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人文精神对大学德育的启示

时间:2022-10-12 03:03:00

儒家人文精神对大学德育的启示

摘要:儒家人文精神是当下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弥足珍贵的精神资源和人文智慧,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传统大学德育面临诸多突出问题,面对大学德育的困境,我们提出以儒家人文精神关照大学德育的三重价值维度:传承儒家人本理念,重塑大学德育的价值主体;奉行儒家“内省”与“躬行”相统一的传统,重构大学德育的价值路径;秉承儒家天人合一的大道精神,重树大学德育的价值目标。

关键词:儒家人文精神;大学德育;价值启示

儒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朽的瑰宝,历经三千年的发展,其蕴含的人文精神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依旧灿若星辰。针对当下大学德育所处的困境,儒家人文精神为其提供了宝贵的价值启示。

一、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

儒学源于远古三代,奠基于西周的礼乐文明,其有机、连续、整体的宇宙观,仁者爱人的人道精神,和而不同论等思想彰显了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而作为儒学要旨的儒家人文精神则是中华人文精神的内核,是炎黄子孙精神生命的根基,是我们走向21世纪的重要精神资源。上下三千年,儒家学派在中华民族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对“天、地、人、物、我”及其关系不断反思,尤其是对“人”自身进行积极反思,由此形成了儒家独特的精神信念和价值意识,即儒家人文精神。自周代伊始,集宗教、伦理、政治于一身的礼乐教化开始突显“人文”的意识,所谓“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目的即为于统治阶层陶冶身心、端正品行,于百姓阶层提升文化素养和人格境界。步入孔子时代,中国人“人文意识”开始觉醒,孔子点醒和拯救周代礼乐文明之活的精神,将其提扬并发展为“仁学”。“仁”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自觉,是人禽之辩所揭示的人的本质规定性。“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突显了人的主体性,特别是道德自主性。孔子的“仁学”还将“仁”作为“天、地、人、物、我”之间生命的感通,将“仁”推广为人与人之间、人与国家、民族、文化、宗教间的相处相接之道,进而上升到人类与动植物、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儒家人文精神是当下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弥足珍贵的精神资源和人文智慧,在剔除其历史附着的负面效应后,完全可以提炼和转化其合理因素,使其以价值启示的方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恢复人的尊严,重构现代人的生活和意义世界,重现人与“天、地、人、物、我”的良性互动关系。

二、大学德育现状呼唤精神性人文主义

学校教育,德育为先。德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改革开放,深刻改变着中国的经济结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中国社会加速融入世界“现代性”的新图景。在由传统社会迈入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传统大学德育陷入了困境,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一)强调社会共性要求,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传统德育观从社会本位主义出发,强调人的“德”的发展要求须符合“社会规范的共性要求”,以“统一”的标准和模式塑造“统一”的人,并未尊重受教育者的独特个性和内在需求,忽视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压制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虽然高校德育工作历经多轮改革,但教师在师生关系中依然居于不可撼动的主体地位,即便采取了更为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从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但学生作为被动的受教育者,主体精神得不到张扬,个性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难以引发其道德共鸣,德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二)侧重知识灌输、形式至上,忽视道德实践、内化于心现行高校德育工作形式愈加丰富、渠道愈益多元,借助网络信息的普及、自媒体的发展,高校德育覆盖面可谓全方位无死角,学生随时随地,自觉地或不自觉地都处在德育工作的布局下,德育工作阵容强大,但传统德育强调“知识灌输”,形式至上的诟病依旧难以根除,这体现在德育评价内容上就是重认知,轻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和道德行为能力的培养。在传统“应试”德育模式下,由于轻视道德实践,忽视学生道德情感体验以及道德判断能力、选择能力的培养,德性难以真正内化于心,学校德育变得苍白而乏味。(三)强调道德素质、做人规矩,忽视灵魂教育、生命关怀生命的意义和灵魂的价值是人之为人最宝贵、最值得尊重的东西。德育的最深层次就是对灵魂的教育,引导个体追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使个体不断超越自身,实现身、心、天、地的和谐统一。传统道德观更加强调的是作为“社会人”的道德素质、做人的原则和规矩,这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不能缺少的政治手段,但过于政治化的倾向也使德育偏离了服务于人的初衷,忽视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对人性的关怀,也因此面临日益边缘化的困境。当代大学德育所处的困境深刻地暴露了人文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失落,虽然八十年代以来全球性教育改革表现出了对人文取向的重视,中国教育也是深受其影响,但几十年的发展更多的是一种外在的、应景式的世俗人文主义,我们缺乏真正能够深入骨髓的精神性人文主义来引领当代大学德育走出难以自拔的困境。

三、以儒家人文精神关照大学德育的价值维度

(一)传承儒家人本理念,重塑大学德育的价值主体儒家认为,天地之间人为贵,强调“惟天地万物之母,惟人为万物之灵”,孔子也说“天地之性人为贵”,这阐明了天地人一体,三才相互为用,人为主体的精神。在传承儒家人本理念,建构现代大学德育的过程中,我们应重塑大学德育的价值主体,突出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我们须明确人是德育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德育只有以人为出发点,回到人的感性、具体、现实的生活中,才能真正指导人生,实现个体道德品质的完善。德育过程实质上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平等交往的过程,现代大学德育在师生关系上,应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成才为主线,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将学生看成同一模式的抽象的人,“面向每一个真实的个体,让学生能自愿自主地去选择、去履行、去承担,实现自我道德的积极发展。”[1](二)奉行儒家“内省”与“躬行”相统一的传统,重构大学德育的价值路径儒家主张“内省”与“躬行”的统一,注重通过自我省察、为己之学和知行一致、践履躬行实现道德真正内化于心,并在行动中不断增进。“内省”,即内求于己,便可得天下之正道。儒家道德修养论向内用力的特征十分明显,且一以贯之。孔子讲克己内省,改过迁善;孟子讲持志养气,反求诸己;朱熹讲存养省察;陆九渊讲切己自反,道不外索[2]。“躬行”,即亲身实践,身体力行。荀子认为,道德教育是要人们学习仁义道德,内心中明理,表现为行动,行不仅是道德学习的最高阶段,而且行高于知。朱熹提出,“穷理以致其和,反躬以践其实”,颜元则指出,“学而必习,习而必行”。奉行儒家“内省”与“躬行”相统一的传统,我们须重构大学德育的价值路径。大学德育形式尽管丰富多样,但要真正内化为学生的德性最终只能通过学生自己,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应不断激发学生主体性和自觉性,鼓励学生内省自察,修身明理,实现自我完善,成就理想的人格。同时高校应积极组织开展各类道德实践活动,如义务支教、走进敬老院、同学互助以及发动募捐等活动,让学生在道德实践中获得真切的体知,内化并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三)秉承儒家天人合一的大道精神,重树大学德育的价值目标儒家强调天人合一,认为天的运行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儒家的生命意识和人生态度根源于天地宇宙,“天”“道”是宇宙万物、人类生命的本源,亦是一切价值之源。人若能以平等精神体察宇宙间一切存在的价值,尊重他人及他物的生存,使之“各遂其性”,这样就能回应天地的生命精神,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与天地相协调、相鼎力,最终通过“正德、利用、厚生”“立德、立功、立言”,积极入世,奋勇拼搏,在实际行动中实现人的价值和意义[3]。儒学的安身立命之道使个体不脱离生生不已的宇宙仁体,同时又从日常共在的沉沦状态中超拔出来,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以积极热烈的人生实践,省视生命的有限性,赋予有限人生以无限的价值和意义,如此,则“朝闻道,夕死可矣”。秉承儒家天人合一的大道精神,我们应重树大学德育的价值目标,注重人的生命关怀和精神安顿,以维护人的尊严、激励人的创造热情、塑造生命潜能得到充分释放和具有理想人格追求的个体为价值目标,使大学生的人生更加丰富,在提升人格素养的同时,活化性灵、解脱烦恼,超越生死的执着,复活人文理想的追求,使人真正过上人之为人的生活。

参考文献:

[1]王荣德.现代德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5.

[2]金雁,杨柳.和谐德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53.

[3]郭奇勇.中国儒学之精神[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277.

作者:刘玫 邓谨 单位: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