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困难维度分析以及决策

时间:2022-12-16 02:59:00

中小学德育困难维度分析以及决策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与法律依靠强制力保障其权威不同,道德存在于社会舆论、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主要依靠人们自觉的内心观念来维持。道德是发展人类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道德教育向来倍受统治者的重视。德育也被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时下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却对传统的德育工作产生了冲击,使学校的德育工作陷入困境。

一、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困境

德育工作,尤其是思想教育工作,曾是我国长期以来的优势所在,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转型时期的中小学累积了种种新问题,这给传统德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具体表现如下:

(一)社会转型时期的信仰危机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的阵痛时期。与西方市场经济几个世纪的发展、完善的过程相比,我国的社会转型期显得短暂而仓促,社会转型中的各种社会问题几乎同时喷发出来。

社会转型期内不可避免的会给人们带来一定的程度的思维混乱,在我国,这种情况显得尤其突出。由于我国的传统道德理论在新文化运动和中遭到了绝对否定,传统伦理道德并没有得到批判的继承,其中的精华部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而在之后,我国几乎立刻投入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中来,无暇对已久的道德问题进行反思。伴随着对外开放,大量或优秀、或极端的的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涌入我国,人们的思想受到极大的冲击。传统道德约束力减弱,新的道德思想尚未有效构建。在这样一个各种道德思想激烈碰撞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很容易不知所措,产生信仰危机。

(二)学校德育体系滞后

目前中小学中具体实施的德育,依然是“大德育”理念,即德育是心理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而在具体的德育实践过程中,政治教育占据了德育大部分的内容。“高、大、全”的政治导向,窄化了德育的本质内涵。也容易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有形式化的倾向,主要表现为:

第一,德育目标忽视青少年实际,德育课程的目标过高、过大。我们在德育工作上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倾向。

第二,德育内容与方法陈旧。德育课堂在内容上滞于标本化的榜样事迹和政治性词汇的说教上。这样的例子脱离生活,容易使学生产生距离感,缺少对道德过程的真实情境体验,自然无法内化为自觉践行道德的内在动力。

第三,德育评价体系的不完整。德育是由知、情、意、行这四个方面有机组成的,缺失了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称之为完整的德育。而在目前的评价体系下,过于重视对于道德知识的掌握和记忆上,停留在书面的文字表达,缺少对于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的评价。而且在评价过程中,量化的终结性的居多,而质化的、形成性的评价却很少。所有的这些,明显悖离了德育工作知行结合初衷。

(三)网络环境的不良影响

目前,中小学适龄儿童大多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也即我们通常称的“90后”,他们生长的这个时代正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的一个时期。无论是从生理、还是心理上他们得以发展的条件都前所未有的优越和复杂,其中网络环境的出现和普及是一个重要的变化因素。

网络的出现是新时期下的新问题。网络以其丰富性、即时性、无界性和虚拟性给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一方面,生活环境的网络化可以使学生打破固有的时空障碍,获取丰富而真实的道德素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纠正以前德育工作脱离实际的问题;但另一方面,由于中小学生尚未形成系统的是非辨别能力,对网络的负面影响不能很好的加以区分。网络上一些过激、虚假和非法的言论使得仅仅依靠课堂教学的德育工作无从应对,加之我国目前的确存在一些诸如“无德而富”的不公平的情况,这些德育内容与德育现实的反差确易给网络上某些极端言论落下口实。而中小学正是形成个人品德的关键期和不稳定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学习力强,抵抗力弱;好奇心强,自控力弱;对网络的内容缺少批判接受的能力,情绪容易被煽动。

二、学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虽然中小学德育工作遇到了困难,但并不意味着学校德育的彻底失效。相反,在全球化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学校作为我国培养和输送大量优秀人力资源的主要育人基地,更应责无旁贷,这事关我国本世纪的民族梦想,更需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为中小学德育提供和谐环境。

(一)重视理论建设,加强对当代道德本身的研究

德育的内容本应是以广泛存在的道德为内容的,但目前德育研究大量存在重“育”而轻“德”的现象。实际上几乎所有关于德育的文章中都有意或无意地回避了对当代道德本身的研究。大量的研究是以教育的观点看待德育,囿于教材或教法的层面;鲜见道德学或伦理学的视角。因此我们看到,现在德育内容依然大量沿用着几十年前如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等内容。不能说这些内容没有强调价值,但却往往脱离生活,与当代背景不相协调。

不可否认,我国传统的道德体系在经过改革开放之后,已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人们心中的道德标尺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在这种背景下,德育工作却依然固步自封,未能做到与时俱进。究其原因,缺乏当代道德理论的系统指导应难脱干系。正是由于宏观上对当代道德理论的系统研究的缺乏,所以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往往不得不依然沿用过时的道德理论,这样的德育课程自然缺少说服力和可信性。因此加强对当代道德理论的研究就显得势在必行。

(二)确立德育重心,改革学校德育课程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德育的环境较之以前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迁。学校已经不再是隔绝于世俗之外的一方之地,社会的大环境是一个不断开放且飞速进步的现代社会。学校不可能也不应该封闭自己,而应放下高高在上的说理者的架子,坦承各种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学校德育的困境。德育的重心应放在当前的社会问题上,学校应以一种开放、诚实的态度客观面对各种问题,引导青少年儿童正确认识:当前的社会问题虽然存在,但却是暂时性的,是发展中的问题。着力培养中小学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判断能力。

另外,德育的内容、方法与评价应该遵循新课程改革中德育课程的理念。纠正德育课程上过于学科化、知识化的倾向,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实际应用的能力,体现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统一。在德育主体上,要改变以往催眠式的重复宣讲,教师与学生同为德育课堂的主体,要重视学生的参与,体现师生就目前共同关心问题的交流、对话,增加德育课堂的实效性。

(三)多方协力,营造和谐健康的道德环境

青少年品德的培养,不仅仅是学校德育的问题,对于八小时之外的学生,学校的德育工作往往鞭长莫及,有心无力。学校德育工作做得再好,一旦接触到校外各种道德问题与道德困境,学校的努力便有付诸东流的可能。其实,无需多言,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社会、学校、社区和家庭多个方面共同营造,多位合一,形成合力为青少年德育的培养提供积极的环境。

我们不期望会制造出一个完全的“无尘室”,这不真实,也不现实。我们只是希望尽可能多的充分利用各个方面优质的教育资源和道德素材,能够让学生明丑美,辨善恶;知荣辱,晓是非;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