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思考5篇

时间:2022-06-17 08:07:28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思考5篇

第一篇

1会计职业道德含义

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是为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服务的。任何社会和个人,对于客观经济规律,只能在认识的基础上,去主动适应、掌握和运用它,而不能去改造它,更不能违背它。会计标准的设计,会计政策的制定,会计方法的选择,都必须遵循其内在的客观经济规律和要求。因此,会计职业道德主要依附于历史继承性和经济规律,在社会经济关系不断的变迁中,保持自己的相对稳定性。会计职业道德是人们对会计职业行为的客观要求。从受托责任观念出发,会计目标决定了会计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尤其是随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会计不仅要为政府机构、企业管理层、金融机构等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会计信息,而且要为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服务。可见,会计信息质量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秩序的健康运行,会计职业道德必将受到社会关注,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2我国会计行业职业道德失范现象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会计法制和职业道德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广大会计人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中做出了突出成绩,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我们在充分肯定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存在的问题。

2.1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淡薄

在现实中,一些会计人员在国家、社会公众利益与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不能够坚持准则,甚至通同作弊,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直接参与伪造、变造虚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

2.2追求私利,监守自盗

一些会计人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膨胀,丧失了最起码的法制观念,会计职业道德沦丧,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以身试法,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陕西省延安市公路管理局李渠收费站原财务人员李进军利用职务之便,采取截留不上缴的手段,将收费站收取的车辆通行费570余万元转移后存入自己的银行卡里,用于互联网,结果输得一干二净。近日,因涉嫌挪用公款罪,被该市宝塔区检察院立案侦查。(来源:检察日报)这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虽然是少数会计人员所为,但也反映出在新形势下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紧迫性。

2.3违背准则,弄虚作假

一些注册会计师在执行独立审计业务时,没有严格执行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准则,出具了不恰当的审计报告,客观上认同了会计做假行为,充当了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保护伞。有的注册会计师明知委托人的会计报表有重大错报和故意造假的行为,却不予指明,并加以虚假的陈述,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

3会计道德风险控制的对策

会计道德风险的愈演愈烈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埋下隐患,有必要加强会计的道德风险控制,对于在会计行业中出现的问题给出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3.1完善法律与制度

当前制定的会计方面的法律存在缺失与不完善,有效地控制风险,必须完善法律体系,明确法律内容,使法律界定明确,加强法律执行力度,针对涉及会计方面的法律处罚较轻等问题,必须制定较为严厉的法律,违法必究、处罚从严,改善当前法律中存在的冲突现象。

3.2建立健全完善监督机制

会计监督机制是对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监控和经常性的检查,便于及时纠正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确保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工作健康有序进行的体系。会计监督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只有完善内、外部机制,才能不断增强会计人员的责任心,才能充分发挥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才能有效地防治会计造假行为地发生,保证经济活动地正常运行。由于目前我国还未建立起内容全面、操作性强的会计职业道德准则,因此,加强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监督和检查显得尤为重要。要通过监督和检查、督促和教育,帮助会计人员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对检查中发现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各级会计管理部门应予表彰和奖励,对其中的典型案例应予大力宣传;而对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制度,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应给予必要的处罚,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其会计从业资格,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通过正反典型案例的宣传,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评价会计职业道德,扶正去邪、惩恶扬善的良好氛围。

3.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自律意识

职业道德缺失是会计行业容易出现造假、数据失真现象的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加强对会计人员职业素养教育,企事业单位每月或每年要定期组织会计参加职业素养培训课程,请专业老师进行授课,注重强调突破道德底线追求利益所造成的影响及危害,让他们能体会到违法行为的恶劣性。除了对在职会计进行职业素养的提升教育,国家还应该鼓励高等学校对会计专业的学生开设会计道德课程,让他们在校就开始接受素质培养。企业还应加强鼓励,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凭借自己的勤劳与智慧便可创造财富的氛围,这样不仅对会计道德风险进行了有效控制,同时在整个企业内部都形成了一种团结向上的动力。

3.4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

对于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知情不举甚至同流合污等现象,除按规定予以一定的行政处罚外,严重的还可追究会计人员和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使人们认识到若不注重职业道德,不用职业道德规范自己行为,将会受到法律制裁。一是对于恶意造假者,一定要加大处罚力度。必须从立法、执法上对造假者追究其经济责任、刑事责任,使造假者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其所得到的利益,加大会计信息稽查力度和检查面,大幅度提高会计造假成本。同时应建立民事赔偿制度,以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一旦受到假信息侵害时,可以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取得民事赔偿。二是尽快建立和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对那些不遵守行业规则、不守信用的企业或个人,出现做假账行为后要把肇事者驱逐出相关行业。如对会计造假的上市公司要立即退市,对参与造假的中介机构要进行取缔,对造假的单位责任人、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吊销资格证书,不允许继续从事相关职业等。

3.5培育良好的会计诚信环境

会计人员不仅工作在会计领域,更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在一个道德意识淡泊,公共意识低下,自我中心突出的社会环境下,不可能营造出高品位的会计职业道德。净化环境,不是光靠会计职业界的努力能做到的,而要依托于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与协调,尤其是应与法律以及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同步,才能建设好会计职业道德。

3.6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诚信档案包含的对象是我国所有会计从业人员及其领导。具体记录的信息应包括四个方面,即基本信息、守信信息、提示信息和警示信息。诚信档案主要记录会员的基本情况、在诚信方面的良好表现及行为、已经出现的有违行业诚信要求而需予以提示的行为,以及严重违反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及准则、受到各类处理的行为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诚信档案实行动态管理,由各级财政部门逐级汇总报财政部和会计学会,各单位对所报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各相关人员有义务及时向单位如实提供诚信信息和相应资料,并保证真实。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与原因不容忽略,要使我国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净化会计信息市场,提高会计职业道德势在必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已成为做好会计工作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我们坚信,只要各方努力,持之以恒,会计诚信的春天一定会到来,道德之花一定会绽放。总而言之,当今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是不容忽视的,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任重道远。

作者:曲健工作单位:潍坊市寒亭区环境卫生管理处

第二篇

一、会计诚信缺失与道德危机的原因分析

会计信息失真是会计诚信缺失最为主要的表现,现阶段,会计诚信与道德危机的存在有诸多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第一,企业经营追求的目标是利润与财富的最大化,在提供经济数据与会计处理的过程当中,企业的管理者可能缺乏理智,暗示甚至明示会计人员进行造假,这种情况下,如果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较低,为了留住自己的工作,保住饭碗,就会选择屈从上级予以的压力,直接或间接参与到经济造假当中。第二,会计制度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现今的会计制度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确认的,从而可以产生应计、预提和待摊项目,通过应计项目确认时间,会计人员就能够造假业绩。例如提前确认收入以及推迟确认费用,从而达到利润虚增的目的。第三,会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有待提升。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较为缺乏,法律观念不强,在各种利益的诱惑下,违背执业原则,贪赃枉法,谋取私利,触犯刑法。会计人员明知故犯,为单位谋取利益,出具虚假会计报表,是会计造假的行为,是会计诚信缺失的表现。

二、加强会计诚信和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石,是会计职业道德中最核心的部分;职业道德是人格的一面镜子,反映着人的整体道德素质,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会计诚信和职业道德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而言,可以从下述几方面内容进行考虑:

(一)做好宣传,创造出利于会计诚信建设的良好环境与氛围

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建设是需要全体会计人员,甚至全社会成员共同参与的一项活动,应该采取多种积极的、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将会计诚信的文化进行深入宣传,让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的含义与本质能够深入人心。例如可以考虑利用书刊杂志、报纸、网络媒介进行会计诚信与道德宣传,营造出社会范围内的良好良好氛围,加大会计人员凝聚力,促进会计工作的蓬勃发展;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计文化节,吸引到更多的人更加关注会计行业,扩大会计道德与诚信的文化影响;展开会计诚信与道德研究与讨论,激活与调动全社会力量进行参与;加大正反案例的宣传教育、组织会计文化的图片展览,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与手段,弘扬与宣传良好的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品质,使社会大众能够了解多数的会计从业者都是能够诚实守信、严于理财、忠于职守的,形成良好印象,为会计道德与诚信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与氛围。

(二)健全会计法律法规,保障执行效果

我国政府应积极借鉴与参考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立足于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健全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建设,加大执法与惩罚力度,保障执行效果,使其会计造假所获收益远远小于其成本,同时按照会计法的有关规定,追究单位负责人的法律责任。第一,对于蓄意造假者,应从立法与执法两方面对造假单位与负责人予以相应的经济处罚与刑事处罚,让他们付出财、名两空的代价,并承担相应的牢狱惩罚,做到严肃、严厉对待,绝不姑息。第二,尽快健全与完善好民事赔偿制度,对于造假牵涉到的集体与个人,无论是经营公司还是投资公司,无论是律师还是会计从业者,只要存在损害他人合法权益行为的发生,受害者就有权提出诉讼。第三,适时推行诚信保险制度,对待所有的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要求其为自己购置诚信保险,使市场行为成为诚信监督者,有效较少监督成本,一旦出现违反行业规范、不守信不诚实的组织或个人,应将其驱逐出相关行业,从而给其它的会计中介、个人、以及企业带来警示。第四,政府在依律执法时应做到三个“公开”:公开会计造假典型责任人、案例、单位;完善会计信息的抽查制度,公开抽查结果;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信誉评估机制,公开评估结果。促进诚信有价,不诚信就会受到惩罚,诚信就会得到回报,只有做到二者兼备,才能健全与完善会计诚信与道德建设。

(三)完善管理体制的创新

实施会计人员有计划轮岗或委派的会计管理体制。轮岗制度能够强化财务工作内部监督,防范会计信息造假以及贪污腐败行为的发生。一个岗位有多个会计人员进行轮岗展开会计核算,会出现一些不同见解,可以从中选取一些值得借鉴的促进单位财务工作的好的建议予以采纳,从而不断提升财务工作的整体水平,保障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真实性。会计委派是各级财政部门对会计人员进行直接管理,会计人员的人事关系、组织关系等都由财政部门负责,由财政部门安排工作,不受企业管理者的制约,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出会计人员的独立职能,进一步促进监督机制的健全与完善。

(四)注重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诚信教育,应贯穿于会计人员的整个职业生涯之中,在对会计人员展开教育时,应注意业务知识、职业道德和诚信教育并重。首先,应抓好在校学生的教育,注重学生德育与智育的结合,在教授给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与相关技能的基础上,还要强化学生的诚信与道德素质教育,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通过一系列的培训与学习,完善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并将这些思想贯穿到会计人员的职业生涯当中,使其不断提升自己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树立良好的道德观,约束与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高尚的会计诚信与道德品质。

(五)从内部与外部强化会计行为监督

第一,完善内部审计监督。在健全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的基础上,单位还应健全内部监督机制,从而不断提升内控机制执行的高效性,争取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将违纪、违法行为防范于萌芽阶段,减少会计失真。第二,加强政府监督,强化政府部门审计。现如今,我国税务、财务、工商、审计、证监会等政府监管部门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相互间的沟通与交流不畅,缺乏信息共享,给会计信息监管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可以考虑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做法,政府组织成立一个综合管理协调部门,统筹各监管部门信息,全面推行披露制度,实现会计信息的有效监管。第三,充分发挥出社会舆论与监督的作用。政府应鼓励媒介对于不诚信的人与事进行披露,利用新闻报道、新闻焦点、专栏等方式,通报会计人员的履职情况,对于会计活动的不诚信行为,应追究相关人的法律责任。第四,企事业单位应完善内控机制。一套健全、完善的内控机制,能够有效保障资产的完整性与安全性,保护会计资料的合法性与真实性,使会计业务处理与会计档案管理各环节人员间的职责明确,分工科学,最终形成相互协作、相互监督的完善机制。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会计改革不断深入,会计专业性和技术性日趋复杂,会计行业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建设、讲求会计诚信就显得尤为重要。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优劣、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单位的会计工作质量。一名合格的会计从业者,肩负着监督核算的经济责任、用好管好各项资金的责任、以及提升经济效益的责任。在经济迅猛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新形势下,会计人员必须认真学好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了解与掌握国家相关的法规法律,只有这样,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才能提升,才能更自觉、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从而不断促进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品质建设。

作者:吴敬工作单位: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所

第三篇

1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由于财务工作遍布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行各业各部门,如果没有财务管理工作,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会面临瘫痪,国家的财产安全也会受到重大危害。财务部门在各行各业的组织中属于后勤服务类部门,因此,其工作性质要求财会人员须树立服务意识[3]。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对财会人员而言,抵制不正之风,正确把握自己,树立服务意识对自身的发展至关重要。会计工作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至关重要,会计人员在进行理财时,其自身素质尤其重要,因此,会计职业道德必须明确会计人员“应该怎样做”,具备一定的规范性和约束性[4]《。会计法》规定会计人员需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2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物质财富充裕,企业间竞争激烈,使得原来单一的人际社会关系与利益关系复杂化。会计人员身处财经大权的关键地位,在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的影响下,其价值观念受到各种消极影响,导致出现各类问题,使得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越来越普遍[5]。如随着琼民源管理舞弊案、东方锅炉管理舞弊案、红光实业管理舞弊案、郑百文管理舞弊案、大东海管理舞弊案、张家界管理舞弊案、银广夏管理舞弊案等的披露,证明了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在会计工作中普遍存在,并折射出会计人员道德方面的问题。某部门为了解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向1500多名会计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在某些方面有严重缺失,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会计人员遵纪守法的意识日渐淡薄,最重视熟悉法规的占24.78%,最重视依法办事的仅占11.5%,只有51.74%的人最重视敬业爱岗。二是会计人员缺乏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有24.3%的人表明自己不够重视配比原则,有14.9%的人不重视谨慎性原则,约有20.7%的人不重视明晰性原则。三是会计监督名实难符。会计监督弱化在调查问卷中所列的不良会计行为中所占比例最大,约占23.5%;虚列或隐瞒收入、推迟或提前确认、随意改变费用和成本的确认标准或计量方法、随意调整利润的计算方法和分配方法、编造虚假或隐瞒利润等行为总计占了57.5%。

3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存在问题的原因

3.1会计人员屈从领导压力,弄虚作假

目前,单位领导人对本单位会计人员的工作拥有完全领导权和管理权[6]。因此,会计人员的经济待遇,工作计划等都会受到本单位领导人的制约,会计人员能否在工作中坚持原则,发挥积极作用以及作用的大小,关键在于本单位领导人的道德素养,若单位领导人为谋取不正当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以及维护自身领导形象,向会计人员施加精神压力,则会导致会计人员处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在工作中弄虚作假,甚至违反法律法规,使其个人利益受到很严重的损害[7-8]。因此,于大多数会计人员而言,恪守会计职业道德是很难做到的。如国内闻名的“银广厦”案“、蓝田股份”案等,从表面上看是由会计人员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的表现,其实是由于单位领导人道德匮乏的直接结果。

3.2政府部门的观念和管理上的缺位和错位

我国一些地方政府为在绩效评估中能有所成绩,往往不考虑国有企业的现状,盲目下大部分不切实际的加速经济增长的指标,更有甚者为改变企业的困亏损状况,强制企业为完成上级领导指派任务而做假账,制造很多虚假会计信息。

3.3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乏,法律意识淡薄

由于会计人员频频与钱直接打交道,因此,首先要具有很强的自律性,能够不为金钱所动,但仍有一部分会计人员由于法律意识淡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其次,一些会计人员墨守成规,不思上进,业务水平低,专业知识落伍,对新制度理解不透彻,会计核算新方法没有掌握,难以按照新规定开展工作。此外,有些会计人员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知之甚少,很难依法办事,有些会计人员在明确国家相关财会制度与法律法规的情况下,由于受到不正当利益的诱惑而造成大量会计信息失真。

3.4会计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善

在日常财务工作中,会计监督主体没有独立的人格体现和组织依托,使得其在监督上往往不到位。当经济活动中企业财务行为与相关的会计法规制度相悖时,时常由于过分强调经济效益,使我国当前会计监督功能严重弱化[9]。由于目前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分工不明确,导致其在功能上相互交叉,使得各部门监督难以有机结合,落到实处。我国会计监督手段不强硬,违法主体借鉴处罚力度的差异,出现宁交罚款也要违反国家政策偷税漏税,处罚手段的薄弱,导致不法行为的猖獗,同时,会计事务所虽每年对企业会计报表审计验证,但从其力度、深度、广度方面也不能为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提供相应支持。此外,很多企业虽设有内部审计部门,但由于其工作人员受雇于企业管理者,在会计制度与企业利益相违背时,几乎起不到监督作用。

4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会计职业道德是一般的社会道德与职业道德在会计职业中的特殊形式,它与一般社会道德、职业道德紧密相连,却又具有其特殊性。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首先能有效引导会计人员进一步加强自我修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会计人员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既要努力钻研专业知识,又要不断进行自我反省,并且要用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抵制不正之风。其次,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培养会计行业“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四有新人的重要措施。作为高素质的会计人员一方面要及时了解与会计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还需掌握企业管理知识、时事政策知识、电脑知识以及财政税务知识等。最后,其有利于反腐倡廉活动的开展,在社会活动中,诸多的贪污受贿、偷税漏税等违法乱纪行为都要经会计人员之手。其主要责任可能不在会计人员本身,可能是由于领导对会计人员施加压力。会计人员可以通过《会计法》达到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的目的;与此同时,会计人员要严格按照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逐渐培养个人职业道德责任心,学会正确使用会计权利,忠实履行会计职责,使自己成为一名职业道德良好的会计从业人员。

5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从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现状来看,职业道德内容不规范、措施不健全以及监督不到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和会计事业的发展,也削弱了会计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需从以下方面着手。

5.1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力度,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首先,将职业道德教育于具体案例分析中,既能加强会计人员对其职业道德规范的感性认识,又能为其提供一种意境,迫使其去面对所需处理的问题,培养其分析、选择解决方案,制定可行性计划的能力[10]。其次,要加快建立会计人员的信用档案,建立会计信用激励制约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11]。最后,不仅要宣传会计职业道德和相关专业知识,倡导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而且要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到全民道德教育中。

5.2建立会计监督机制,以法管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社会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则是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地监督。会计监督机制包括会计人员监督经济业务经办人和社会监督会计人员两方面。会计人员是会计监督的执行者,会计人员要按照相应的会计程序,依据我国财经工作的政策与财务管理制度,发挥好核算和监督职能的作用。社会监督一方面是由相关部门要对会计从业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现状进行检查,起到督促作用。另一方面由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如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事务所依法对委托单位的经济行为进行检查与评估,帮助会计人员正确认识和执行我国财经工作的政策和自觉遵守财务管理制度。此外,还要发动同事与其它社会成员对其职业道德进行监督[12]。

5.3加强惩处力度,严肃财经纪律

首先,要从法律法规上增加相应的处罚措施,并加强对造假会计人员的处罚力度[13],使其因获得某些不正当的经济利益或政治利益而付出远大于其所得的代价;其次,执法部门对经济活动中会计人员各类违法行为,如违反财政收入票据管理的行为、私设会计账簿的行为以及违反国家建设投资项目管理的行为,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仅要按现有规定给予一定的行政处罚,而且对情节严重者还要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加强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整治和规范,完善监督体系,增加职业质量的监督检查力度,对违背会计职业道德及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惩处,对因虚假会计信息而遭受损失的使用者要进行相应赔偿。

5.4建立会计岗位轮换制度,保证工作质量

财政部1996年出台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规定“: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应当有计划地进行轮换。”实施会计人员轮岗制度,可以使会计人员对各个岗位的工作有所熟悉,加强其内部监督,有效杜绝财务内部控制所产生的漏洞,有利于财务风险的监控[14];不仅能有效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而且有利于调动会计人员工作积极性,通过组织内部的调整与变动可以接触不同内容和形式的业务岗位,为会计人员创造出更多的发展机会,激发其创造和提出业务工作的新思想和新思路。

5.5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首先,要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避免因受单位负责人的强令、授意以及追求个人经济利益导致造假事件的发生。其次,完善相关制度,严格把关从事财会工作与总会计师的资格与条件。最后,完善会计人员的继续再教育制度[15],提倡终身接受教育,帮助他们积累经验,更新知识。

5.6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法制监管

结合我国会计行业的实际情况,尽量完善现有《会计法》中尚未规定违反会计法的民事责任,以及要加强《会计法》与我国现行《刑法》的衔接问题,对在现实中出现而法律法规中没有涉及的情况,要增加相应的法律法规条文。此外,我们要借鉴其它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较为完善的国家的经验,相应地增加民事赔偿制度的规定,严厉惩处违法违规者,使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得以保护,同时达到有效遏制失信行为的目的[16]。

6结语

会计工作分布在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会计人员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会计人员需通过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以提高其诚信度和道德水平。而且,会计人员要树立强烈的法律意识,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此外,还要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加强对违纪违法的处罚力度,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作者:李飏陈志芳工作单位: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第四篇

一、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现状及成因

(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现状

1.会计的失真。对当前普遍存在的会计结果失真现象,据调查显示,会计人员主动出谋划策的占20.2%,配合单位造假的占36.8%,被迫操作的占17.1%。这充分说明部分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操守,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其后果是会计数据失真,统计结果扭曲,危害正常的社会经济的秩序,给国家的经济造成一定的损失。此类行为,为法律所不容,应该受到社会的强烈谴责。

2.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有些会计人员平时不注意自身修养,无视国家法律法规,不能按财务制度对经营活动进行核算、监督,在现实工作中,不能坚持原则,做出了违背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

3.会计人员监守自盗。在市场经济下,一些会计人员经受不住物质利益诱惑,贪图享乐,为满足日益膨胀的物质要求,不顾道德法律的约束,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甚至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化公为私,出卖集体和国家商业机密,以身试法,走上犯罪道路,给国家和集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问题的形成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的影响。我国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物质财富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同时,改革开放的春风,致使思想观念的多元化,也强烈地冲击着中国传统道德观和价值观,社会上一些丑恶现象频现,社会风气受到污染都是不争的事实。会计人员生活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会计人员的价值观,价值取向也会受发生同样的变化,道德水准下降,个人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抬头,重利轻义的思想滋生蔓延,亦在所难免。

2.法制环境不健全。会计职业道德是依靠会计从业人员自觉性自愿地执行,并依靠道德良心和社会舆论压力来实现,基本上是非强制性的。因此,它的强制执行力较差。所以说,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离不开良好的法制环境,会计法律规范是维护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手段。但现阶段我国有关会计的法律法规并不健全,相关法律对违法会计行为的制约性、强制性和操作性不强。更为严重的是,在会计人员自觉抵制违法会计行为需要法律保护时,法律却没能力给予保护。会计人员的道德标准失去强有力的支撑。正像有的会计人员在面对弄虚作假的授意、指使、强今而承认无能为力时所说:“法律都管不了的事,我们的道德就更无能为力了。”

3.受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滞后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仅是经济体制上的大变革,也是人思想观念上的一次大变革,许多方面都在破旧立新。但遗憾的是,会计职业道德及建设明显滞后。我国目前尚没有针对会计人员制定专门的职业道德准则。只是在《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总会计师条例》等法律法规文件中笼统的有所提及,有关会计职业道德内容过于简单,无法具体指导会计人员的从业行为,没有明确指出会计从业人员,应以什么为标准,什么是不允许的、不应该的,缺乏明确的准则。而且有些职业道德规范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迟迟没有推进新的职业道德规范,使人无所适从。

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和完善会计法律法规建设

通过强化法制建设,建立完善的财务会计法规体系和制度,尽量减少会计政策的不确定性,将不同行业的会计政策限定在法定的范围内,力求准确可行。对于准则中的某些定义和释义要有精确的分析和解释,对可能产生的不同理解作详细的阐述,表明使用情况,不给会计人员造成误解。对会计概念和会计核算方法选择规定上,明确无误,消除会计人员自我选择的空间,增强其可操作性,制定出各种原则的操作细节,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及时修订,不断完善,使之与金融、税收法规相匹配,与市场经济的需求相适应。同时,通过立法对会计违法行为进行处罚,追究其民事和刑事责任,充分发挥处罚措施的威慑作用,从法律上对经营者和会计人员形成约束,将会计人员的道德操守限定在法律框架的范围以内。对来自行政、领导、老板等的干预、压力、指使所造成的会计失真要层层追究责任,增大违规成本和风险,并对自觉抵制会计违规行为的会计从业人员在法律上制定相应的保护和奖励条款,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操守,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之上。

(二)加强会计诚信环境建设和监管力度

预则立,管则兴。诚信是会计人员最根本的道德规范,也是全社会应遵循的道德准则之一。要依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营造诚实可信的社会环境,利用报纸、电台、电视、以及公益广告、城市雕塑、组团宣讲等,系统地传播会计人员应有的职业道德规范,通过营造浓烈的氛围,从思想深处提高会计人员不做假账的自觉性,改变以往的错误观念,最大限度地给会计从业人员以职业道德观念与行为的影响,使其逐步渗透到会计人员的思想深处,从而净化其内心世界,改善认知标准,真正树立符合会计道德规范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强化以外部审计为主要形式第三方监督的力度。制定对注册会计师监督工作的规则及惩戒办法,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抑制会计市场上竞相压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提高市场准入条件,提高事务所规模、档次、水平,从而提高执业质量,提高其社会监督地位。并实行有计划的会计轮岗制度,以利于加强会计工作的内部监督,在会计机构内部形成换岗交接清查的内部检查和牵制机制,防止贪污腐败行为的出现;以利于会计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和创造性,通过接触不同内容和形式的业务岗位,激发会计人员创造和提出会计业务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和新思想。

(三)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的评价体系

由于目前我国还未建立起内容全面、操作性强的会计职业道德准则,因此,加强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监督和检查显得尤为重要。要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通过监督和检查、督促和教育,帮助会计人员提高职业道德水平。首先要重新修订《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的基本框架,借鉴其他国家会计师职业组织的成熟经验,将我国会计师职业行为准则分成会计师行为标准的基本原则和规定会计师最低行为标准的具体准则两个层次。将基本原则作为职业道德原则与行为规则的框架,对具体准则的具体应用予以解释说明。其次要拓展会计师职业道德范围,现行准则只提出独立、客观、公正三个原则是不全面的,对于公众责任与社会责任没有涉及。我们应当借监国外经验来完善《基本准则》,把公众利益置于首位,以公众利益第一或社会责任优先为原则来处理会计师执业中可能出现的利益冲突,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会计师必须以牺牲自已的利益、牺牲雇主或委托人的利益来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原则至少应有公众与社会责任、独立、客观和公正这四项构成,依此来指导会计人员的执业行为。

(四)完善约束和自律机制

一是在企业内部要进行严格的职务分工,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即处理经济业务与会计事项严格分开,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并且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避免和消除管理上的漏洞,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相互制约。另外,在制度设计中,应赋予会计人员一定独立判断权。就企业外部会计监管系统而言,应把行业自律和政府监督相结合。健全和完善以行业自律监管为核心的社会监督体系,并以此约束和监督企业的会计职业判断行为,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社会监督作用,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二是强化政府及其他外部监督,即由国家财政、审计、证券监管等部门依法加强对企业财务的检查和审计,尤其是要加强对准则、制度执行质量的监督检查,以约束企业会计职业判断行为,增强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公允性。

作者:朱丹工作单位: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第五篇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

1.入学教育没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丧失了先入为主的最佳时机。高职院校在新生入学前要有入学教育,主要是介绍学院的基本情况、校风、校规的要求。各系部会针对自己的专业,谈本专业的地位、性质、就业前景,同时提出一些行为规范及学业要求,也有对学生道德品德的教育,但由于没有针对本专业,学生会产生老生常谈的思维定势,对会计专业如何树立职业道德意识及其重要性很少提及,更谈不上专门教育。就这个问题我们在新生中做过调研,约有85%以上的学生认为没有接受过此方面的教育,还有15%的学生回答“记不清”[1]。入学教育是新生进入大学的启蒙教育,是用理论武装学生思想,占领学生的意识形态,把握学生主流价值观导向的绝好时机,遗憾的是大多数的学校丧失了先入为主的最佳时机。

2.施教主体注重知识的解读和技术技能的培训,忽略职业道德的渗透。会计专业的教师多数有双师证,还有部分教师在其他单位兼职会计,教学水平高,实操经验强,在教学中更加注重知识传授,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关注度不够,即使部分教师涉及有关方面的内容也只是就专业论专业,只谈应该怎么做,不谈为什么应该这样做,不能把具体的规定提高到职业道德的层面上。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有一题“专业课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是否有职业道德的教育?”回答“没有”的占到总人数的81%,这不仅反映施教主体职业道德渗透意识的薄弱,重视程度不够,也与职业院校“高素质、多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相背离。

3.受教者关注专业技能及职业资格证的获取,职业道德的培育意识没有形成。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大一下半学期就全面投入到专业课的学习中,由于整体素质较高,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较大,部分学生在完成学业后,准备职业资格证的考取,为就业作准备。他们认为学业较好,再拿上资格证就是好的会计人才,至于一个合格的会计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知之甚少,或根本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调查问卷有一题“你认为从事会计专业最重要的是?”选择“专业知识渊博”的41%,“职业技能优异”的46%,“职业道德高尚”仅占13%。这个结果令人担忧,对于相对优秀的人才,我们并没有从道德的高度引导他们,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技能有余,道德修养不足,这或许就是有些会计从业人员在利益面前抵不住诱惑,铤而走险的原因之一。

4.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没有独立的教育体系,教育意识淡薄。与会计职业道德相关的教育在高职院校只有经济专业的“经济法”和“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两门课,前者是经济类的专业基础课,统筹的是整个经济专业,着重点放在合同法、公司法、税法中,会计法并没有作为重点,即使加大会计法的阐述,也是就法规论法规,很少涉及职业道德教育,甚至有些教师对法律知识了如指掌,却对会计职业道德了解不全面,理解不够。“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中有关于职业道德的教育,但由于有明确的教学范围,只能是宏观教育,没有具体行业的职业道德教育,此种情形只能说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没有被提到一定的认识高度,教育理念模糊,意识淡薄。

二、在教学中渗透会计职业道德的途径

1.在入学教育中渗透。入学教育是新生进入大学生活的第一节课,是教学过程的前奏,也是他们职业生涯的准备阶段。这时的大学生充满了对新生活的好奇与期待,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具备那些品质和能力,都是他们渴望了解的问题。我们应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率先占领学生的意识形态,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引导他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帮他们树立“先做人、后做事”的理念,明确良好的道德品质素养,是他们从事会计职业最本质的要求,只有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才能更好地领会国家大计方针,掌握法律法规,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分配关系。在学业规定和就业前景分析中教育他们热爱会计专业,努力掌握专业知识,练就过硬本领的同时,更重要是渗透“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出谋划策、搞好服务”的职业道德要求,培养他们的职业荣誉感和社会使命感。

2.在施教主体的意识中渗透。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应有双重身份定位,一是知识的传承者,二是思想的启迪人,只有当二者兼备时,受教育者得到的教育才是全面的,如果偏颇任何一方面,教育出的学生必将是“两条腿走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只停留在人力资源阶段不能转化为人才资源。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教师必须意识到要承担这种责任和义务。教师是理论的掌握者,用什么样的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不止是两课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会计专业的教师必须身兼三职,即知识的传播者、技术技能的培养人、职业道德的启蒙师。把会计职业道德融入自己的意识中,渗透在自己的行为里,才能在教学中自觉提炼职业道德教育因素,启迪学生思想,引导学生行为。

3.在专业知识解读中渗透。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应适时把握专业知识中蕴含的职业道德教育元素,由于学生对专业课的倚重,这种因专业知识规定而涉及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远大于单纯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因此在专业课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更有说服力。如“基础会计”教学内容中“出纳人员对自己所管理的货币资金、现金做到日清月结,不得白条抵库,公款私存”[2]。在讲述此内容时,可采取案例分析法,选取一些公款炒股、公款集资等此类因挪用公款造成的职务犯罪,剖析其犯罪的动因以及造成的后果,指出在金钱面前抵不住诱惑,不仅给集体的财产造成损失也葬送了自己美好的前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德与才在全面发展的人才需求中的地位和辩证关系,针对教学内容教导学生时刻把会计职业道德作为今后从业活动之本,恪守会计“廉洁奉公、不谋私利”的职业道德精神,正确处理好集体与个人、公与私、奉献与索取之间的关系,坚持原则,廉洁自律,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

4.在法律法规的阐述中渗透。高职院校接受法律法规教育源自两部分,其一:所有专业的共同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其二:经济类专业的基础课“经济法”。虽然前者侧重于法理讲述,但如果任课教师有意识与会计职业道德有效对接,因材施教,渗透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就会形成双重教育的效果。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课中单独有关于大学生诚实守信道德素质的培养内容,它与会计职业道德部分内容高度契合。在会计法第十条中明确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会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3]。教师可以适时切入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并以实例说明虚报会计数据,提供虚假报告,达成偷税漏税的目的,置国家的利益于不顾,必将导致严重的后果,从而教育学生培养“准确严谨,反映事实”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质,实事求是、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本质工作,把假账真算,真账假算,弄虚作假的不良思想泯灭在从业前。在“经济法”讲述中,对会计专业的学生要增加“会计法”的课时,要让学生知道,会计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和规范性很强的事业,必须熟悉国家的法律法规,因为任何一项业务处理都有严格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超越或无视都将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这样一来,“熟悉法规、依法办事”的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就渗透在知识中,既避免了强制接受的生硬性,又对学生拉响了警钟。这种渗透教育要让学生明白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指出道德更多的是事前约束,法律则侧重事后惩罚,教育学生在思想意识形态牢固树立职业道德精神,就能防微杜渐,如果不重视职业道德的修养和培育,行为超越了法律的界线,会酿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5.在技术技能的训练中渗透。技术技能培训是会计专业教学环节中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比较喜欢的教学环节。目前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较为普遍的有点钞、珠算、会计核算等实操训练,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时应不失时机地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在点钞、珠算训练中,在强化学生的速度及精准度的同时渗透“钻研业务、不断进步”的职业道德要求,使学生在从业之初就具备扎实的理论、过硬的技术、优秀的品质。在会计核算技能训练中,如训练学生对原始凭证的取得,既要让学生对合法取得的途径耳熟能详,更要把“依法办事”的职业道德理念传播给学生,使学生懂得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职业人员的集体意志和责任的具体要求,它是以牺牲自己的部分利益为前提,以追求整体利益为善恶标准的,当权利与法规冲突时要“坚持原则,不徇私情”。

作者:丁敏工作单位: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