上与时俱进

针对“95后”中职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对他们开展必要的德育教育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德育教育方面,目前很多中职学校都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并且配备了专业的心理健康辅导的教师,但是通过我们的观查,心理咨询室的门前常常是门可罗鹊,心理健康辅导老师岗位也成了全校最“清闲”的岗位,这样的情况是让人担忧的。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教师应主动作为来改变这一情况。可以用积极主动的工作通过学生的辅导员、心理委员了解学生信息,加大宣传力度,引导他们改变观念,主动接受咨询。另外,在咨询过程中,可以改变传统的方式,采用他们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例如“95后”中职学生喜欢利用PC电脑、智能手机联接网络来获取信息、知识、结交朋友,心理咨询老师也可以投其所好,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比如开通德育工作的微信公众号、语音信箱、QQ留言、电子信箱等方式和学生进行交流,对他们所困惑的问题及时进行疏导和解答。

2.3针对差异,产生共鸣

例如“95后”的中职学生性别意识十分强烈,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女生和男生的目标有明显的不同,女生更重视学习的重要性,在德育教育上可以多向女生强调学习能力的重要性;男生则认为努力挣钱很重要,因此可以结合他们很务实的目标,让男生多了解“知识就是财富”,从而激发男生的学习动力。

作者:李静 单位:云南旅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伟.微时代背景下青年学生德育工作个性化设计的实践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05).

[2]魏磊.在德育教育中注重人关怀[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1(04).

[3]张秀霞.职业素养培养视角下的高职学生德育工作[J].教育与职业,2015(20).

[4]赵峰.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性化[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5]陈雯婷.网络环境下中职德育工作的创新[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