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辅导员师德建设对策探究

时间:2022-06-03 09:29:33

高职院校辅导员师德建设对策探究

摘要:从当前的高职院校辅导员精神现状来看,部分高职院校辅导员存在奉献精神不强,师德师风建设水平亟待提高;实用主义思想严重,功利主义色彩浓厚;自身道德引导角色认识不足,师德自律意识不强。在人文理念下树立辅导员服务学生主体地位意识,增强辅导员对自身工作重要性的认同,用人文关怀点燃辅导员工作的热情,而不仅仅是依靠行政规章制度来激励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而是利用良好的人文环境使辅导员产生强烈的工作和生活归属感,利用社会舆论的力量营造一个健康奋进的师德师风社会大环境。

关键词:师德师风;人文理念;人性化管理

习在与北大师生座谈时特别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思想和行动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如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担负起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的重任,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辅导员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辅导员不仅要具有突出的业务素质,更重要的是要具有为人师表的道德表率力。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关于师德的论述浩如烟海,如欧阳修的先生为人师,言行而身化之,使诚明者达,昏愚者励而顽傲者革。故其为法严而信,为道久而尊;爱因斯坦的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卢梭的在所有一切有益人类的事业中,首要的一件,即教育人的事业;由此可见,人们对师德建设的重视程度。高职院校辅导员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执行者,高职院校辅导员如何行之有效地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高职院校辅导员最核心和最紧迫的工作任务。打铁还需自身硬。如何潜移默化地用高职院校辅导员自身良好的道德素质和精神面貌去感染学生、并使社会所提倡的社会道德要求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思想,外化为社会所希望的实践活动,是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亟待有效解决,当前有些辅导员对教育事业缺乏热情,凡事求回报,对于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事情尤为关心,常常用实用主义的态度去对待工作和学生。有些辅导员自我要求低,自我管理意识不强,经常发表与自己教师身法不相符合的言语,在学生中没有很好地展现教师的道德风采,更有甚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信心不强,信仰动摇,对社会主义教育理念诸多抱怨。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队伍中存在的种种现象,使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高职院校师德师风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光靠几项规章制度是难以支撑师德师风建设这个长期系统工程。辅导员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队伍中最基层同时也是学生最为依靠的管理者。高职院校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健全的人格。我们不仅要从规章制度方面着手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而且要从人文角度关怀辅导员的工作和生活,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同时也应坚持以辅导员为本,尊重辅导员的尊严和辅导员自身的发展,始终给予高职院校辅导员良好的人文关怀,促进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升华人格,实现人生价值。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应更多地从人文视域下开展高职院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

一、实施人性化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内部管理机制,确立辅导员的主体地位

高职院校在辅导员管理工作中应尊重辅导员的劳动成果,充分用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挖掘辅导员的工作潜力,正确运用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式点燃辅导员的工作热情,给予辅导员强烈的工作动力开展学生管理工作。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高职院校辅导员同样渴望自我得到认可和尊重,希望自己的工作单位能够为自己提供一个广阔的人生舞台。高职院校是现代大学制度下的产物,提倡民主管理。民主管理的核心要求就是做到利益公正分配。高职院校只有最大化的实现辅导员管理工作的公平、公正,才能充分实现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人性化管理,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对辅导员的人文关怀。只有辅导员认同高职院校的人文环境,就会产生归属感和自豪感,无形中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利用人文环境关怀的稳定性特点约束高职院校辅导员的道德失范行为

人是社会组织中的最基本组成部分,无时无刻不受到各种社会思想对其自身的影响。一旦辅导员受到社会错误价值观的引导,将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产生十分消极的影响。高职院校应积极营造淡泊名利、积极进取、奋发有为、宽松平和的工作以及老实做学问的学术环境,努力杜绝辅导员管理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利用人文环境的稳定性特点对辅导员道德失范行为采取严格的高压态势,使高职院校辅导员真正做到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三、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尊师重教的人文氛围巩固高职院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

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与学生接触最为频繁。一方面,辅导员的道德素质和行为给学生带来很大影响。另一方面,学生尊师重教的人文氛围也会反作用于辅导员的师德师风建设。高职院校应改变学生只是德育的工作对象的思维方式,把学生当作师德师风的被动参与者是不可能对高职院校辅导员产生正面的反作用。这种被关怀角度对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产生积极影响。尊重学生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能动性,学校只有形成强烈的尊师重教人文氛围,才能感染辅导员,使辅导员坚信自身付出的正确性和对学生管理工作产生强烈的幸福感,培养良好的师生互动,促进教学相长。

作者:孙黎 任志勇 单位: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8-29.

[2]曹秀娟.关于高校教学名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1999(02).

[3]王开新.关于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08).

[4]刘朝晖.略论高校师德建设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9(21).

[5]刘琴.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问题的探析[J].职业技术,2009(10).