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院校德育管理实效

时间:2022-08-13 02:42:35

提升院校德育管理实效

一直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学德育工作,为中小学德育工作营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但是,在新的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也遇到了新的挑战。纵观当今国内外的教育改革,我们不难看出: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育教学全过程,从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是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我们应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学校德育管理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根本上提高学校德育管理的实效。

一、树立以学生为德育主体的观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汇集了中外先进教育的优点,顺乎时代潮流应运而生。素质教育顾名思义,应该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或者说指教育者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简单地说,素质教育的中心就是“两全”,即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主动发展。同志说过:“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归宿。素质教育要求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然而,创设学生主动发展的氛围是什么?无疑是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目前,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已成共识,但在德育方面,学生作为主体的存在仍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只有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素质教育,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尤其是注重学生作为主体的人的基本素质的提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学校德育工作也遇到了新的挑战。比如学校外部环境的变化、科技创新与电脑网络的普及、教育自身的变革等等。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们认为应更新教育观念。更新观念重点体现在一个重视、两个克服上,即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克服形式主义倾向;更新人才观念,克服用一个模式培养人才的倾向。必须树立为受教育者今后的终生学习打好基础的观念,树立为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观念,按李岚清同志提出的“六个学会”教育、培养、训练学生,即教育、培养、训练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和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因此,学校必须提高认识,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应以管理育人为目的,以学生为德育主体,充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校德育管理实效。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应相信学生是发展的主体

(一)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学校德育应作出相应的调整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更是发展的主体,有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育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将各方面的教育内化为学生发展的自觉需要;承认学生的差异,通过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发展。首先,落实德育民主化,使德育方法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落实德育民主化涉及教师与学生教育观的转变。教师要深刻认识到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和提高。教师要敢于承认自己在某些问题上不如学生。充分认可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辨能力。相信他们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有超过自己的思考,主动与学生交流,虚心接受学生意见,与学生平等沟通,共同提高。学生要消除对教师、对家长的依赖思想。真正认识到自己是个人道德生活的主体,以对本人负责的态度和责任感,主动进行道德学习,自觉磨炼道德意志,积极投身道德实践。以一种积极进取自觉成长的生活观,与教师相互探讨,共同思考,日益走向道德成熟。以这样的德育观为指导,学校德育方法可以采取民主对话、主题辩论、质疑答疑、师生研讨、情感沟通、心理咨询、两难问题抉择、价值观辨析等方法。总体特征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调动双方积极性,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双向互动,实现道德的共同进步。其次,落实德育实践化,使德育方法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道德品质的形成动力来源于新的道德需要,新的道德需要产生于具体的生活实践。脱离实践,学生的道德需要就会枯竭。

(二)把握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道德品质的形成规律是由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共同组成。即认识是基础,是对品德内容的"知与不知"的环节。情感和意志是关键,是品德认识和行为之间的桥梁,学生对品德内容理解之后才能升华为品德情感,是对品德要求“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理解问题;具有了品德情感,并在日常中不断实践品德要求,坚持磨练,这就体现品德意志。行为是目的,是道德品质的落脚点,学生在认识与理解品德要求之后,通过坚持实践,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这样才能形成品德行为。道德认识的形成是品德形成的第一步,道德认识的形成包括道德观念、原则、信念和观点的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念去分析道德情景,对人对事做出是非、好坏、善恶的道德判断。道德认识的掌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要根据道德知识与道德评价的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加以培养。例如:给学生进行道德实践的机会;结合实例形象地进行榜样教育;促进学生道德观念的发展等等。而道德观念的发展,正是主体对善恶、良心、荣誉、正直等道德规范的认识的变化。道德情感是形成道德信念的重要心理因素,是使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动力和催化剂。学生的道德情感需要教育工作者热情、积极地予以引导和培养。一是丰富学生有关的道德观念。教师可以通过言语启发刺激学生的情绪,使他们的领会道德要求的同时,伴有积极或消极的情绪体验。二是充分发挥优秀文艺作品与具体生动事例的感染作用。三是要注意阐明道德要求的概念与观点,提高学生的道德理论水平。四是注意学生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学生在具有了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条件下,是否会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往往取决于道德意志。例如,认识到拿别人东西不对,也感到羞愧,但还是出现了偷盗行为,这就是道德意志薄弱的表现。因此,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坚强道德意志培养,使之能抵御各种诱惑,能克服困难,坚定道德目标,坚持道德行为,最终达到目标。如果道德教育仅仅满足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却不能使学生付诸于道德行为,这样的道德教育只能半途而废、收效甚微。学校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以往学校德育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满足于讲解道德知识,对学生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培养相对薄弱,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道德认识不少,道德行为却不多。改变这种局面,学校德育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开发、推行多种多样立体化、开放式的德育模式。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尝试进行道德抉择。学生在与人交往中体验情感,在克服困难中磨炼意志,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履行道德行为。

三、尊重学生个体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措施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管理,是尊重学生个体实际的重要体现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手段和途径,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媒介和桥梁。通常的学校德育工作中,重视教师居于重心地位,重于德育教师队伍的建设,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是忽视德育学生队伍的培养。比如,学校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管理模式,在开展德育管理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德育管理队伍的作用,实行学生自我管理,必须通过学生德育管理队伍的组织,落实他们的职、权、责。对他们要鼓励、支持、帮助、信任、放手。只有重要复杂的事件,学生处理确有困难时,老师才出面处理。任何时候不拆台、不阻碍。这样才能创造提高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和自我管理意识的培养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呈多样化、复杂化。不深入学生群体之中调查,难以了解其动态。学生的心态、想法、秘密等,只有学生才能更了解。因此,作为学生去扮演管理者和监督者,学校德育管理更广泛更全面更合理更具实效。本人曾对在校30名学生做过“是否接受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管理模式”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管理模式是否使管理更广泛更全面更合理更具实效”的调查问卷,结果表明,85%以上持肯定的态度。

(二)制定德育管理措施,要体现实效性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所处的地位具有两重性,学生既为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因此,学校在德育目标、任务和内容的制定时,既要遵循社会发展的要求,又要遵循学生思想形成的规律,符合学生个体的年龄、学识、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特点。防止造成“高不成低不就”。同时,学校又要注意做好规划、组织、督促和指导等工作。例如,根据《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细则和国民公德与行为规范的要求,强调学生的品德能力的形成。我校从重视学生德育主体的角度,制定了以“争当文明学生,争创文明班”为主线的德育管理网络。“文明学生”的要求是:学生做到文明有礼、团结友爱、爱班爱校、尊敬师长、勤学守纪。“文明班”的标准是以当月班级日常行为规范评比得分平均每天达95分以上。文明班额不封顶,以激励学生人人为班出力,自觉为班添光彩的思想意识和积极性,使学生从实际行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品德意志。整个德育管理体系充分体现实效性,为发展学生德育主体作用奠定了基础,有力地创设了良好的校风。

(三)班级管理既要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又要创新在班级管理上,我们鼓励班主任改进传统的管理模式,即克服只有集体而没有个人的观点、只靠几个忠实听话的班干部监控的方法、学生的优劣取决于是否听话及“执行命令”的快速和准确程度的评价等。应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和主动发展,不断创新班级管理。我校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贯彻好以下几点。第一,在教育目标上,培养一个好的班集体,就是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权利,共同参与班级的管理,允许学生在不违反大原则的前提下,可以发挥自己的个性,尊重差异的存在。创设有利于自主管理的氛围,把班级管理的自主权逐渐交给学生,引导学生逐步会管理和自我管理。第二,在管理方法上,要充分发挥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主体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行大家轮流当班干部,或民主选拔班干部,优者留任的方法,给每一个学生以表现的机会,人人都当班级主人,个个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第三,在教育评价上,应认为学生个个有特长,人人都是可造之才。要求每个人在自己的成长历程中天天有进步,期期有发展,而不一味与他人作横向比较。

四、确立以学生为德育主体的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以“德育主人”活动形式,确立以学生为德育主体的观念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在德育过程中应当重视学生主体的存在,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道德进步的“闪光点”,充分体现学生德育主体性,调动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开展教育与自我教育,管理与自我管理等活动,引导青少年一代健康地成长。我校在开展“争当文明学生,争创文明班”的德育实施中,主要以“德育主人”活动形式去实现。坚持以学生为德育主体,发挥其主体作用,学校德育领导小组负责调控、督促、引导学校学生德育管理队伍参与学校日常管理。学校学生德育管理队伍主要由晨检值日生、集会两操升旗评分员、礼仪天使、课间纪律评分员、清洁卫生小卫士、校外监督小组组成。学生德育管理队伍的建立取消以往由班主任推荐学校委任的做法,而是在学校考察后形成较为固定的少数骨干之外,采取以人人轮流参加学校德育事务管理为原则,发动全体学生自愿报名参与。通过“德育主人”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管理与自我管理能力;通过管理与自我管理提高受教育的力度,扩大德育的影响力;让学生扮演德育主人公角色,创造学生主动发展的机会,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

(二)培养学生德育管理队伍应形成有效机制要培养学生德育管理队伍,教师要起主导作用,要注意对学生的培训,在培训中必须使学生明确德育管理工作的要求和目的。学生德育管理队伍立足做好每天的常规管理,坚持天天检查、记录,每周小结公布,每月总评表彰,期末评优,进行量化考核。德育领导小组做好三点工作:一是使学生明确要求任务和意义,教育学生要管理好他人必须自我管理好,树立“我是学校主人”的光荣感。二是做好对学生德育管理队伍的培训,并指导和支持工作,使学生明白具体做法,并且敢干实干。三是不断总结分析,注意表彰先进,形成激励机制。

(三)完善德育网络,培养学生的自理、自律能力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建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防止学生出现“在校进一步,在家退两步,在社会退三步。”的现象,加强交流与联系,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高尚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学校里的“问题学生”往往与父母伦理、道德水平低下、或失去管教密切相关。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办好各种类型的“家长学校”,勤家访多联系,提高家庭对子女的保护责任。学校是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重要阵地。要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要坚持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校风校纪建设,把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社会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大课堂,学校要加强与社区的沟通与联系,向学生宣传当地社会的道德规范和必要礼仪,要利用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要不断充实富有时代特色的道德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学校要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社区)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形成德育教育合力。例如,家访工作要体现实效性和学生主体性,在家访过程中,应让学生主体作为桥梁而达到教师与家长、学校与家庭的了解和沟通的目的,不能忽视学生的存在,应让学生“当家作主”,给其机会说一说自己的表现和见解。然后老师、家长共同商讨,给予适时恰当的引导。这样,既使学校与家庭间距离拉近,更能培养学生的自理、自律的能力。

五、学校德育教育要与时俱进

我们还应当看到,由于现代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生活环境日新月异,社会对学生的道德素质也相应地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德育必须在继承传统内容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新的领域。例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市场经济正逐步形成,德育观念的教育必须要增加开放观念、时间观念、效益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信息观念等教育内容。同样,随着人口的日益膨胀,各种污染的严重,人类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化,这种情况下可加强环保意识、人口控制意识、社会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就显得特别重要。如果学校的德育工作因循守旧,不思发展,绝对培养不出具有时代意识的优秀人才。所以,我们要注意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行动机制。如努力创设良好的法制教育基地,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环境等等,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德育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管理工程,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赋予新的内容。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首要位置,与时俱进,提高认识,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意识;树立以学生为德育主体的观念,在健全德育管理网络的同时,注重了解学生品德实际,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积极性,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形成;把各种因素充分协调起来,全面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