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模式实践探究

时间:2022-09-26 10:20:12

学校德育模式实践探究

一、当前学校德育工作成绩及存在问题

(一)学校德育工作的成绩

近年来,学校的德育工作通过创造性的工作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已初步形成了德育管理体制健全化、德育课程规范化、德育师资队伍素质专业化、德育科研普及化、德育实践常规化的德育发展格局。很多学校陆续探索出“精细德育”“全员德育”等创新型德育工作模式。同时通过逐步提升校园文化层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队伍建设等方式形成了合力德育的新格局。

(二)学校德育在新时期遇到的问题与困惑

目前,学校德育理念深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知识灌学生、高压管学生、制度捆学生等片面的传统教育方式阻碍了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发展与创新。学校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完善人的发展,这就要求创造一个合乎人性、宽松、健康、向善的环境。那么解决当前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困难,不仅需要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观念,更加需要充分解放学生的天性,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提供合适的平台。

二、志愿服务活动与学校德育工作的联系

(一)志愿服务活动为德育提供了有效补充

目前学校德育已形成了以德育课程、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等为主要形式的教育活动,然而其教育途径存在着缺乏教育的实践性、灵活性、切入性等问题。而志愿服务活动是对于系统性的德育教学体系的有效补充,是实现德育知行统一的有效方式。它可以让道德教育与学生实践产生共鸣,并引导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不同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德育提供了不同的教育契机。

(二)志愿服务活动为德育搭建了展示平台

职业学校学生进校之前普遍缺乏自信心、学习动力不足、缺乏自我认同感,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对职业技能学习和学校生活的消极和抵触情绪的产生。怎样发现职业学校学生的“美”是转变学生情绪和学习态度的主要方法。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学生可以在不同的智能范畴内有所特长和发展。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可以发挥学生人际智能、内省智能等方面的能力。

三、志愿服务活动在学校开展的实践探究

(一)云阳教师进修学院志愿服务活动发展模式

云阳教师进修学院在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中坚持“践行志愿服务,打造礼仪之师”的发展模式,形成了以校内志愿服务微体验、校外志愿服务助社会、增自信为目标的志愿服务活动发展体系。形式多样、层级鲜明、范围广阔的志愿服务活动与学校实行的生活化德育育人模式紧密相连。

(二)云阳教师进修学院志愿服务活动体系的实施路径

1.打造志愿者队伍,健全运行机制,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开展学院提出“人人争当志愿者,事事都有志愿者”的口号。在每年的3月和9月分别针对学生进行志愿者招募,形成以团委为总站,年级志愿者分队为龙头,班级为志愿服务小队的多层次服务体系,组成了一支不断壮大发展的、有序的青年志愿者队伍。2.打造特色项目,丰富志愿服务内容开展“共建文明校园”志愿专项服务活动,构建“志愿者为主体形式的自主管理模式”,以常规促创新,实行志愿者值日制度,突出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志愿者为主体形式的自主管理模式”以志愿者为主体,全员参与,自我约束,自我教育,全程督察。青年志愿者每学期开学由学生处、团委组织培训后挂牌上岗,在值周过程中德育处实行动态管理,团委和学生会是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安排检查各个工作环节的落实情况。“卫生督察志愿者”不仅负责巡视全校的卫生打扫和保持,还需要亲力亲为地为大家做出良好的榜样;“常规督查志愿者”负责督察评价学生的日常行为,分为纪律督察组、卫生检查组、教室环境组等,全时段对全校学生的学习、文明、纪律、卫生、出操等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价,一天一通报,一天一汇总,每周一升国旗时公布上周督察结果,所有评价结果均与班级量化评比挂钩。“志愿者为主体形式的自主管理模式”使每位学生既参与了管理实践,又从中得到了锻炼,还在监督评价别人的过程中学会了换位思考,学会了自律和示范,学会了尊重别人的劳动,同时身心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道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体系的重中之重,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是在新时期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传承与实践,学校所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是道德教育形式的有效补充和创新实践。学校坚持以志愿服务活动为切入点开展创新德育模式探索将会对整个学校道德教育体系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引领效应。

作者:魏朝阳 单位:重庆市云阳教师进修学院

参考文献:

[1]戴妤婕.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模式创新研究[J].科技风,2014(23):172.

[2]苏义新.志愿服务活动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实践[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