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师德建设问题研究3篇

时间:2022-03-16 10:22:45

教师师德建设问题研究3篇

第一篇:高校师德建设中的“内外兼修”

摘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当前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系统内各要素未能良性互动和系统外消极社会思潮负面影响两大困境。为此,必须坚持高校师德建设中的“内外兼修”:一是重视内在基础:高校教师师德自律行为的养成;二是重视外在保障:制度与管理层面的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引领;在制度建设上坚持科学性原则,避免“稻草人”效应,注重发挥师德建设系统内的合力作用;坚持人性化原则,注重教师的全面发展与自我完善。

关键词:高校师德建设;高校教师;师德;师德自律行为

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的趋势之下,如何针对高校教师卓有成效的开展职业道德建设,已经成为考验高校的一大重任。事实上,高校师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系统内的构成要素,高校师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师德教育、师德考核、师德监督、师德评价、师德激励以及高校教师的师德行为与师德修养之间未能形成良性互动,是当前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的困境之一。来自高校师德建设这个系统工程之外的消极社会思潮对高校教师价值观念和师德行为方面的负面影响则是当前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的困境之二。若要超越这两大困境,高校师德建设必须坚持“内外兼修”,既关注师德建设的内在基础:高校教师师德自律行为的养成;又加强师德建设的外在保障:与师德相关的制度和管理层面的建设。只有“内外兼修”方可牢牢把握高校教师教育质量这条生命线,提升高校竞争力,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乃至优秀的人才。

一、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黑格尔指出“每一方本质上就是自己在对方中的反映,而且建立自身也就是建立对方”。[1]从这个意义上而言,高校教师与高校、高校学生是一个命运共同体。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能否较好的处理教师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包括学生和其他高校工作人员等的利益)、学校利益以及社会利益的关系,影响着高校学生的精神风貌、校园风气,关系到和谐校园的建设。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对高校和高校学生的影响通过三方面来实现:其一,高校教师的道德素质影响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进而影响学生的道德素质;其二,高校教师的师德境界影响其对职业的忠诚、对学生的热爱、对高校的归属感以及职业生活中的奉献精神,进而影响人才培养;其三,高校教师的师德境界在深层次上影响其治学态度与专研精神,进而影响其自身的专业发展和学识水平,最终影响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学生的专业素养。第一、二方面为人们所熟知,第三方面有待我们加深认识和引起重视。长期以来人们强调教师要为人师表,立德树人,认为教师的道德素质关系到学生未来道德素质的养成。诚然,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在学生品质塑造方面的特殊意义:教师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等方面”[2]的认知及由这种认知产生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和价值塑造能力。但是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其受教群体具有特殊性———迈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基本上都已年满18周岁,在长达18年的家庭教育和9年义务制教育的影响下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道德思维模式和道德认知水平。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教师对大学生道德素养方面的影响,不可能仅仅凭借单纯的道德教育来实现,而应该在满足学生专业学习的渴求中渗透。所以在有限的师生交流时间内,高校教师必须凭借人格与学识的双重魅力来影响学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3]另一方面高校教师的师德境界在深层次上影响其治学态度与专研精神,进而影响其专业素养和学识水平。高校教师的教育生活实践充满了不确定性,携带着各种可能性,会遭遇各种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和学术研究中的挫折。如果高校教师“爱岗敬业”的程度不够,仅仅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教书匠”,只是为了一份工作和谋生而教书,那么在面临教育教学的实践困境时,则会从教育教学的外在环境寻找原因,埋怨外在环境,敷衍教学工作,而不是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如此一来,则无法获得走出实践困境的意志力、勇气、决心和智慧,从而陷入专业上停滞不前的境地乃至职业倦怠期。极少数高校教师甚至为了个人利益,不惜走上学术造假的道路,闹出学术丑闻。这表明师德境界关系到高校教师在专业和学术上继续深造的持久动力,进而影响其自我成长和发展、影响其独特的学识魅力的形成。这些深层次的影响会导致其在专业领域中对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和为人师表作用削弱或者加强,在宏观上也影响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二、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的困境

高校师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所谓系统,就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或部分结合在一起并具有特定功能达到同一目的的有机整体。”[4]在高校师德建设这个系统中,高校师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师德教育、师德考核、师德监督、师德评价、师德激励以及高校教师的师德行为与师德修养等都是这个系统的要素构成。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在发挥各自的功能与作用的同时,形成了一股师德建设的合力,决定着高校师德建设的现状。郑杭生教授将社会运行的状态划分为良性运行、中性运行和恶性运行三大类型。如果将这种分类标准运用到高校师德建设这个系统工程中,那么该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互动未能达到良性互动,从而使得整个系统未能处于良性运行状态则正是当前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的困境之一。当前高校师德建设在指导思想上虽然坚持“德育先行”理念,高度重视师德建设,但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往往抓得不够细致,许多方面不能常态化,针对性和实效性欠缺。指导思想付诸实际行动的不到位集中体现为高校师德建设中相关制度建设的不完善。具体而言,师德考核、师德评价、师德监督与师德激励等四个方面的师德建设机制都不够健全。师德建设机制的不健全则导致高校教师形成良好师德修养的外在推动力发挥不充分;同时使得高校师德教育的现实支撑力减弱,对高校教师产生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极其有限,进而难以获得高校教师对相关职业道德规范发自内心的情感认同与理性坚持,最终影响高校教师在师德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的发挥以及其师德自律行为的养成。而高校教师能否养成师德自律行为恰恰是衡量高校师德建设工作是否富有成效的重要标志。此外,高校师德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个封闭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系统,而开放系统在系统边界上存在“物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换”[5]在中国这个急剧变革的社会中,在思想领域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挥引领作用外,其他各种社会思潮也对人们的思想产生着重要影响。高校教师群体受多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呈现出价值观多元化的倾向。但“社会思潮中大量存在的消极因素……社会思潮的分散性容易将社会成员个体的精神状态局限在一个较窄的微观世界内,总是以个人的物质利益来观察和认知世界,评判和估价社会现象”。[6]高校教师一方面面临来自社会、高校、家长、学生对其师德修养和师德境界的较高期盼;另一方面又面临购房、抚育子女、养老、职称晋升等现实压力,其思想上的波动难以避免。少数高校教师甚至在行为上突破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底线,学术道德失范、师表意识欠缺、育人意识淡薄、师生关系混乱;少数处于领导岗位的高校教师贪污腐败,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等。以上来自系统外的消极社会思潮对高校教师价值观念和师德行为方面的负面影响则是当前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的困境之二。

三、高校师德建设必须坚持“内外兼修”

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但外因可以影响内因,对事物发展发挥促进或者阻碍作用。在高校师德建设中,高校教师师德自律行为的养成是问题的关键与核心,是高校师德建设的内在基础。与师德相关的制度和管理层面的建设是外在保障,是提升高校教师师德自律行为的调控性因素,也必须予以重视。简而言之,高校师德建设要富有成效必须同时注重内在基础与外在保障,坚持“内外兼修”。

(一)高校教师师德自律行为的养成是高校师德建设的内在基础

高校教师师德自律行为的养成是一个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的师德规范、条文条例以及高校为此开展的师德建设活动能够对高校教师发挥一种他律作用,但这种作用仅限于使教师体会到师德规范的外在约束力。而不同的教师主体面对同样的师德规范其内心的感受是不同的:有的教师是发自内心的尊重、敬畏师德规范;有的教师则只是行为上遵从师德规范,但这种遵从行为完全基于现实的考量与权衡;更有甚者会厌恶师德规范对自身行为造成的约束。故而,如何发掘高校教师师德自律行为养成的内在动力成为了师德建设中的难题和关键点。正是如此,我们必须重视发挥高校师德建设过程中教师自身的主体性,重视教师的意志自由,发掘其内在的精神需求,使高校教师在内心深处真正认同师德规范里有关教师权利、义务、职责和使命等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增强其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自律意志力,才能实现教师师德自律行为习惯的养成。马克思指出,人的需要或利益表现为两种形式:作为“自然主体的那种个人需要”和“表现为社会需要的个人需要”。[7]也就是说,人的需要具有个体性和整体性的双重特点。“任何人都有一个如何处理他的需要或利益的个体性和整体性的相互关系问题,这就决定了道德的需要乃是人的最本质的需要之一。”[8]高校教师也不例外,也必须面对和处理好自身需要的个体性和整体性的关系。为此,高校师德建设必须着力于激发高校教师的主体性地位,引导其深刻理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恰恰有利于实现教师自身在职业生涯中获取精神上的满足与幸福的内在需要、有利于实现其与学生、与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和谐发展的内在需求、有利于实现教师自身需求中的个体性与整体性的有效整合。唯有如此,方能使高校教师从对师德规范的表面认识阶段上升为深层认同阶段,进而在具体教育实践活动中具备顽强的自律意志力,及时在高校师德建设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约束,从而真正养成教师师德自律行为。

(二)与师德相关的制度和管理层面的建设是高校师德建设的外在保障

高校师德建设的外在保障,主要是指高校师德建设过程中相关的制度和管理层面的建设与完善。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一方面有利于抵御高校师德建设系统边界“物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换”[9]中的消极负面因素的影响与渗透,另一方面有利于支持、强化高校师德建设的内在基础———教师师德自律行为的养成。故而制度建设与完善必须坚持科学性与人性化相结合的原则,同时必须要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方能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1.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师德建设在价值评判标准与价值目标上的引领面对高校师德建设中一些教师学术道德失范、师表意识欠缺、育人意识淡薄、师生关系混乱、少数处于领导岗位的高校教师贪污腐败等现象,一些学者提出了“底线师德”的建议,同时有人寻求由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转化的路径,但也有人反对将师德矮化。其实走出师德建设的困境,必须直面高校师德建设的外部大环境,关注高校师德建设系统之外的社会思潮领域。由于高校师德建设系统边界的可渗透性,社会思潮中的消极因素对高校教师价值观念和师德行为的影响难以避免。故而,必须重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思潮中负面因素的阻抗”与对“社会思潮中正面因素的引导”的双重功能,[10]特别注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师德建设实践的结合,从价值评判标准和价值追求目标两面来引领高校师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引领,一方面在价值追求上有利于高校避免过于理想化的“崇高师德”追求和对于师德的“道德矮化”两种极端倾向;另一方面在价值评判上,有利于规范高校师德建设中师德教育、师德评价、师德监督、师德激励、师德考核制度中的评判标准,进而有利于以统一的评价标准来指导具体制度与管理层面的工作的改进与完善;第三方面,则有利于激发高校教师追求自身需求的个体性与整体性和谐的动力,发掘高校教师的职业荣誉感与高度的责任意识,促进高校教师以积极向上的主体精神状态面对实际生活和教育教学工作。

2.高校师德建设应坚持制度建设上的科学性原则,避免“稻草人”效应,注重发挥师德建设系统内的合力作用高校师德建设中的制度建设应该着力避免“稻草人”效应。稻草人对于农田的保护作用止于初始阶段,随着鸟儿对于稻草人长期的观察,发现其并不能对自己造成实质性危险后,稻草人对农田的保护作用随之失效。在高校师德建设中尤其要注重指导思想在具体工作中、在师德建设机制中的落实,注重发挥师德建设这个系统内各要素的合力作用,否则容易遭遇“稻草人”效应。首先,必须重视高校师德建设中干部主导性与教师主体性的双重作用。在高校师德建设中高校的各级领导、中高层管理干部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高校管理者的身份发挥着师德建设中的主导性作用。其自身的言行具有强烈的示范性,如果师德建设中所提倡的、所规范的言行起主导作用的领导干部不能做到,甚至在涉及教师切身利益方面的管理工作上出现不规范乃至失范行为,其影响将尤为恶劣,甚至会抑制高校教师在师德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其次,必须坚持高校师德建设中相关制度建设上“五位一体”机制建设的合力作用的发挥。在当前,一些高校在师德建设中存在过于重视制度的约束性而忽视制度的激励导向性的问题。高校师德建设不仅需要通过师德监督、师德评价、师德考核来约束教师的行为,向教师明确什么是禁止的,而且需要通过师德激励、师德教育来向教师明确什么是值得提倡的。如果在师德教育中所提倡的和所禁止的,在师德监督中没有得到强化、在师德评价的指标体系中未能得到细化、在师德激励中无法得到公正体现,那么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则无法保证。同样,如果师德考核的标准无法与师德教育、师德监督、师德评价、师德激励相互应证,那么师德考核的有效性是则值得怀疑的;在另一方面师德考核的结果如果不能有效地应用至对高校教师队伍的管理中,不能对教师的实际工作、生活和切身利益产生影响,则容易产生高校师德建设中的“稻草人”效应。故而,在高校师德建设中,师德教育、师德监督、师德评价、师德考核、师德激励五个方面的机制建设应该是“五位一体”的,而不是孤立作用的,高校必须重视这五者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性,重视合力作用的形成与发挥。

3.高校师德建设应坚持人性化原则,不能忽视教师的全面发展与自我完善“人作为个体存在物,个体的需要或利益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没有个人的需要和利益,也就没有生命和人的一切活动。因此,个人的需要或利益从来就不是一个道德戒律,而是一个科学事实。”[11]作为具体的历史的存在,高校教师在面临学校、社会的较高职业道德诉求外,本身面临着除工作压力之外的现实困境如房价攀升、养老抚幼、职称评定等。所以,相关的师德制度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保障教师的切身利益为工作的起点,以促进教师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作为归宿。高校在具体的师德建设工作之中尤其不应回避或者漠视高校教师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实际困境,单方面强调高校、高校学生对其抱有的职业道德诉求,而应该同时关怀教师的生命质量,结合教师所面临的难点、困惑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师德建设,为高校教师在职业生涯中追求全面发展与自我完善提供基础的物质保障与切实的制度保障。总而言之,高校师德建设必须坚持“内外兼修”,方可使高校教师将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促进教师队伍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促进高校、高校教师、高校学生这个三位一体的命运共同体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黄李琴 单位:南华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唐凯麟.伦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2.

[2].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全文)[DB/OL].

[3]《礼记•学记》.

[4]李宝山,王水莲.管理系统工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6.

[5]李宝山,王水莲.管理系统工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1.

[6]谢迪斌.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逻辑理路与行为过程[J].教学与研究,2016(5).

[7]夏甄陶.人是什么[M].商务印书馆,2000:153.

[8]唐凯麟.试论道德价值的生成[DB/OL].

[9]李宝山,王水莲.管理系统工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1.

[10]谢迪斌.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逻辑理路与行为过程[J].教学与研究,2016(5).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60:31.

第二篇: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制约因素探讨

摘要:本文从高等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模式、高校师德建设实践机制以及高校青年教师自身三方面入手,研究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主要制约因素,结果表明:高等教育顶层设计中注重指标化的发展模式客观上制约了青年教师师德建设,高校师德建设机制乏力不利于青年教师师德素养的提升,青年教师自身因素导致对师德理解不深刻,正是这三方面因素共同制约着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制约因素

2013年6月,中组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中指出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对于推进教育事业发展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与此同时,青年教师队伍已经成为高校教师中的主力。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3年普通高校40岁以下专任教师人数达到866880人,占当年高校专任教师总人数57.91%(见表1①),这意味着高校中一半以上的专任教师为青年教师,高校专任青年教师共同特征的是专业知识扎实、学历水平较高同时师德素养整体不足。那么,制约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这一问题亟需回答。

一、注重指标化发展模式

制约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目前,高等教育发展顶层设计中重视规模化、标准化和指标化的趋势不仅增加了高校教师职业角色的现代性困惑[1],而且对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形成巨大冲击,在客观上制约了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以2014年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②(简称《公报》)表述为例,《公报》对2014年高等教育所取得的成绩表述如下:2014年,教育系统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主题,紧抓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两大任务,在“破解”一些人民群众关切的重大热点难点问题、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取得新成效,教育内涵发展迈上新台阶,在培养学生成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新成绩。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55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5%。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824所,比上年增加36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529所(含独立学院283所),比上年增加38所;成人高等学校295所,比上年减少2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1202所,比上年增加32所;高职(专科)院校1327所,比上年增加6所。全国共有研究生培养机构788个,其中,普通高校571个,科研机构217个。研究生招生62.13万人,比上年增加0.99万人,增长1.63%,其中,博士生招生7.26万人,硕士生招生54.87万人。在学研究生184.77万人,比上年增加5.37万人,增长3.00%,其中,在学博士生31.27万人,在学硕士生153.50万人。毕业研究生53.59万人,比上年增加2.22万人,增长4.33%,其中,毕业博士生5.37万人,毕业硕士生48.22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721.40万人,比上年增加21.57万人,增长3.08%;在校生2547.70万人,比上年增加79.63万人,增长3.23%;毕业生659.37万人,比上年增加20.65万人,增长3.23%。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高职(专科)全日制在校生平均规模9995人,其中,本科学校14342人,高职(专科)学校6057人。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233.57万人,比上年增加3.95万人;专任教师153.45万人,比上年增加3.76万人。普通高校生师比为17.68∶1。普通高等学校校舍总建筑面积86310.7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155.7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658.49亿元,比上年增加348.91亿元。《公报》对高等教育的成绩表述为两方面:一是总体成绩体现为对党和国家决策的贯彻上,教育系统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二是主要成绩体现在数字规模上,如在学总规模人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等学校数量、教职工数量、高校建筑面积、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方面,但对德育建设以及高校教师师德情况只字未提。教育部《公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对高等教育成果的肯定和认可,这导致我国高等教育评判具有极强的外部评价色彩和浓厚的注重功利化成分,高校教育质量的主要成绩并不是培养学生而是规模化地发展。《公报》只是一个缩影,大学排名、高校教学评估等也以大致相同的方式表述高校发展或高等教育质量。再以当前备受社会、高校以及政府关注的大学排名现象为例,大学排名伴随着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全球现象。[2]大学排名作为社会民众了解大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社会形象和社会声誉,而且大学排名以其特有的方式诠释着大学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弥补了高等教育信息和社会需求之间严重不对称的缺陷[3],这对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大有裨益。然而,排名指标主要以学校规模、科研成果数、学科数、经费数额、反映办学条件的数量为主,同时排名在指标体系、排名方法、数据驾驭等方面存在很多局限,这表现为如多数指标体系偏重于科研成果。在以科研、学科数量为导向的高校发展与高等教育培育思想自由、独立创新的人才形成悖论,没有为青年教师师德形成提供足够空间和氛围,无疑会对青年教师形成误导,即高校工作与育人关系不大,对于刚刚进入高校的青年教师来说,与他们职业理想的确立、表率作用的形塑相背离。此外,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不可否认,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开展对于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办学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改善高校办学条件、校园环境、提升高校师资水平都产生重要作用,尤其对于改善高校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优化教师队伍的职称和学历结构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促使高校不断引进优秀人才、调整师资队伍。然而,由于评估方案的制定、评估指标的拟定等均凸显出高度统一特征,换言之,现行的评估方案将所有高等学校的教育活动标准划到一个单一的、普遍的尺度之上,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化约为实施“标准化—常模化—审查及考核—层级化—奖励与惩治”的机制,对教师而言,出现了“趋技术化”的现象,教师的教学活动乃至专业精神均被压抑为简单地遵从标准化的操作,教师不再需要构思工作,而只需刻板地按照制度或操作标准执行[4],各高校都只重视可量化的硬指标的建设,忽视不可量化的软指标的建设[5],同时也使得教师在具体教学中主要按照标准形式进行,而对于如教育思想观念、学习风气乃至于自身思想素质的提升都可以忽略。对于青年教师来说,这就使得他们在教书和与育人中具有极强的重传授知识、注重自身科研水平的提高和科研业绩的积累,年轻教师还会承担班主任工作,实际指导中往往更多倾向于对学生传授考研、优质就业引导,对于学生社会责任感、思想教育的等方面的工作投入很少。

二、高校师德建设机制乏力

不利于青年教师师德素养的提升虽然青年教师师德建设问题受到重视,大多数高校针对师德建设已经开展大量工作并涌现出一批师德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高校重视师德建设不仅对学风校风形成、对学生素质培养、知识创新具有重要作用[6],而且对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的形塑与发展无疑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与高校现有教学评价、科研评价、人才培养评价与社会服务评价体系相比,师德评价体系整体上仍存在缺乏持续性问题,现行评价体系不仅难以准确地评价教师的道德水平状况,而且对师德素养提升的成效也不明显。

(一)师德评价机制不完善

师德评价存在制度缺位与机制运行不灵的现状,师德评价的制度缺位主要体现为对于难以量化的师德指标如教师敬业精神、行为表现和职业道德表率等柔性指标缺乏有效的评价。现行师德评价机制等同于高校科研和教学评价体系,也就是说,突出量化的评价与硬性指标的考核,而对于难以量化的师德行为、师德思想和道德状况难以进行客观评估,在进行师德考核时就会出现以硬性的量化指标取代或代替师德评价的软指标,导致高校教师忽略道德修养的提升。与此同时,评价体系不灵活,信息不对称以及评价程序相对滞后现象存在,高校师德评价信息不对称的现实与高校师德评价主体存在多元化相关,师德评价主体由教师自身、学生、院系、人事部门、社会等构成,不同评价主体由于相互缺乏有效沟通与信息交流,通常按照自身所处的角度对师德进行评价,导致师德评价中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存在。师德评价中信息不对称使得教育部门或学校所树立的师德榜样与学生、社会乃至教师自身所认可的师德形象存在较大的差异,如学院、学校和教育部门经常树立的卓越老师形象往往同时也是以上部门树立的好老师的形象,而学生所认可的或教师自身定位的好老师往往是以身作则、能够为人师表的形象③。同时,高校现有师德评价程序的相对滞后也是评价体系不灵活的表现。现有师德评价程序主要体现为事后评价,即师德评价往往是成为典型的榜样或作出师德表率贡献的认可,或相反,也可能是因触犯师德底线或师德规范而受到相应处罚的一种事后评价,从程序上来看,这样的师德评价程序带有极强的滞后性,只能对已有师德结果进行评价,而对于如何形成良好师德素养甚至如何避免师德不良过程没有太多的影响。这种重结果而轻过程的师德评价程序降低了师德建设的效果。

(二)师德监管机制和激励机制虚化

当前高校教师师德监管机制的主要部门为高校教师所在院系和高校特定行政职能部门,院系部门主要在院系科研、教学发展的过程中对教师师德进行监管,原则是教师师德不出事,但这一监管发挥的实质作用效果欠佳,而高校行政职能部门监管高校师德只能对高校所有教师师德进行宏观监管,不可能深入了解不同学科教师、院系教师的具体情况,同时高校职能部门在监管师德时也需要间接通过院系这一渠道进行,这就使得高校职能部门监管流于形式。不仅如此,师德激励机制也存在虚化的问题,高校师德奖惩机制与高校教师考核、晋升关联性不大,高校教师师德表现和师德成绩在教师考核和晋升中往往被科研业绩和教学业绩所遮盖,同时对于师德的惩罚也缺乏统一依据,对于教师师德失范或具体违反师德规范的行为难以做出客观的处罚。

(三)师德考核机制太过统一,缺乏差异性

当前高校师德考核中突出问题是师德考核对象、考核要求和考核程序方面都存在太过统一、缺乏差异性的问题。如考核对象没有细分,青年教师、中年教师以及老年教师执行同样的师德考核标准,对于由讲师晋升为副教授或副教授晋升为教授的教师执行同一的师德考核标准,参加当年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或续聘的申报人员执行同一师德考核标准,在实际中同一标准重复使用和不同年龄、不同级别教师使用同一师德标准,考核对象的统一性降低了师德建设的动力。考核要求存在同样问题,热爱祖国、爱岗敬业、无学术不端行为、热心学校及本单位、特定时间段内如(三年内)未受到国家行政处罚、学校行政或党纪处分等是考核要求,考核要求适用于所有教师而没有针对特定群体的教师提出具有差异性的考核要求。考核程序多为高校教师个人总结、考核小组审核、公示以及异议处理。太过单一的考核机制与缺乏差异性的师德建设机制不能适应高校师德建设发展,无疑会阻碍师德建设的发展,对于青年教师而言,过于单一的考核机制不仅不能增强他们师德建设的积极性,而且还会阻碍他们对于自身师德建设的提升,从而制约青年教师师德的整体建设。

三、青年教师自身因素导致对师德理解不深刻

青年教师自身因素也是制约师德建设的因素,如青年教师中普遍存在的角色转化困惑、晋升与生活双重压力以及多数青年教师是非师范类专业出身,这些因素共同制约青年教师师德的建设。青年教师具有专业知识扎实、思维活跃的优势,这是青年教师能够快速适应高校科研要求的优势,也是高校青年教师在科研方面快速出成果的优势,然而大多数青年教师在进入高校之后面临的首要困惑是由学者身份向教师身份转换的角色困惑,大多数青年教师刚刚从学校毕业就走上讲台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他们缺少对教师职业道德和育人理念的深刻理解,往往习惯性地以科研成绩要求自身,而高校以及青年教师所在单位没有太多关于职业道德的学习榜样和现实示范,这就使得青年教师在身份转化中形成困惑,不能快速地以教师身份为学生形成表率,也不可能在他们初入教师职业中形成可行的师德行为,青年教师角色转化的困惑无疑增加了他们师德建设的困惑。来自于晋升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也是制约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因素。当前大量青年教师在相同或大致相同时间内进入高校,青年教师扎堆是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晋升名额有限和晋升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使得青年教师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与晋升密切相关的科研业绩和教学业绩上,而忽视对师德建设的投入。另一方面,生活的无形压力也是影响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因素,大多数青年教师面临成家、买房以及抚育小孩的现实问题,不仅需要大量精力也需要大量财力、物力的支持。对于大多数青年教师而言,由于缺乏经济和生活阅历积累,加之所处周围严酷的晋升竞争现实压力,使得青年教师没有更多精力用于师德积累和提升。此外,多数青年教师并非师范类专业出身,他们进入高校是因为在某一专业领域中的建树或较为优秀的专业优势,而非因为擅长教书或师范专业出身。非师范类专业或非师范院校毕业进入高校是青年教师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没有经过专门的师范类训练使得他们缺少关于师德和职业理想的认识。从教后,高校青年教师对职业道德的培训也仅仅限于短暂的青年教师岗前培训,使得青年教师在高校从教中不仅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同时也没有深刻认识到自身道德素养、行为习惯对学生所产生的示范效果,青年教师在从教初期没有自觉地形成言传身教、以身立教的认识,从而使得青年教师在教育工作过程中没有进行关于师德的实践性养成。结语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主要受到如下三因素制约。第一,高等教育发展顶层设计中注重指标化发展模式,使得不论高校对青年教师的聘任选拔与培养发展方面,还是青年教师自身发展中都形成特定的价值导向,即重视科研或标准化发展而忽视师德建设,这在深层次上削弱甚至阻碍了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第二,高校中师德评价体系整体上存在缺乏持续性问题,现行评价体系不仅难以准确地评价教师的道德水平状况,而且对师德素养提升的成效不明确,加之师德监管机制和激励机制虚化以及太过单一的考核机制与缺乏差异性的师德建设机制不能适应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发展,这无疑阻碍他们对于自身师德建设的提升并制约青年教师师德的整体建设。第三,青年教师自身因素存在的如角色转化困惑、晋升与生活双重压力以及多数青年教师非师范类专业出身共同制约青年教师师德的建设。

作者:王红艳 边云霞 单位:内蒙古大学 武警工程大学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辉.高校教师职业角色的现代性困惑及其出路———兼谈教师职业“去圣化”的双重效应[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2]刘念才,等.大学排名———国际化与多元化[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3]林晓青.大学排名方法的局限与改进[J].教育研究,2009(11).

[4]吴东方,司晓宏.对我国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的评价与反思[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5]李萍,张锐.对新一轮高校教学评估的理解与思考[J].教育评论,2014(2).

[6]滕金生,周敏.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4).

第三篇: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刍议

师德建设是高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有深刻影响。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是教师队伍的主体,青年教师的状况关系着高校教师队伍的未来,关系着高校的未来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发展,对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如今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元文化是我国社会展现的主要特征。从多元文化视角下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对多元文化视角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进行深入分析具有现实意义。

1高校青年教师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文化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步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我国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影响了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高校青年教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在不断变化。从价值结构层面看,高校青年教师的价值观呈现出了叠加性的特质。不同青年教师价值观的形成受到的影响也是不同的,青年教师价值观正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变。虽然多种道德规范体系和法律制度对高校青年教师价值观念的养成具有约束能力,但是这种约束能力也受到各种不良文化的冲击,最终导致高校青年教师价值观念呈现出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局面。从价值格局层面看,高校青年教师价值观念也体现出了开放性的特质。因为青年教师容易受到社会环境中的新生事物和思想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因素也因为多种文化的并存而逐渐增多。从价值选择层面看,高校青年教师价值观念体现出了功利性的特质。社会不断发展,多种利益群体交叉并存,人们对于利益的追求越来越看重,很多高校青年教师对自身利益更是十分看重,最终导致他们的价值观功利性较强[1]。

2多元文化对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积极影响

2.1扩展了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空间

对我国高校青年教师进行深入调查发现,青年教师学历高,知识结构全面,他们勇于探索和创新,能够在短时间内接受新鲜事物,使得高校师资队伍更具生命力和活力。多元文化能够有效地开阔高校青年教师的眼界,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见识,同时还能提高高校青年教师对社会的理解认识能力,增加青年教师对社会中不良道德情况的敏感性。多元文化使得高校青年教师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能够满足高校青年教师精神文化世界的实际追求。受多元文化环境的影响,高校青年教师自身具有的创新思维能够被调动起来,在高校教育中不仅可以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继承,还能促进文化的创新,促进我国多元文化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多元文化环境使得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空间变得更为广阔。

2.2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内容更加丰富

当前我国高校的师德建设内容过于单一、老旧,不能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师德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将青年教师的品德教育作为工作重点。师德建设的目标是引导青年教师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提升青年教师对工作的喜爱,使其能够坚守职业道德底线。但是枯燥说教式的师德建设内容不符合高校青年教师精神文化世界的实际需求,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全面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限制。多元文化特点的社会环境中,众多文化可以不断交融、共存,网络时代海量的文化资源库也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高校需要不断地加强研究力度,对传统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工作开展反思,在强化主流文化教育,向青年教师灌输优良思想道德观念的同时,深入了解高校青年教师全面发展的实际需求,及时对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内容进行补充,使师德教育体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的特点[2]。

3多元文化对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消极影响

高校青年教师总体思想觉悟较好,也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保障教学成效。部分青年教师在工作中用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培养热爱教育事业,乐于奉献的精神;高校教育工作实践中也涌现出很多为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青年教师,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现状总体良好。但是不能只是看到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其背后存在的问题也应引起人们重视。

3.1育人理念不强,责任意识较差

高校青年教师的责任主要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发展成为社会需求的人才。但是一些高校青年教师并未认识到“教书和育人”二者之间的联系,思想上认为自己的主要责任就是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并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对学生在课堂上、校园中的行为缺少主动的沟通、引导,青年教师较少主动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最为严重的是,一些高校青年教师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存在一定的歧视心理,对高校教育发展造成了一定阻碍。

3.2服务意识不高,岗位热爱程度较差

青年教师很多都是研究生毕业,通过高校的招聘审核进入到高校教育岗位中。这些青年教师并没有长时间的系统、规范地学习过教育理论,也缺少教师职业道德相关的知识,青年教师自身具有的服务意识不高,对于教育岗位的热爱程度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一些青年教师只是死板的、机械化地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不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效,对学生课后提出的众多疑问也是应付了事,不能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很难保证教育质量,不利于高校学生的发展。对此,加强青年教师入职培训的师德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

3.3青年教师自身素质不高,缺乏创新意识

教师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很深的影响,虽然高校很多的青年教师都能够做到严格要求自己,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素质较差的青年教师,不但对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没有起到很好的引导教育作用,还会树立“坏”的榜样作用。这些教师没有认识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不能提早进入课堂,教学过程中随意接打电话,生活、工作态度随意。学校应该建立师德考评制度,方便对教师的不良情绪、不良师德进行纠正,情况严重者应该给予处罚,甚至开除出教师队伍。

4多元文化视角下,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有效措施

4.1提升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视程度

高校需要提升对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视程度,将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纳入高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和发展规划中去。高校需要设置专门的青年教师师德建设领导小组,落实责任制度,明确划分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责任和义务,加强高校众多部门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深入了解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要求,健全和完善高校各项规章制度,立足于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实际情况,对青年教师的岗位行为进行规范、约束和监督。

4.2注重高校青年教师的选聘,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素质

高校需要调整人才选用机制,弥补其中的薄弱环节。对于应聘的青年教师,不仅需要考虑其学历、知识结构,以及所具有的从业资格证件,还需要严格审核应聘者的价值观念、道德修养,以及对教育岗位的热爱程度,避免素质较差的人员进入到教师队伍中,进而创建出一支高素质的高校教育队伍。要严格设计人才的选用标准,为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创建有利条件。

4.3加强师德建设宣传力度

高校需要利用多种渠道,宣传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利用先进的文化引导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师德建设的良好氛围。高校需要加强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要求青年教师必须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去。新时期,网络技术不断发展,新媒体热潮来袭。高校青年教师对新媒体有着很深的喜爱程度,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作为开展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阵地。高校宣传部可以定期在新媒体上发表一些有关师德建设的文章、视频短片,以及高校师德建设活动开展的通知,提升高校师德建设的宣传力度,加强师德建设活动对青年教师的吸引力[3]。

4.4落实激励制度,树立学习榜样

利用激励制度增加高校青年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高校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工作态度积极,能够将自身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岗位工作中去,对高校教育工作有杰出贡献的青年教师,高校需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高校要注重青年教师绩效考核,并且与教师的工资挂钩,经常开展一些争先创优工作,例如“优秀青年辅导员评选”等。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与传统节日的融合,引导青年教师对我国优秀的道德品质进行传承,使高校师德建设水平可以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4.5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满足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实际需求

高校需要转变传统的师德建设模式,尊重青年教师的精神诉求,深入了解青年教师生活、工作中存在的众多难题,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给予其更多关怀,增强青年教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为青年教师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晋升提供平台,使其更加珍惜自己的岗位工作,从而主动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

5小结

师德建设是高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发展的灵魂所在。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多元文化扩展了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空间,促使师德建设内容越来越丰富。高校应该深入研究多元文化给高校青年教师师德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积极找寻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改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建立完善的高校青年教师师德教育工作机制,促进我国高校教育不断发展完善。

作者:涂礼雄 单位: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佟书华,郑晗.新时期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以武汉大学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1下):77-78.

[2]梁耀明,刘妙玲.以身立教:论教师师德的规范与建设[J].大学教育,2013(07上):30-31,39.

[3]解军强,张文孝,姜冰清.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其现状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49):2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